《沉思录》读后感.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2314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思录》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沉思录》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沉思录》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沉思录》读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沉思录》读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思录》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思录》读后感.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沉思录读后感2009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南京工业大学视察,参观了其创新成果。参观中,温总理给大学生们推荐了一本好书沉思录。温总理说:“这本书(沉思录)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温总理推荐的沉思录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广泛阅读,我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读后,感想颇多,受益匪浅。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

2、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马可奥勒留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在不断地学习处世,怀善向人,规训克己,不关注自身灵魂内部的人必然不会幸福的,而且应该遵循自己的认为对的事情,坚持真理,明白生死有命,安守自然.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感悟一:“那对身后的名声有强烈欲望的人没有考虑到,记住他的人之中的每一位也是很快要死去;也没有考虑到,那些延续了他们的人也是很快要死去的,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销声匿迹,因为它是通过盲目崇拜和有朽的人传递下去的。” “如此多的

3、被赞美过得人已经被忘却;如此多的赞美过别人的人早已死去。”以前的读书人,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一样的人性光辉.“要留当留万世名”一直是很多人自认为伟大志向的标准之一。但当读完沉思录后,我心灵受到一股震撼,人死后依然归土或返回天国,留在世上的东西终有一天化为尘埃,为何死死纠缠呢?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名声,它本虚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我们因为名声而得到骄傲和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心中的感觉也许恰恰相反,我

4、们会常常感到忧虑,甚至直至生命终结才能意识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错误所在。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思量名声,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分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因此,当追逐名声而感到事业有所希望成功时,他们是忙碌的人物。但是当他们的抱负受到压抑而心怀积愤时,他们将成为危险的人物。名声,多少人被名声所捧?终而又被名声所累?读过此书,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盖了双眼,而忘却发现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缚,而失去那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感悟二:“尽管你准备活三千年,尽可能地活一万年,仍要记住没有人能够

5、失去任何生活,除了他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人能够任何生活,除了他现在所失去的生活。因此,最长的生活和最短的生活都是一样的。”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

6、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对于我们而言,不要把喜欢的事物当做永恒的东西来追求,也不要把厌恶的东西当做持久的东西来逃避。对你所持之物的态度应该是:不要将你没有的东西看得甚于你所拥有的东西:但在这些你拥有的东西中挑选出最好的,然后反思如果没有它们,你是多么地渴望。同时,注意你也不要因此对它们的如此满意而惯于高估它们,以至于当你不应有它们的时候会被扰乱。“活在当下”你是,他是,我也是。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幸福就在你

7、的行动之中:如果你能依据正确的方向前进,以正确的方向前进,以正确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你就能在平静的幸福中度过你的生活。沉思录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读后我依旧沉浸在其中,思考,思考,还在思考。我终于明白了温总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我也要向温总理学习,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早上好,我是09春行政管理本科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论我国城市公共物品及其供给,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从确定题目、拟定提纲到完成初稿、二稿

8、、三稿到最后的定稿,得到了x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论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突飞猛进,国家之间的经济界限渐趋模糊,但却使国家次级的经济形式城市经济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起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正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依托。世界各国(地区)政府都正积极致力于培育和提高城市竞争力,而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则是推动城市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国(地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城市化不仅是

9、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撑点,也是增进国民福利的重要手段,若处理不当则会成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障碍。未来10几年,中国城市化将进入从4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实现城市公共物品有效地供给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研究我国城市公共物品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于是最终将论文题目定为论我国城市公共物品及其供给。其次,说说文章的具体结构。论文阐述了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现状及城市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着重探讨目前提高我国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的方法:树立“公共财政”

10、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大对城市公共物品的投资 ;改进政府对公共物品生产的管制方法 ;发挥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形成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等。只有切实做好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才能使公共物品满足城市公众的需要,更有效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唯有如此,和谐社会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本论文对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探索不够深入,还需要继续进行思考和探索。最后,再次感谢x老师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与的悉心帮助与指导;其次我要感谢各位专业老师在这两年来我的教育与培养,使我初步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感谢本专业同学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和你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也很难忘!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进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