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589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 信机 系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学 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2年5月25日 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 信 承 诺 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空压机曲轴工艺的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 级: 学 号: 作者姓名: 2013 年 5 月 25 日无锡太湖学院 信 机 系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2、 书一、题目及专题:、 题目 空压机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 、专题 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 无锡力源压缩机有限公司 2 产品图纸 3 产品材料:QT600-3 4 年产量2000件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 1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2夹具设计3套,包括总图及零件图,折合A0图纸不少于3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10000字) 4专业论文翻译;(不少10000字符 ) 四、接受任务学生: 机械94 班 姓名 陈其伟 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 2012 年 11 月 12 日 至 2013年 5 月 25 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

3、 签名 签名 签名教研室主任 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 签名 系主任 签名2012年11月12日摘 要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空压机曲轴的工艺规程设计和系列夹具设计的两大方面。制定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包括:零件的图样,产品验收质量标准,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毛坯图样、生产条件、零件材料等。制定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如下:审查零件的图样,工艺方案的确定,对样品进行工艺分析,零件的毛坯选择以及毛坯图说明; 工艺设计过程(包括加工段的分析,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工序顺序的安排,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制定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工序间尺、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

4、定,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填写工艺文件。夹具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有:保证加工精度,夹具的总体方案应与年生产纲领相适应,安全、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排屑顺畅,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结构工艺性。夹具设计包括工件的定位,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夹紧机构的确定,夹具力的确定(包括方向,作用点和大小)。 当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确定后,再绘制夹具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和说明书的编写。关键词: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加工余量;定位误差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wo aspects of the M3400 thermostat p

5、rocess planning and fixture series. The original development of process planning include: part drawings and assembly drawings must be quality standards for product acceptance, the agenda for the annual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type, rough drawings, production conditions. Development of process plan

6、ning, follow these steps: review of part design, process analysis part, select the part of the rough, draw a rough diagram,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choice, the choice of the parts of the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s, processing the order of arrangement process combinations), pr

7、ocess design (including choice of machine tool equipment and tool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allowance in the process,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of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the choice of cutting the amount of time quota determined),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the complete process docume

8、nts. The fixture design requirements that must be met: ensure accuracy the fixture overall program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agenda for the annual production, safe, convenient,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smooth chip, has good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cess.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9、jigs and fixtures design overview, the choice of positioning with locating datum clamp mechanism design, positioning error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to determine the clamping force OK. When the process planning and fixture design is determined, and then draw a the fixture asse

10、mbly drawings, preparation of the main parts diagram and instructions.Keywords: process planning; fixture design; allowance; positioning error目 录摘 要IIIAbstractIV目 录V1 绪论11.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11.2 国内外发展情况11.3 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22 工艺方案的确定32.1 曲轴零件的结构特点32.2 曲轴零件的技术要求33 零件工艺分析43.1 根据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43.2 计算零件的生产纲领,确

11、定生产类型44 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54.1 毛坯技术分析54.2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54.3 确定毛坯总余量55 工艺设计过程65.1 加工阶段的划分65.2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65.3 工序顺序的安排65.4 定位基准的选择65.5 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66 制定工艺路线76.1 工艺路线方案一76.2 工艺路线方案二76.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87 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98 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108.1 工序一:铣两端面,打中心孔108.1.1 工步一:铣两端面108.1.2 工步二:两端面打中心孔108.2 工序二:粗车大端主轴颈及平衡块

12、外轮廓118.2.1 工步一:粗车大端40主轴颈外圆面及轴肩118.2.2 工步二:车平衡块174外轮廓118.3 工序三:粗车小端外轮廓128.3.1 工步一:粗车小端40主轴颈外圆面及轴肩128.4 工序四:半精车大端主轴颈及倒角128.4.1 工步一:半精车大端40主轴颈外圆面及轴肩128.5 工序五:精车大端主轴颈及倒角138.5.1 工步一:精车大端40主轴颈外圆面及轴肩138.5.2 工步二:精车大端主轴颈上145倒角148.6 工序六:半精车40外圆面及轴肩锥面、小端锥面148.6.1 工步一:半精车小端40主轴颈外圆面及轴肩148.6.2 工步二:倒40主轴颈上角158.7 工

13、序七:铣键槽158.7.1 工步一:铣键槽158.8 工序八:精车40外圆面及轴肩锥、小端锥面168.9 工序九:粗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178.9.1 工步一:粗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178.10 工序十:半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178.10.1 工步一:半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178.11 工序十一: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188.11.1工步一: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188.12 工序十二:打通孔及打M12螺纹孔并攻丝188.12.1 工步一: 打通孔188.13 工序十三:主轴颈、连杆轴颈淬火198.14工序十四:磨连杆轴颈外圆及其轴肩面198.15工序十五:磨大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208.15.1工步一

14、:磨大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208.16工序十六:磨小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208.16.1工步一:磨小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208.17工序十七:去毛刺218.18工序十八:检验219 专用夹具设计229.1 机床夹具设计概述229.1.1 机床夹具概述229.1.2 机床夹具的分类229.1.3 机床夹具的组成和功用229.1.4 夹具总体方案设计239.2 夹具设计249.2.1 问题的提出249.2.2 定位方式与定位基准的选择249.2.3 夹具机构设计249.2.4 定位销长度的分析269.2.5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2610 结论与展望3210.1 结论3210.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32致

15、 谢33参考文献34 1 绪论1.1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空压机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和系列夹具设计,包括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过程卡片及各工序的工序卡片,主要机械加工工序的夹具总装配图及主要零件图,并有相关的计算和说明的说明书及专业外语文献翻译。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工艺规程设计的意义: 1)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是工艺规程:机械加工车间生产的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加工成本的核算,都是以工艺规程为依据的。处理生产中的问题,也常以工艺规程作为共同依据。如处理质量事故,应按工艺规程来确定各有关单位、人员的责任。 2)生产准备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工艺规程:车间要生产新零件

16、时,首先要制订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再根据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如:新零件加工工艺中的关键工序的分析研究;准备所需的刀、夹、量具(外购或自行制造);原材料及毛坯的采购或制造;新设备的购置或旧设备改装等,均必须根据工艺来进行。 3)新建机械制造厂(车间)的基本技术文件是工艺规程:新建(改、扩建)批量或大批量机械加工车间(工段)时,应按照在车间的布置和工艺规程确定所需机床的种类和数量,再由此确定车间的面积大小、动力和吊装设备配置以及所需技术等级、工人的工种、数量等。 此外,先进的工艺规程还起着交流和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的作用。典型工艺规程可以缩短工厂摸索和试制的过程。因此,工艺规程的制订是对于工厂

17、的生产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工厂的基本技术文件。 夹具设计的意义: 机床夹具是机械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业装备,可以保证机械加工质量、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使用专用夹具还可以改变原机床的用途和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所以,夹具在机械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 国内外发展情况 曲轴制造技术/工艺的进展:曲轴的生产继QT800-2、QT900-2等几种牌号后,广西玉柴等经过攻关已能稳定生产QT800-6牌号的曲轴,为曲轴“以铁代钢”奠定了基础。 1 熔炼 高温低硫纯净铁水的获得是生产高质量球墨铸铁的关键。国内主要是以冲天炉为主的生产设备

18、,铁水未进行预脱硫处理;其次是高纯生铁少、焦炭质量差。目前已采用双联外加预脱硫的熔炼方法,采用冲天炉熔化铁水,经炉外脱硫,然后在感应电炉中升温并调整成分。 2 造型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曲轴生产厂家从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国引进气流冲击造型工艺,而且还引进了许多生产线的只有极少数厂家,如文登天润曲轴有限公司引进了德国KW铸造生产线。从总体上来讲,需改造和更新的陈旧的普通锻造设备多,同时,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仍占据主导地位,先进技术有所应用但还不普遍。 3 机械加工技术 目前国内曲轴生产线多数由普通机床和专用机床组成,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粗加工设备多采用多刀车床车削曲轴主轴颈及拐颈,工序的质量

19、稳定性差,容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难以达到合理的加工余量。 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到来,各厂家已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纷纷进行技术改造,全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展速度很快。就目前状况来讲,这些设备和技术基本依赖进口。 4 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技术 曲轴的热处理关键技术是表面强化处理。球墨铸铁曲轴一般均采用正火处理,为表面处理做好组织准备,表面强化处理一般采用感应淬火或氮化工艺。锻钢曲轴则采用轴颈与圆角淬火工艺。曲轴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1.3 本课题应达到的要求 1)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卡片和工序卡片)2)夹具设计(3套) 包括总图及零件图,折合零件图不少于3张3)设计说明

20、书一份(不少于10000字)4)专业论文翻译(不少于10000字符)2 工艺方案的确定2.1 曲轴零件的结构特点 曲轴类大部分的零件的主要作用用为承载载荷、支撑传动的零件和以及保证安装在曲轴上的零件(刀具)具有一定的回转精度空间。曲轴在轴类零件的地位普通的属于异型轴,是空压机上以及其他机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零件部分,能够承载多部分零件传输过来的力,并将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变为旋转运动,将许多零件所做的有用功全输出去。曲轴在工作时所承受的是很大的扭转力矩以及大小和方向都有变化的弯曲力。2.2 曲轴零件的技术要求材质,金相组织,机械性能和表面缺陷均应符合 ZBJ7201688 容积式压缩机用

21、球墨铸铁技术条件的规定。铸件应经热处理,热处理后硬度为 HB190269 。加工后主轴径,曲拐径及圆弧过渡处均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毛刺,裂纹,折叠,凹痕,缩松,缩孔,夹杂物等缺陷存在。圆弧过渡应均匀,光滑,无接痕。曲轴加工后应探伤,其要求应符合 ZBJ72016-88 容积式压缩机用球墨铸铁技术条件的规定。锥面应进行着色检查,其接触面积不少于75%。未铸造圆角R3R5,保留中心孔。 3 零件工艺分析3.1 根据零件图和产品装配图,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在对我要设计的零件进行工艺规程设计的时候,首先应掌握该零件在机器中的相对位置、作用,对该零件提出的主要的技术要求进行理解,明确零件的主要的运行方式,

22、保证该零件能在机器中运行正常。掌握零件的结构形状、材料、硬度及热处理等情况,了解该零件的主要工艺特点,形成工艺规程设计的总体构想。 审视改零件的工作方式,另外和各零件的要出理的标准精度、外形精度、相对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其他各种方面的要求;明确哪些表面是主要加工表面,以便在选择表面加工方法及拟定工艺路线时重点考虑;对全部技术要求应进行归纳整理。3.2 计算零件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根据零件图查表可知,曲轴为轻型零件,根据生产要求将确定该零件为小批量生产。 4 毛坯选择和毛坯图说明4.1 毛坯技术分析1)确定铸造斜度:铸模斜度不大于5。2)保证分型面 因为该零件的外形是相互对称,且最大的对称轴是

23、中心轴,为了防止起模以及更好的及时的发现上下模在经过中的错位。3)零件的热处理的方法形式 想解除内应力,减少切削性能。4.2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机械加工铸件应经热处理,热处理后硬度为 HB190269 。加工后主轴径,曲拐径及圆弧过渡处均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毛刺,裂纹,折叠,凹痕,缩松,缩孔,夹杂物等缺陷存在。 选择零件的的制造方法改想想下面的要点:a、曲轴的工艺特点;b、毛坯尺寸、形状和精度要求;c、零件生产纲领;d、采用新型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可能性。在这里毛坯选择铸件。4.3 确定毛坯总余量材料:QT600-3铸造方法:金属型铸造查表(P38),可知铸件公差等级为CT7-CT9,取铸

24、件公差等级为CT8,再根据铸件基本尺寸查表(P41),可得相应铸件公差尺寸查表可得铸件加工余量等级为F,再根据铸件最大轮廓尺寸(长度方向为250400),查阅铸件加工余量表(P39),确定铸件加工余量为4.03.5故铸件总长为318+3.5+3.5=325mm(双侧)加工余量见下表4-1 表 4-1 加工余量加工表面基本尺寸铸件尺寸公差机械加工余量铸件尺寸备注通轴1锥面此4段位同一轴键槽40外圆面401.41.5(双侧加工)40外圆面401.41.5(双侧加工)平衡块外圆1741742.02.5(双侧加工)1791.0连杆轴颈46.546.51.41.5(双侧加工)49.50.7 40外圆面4

25、01.41.5(双侧加工)430.7工件总长318318 2.23.5(双侧加工)3251.1连杆轴颈长49491.41.5(双侧加工)520.75 工艺设计过程5.1 加工阶段的划分 此零件的要生产的要求比较高,可以把生产的阶段可以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猝火阶段、磨阶段等几个阶段。 在粗加工的时候,可以先将粗基准选好,也就是平衡块凸台、使后续的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平衡块凸台加工出来,使后续的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5.2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本零件采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零件的加工工序。这个零件曲轴加工后主轴径,曲拐径及圆弧过渡处均不允许有肉眼可

26、见的毛刺,裂纹,折叠,凹痕,缩松,缩孔,夹杂物等缺陷存在。圆弧过渡应均匀,光滑,无接痕。5.3 工序顺序的安排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精基准,即在前面加工阶段先加工小端装夹外圆面、平衡块定位凸台。 2)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外圆表面,再加工螺纹孔。 3)遵循“先面后孔”原则,比如先加工主轴外圆面再加工小端轴螺纹孔。5.4 定位基准的选择加工后主轴径,曲拐径及圆弧过渡处均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毛刺,裂纹,折叠,凹痕,缩松,缩孔,夹杂物等缺陷存在。圆弧过渡应均匀,光滑,无接痕。 粗基准:毛坯中小端46.5通轴外圆面和大端40外圆面所确定的轴线 小端46.5外圆轴肩面,未经加工的

27、平衡块凸台 精基准:主轴颈轴线、小端40外圆轴肩面、平衡块凸台 互为基准的:平衡块凸台和大端主轴颈端面5.5 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表5-1 表面加工方法加工表面加工方案端面、平衡块凸台铣M12螺纹孔钻1:10锥面粗车半精车精车两端40主轴颈粗车半精车精车174平衡块外轮廓粗车30连杆轴颈粗车半精车精车10内孔钻倒角车6 制定工艺路线以下为设计的两种方案,分析比较如下:6.1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一:铣两端面,打中心孔工序二:粗车大端主轴颈及平衡块外轮廓工序三:粗车小端外轮廓工序四:半精车大端主轴颈及倒角工序五:精车大端主轴颈及倒角 工序六:半精车小端主轴颈40外圆及锥面工序七:打键槽工序八:

28、 精车40外圆及锥面工序九:仿形车床粗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工序十:仿形车床半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工序十一:仿形车床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工序十二:打通孔及打M12螺纹孔并攻丝工序十三:主轴颈、连杆轴颈淬火工序十四:仿形磨床磨连杆轴颈外圆及其轴肩面工序十五:磨大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工序十六:磨小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工序十七:去毛刺工序十八:检验6.2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一:铣两端面,打中心孔工序二:粗车大端主轴颈及平衡块外轮廓工序三:粗车小端外轮廓工序四:半精车大端主轴颈及倒角工序五:半精车小端主轴颈40外圆及锥面工序六:精车大端主轴颈及倒角工序七:打键槽工序八: 精车小端主轴颈40外圆及锥面工序九:利

29、用偏心夹具在车床上粗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工序十:利用偏心夹具在车床上半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工序十一:利用偏心夹具在车床上精车连杆轴颈及其轴肩工序十二:钻直通孔及M12螺纹孔并攻丝工序十三:主轴颈、连杆轴颈淬火工序十四:利用偏心夹具在车床上磨连杆轴颈外圆及其轴肩面工序十五:磨大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工序十六:磨小端主轴颈及其轴肩面工序十七:去毛刺工序十八:检验6.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这几个方案的最主要不同时在于对连杆的加工的上,一个是用机床来加工曲轴的,另一个是用偏心夹具来生产曲轴的连杆。考虑到现实客观条件因素,选工艺路线方案一,机床选择较为方便,经济性好。7 工序间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

30、尺寸的确定主要表面加工余量分配:1)小端40外圆表7-1表面加工余量分配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及偏差磨0.44040精车0.2540.440.4半精车0.4540.8540.85粗车1.241.141.1毛坯2.342.342.32)大端40外圆表7-2表面加工余量分配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及偏差磨0.44040精车0.2540.440.4半精车0.4540.8540.85粗车1.241.141.1毛坯2.342.342.33)46.5连杆轴颈表7-3表面加工余量分配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及偏差磨0.446.546.5精车0.2546.946.9半精车

31、0.4547.1547.15粗车1.247.647.6毛坯2.348.848.84) 轴向尺寸的加工余量则根据被加工表面的精度等级,非重要表面粗加工余量留3,重要加工表面如主轴颈轴肩面、连杆轴颈轴肩面则按下表分配加工余量。表7-4表面加工余量分配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精加工0.5半精加工1粗加工1.5毛坯38 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8.1 工序一:铣两端面,打中心孔 8.1.1 工步一:铣两端面 本工序为粗铣(同时铣两端面)。已知加工材料为QT600-3,铸件。机床为铣床XA6132,工件被夹具夹在工作台上。同时由加工工序余量可知粗铣的单边余量为3.5mm. 1)确定切削深度=3.5mm

32、 2)确定每齿进给量 此工序选择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0.14-0.24根据工件的实际尺寸,则选择铣刀的具体参数如下:D=700mm,齿数由书上参考选为z=3,取 =0.2,则进给量f=0.24=0.8。 3)确定切削速度和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工件材料QT600-3,硬度HB190-269,选择切削速度 =65m/min,计算主轴转速n= =258.35,查表选得到最相似的标准转速n=255,然后计算的实际转速= =64 4)计算基本时间=,主轴转速n=255 r/min,工作台进给量=0.24255=204mm/min,根据机床取=190 mm/min,切削加

33、工面 L=40(取大端尺寸),查表=7,故=0.24min 5)计算,查表得辅助时间=0.2min, 布置工作地时间=0.3min,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0.1min, 则:=0.24+0.2+0.3+0.1=0.84min 6)小结综上所述,机床为铣床XA6130,主轴转速为255r/min,切削速度64m/min,进给量f=0.8mm/r,切削深度3.5mm,机动时间0.24min,辅助时间0.2min。 8.1.2 工步二:两端面打中心孔 1) 确定切削深度=10mm 2) 选用中心钻d=2.5, =6.3, =45,f=0.11-0.13mm/r,取f=0.12 mm/r 3) 确定切

34、削速度查表得=50,则n=1592,取n=1610,得到实际切削速度= =50.24 r/min 4) 基本时间= , l=14, =3,=5,则=0.23min 5) 计算,查表得辅助时间=0.2min,布置工作地时间=0.3min,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0.1min, 则=0.23+0.2+0.3+0.1=0.83min 6)小结综上所述,机床为铣床XA6130,主轴转速为1600r/min,切削速度50.24m/min,进给量f=0.12mm/r,切削深度10mm,机动时间0.23min,辅助时间0.2min。8.2 工序二:粗车大端主轴颈及平衡块外轮廓 8.2.1 工步一:粗车大端40

35、主轴颈外圆面及轴肩 1)确定切削深度=1.2mm 2)确定进给量f=0.4-0.5mm/r,取f= 0.5mm/r 3) 确定切削速度,查表,初选=65,计算转速n=489.4,根据机床选n=500 r/min,计算出=66.41 m/min 4) 基本时间=,故=0.104min 5) 计算 ,查表得辅助时间=0.2min, 布置工作地时间=0.3min,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0.1min, 则=0.104+0.2+0.3+0.1=0.704min 6)小结综上所述,机床为卧式车床CA6140,主轴转速为500r/min,切削速度66.41m/min,进给量f=0.5mm/r,切削深度1.2

36、mm,机动时间0.104min,辅助时间0.2min。 8.2.2 工步二:车平衡块174外轮廓 1)确定切削深度=1.0mm 2)确定进给量f=0.014-3.16mm/r,取f= 0.5mm/r 3) 确定切削速度,查表得到,初选=70,计算转速=128,根据机床选n=132,计算出=72.12 4) 基本时间=,故 =0.439min 5) 计算,查表得辅助时间=0.2min, 布置工作地时间=0.3min,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0.1min, 则=0.439+0.2+0.3+0.1=1.039min 6)小结 综上所述,机床为卧式车床CA6140,主轴转速为500r/min,切削速度6

37、6.41m/min,进给量f=0.5mm/r,切削深度1.2mm,机动时间0.104min,辅助时间0.2min。8.3 工序三:粗车小端外轮廓 8.3.1 工步一:粗车小端40主轴颈外圆面及轴肩 1)确定切削深度=1.2mm 2)确定进给量f=0.4-0.5mm/r,取f= 0.5mm/r 3)确定切削速度,查表,初选=65m/min,计算转速n=489.4r/min,根据机床选n=500 r/min,计算出=66.41 m/min 4)基本时间=,故=0.676min 5)计算,查表得辅助时间=0.2min, 布置工作地时间=0.3min,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0.1min, 则=0.67

38、6+0.2+0.3+0.1=1.276min 6)小结综上所述,机床为卧式车床CA6140,主轴转速为500r/min,切削速度66.41m/min,进给量f=0.5mm/r,切削深度1.2mm,机动时间0.104min,辅助时间0.2min。 8.3.2 工步二:粗车锥面 1)确定切削深度=1.2mm 2)确定进给量,取f= 0.5mm/r 3) 确定切削速度,查表,初选=65m/min,计算转速n=489.4r/min,根据机床选n=500 r/min,计算出=66.41 m/min 4)基本时间=,故=0.152min 5)计算,查表得辅助时间=0.2min,布置工作地时间=0.3min, 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0.1min,则=0.1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