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3294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 儿童体育教育 全面精致深度版.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体育,Contents,学前儿童身体运动的价值,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评价,第一章 学前儿童身体运动的价值第一节 学前儿童体育的内涵一、什么是体育 体育-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 包括:学校体育 竞技体育 大众体育,二、什么是学前儿童体育1、定义:是遵循学前儿童身体发展规律、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2、学前儿童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区别:融保育与教育为一体的特殊的教育领域。,三、体质(人体的质量),体质(1),生理功能状态,体格,心理功能状态,体能,人体适应能力,体型,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新陈

2、代谢水平,各器官系统的效能,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等活动能力,身体素质:爆发力、耐力、协调、速度等素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抵御疾病的能力,本体感知能力,良好情绪、坚强意识、开朗的个性等,第二节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的与任务 一、教育目的 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二、任务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使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通过开展适合学前儿童的身体运动,促使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幼儿机体的适应能力,以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通过身体运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社

3、会性的发展,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性,以增进幼儿心理的健康,第三节 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身体的发展,一、运动系统主要侧重关注由骨骼、肌肉、关节(包括韧带)等器官组成的与运动功能有关的肌体要素关系网络,神经系统,肌肉,关节,骨骼,骨骼,骨骼,骨骼的功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造血,参与运动,幼儿骨骼特点,密度小、弹性大、易变形、可塑性强,骨髓全是红骨髓,造血机能强,未完全骨化,生长迅速,脊柱生理弯曲尚未形成,骨盆愈合不牢,运动系统:骨骼,骨骼运动,骨骼运动价值,使骨松质排列更整齐,使骨胫变粗,使骨胳纵向增长,价值生成机制,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给,加速新的骨组织增生,加

4、速无机物沉淀,增强骨的坚固性,使骨密质增厚,运动系统:骨骼,骨骼保健,保持生活和运动中的正确姿态,使用合适的生活、运动器具,避免剧烈扭动胯骨,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作跳跃运动,不穿过大过小过硬和鞋底过光滑的鞋子,采用各种有助于减少过度震动和避免撞击的自我保护运动方式,肌肉,肌肉,肌肉的功能,保护骨骼和内脏,承担“第二”心脏的作用,参与运动,幼儿肌肉特点,柔嫩、收缩力差、易疲劳也易恢复,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下肢负荷大,但下肢肌肉发育晚,运动系统:肌肉,肌肉 运动,肌肉运动价值,提高躯干肌肉力量,保护脊柱,提高下肢肌肉力量,支撑身体,发挥“第二”心脏作用,减轻心脏负担,价值生成机制,增强肌肉的

5、坚韧性,肌肉运动时会增加毛细血管中的血流量,运动系统:肌肉,肌肉保健,使肌体保持适当紧张度,适当锻炼和休息,防止肌肉损伤,保证适当营养,避免偏部位练习,避免肌肉过度疲劳,骨膜,骨髓,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关节,关节的功能,减少两骨之间的硬性摩擦和撞击,参与运动时,肢体的灵活性增强,幼儿关节特点,臼窝较浅、关节囊较浅,周围肌肉柔嫩、韧带较松,关节易脱臼,韧带易受损,运动系统:关节,关节保健,运动前应注意先活动相应关节,注意经常锻炼关节和周边肌肉、韧带,谨慎地做悬垂运动,谨慎地做拎、提重物运动,避免关节受撞击或运动过度,二、血液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功能,运送氧气

6、,运送营养物质,幼儿心血管系统特点,心率快,心率调节机能差,心脏瓣膜发育不完善,运送代谢物质,新生儿120-140次/分钟,1岁儿110-130次/分钟,3岁儿100-120次/分钟,6岁儿80-100次/分钟,血液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 运动,运动价值,增强心脏功能,使血管壁生长良好,价值生成机制,增强心肌力量,增加心脏收缩能力,心率减慢,心脏不易疲劳,运动后心率恢复快,提高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血管壁弹性,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功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幼儿呼吸系统特点,频率快,由膈式呼吸向胸腹式混合呼吸过渡,呼吸道腔管狭窄,粘膜柔嫩,易感染,呼吸系统 运动,运动价值,增加肺活量,价

7、值生成机制,增强呼吸肌,胸膈肌,使更多的肺泡张开扩大血液与空气的接触,肺壁肌,,保证更充足的氧供应,腹肌,的力量,适当刺激和锻炼呼吸道的粘膜,提高呼吸道官腔的适应能力和防病能力,有利于沉积在肺尖的病菌排出体外,加快膈式呼吸向胸腹式呼吸过渡,血液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保健,学习用鼻子呼吸,不在尘土飞扬的地方活动,谨慎地做悬垂、拔河、举重以及其他与屏气有关的运动,活动注意动静交替,注意避免进入“无氧代谢状态”,激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不动,运动要适量、要循序渐进,三、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功能功能,支配调节身体运动,支配调节自身运动,幼儿神经系统特点,发育起始时间早、发育速度

8、快,神经系统较脆弱,大脑神经细胞易疲劳,调节的精确性、灵活性、速度、强度均较低,支配调节肢体运动,支配调节心理过程,支配调节感官工作,支配调节脑的工作,支配调节脏器工作,兴奋过程相对抑制过程占优势,调节的意识性、自觉性较差,神经系统,适宜运动的影响,运动价值,增强兴奋、加深抑制,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所有器官的支持调节作用,价值生成机制,利用特殊功能的运动生成特殊价值,(再如:投准精确),利用整合功能的运动生成整合价值,(如:躲闪灵活;平衡抑制),加快神经过程的速度、力度、精确性、灵活性,增强神经细胞抗疲劳的能力,(如:较长时间玩有规则的追逐游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保健,活动量不宜过大,运动时间

9、不宜过长,宜多采取动静合理搭配及合理交替的组织安排,宜多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注意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第四节 身体运动与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一、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运动与大脑的功能状况 许多实验研究证明,让儿童经常进行手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刺激和开发大脑皮层上的许多区域,并有助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成熟与功能完善,这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智慧是手指尖开出的花朵”,3、婴幼儿的身体运动与智力活动 含义:人脑对当前运动客体或自身动作在空间、时间上位移的反应 对象:1.外界的客体如运动的物体、同伴等,2.自身的运动。对于儿童来说,

10、没有正确的运动知觉,就不可能准确的反映出外界运动客体、控制自身行动,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一个拍皮球的孩子,如果他不能准确的知觉到皮球的运动方向、速度等特制,他就不能顺利的拍球;如果一个荡秋千的孩子不能准确的知觉自己身体运动的方向、速度,他就很可能会从秋千上摔下来,体育与思维 最明显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儿童的去自我中心化。要进行一项成功的体育活动,仅仅从儿童自身的角度考虑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儿童既要认识自身,又认识事物,并能将自己与客体项区别,从客体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来进行思维活动与体育活动。例如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年龄小的孩子常常指把自己的头藏起来,就以为别的同伴都看不到自己,但经过游戏的多次的

11、进行,孩子就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了。,二、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身体活动的能力影响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 儿童的自信心的建立 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体育活动可以非常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挑战中认识自我 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幼儿的运动能力与个性特征儿童意志的形成 意志是指幼儿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儿童体育运动体现出的努力克服困难、自我说服等都是促进幼儿意志形成的重要体现。例如单脚跳的练习,需要幼儿由较强的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的鼓励自己坚持练习才

12、能取得成功。再如,一个面对曾经失败过多次的攀爬架,他如何战胜怯懦、鼓起勇气去尝试,去学习,也是需要幼儿有非常坚强的意志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性规则的认识 学前体育活动的项目和种类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可以个人单独进行的,但绝大多数的运动需要在社会性的场合中进行的。这时幼儿遵守必须对活动或游戏的规则,这对幼儿进一步认识社会规则有很大的帮助攻击行为的减少,亲社会行为的增加 体育活动不仅能够让幼儿身心愉快,而且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幼儿体内过多的能量得到消耗,那么此时幼儿就很少会对同伴有攻击性行为;相反幼儿在某项活动中产生的成就感后,很有可能会帮助那些动作发展比较差一点的孩子。,激发幼儿愉快

13、的情绪一切与幼儿体育运动相联系的情绪、情感体验都可以称之为运动情感幼儿运动情感的特征:鲜明性、强烈性。由于在运动过程中,幼儿的生理、心理负荷量都比较大,所以其情绪体验就会表现得非常鲜明、非常强烈;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根据体育活动的内容、难度的不同,幼儿在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情绪也是多样的易变的。,心理学中把情感的表现形式分为心境、激情与热情三种。儿童在体育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也可以归为这三种:运动心境、运动激情、运动热情。运动心境 运动心境是儿童较持久的涉及到其整个运动状况的情绪状态。例如某个幼儿的基本运动素质比较好,那么该幼儿很可能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好的运动心境,喜欢运动,能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

14、引起运动心境的原因主要有幼儿的身体基本素质、一段时期内的身体状况或者一次成功的体验、开心的体验或失败的伤心的体验都可能是影响幼儿该段时期内运动心境的原因。,运动激情 是指幼儿在运动中强烈而迅速爆发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引起运动激情的原因可能是有意料之外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如某个平时运动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在某次运动中以外的获得成功,并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慕,很可能引起该儿童的狂喜和激动。运动热情 幼儿对于运动肯定、有力、稳定而深厚的情感体验。幼儿对体育运动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他们对一切形体的、运动性的活动有着无法抑制的热情。,第二章 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身体素质:是人体在体育运动、劳动和日常生活时,各

15、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第一节 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意义一、身体素质是体质的一个基本要素二、身体素质是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应幼儿的身体素质:力量、耐力、调整素质三、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发展幼儿基本活动能力的基础四、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第二节 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一、避免进行对幼儿有任何伤害的身体运动二、避免运动员、成人化或小学化,第三节 幼儿身体素质的特点及培养的基本途径一、力量素质1、定义:肌肉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也可理解为克服阻力的一种能力2、培养的途径静力性力量活动:避免憋气动力性力量活动:走步、跑步

16、、跳跃、投掷、攀登、钻爬 基本体操:正确性、准确性、力量性,二、耐力素质1、定义:人体尽可能的长时间里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抵抗疲劳的能力2、有氧耐力:在有氧气供给的肌肉活动中,呼吸循环机能的持久能力。无氧耐力:在缺氧状态下,肌肉收缩的持久机能。3、耐力素质培养:进行有氧耐力活动,提高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对氧的利用率 例如步行(散步、快走)、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4、培养措施:(1)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增大幼儿身体运动量。(逐渐延长运动时间、逐渐增大运动的密度和强度)(2)增强心肺功能的专门练习:深呼吸运动,5、注意事项通过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心率、

17、面色来控制运动量。运动量不能过大,但也不能过小,而且要经常锻炼。,三、调整素质(一)定义 指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以外其他基本素质的总称。(二)基本要素1、平衡能力2、速度3、柔韧性4、灵敏性5、协调能力,静态的平衡动态的平衡,第三章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体育活动的内容:1、基本动作的练习2、基本体操的练习3、体育游戏活动4、运动器械的活动 第一节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的练习周期型动作:不断的循环、反复某些基本的动作技术为基础非周期型动作:有几个相互衔接的动作环节连接而成,一、走步走步的功能有氧运动1、锻炼下肢的肌肉、骨骼、关节、韧带,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发展肌肉耐力及心肺耐力。2、提高身体的

18、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3、扩大认知的范围,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一)学前儿童走步能力的发展2岁前:2岁后:,(二)走步的特点与基本要求1、动作要放松、自然,上体要保持正直2、走步时要有合理而稳定的节奏3、走步动作要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4、两臂应该适度地前后摆动5、脚落地时要轻,(三)走步的培养目标1、促进发育,增进健康2、改进走步动作,掌握多种走步方法,发展走步能力。3、听信号走的能力4、培养排队走步能力,做到能保持队形。5、培养走步兴趣与习惯,发展方位知觉、节奏知觉、速度知觉与调解步幅、步频的能力,培养注意力、想象力、模仿能力等,培养遵守游戏规则和纪律的习惯及发展集体意识。,小班目标:(一)改进自然走

19、步动作,掌握多种走步方法,提高能力,做到自然走步时步幅能放开,落地较轻,脚尖向前,躯干正直,摆臂自然协调。学会几种简单的模仿性走,听信号走,并能习惯排队走步。(二)学会4个5个走步游戏,喜欢和同伴做走步游戏,并能遵守游戏规则。(三)发展方位知觉、速度知觉;培养注意力,排队时不东张西望;培养观察力和模仿能力等。,中班目标(一)改进自然走步动作,做到步幅放开、均匀,姿态端正,没有擦地、八字脚、踮脚等缺陷;初步学会蹲着走、变化手臂动作走、拍响走等的合理方法;能独立想出新的模仿走;听信号走,排队走时能保持队形,有一定调节动作节拍的能力。(二)学会3个4个走步游戏,能独立作集体走步游戏。(三)发展方位知

20、觉、节奏知觉、速度知觉培养注意力、想象力、模仿能力等,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纪律。,大班目标(一)改进自然走步动作,做到步幅大而均匀,落地轻柔,姿态端正,摆臂自然协调,节奏稳定,有精神;初步掌握闭目走、后退走、前脚掌走、持物走、高抬腿走等的合理方法;能独立想出新的走步方法;听信号变速或变向走;排队走步时能保持队形并能和集体节拍一致。(二)学会2个3个走步游戏,有一定的独立游戏的能力。(三)发展方位知觉、节奏知觉、速度知觉培养注意力、想象力、创新能力等;具有遵守游戏规则和纪律的习惯。,(四)学前儿童走步练习的指导1、不同方式的走步练习自然走步:步幅大而均匀,摆腿方向正,落地轻柔,脚跟内侧在一条直线上,

21、脚尖稍向外约为10度。头正、颈直,眼向前看,躯干正直,自然挺胸,肩臂放松,两臂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与下肢配合协调。注意集中。前脚掌走:增强小腿及脚掌力量,发展平衡能力,培养躯干正确姿势。要点:脚跟尽量提起,直腰、挺胸、步幅小。,脚跟走:轻轻走:高抬腿走后踢步蹲着走:后退走:变化手臂动作的走拍响走击响走持物走协同走,1、不同方式的走步练习,2、变化队形的走步练习直线走圆圈走直线变圆圈的走:首尾相接、分合相接直线变两队的走直线变四队的走交叉走反向走3、走步游戏与指导4.走步观察记录表,二、跑步(一)各年龄阶段跑步的特点与能力要求,(三)跑步的培养目标1、促进发育,增进健康2、掌握粗浅的跑步知识和

22、发展跑步动作,提高跑的能力,做到动作协调,自然放松,有稳定的节奏。3、听信号跑的能力4、发展方位知觉、节奏知觉、速度知觉,提高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等,发展竞赛、合作意识、抗挫折能力,培养荣干、坚持性等意志品质;培养遵守游戏规则和纪律的习惯及发展集体意识。,小班目标:(一)发展跑的动作,是幼儿能迈开步子跑,跑得平稳,双臂能前后自然摆动,能按目标控制跑的方向,四散跑能主动躲闪别人。15米直线快跑不慢于7秒。(二)培养跑的兴趣,是幼儿能体验多种跑的乐趣;能初步识别别人与自己跑的快慢,能在成人指导下调节跑速;能在别人鼓励下,克服疲劳,坚持跑到目标。,中班目标:(一)知道步子迈大才能跑得快,

23、屈臂前后摆动跑省力,快跑后不能马上停止不懂等粗浅知识。能迈开步跑,落地较轻,会屈臂前后摆动;不后甩小腿、八字脚等缺陷。初步掌握圆圈跑、往返跑、持物跑、接力跑的方法,能较好的控制跑的方向和调节跑速。20米直线跑不慢于6.5秒。(二)培养跑的兴趣,使幼儿能体验到跑步活动中运动、竞赛、合作和其他交往的乐趣;有较强的提高跑速的愿望;知道胜利不骄傲,失败不泄气,能克服疲劳去实现跑步目标。,大班目标知道步子迈大才能跑得快,屈臂前后摆动跑省力,快跑后不能马上停止不懂等粗浅知识。跑步蹬地有力,方向正,落地较轻,能屈臂前后自然摆动;能持物跑、猴腿跑、侧向跑、突然变向跑等动作;25米直线快跑不慢于6秒。,(四)跑

24、步练习的指导1、不同形式的跑步练习圆圈跑往返跑弯腰半蹲跑后踢小腿跑前脚掌跑后退跑持物跑接力跑协同跑模仿跑,2、指导的基本要点根据幼儿的身体情况、年龄特点及季节气候等因素;教学重点是腿的动作,要求幼儿“步子大些、落地轻些”;跑步前做好充分准备及活动腿、脚、韧带及关节处;注意控制幼儿快跑的时间及强度;注意跑步时的安全性及灵活性;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三、跳跃(一)跳跃的特点与基本要求蹬地:有力腾空:过程中的重心转移落地:平衡及缓冲对学前儿童跳跃动作的基本要求是:蹬地动作要有力,落地动作要轻,动作要协调。(二)跳跃能力的发展,各年龄跳跃特点分析1.双脚跳,单脚跳 跳绳 跳皮筋,(三)跳跃练习的指导(

25、1)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地(2)根据不同种类跳跃动作的需要,给与相应的指导。,四、投掷(一)投掷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1、掷远 用力投,快速投,掌握好合适的出手角度和时机 最好的掷远动作:半侧面转体肩上投掷 掷远动作的重点和难点:挥臂动作和转体动作 2、掷准 需要有良好的目测能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 掷准的动作:肩上投、胸前上抛、胸前下抛、地上抛滚球(二)投掷能力的发展,(三)投掷练习和指导(1)让左右手都得到练习(2)掷准的距离应由近到远,掷准的目标应由大到小、由静到动。(3)进行多种形式的投掷活动练习(4)与其它身体动作练习相结合,五、钻、爬与攀登1.特点与基本要求,2、学前儿童攀登练习和指导

26、 A.掌握正确的攀登方法 B.保证安全 a.教师的保护;b.懂得秩序规则;c.注意自我保护;d.不要进行比赛 C.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增前自信心。感受攀爬过程的艰辛和乐趣,互相交流,3、学前儿童钻的练习和指导(1)辅助器械要适宜 正面钻的器械要求:高度应在幼儿的胸部以上、耳部以下;宽度大于幼儿的体宽,长度根据练习目的而定。侧正面钻的器械要求:高度应在幼儿胸部以下,宽度小于体宽。(2)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活动器械,满足活动的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4、爬的练习和指导(1)根据幼儿动作水平,选择适宜的爬的动作(2)让幼儿练习各种形式的爬的动作(3)与其它身体动作联系相结合,第二

27、节 学前儿童基本体操 的练习,徒手体操轻器械操排队变化队形体育游戏,一、徒手体操和轻器械操,幼儿园徒手操和轻器械操的教学任务是:促进身体全面发育。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协调,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教给幼儿简单的体操动作和知识,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节奏感,以及肌肉控制能力,想象力,形象记忆力,模仿能力,培养幼儿做操兴趣和习惯,守纪律,爱集体等优良品德,培养幼儿美感。目前幼儿园开展较广泛的徒手操有:徒手操、拍手操、模仿操、韵律操、武术操等轻器械操有:哑铃操、红旗操、花环操、藤圈操、花束操、手铃操、小球操、绳操、纱巾操、,幼儿园常用几类轻器械操的特点:,红旗操:动作幅度大,路线清楚,钢劲有力,

28、展收开合,起落动作变化鲜明,色彩鲜艳,有声有色。花环操:造型优美,舒展大方,速度较慢,用力柔和,一环多用,动作丰富。哑铃操:动作活泼,节奏鲜明,富有变化,铃声清脆悦耳,限制性强。棍棒操:模仿性,限制性强,刚劲有力。铃鼓操:动作柔和流畅,造型优美,节奏鲜明,快慢相间,声音悦耳。球 操:动作活泼,兴趣性好。,二、基本动作:颈部动作、上肢动作、躯干动作、下蹲动作、跳跃动作三、选编幼儿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应该注意的问题:1、明确目的性2、讲求科学性3、注意艺术性4、要体现各类操的特点5、要有所创新,二、排队和变换队形,一、幼儿园排队和变换队形的任务: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立、走、跑等基本动作;使幼儿逐步

29、熟悉排队和变换队形的口令,掌握简单队形以及变换动作的方法;发展幼儿时空观念、节奏感和调节步幅、步频、节奏的能力;培养守纪律、听指挥,行动迅速,关心集体,能同集体协同一致做动作的习惯和能力。二、各年龄班教材特点和分布:,2023/3/3,体育游戏,体育游戏也称活动性游戏或运动游戏是根据一定的体育任务设计的,由身体动作、情节、角色和规则组成的一种活动性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幼儿的体育游戏不同于表演游戏、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它由各种基本的动作组成,有严格的规则,有明确的结果,是以发展幼儿身心为目的的一种锻炼活动。,2023/3/3,体育游戏的特点,1、是深受幼儿喜爱的趣味体育活动(趣味

30、性)2、是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为主的育体活动(健身性)3、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教育性),2023/3/3,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小班幼儿体力和身体素质比较薄弱,大肌肉群发育不太完善,各项基本动作都还没有正确掌握,动作缺乏协调性和准确性,平衡能力差,活动不自如。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是喜爱游戏、好模仿,注意力不易集中。他们对游戏中的动作、角色、情节都很感兴趣,但是对游戏的结果不大注意。小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动作内容和情节都比较简单,角色较少,便于幼儿模仿,常常集体做同一动作。规则也比较简单,是幼儿容易做到的。,小班体育游戏:小刺猬采果子,小班体育游戏:小刺猬采果子,小班体育游戏:小刺猬采果子,小班

31、体育游戏:赶小猪,小班体育游戏:赶小猪,2023/3/3,中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中班幼儿的体力和动作有所发展,平衡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也有很大提高。他们能辨别方向,注意力较易集中,能控制自己,比较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中班幼儿比较喜欢有情节、有角色、有追捉性的游戏。对游戏的结果有所注意。中班的体育游戏除有一定的情节外,还增加了一些无情节的,只为完成某项任务的分组竞赛游戏,游戏的规则也比较复杂,并带有限制性。,中班体育游戏:快乐呼啦圈,中班体育游戏:快乐呼啦圈,中班体育游戏:老虎捉猴子,中班体育游戏:老虎捉猴子,2023/3/3,大班体育游戏的特点,大班幼儿身体更壮实,体力更充沛,动作显得更加协调有力

32、、灵活自如。他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开始具有组织能力和控制注意的能力,增强了责任感,喜欢游戏有胜负的结果。大班体育游戏中竞赛性成分增多,游戏动作加多,难度加大,往往需要幼儿克服一定的困难之后才能达到游戏的目的,游戏中的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大班体育游戏:滚铁环,大班体育游戏:老鹰抓小鸡,大班体育游戏:猫捉老鼠,2023/3/3,游戏中的指导,1、把握适当的活动量一般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精神情绪和完成动作的情况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并根据幼儿游戏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调节活动量的方法。调节游戏活动量的方法有:增加或减少游戏的组数和参加活动的人数扩大或缩小游戏的场地

33、范围延长或缩短游戏的时间和休息时间,2023/3/3,游戏中的指导,2、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在介绍游戏的玩法时,应强调游戏的规则,并作为评定胜负的重要条件。在游戏不熟练的情况下,教师特别要注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当发现大多数幼儿不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时,首先应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若是因规则不合理造成的,应停止游戏修改规则;否则可以暂停游戏重申规则,或在下次游戏开始前,再次明确规则并提出要求。,2023/3/3,游戏中的指导,3、注意幼儿身体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不论进行什么游戏活动,都应使幼儿的身体姿势保持正确的姿态。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往往会忽略身体动作的正确性,进行竞赛性游戏时更易如此。教

34、师应用语言提示或中止练习,并及时予以纠正,使幼儿加深正确动作的印象。在竞赛性游戏评定胜负时,也可以对幼儿在游戏中身体姿势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2023/3/3,游戏中的指导,4、注意安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既要让幼儿玩得尽兴,又要保证安全。教师要随时检查场地器械是否安全,察看幼儿使用器械是否正确。活动场地要有一定的范围和路线,组织工作要严密,做到既生动活泼又有秩序。教师要在游戏中给幼儿必要的保护与帮助,尤其对体弱、胆小和动作迟缓的幼儿,更要加强保护和帮助。,第四章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组织,体育课户外体育活动早操运动会其它形式的体育活动,体育课,任务:全面锻炼身体、增强幼儿体质;传授简单的体育

35、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智力;培养优良品质、锻炼意志、发展个性。主要环节: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复习。,一、备课 1、了解情况。2、钻研教材教法。3、研究和调查幼儿、教师自身、教材、教法等教学因素。4、编写课时计划(教案)5、小助手的培养和教学物质条件的准备。二、上课 综合课(一)课的类型 室内课 准备部分(二)课的结构 结束部分三、课的分析与评定和课后复习与辅导,基本部分,占全课时间20-30%,占全课时间60%,占全课时间10%,户外体育活动,基本体操基本动作游戏各类器械练习水上、冰上游戏日光浴、冷水浴等自然能力锻炼组织看体育题材的电视、电影、录像、幻灯片或讲故事活动。,户外体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36、:1、户外体育活动可有教师直接组织,也可让幼儿独立活动。2、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3、活动时间:上下午各一次,小班20分钟,中大班20-40分钟。4、运动负荷的调节。5、在幼儿独立活动时,教师要在动作、活动方式、道德行为和智力活动诸方面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6、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还可组织不同年龄幼儿的共同活动。,早操,一、意义二、内容:基本体操、运动负荷不大的游戏、律动和舞蹈、身体素质练习、自然慢跑、跑走交替、跳绳、跳皮筋等。三、组织形式:1、全园应对各班的早操时间、地点做统一安排。2、早操时间一般是10分钟左右,寄宿制幼儿园一般稍长。3、早操的运动负荷不宜太大。4、注意运动卫生。

37、,运动会,一、意义二、内容:1、表演内容:体操、游戏 2、比赛内容:基本动作(跑步、跳远、投准、接力等)、球类基本动作、自行车运动等。三、运动会的组织领导:1、要把运动会列入园务工作计划。2、运动会的准备工作。3、运动会的进行。4、运动会的结束工作。,四、注意事项:1、运动会要与日常教育工作结合好。2、要面向全体幼儿。3、要做好卫生保健工作。4、要注意气象变化,风沙大或气候骤变时应改期举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 1、发展速度素质练习、2、发展灵敏素质练习、3、发展力量素质练习、4、发展耐力素质练习器械练习 骑自行车、蹬脚蹬车、攀登架活动、滑滑梯、打秋千、坐转椅、荡浪船、跷跷板游泳,其他类型活动,第五章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评价,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