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409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兴之路 千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兴之路 千年局变 峥嵘岁月 中国新生 观后感复兴之路之千年局变 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一集千年局变,从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开始,讲诉中国的逐步变革。在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一战争的爆发表面上是由于鸦片和茶叶的输出不平衡,事实上是因为当时许多国家已经觊觎中国的土地与财物良久,英国借机发动这次战争以牟取暴利。英国的军事实力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清政府却长期滞留在自己的世界里闭门造车,并且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有层次、已然合理的贪腐系统,更加导致各处军力都不堪一击,清政府自然而然以失败告终。虽然当时林则徐意识到危机,但皇帝却阻塞忠谏路,固执己见。无奈林则徐将自己整理的国外资料交给他的好朋友,并编

2、制出海国图志,以图振兴。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告诫我们:封建主义社会制度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完全行不通的,只有睁眼看世界,跟上世界潮流,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才是富强王道。经过15年的平静,1860年英格兰、法兰西两个国家烧掉皇宫的心脏圆明园。自此,在皇宫中出现了自强的声音“洋务运动”。他们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为时已晚。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严复天演论给人的解放思想起到重要作用。他们认为西方的制度打败了中国,中国不能再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后来康有为提出了戊戌变法。再后来,八国联军攻打中国,并与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最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再一

3、次说明了固步自封的守旧只能走向灭亡,唯有图变才能走向富强之路。这样的局势下,孙中山先生提出革命,“振兴中华”,并提出了“三民主义”。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了,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这次的巨变并不彻底。但只要改变总是好的。这千年之局变,变的是屈辱,变的也是新生。就好像所有母亲的生产,经历剧痛,才能诞生新的生命。中国的这一百年,是屈辱受尽的一百年,是磨难重重的一百年,是死伤无数的一百年。一个世纪的仁人志士、知识分子的牺牲与探索,才终于换回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应当用一颗感恩的心来追忆这段历史。我们没有生在最落后的年代,没有成长在最混乱的战时,没有像那些热血青年一样把青春献给世界上最壮丽最伟大

4、的事业。我们活在最美好的21世纪,享受着这尘埃落定后弥足珍贵的和平。这时刻如同一个蓬松睡眼下的清晨,历史冰冷的黑夜已经远去,未来温暖的正午即将到来,我们该珍惜当下,把握当下。如今我们都在讨论一个很火热的名词,那便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而且改革开放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复兴之路之峥嵘岁月 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二集峥嵘岁月,讲的是辛亥革命以后群众不甘再被屈服,他们产生自强的念头,不愿再被外强侵略,这些思想的变化给中国带来影响。但是由于袁世凯勾结日本人窃取革命果实,孙中山被逼让位,中国并

5、没有完成彻底的改变。此时,所有的人都在怀疑到底哪个主义能给中国带来光明!此时,从俄国传来“十月革命”的成功消息,俄国迅速走向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自此,中国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同时,这一时期踊跃出很多爱国者,他们认为中国应该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就在中国共产党初步形成阶段,日本对中国发动侵华战争。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实力薄弱无法单独抗衡日本,因此,中国共产党努力促成两次国共合作,进行“八年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援助下,最终打败日本,取得胜利。抗战结束,国民党想要抢夺中国政权,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毛泽东意味深长的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

6、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因为国民党左派只代表少数人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后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成为国家的先锋队。时代发展到今天,党章中依旧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且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着群众走向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

7、路。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需要铭记的太多,同时我们需要反思的也很多,然而,需要我们继承与发扬的更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稳定与发展,一定与在这个时期的思想紧密相关,与之对应存在的,一个时期的动乱则说明该时期各阶级利益发生了冲突。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提出,讲科学理性,讲民主,讲人权,讲法治,极大及解放了人们思想;大革命后期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分离,则表现出政党与阶级利益的分歧。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

8、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史册。如今中国正在变得强大而富有。在世界惊叹之余,我们更不能有片刻松懈。作为生活在和平繁荣的新时代的我们,没有体会过饥饿、贫困、战争带来的痛苦,我们更应该珍惜革命前辈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要懂得居安思危,不要安于现状的享受,要充分发挥自己现在的创造精神。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奠定民族自立的基石,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稳固的地位,我们一起奋斗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复兴之路之中国新生 观后感 复兴之路第三集中国新生,讲的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逐渐进人稳定发展阶段,经济、文化、军事得到同步发展。当时,中国的产钢量每年只有

9、几十万吨,与其他工业化国家相差甚远。毛泽东同志意识到要使中国壮大,必须实现工业化,发展钢产量增强国防力量,带领群众过上小康生活。于是,毛泽东同志决定与苏联合作。那一次是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出国,他在俄国进行长达三个月的考察,最终与苏联签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要求苏联在中国今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提供辅助力量,从此中国工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此时,美国正在对朝鲜进行攻击,美国无视中国的警告,进入中国范围,中国决定抗美援朝。虽然中国军事当时比较落后,但是,凭借着中国军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正义不动摇,中国最终战胜美国。另外毛泽东同志迅速判断出与其他国家搞好外交关系的重要性。于是,中国选择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助

10、交流。当中国正处于稳定发展的时期,而“大跃进”出现在群众中间,随后展开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危害,一时间,中国的经济进入滞留状态。庆幸的是,在进行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同志并没有耽误与国外关系的良好发展,首先,中国与美国进行了外交访问,打破僵局。1972年间,中日关系也趋于正常化。中国在许多国家的帮助以及自身的努力下,工业化发展逐渐加强,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1976年,经历过五四运动后,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军阀混战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从一个倍受列强欺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地位的国家。回顾建国六十年,我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