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36574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1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信息技术 chapter4 农业遥感监测.ppt(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信息技术,第四章 农业遥感监测,3,遥感技术概述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 农业遥感监测应用 农业遥感监测实例,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一、遥感技术的概念二、遥感技术系统三、遥感技术的类型四、遥感技术的特点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一、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是指从不同高度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传感器,收集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谱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各类地物的特征,探测和识别各类地物的综合技术。,由于地面目标的种类及其所处环境条件的差异,地面目标具有反射或辐射不同波长电

2、磁波信息的特性,遥感正是利用地面目标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通过观察目标的电磁波信息以达到获取目标的几何信息和物理属性的目的,遥感数据采集示意图,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一、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数据流程图,不同地面目标所固有的电磁波特性受到太阳及大气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后,再通过传感器收集并经过数据加工处理,最终应用到各种领域的数据流程。,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一)空间信息获取系统,安放遥感仪器的载体,收与记录地表物体辐射、反射与散射信息的仪器,遥感摄影机光机扫描仪推帚式扫描仪成像光谱仪成像雷达,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

3、(二)遥感数据传输与接收,这些数据通常用数字信号传送。遥感图像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时,经常采用二进制脉冲编码的PCM式(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由于传送的数据量非常庞大,需要采用数据压缩技术。,遥感器接收到地物目标的电磁波信息,被记录在胶片或数字磁带上。从遥感卫星向地面接收站传输的空间数据中,除了卫星获取的图像数据以外,还包括卫星轨道参数、遥感器等辅助数据。,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二)遥感数据传输与接收,卫星地面接收站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处理、存档和分发各类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地面站接收的卫星数据通常被实时记录到HDDT(high de

4、nsity digital tape,高密度磁带)上,然后根据需要拷贝到CCT(computer compatible tape,计算机兼容磁带)、光盘、盒式磁带等其他载体上。CCT、光盘、盒式磁带等是记录、保存、分发卫星数据等最常用的载体。,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三)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对遥感图像加工的各种技术方法的统称。遥感图像处理依赖于一定的图像处理设备。对于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来说,它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四)遥感信息提取与分析,遥感信息分析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模型对遥感信息进行研究,判定目标物的性

5、质和特征或深入认识目标物的属性和环境之间的内在关系。,遥感信息提取是从遥感图像(包括数字遥感图像)等遥感信息中有针对性地提取感兴趣的专题信息,以便在具体领域应用或辅助用户决策。,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示意图,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系统,遥感系统信息处理流程,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三、遥感技术的类型,(一)按遥感平台划分,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三、遥感技术的类型,(二)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划分,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三、遥感技术的类型,(三)按工作方式划分,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三、遥感技术的类型,(四)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从大的研究领域可分为外层空间遥感

6、、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等;从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及灾害遥感、军事遥感等,还可以划分为更细的研究对象进行各种专题应用。,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三、遥感技术的类型,(五)按遥感光谱分辨率划分,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四、遥感技术的特点,综合性 宏观性 时效性 经济性 客观性 局限性,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1957年10月4日苏联,TIROS-1,NOAA-1,1960年美国,1960年美国人Evelyn Pruitt提出遥感一词,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

7、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1972年美国发射ERTS-1(后改名为Landsat-1),装有MSS(多光谱扫描仪)传感器,分辨率79m,标志着遥感进入新阶段;,1982年美国发射Landsat-4,装有TM(主题成像仪)传感器,分辨率提高到30m;,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1986年法国发射SPOT-1,装有PAN和XS遥感器,分辨率提高到10m,1988年中国发射的第一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其主要任务是获取全球的昼夜云图资料及进行空间海洋水色遥感试验,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

8、,1991年欧空局(ESA)发射了第一颗雷达卫星ERS-1;,1992年日本发射了雷达卫星JERS-1,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1995年加拿大发射了雷达卫星Radarsat,ESA发射了雷达卫星ERS-2,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m,中国发射中巴资源卫星1号(CBERS-1),美国发射LANDSAT-7,携带了增强型主题成像传感器(ETM+),CBERS-1,LANDSAT-7,IKNOS,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

9、简史,2001年美国Digital Globe公司发射高分辨率卫星QuickBird,是当时世界上唯一能提供亚米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2002年ESA发射了遥感卫星Envisat-1,中国发射CBERS-2卫星;2004年中国发射新一代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2005年印度发射Cartosat-1(IRS-P5)高分辨率卫星,搭载的可见光全色波段摄像仪分辨率为2.5 m;2006年日本发射先进对地观测卫星ALOS,携带全色遥感立体测绘仪(PRIS

10、M)等3种传感器,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2007年美国Digital Globe 公司发射了0.5m分辨率的商业卫星WorldView-1,意大利发射COSMO-SkyMed 1卫星,为全球第一颗分辨率高达1m的雷达卫星,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2008年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商业卫星遥感公司美国GeoEye公司发射商业卫星地球之眼GeoEye-1卫星,其黑白影像分辨率0.41m,彩色影像分辨率1.65m,定位精度3m;2009年美国Digital Globe公司成功发射新一代高分辨率商业卫星WorldVi

11、ew-2,多光谱影像分辨率1.8m,全色影像分辨率0.46m,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20062009年中国相继发射“遥感卫星一号”“遥感卫星八号”等八颗卫星,用于空间科学试验、国土资源勘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一)遥感技术发展简史,不同高度、不同用途的卫星构成了对地球和宇宙空间的多角度、多周期观测。传感器探测的波段范围不断延伸,波段的分割愈来愈精细,从单一谱段向多谱段发展。大容量、高速度的计算机与功能强大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的结合成为遥感信息处理的主流。,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已有5000余颗

12、人造卫星升空,有地球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还有一些低轨和高轨卫星。,第一节 遥感技术概述,(二)遥感技术发展趋势,五、遥感技术发展与展望,1.高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是未来空间遥感发展的核心内容 2.遥感定量化3.微波遥感技术 4.小卫星群计划,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一、电磁波谱二、大气窗口 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波谱。地物波谱是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物质反射、透射、吸收、散射和发射电磁波的能量是不同的,它们都具有本身特有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地物波谱随波长而变的特性,这些特性叫做地物波

13、谱特性。地物的波谱特征是遥感识别地物的基础。,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一、电磁波谱,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紫外线的波长在0.0l0.4m之间,主要源于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的被吸收现象,只有0.30.4m的紫外线能部分地穿过大气层,但散射严重。因此大多数地物在该波段的反差较小,仅部分地物如荧石和石油在此波段可以表现出来,除在石油普查勘探中紫外遥感可发挥一定作用外,在其他遥感应用领域较少使用。另外,由于大气层中臭氧对紫外线的强烈吸收与散射作用,紫外遥感通常在2000m高度以下范围进行。,一、电磁波谱,(一)紫外线,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一、电磁波谱,(二)

14、可见光,可见光波长在0.40.7m之间,主要源于太阳辐射。尽管大气对它也有一定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它仍是遥感成像所使用的主要波段之一,利用可见光成像的手段有摄影和扫描两种方式。在此波段大部地物都具有良好的亮度反差特性,不同地物在此波段的图像易于区分。为进一步探测地物间的细微差别,可将此波段分为红(0.60.7m)、绿(0.50.6m)、蓝(0.40.5m)以及仅有十几埃差的二百多个不同波段分别对地物进行探测,这种分波段成像的方法一般称之为多光谱遥感。航空、航天遥感成像中均用到可见光波段。,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一、电磁波谱,(三)红外线,红外线波段较宽,在此波段地物间不同的反射持性和发

15、射特性都可以较好地表现出来,因此该波段在遥感成像中有重要的应用。,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一、电磁波谱,(四)微波,微波波长在0.00l1m之间,由于其波长比可见光、红外线要长,受大气层中云、雾的散射干扰要小,因此能全天候进行遥感。由于地物在微波波段的辐射能量较小,为了能够利用微波的优势进行遥感,一般由传感器主动向地面目标发射微波,然后记录地物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能量,因此这种遥感又称为主动遥感。由于微波遥感是采用主动方式进行的,不受光照等条件的限制,白天晚上均可进行地物的微波特性成像,因此微波遥感是一种全天时的遥感技术。微波波段在航空、航天遥感中均能应用。,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

16、,二、大气窗口,电磁波传播过程中,若通过两种介质的交界面,还会出现反射现象。气体、尘埃的反射作用很小,反射现象主要发生在云层顶部,因此应尽量选择无云的天气接收遥感信号。由于大气对电磁波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波段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透过率很小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为了利用地面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成像,遥感中对地物特性进行探测的电磁波“通道”应选择在大气窗口内。,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二、大气窗口,目前在遥感中使用的一些大气窗口主要为:,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目前遥感中传感器记录的主要是地物

17、本身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和地物反射太阳光中的电磁波信息,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一)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光谱反射率(spectral reflectance)p为:地物在某波段的反射通量与该波段的入射通量之比,即=Ep/E,也就是某个特定波长间隔下测定的物体反射率。连续波长测定的物体反射率曲线构成反射率波谱(reflectance spectrum)。,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一)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地物波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而改变的特性称之为地物反射波谱特性。将地物的波谱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的曲线称为地物反射特性

18、曲线。,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率,同一地物在不同波段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率。因此在同一幅图像上不同的地物会有不同的色调(彩);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的图像也会有不同的色调(彩)。,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二)影响地物反射率变化的因素,地物的光谱反射率与入射电磁波在各波段处的辐射通量及相应的反射通量有关,也就是与入射通量和地物本身性质有关。而很多因素会引起人射通量及地物性质的变化,如太阳位置(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遥感器位置(遥感器的观测角和方位角)、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湿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形状等。,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

19、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二)影响地物反射率变化的因素,地物本射的变异,会使其反射率有很大的变化。如植物的病虫害会造成反射率发生较大的变化。随着病虫害的加剧,光谱反射率变化有两个相反的区段,在0.580.7m间反射率增加,而在0.7m以上的近红外区反射率减小。,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二)影响地物反射率变化的因素,土壤的含水量也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光谱反射率如图绘出了同一种沙土在三种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光谱反射持性曲线,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特别是在红外区更为明显。,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二)影响地物反射率变化的因素,由于时间的

20、推移也会使同一种地物的光谱反射特性产生变化。如图,在0.8m以上的红外区新雪的反射率明显地比陈雪高。同样,随着时间的变化,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反射率也有很大差异,如小麦,在生长期和成熟期它的反射特性曲线有明显的不同。,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三)几种主要地物反射波谱曲线,1植被,由于色素吸收、近红外波段的多次散射,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植被有其独特的光谱持征,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三)几种主要地物反射波谱曲线,2.土壤,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

21、越低,此外土类和肥力也会对反射率产生影响。由于土壤反射波谱曲线呈比较平滑的特征,所以在不同光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土壤的亮度区别不明显。,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三)几种主要地物反射波谱曲线,3水体,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强,特别到了近红外波段,吸收就更强。在遥感影像上,特别是近红外影像上,水体呈黑色。但当水中含有其他物质时,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水中含泥沙时,由于泥沙散射,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峰值出现在黄红区。水中含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明显抬升,这些都成为影像分析的重要依据。,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

22、,(三)几种主要地物反射波谱曲线,4岩石,岩石的反射波谱曲线无统一的特征,矿物成分、矿物含量、风化程度、含水状况、颗粒大小、表面光滑程度、色泽等都会对曲线形态产生影响。,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四)地物反射波谱特性的测量,传感器波段选择、验证、评价的依据。这就要求在飞行前或卫星发射前,系统地测量地面各种地物的波谱特性;建立地面、航空和航天遥感数据的关系,为此地面测量最好与空中遥感同步进行;将地物光谱数据直接与地物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应用模型,建立地物的标准波谱数据,为计算机图像自动分类和识别提供光谱数据,为遥感图像的解译提供依据。,电磁波谱中,可见光和近红

23、外波段(0.32.5m)是地表反射的主要波段,多数传感器使用这一区间,其地物光谱的测试有三方面作用:,第二节 电磁波谱与地物波谱特征,三、物体的电磁波反射特性,(四)地物反射波谱特性的测量,地物反射波谱特性测量,实验室测量,野外测量,地面测量,航空测量,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 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一)遥感平台,1遥感平台的种类,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Platform)。遥感平台的种类很多,按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三类。选择遥感平台的主要依据

24、是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近地遥感地面分辨率高,但观测范围小航空遥感地面分辨率中等,其观测范围较广航天遥感地面分辨率低,但覆盖范围广,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一)遥感平台,1遥感平台的种类,地面遥感平台是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角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m以下。通常三角架的放置高度在0.75m至2.0m之间,在三角架上放置地物波谱仪、辐射计、分光光度计等地物光波测试仪器,用以则定各类地物的野外波谱曲线。遥感车、遥感塔上的悬臂常安置在610m甚至更高的高度上,在这样的高度上对各类地物进行波谱测试,可测出地物的综合波谱待性。,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

25、遥感影像获取,(一)遥感平台,1遥感平台的种类,航空遥感对飞机性能和飞行过程有特殊的要求,如航速不宜过快,稳定性能要好;续航能力强,有较大的实用升限;有足够宽敞的机舱容积;具备在简易机场起飞的能力及先进的导航设备等。,航空平台主要是指高度在30km以内的遥感飞机等。,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一)遥感平台,1遥感平台的种类,航天平台是指高度在150km以上的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空间轨道站和航天飞机等,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一)遥感平台,1遥感平台的种类,目前对地观测中使用的航天平台主要是遥感卫星。根据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可以将

26、其分为,气象卫星系列陆地卫星系列海洋卫星系列,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2气象卫星概述,(一)遥感平台,泰诺斯(TIROS,电视和红外辐射观测卫星)艾萨(ESSA,环境科学服务业务卫星)“雨云”(Nimus,实验性气象卫星)艾托斯(ATS,应用技术实验卫星)SMS(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OES(静止同步环境应用卫星)NOAA(美国极轨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气象卫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环境卫星。气象卫星资料主要应用于天气分析和气象预报,气候变迁研究,森林火灾、尘暴、水污染等环境监测方面。,主要代表有:,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

27、像获取,2气象卫星概述,(一)遥感平台,时间分辨率较高,有助于对地面快速变化的动态监测;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气象卫星的特点:,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3陆地卫星系列,(一)遥感平台,陆地卫星系列是指地球资源卫星,能产生世界范围的遥感图像,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在700km左右。,主要的陆地卫星:,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法国斯波特卫星(SPOT)中国资源卫星高空间分辨率陆地卫星,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4海洋卫星系列,(一)遥感平台,由于海洋具有范围广、幅度大、变化快的特

28、点,需要高空和空间的遥感平台,以进行大面积同步覆盖的观测。海洋遥感以微波遥感为主,能够透过云层获取全天候、全天时的世界海洋信息,电磁波与激光、声波的结合是扩大海洋遥感探测手段的一条新路。海洋卫星可分为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海洋综合探测卫星。,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4海洋卫星系列,(一)遥感平台,1978年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海洋卫星Seasat l1997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海洋水色卫星SeaStar1995年和2001年加拿大和ERS(欧空局)分别发射了海洋观测雷达卫星Radarsat和Envisat-1。2002年和2007年我国分别发射了海洋水色卫星

29、海洋一号A卫星和海洋一号B卫星,载有海洋水色扫描仪和海岸带成像仪,主要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灾害监测与预报、海洋科学研究及国际与地区合作等方面。我国计划在2010年发射我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用于监测和调查海洋动力环境变化,可探测海面风场、浪场、海流、温度、海上风暴和潮汐等海况参数。,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二)遥感器,遥感器是收集与记录地球表面观测目标的反射、辐射能量的装置,一般由采集单元、分光单元、探测与信号转化单元、记录或通信单元组成,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波谱分辨率等特性决定着遥感构像的特征。根据其波段

30、不同可分为光学遥感器和微波遥感器。常用的遥感器有摄影机、推帚式扫描仪、TV摄像机、光机扫描仪、雷达、微波辐射计等。,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二)遥感器,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二)遥感器,1光学成像类型,光学照相机是最早的和常见的一种遥感器,其普遍特性是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高。用于遥感的光学相机有,分幅式摄影机全景摄影机多光谱摄影机,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二)遥感器,光机扫描仪(Optical Mechanical Scanner)是对地表辐射分光后进行观测的机械扫描型辐射计。陆地卫星Landsat的M

31、SS(Multi-Spectral Scanner,多光谱扫描仪)、TM(Thematic Mapper,专题成像仪)及气象卫星NOAA的AVHRR都是光机扫描仪。此外,还有推帚式扫描仪(Pushroom Scanner)都可获得二维信息。,2扫描成像类型,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二)遥感器,成像光谱仪是遥感领域中的新型遥感器,采用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成像光谱技术。目前,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成像光谱仪很多,其遥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较高,每个成像波段的宽度可以精确到0.01mm,有的甚至到0.001mm。,3成像光谱仪,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

32、遥感影像获取,(二)遥感器,真实孔径侧视雷达(Real Aperture Radar,RAR)合成孔径侧视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4微波成像系统,以成像雷达为代表,后者提高了方位分辨率,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三)遥感工艺流程,0.50.6m(波段4)0.60.7m(波段5)0.70.8m(波段6)0.81.1m(波段7),反射率,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四)遥感图像的特征,遥感图像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是遥感探测目标的信息载体。遥感解译人员需要通过遥感图像获取三方面的信息:因此相应地将

33、遥感图像归纳为三方面特征,即几何特征、物理特征和时间特征。这三方面特征的表现参数即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目标地物的大小、形状及空间分布特点目标地物的属性特点目标地物的变化动态特点,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四)遥感图像的特征,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各种遥感目的对空间分辨率的要求,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四)遥感图像的特征,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成像光谱仪在可见光至红外波段范围内,被分割成几

34、百个窄波段,具有很高的光谱分辨率,从其近乎连续的光谱曲线上,可以分辨出不同物体光谱特征的微小差异,有利于识别更多的目标,甚至有些矿物成分也可被分辨。,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四)遥感图像的特征,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遥感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遥感的时间分辨率范围较大。以卫星遥感来说,静止气象卫星(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为l次/0.5小时;太阳同步气象卫星的时间分辨率2次/天;Landsat为l次/16天;中巴(西)合作的CBERS为l次/26天还有更长周期甚至不定周期的,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一、遥感影像获取,(四

35、)遥感图像的特征,天气预报、灾害监测等需要短周期的时间分辨率,故常以“小时”为单位植物、作物的长势监测、估产等需要用“旬”或“日”为单位城市扩展、河道变迁、土地利用变化等多以“年”为单位,时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尤为重要,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一)遥感图像目视判读原理,图像识别(Image Reading)是指从像片中目标物的大小、形状、颜色等信息判断目标物是否为森林、草地、湖泊、道路等的过程。图像测量(Image Measurement)是指测量、计算目标物的大小、长度、密度或相对高度。图像判读或目视解译(Image Interpretation)是指根据人的

36、经验和知识,按照应用目的解释图像所具有的意义,识别目标,并定性、定量地提取目标的形态、构造、功能等有关信息,把它们汇总在底图上的过程。,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标志,1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判读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判读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判读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如与目标地物成因相关的指示特征、指示环境的代表性地物、

37、成像时间作为目标地物的指示特征。,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标志,1遥感摄影像片的判读标志,可见光范围内反射率高的地物,它在航空像片(正片)上呈现淡白色调,反射率低的地物,它在像片上呈现暗灰色调,如水泥路面呈现灰白色,而湖泊中的水体呈现深暗色。加上可见光黑白像片多数为大比例尺像片,地物形状特征明显,形状特征与色调特征等多种解译标志综合使用,可以提高目标地物的正确识别率。,如 黑白像片识别与解译的规律是:,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标志,2遥感扫描影像的判读标志,常用的遥感扫描影像都是卫星遥感

38、影像,具有多中心投影、像框扭动变形、信息量丰富、动态观测等特点。遥感扫描影像判读标志包括,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三)遥感影像目视判读方法,遥感影像目视判读方法(Visual Interpretation Method on Image)是指根据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标志和解译经验,识别目标地物的办法与技巧。遥感扫描影像的判读,要遵循“先图外、后图内,先整体,后局部,勤对比,多分析”的原则,对扫描影像进行认真判读。常用的目视判读方法包括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覆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二、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三)遥感

39、影像目视判读方法,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遥感图像目视判读分为5个阶段,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一)遥感图像校正处理,在遥感图像使用前通常要对图像存在的某些误差和偏差进行校正,对像元位置误差进行的几何校正对图像灰度值偏差进行的辐射校正,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一)遥感图像校正处理,1.几何校正,遥感成像时,由于飞行器姿态(侧滚、俯仰、偏航)、高度、速度,地球自转等因素而造成图像相对于地面目标而发生几何畸变,畸变表现为像元相对于地面目标实际位置发生挤压

40、、扭曲、伸展和偏移等,针对几何畸变进行的误差校正就称为几何校正。一般由卫星地面站等遥感图像服务部门购买的卫片,已经经过几何校正,主要根据记录的遥感平台姿态数据、遥感器数据和地球数据等进行,精度通常不高称几何粗校正。根据使用目的和要求不同,通常还要对卫片进行几何精校正。几何精校正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根据已知控制点对图像数据进行坐标变换。这种方法可以校正除地形起伏外,其他各种因素引起的几何变形。校正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控制点的数量和精度。,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一)遥感图像校正处理,2.辐射校正,辐射校正是指对由于外界因素,数据获取和传输系统产生的系统的、随机的

41、辐射失真或畸变进行的校正,消除或改正因辐射误差而引起影像畸变的过程。辐射误差在图像上的表现主要是灰度失真疵点、离散的灰点、条状和环状干扰或亮度边缘值段缺失等亮度失真。引起辐射畸变有两个原因:一是传感器本身产生的误差;二是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前者一般由遥感图像生产销售单位根据遥感器参数进行校正,后者主要由用户来完成。,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二)遥感图像变换处理,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三)遥感图像分类处理,1监督分类,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数字图像待分像元进

42、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具体分类方法包括最小距离分类法、多级切割分类法、特征曲线窗口法、最大似然比分类法等,监督分类方法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三)遥感图像分类处理,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也叫“边学习边分类法”。非监督分类方法不必对影像地物获取先验知识,仅依靠影像上不同类地物光谱信息(或纹理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的统计特征的差别来达到分类的目的,最后对已

43、分出的各个类别的实地属性进行确认。常用的非监督分类方法包括特征空间图形识别法、聚类法、分裂法、动态聚类法等。,2非监督分类图,第三节 遥感影像获取、解译与处理,三、遥感影像计算机处理,(四)遥感图像处理系统,1ERDAS IMAGINE2ER MAPPER3ENVI4IRSA5TITAN Image,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一、高光谱遥感的概念与特点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四、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五、农业定量遥感基础,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一、高光谱遥感的概念与特点,所谓的高光谱遥感技术(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44、即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是将传统遥感的成像技术和物理中的光谱分析技术有机地结台在一起,在探测物体空间特征的同时,对每个空间象元色散形成几十个或几百个波长带宽为1020nm左右连续的光谱波段,在传统的二维遥感的基础上增加了光谱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维遥感,又称成像光谱遥感。高光谱遥感技术能够同时获取二维空间数据和一维光谱数据。,TM为例:第三波段为0.63-0.69 m(宽度60nm)第四波段为0.76-0.90 m(宽度140nm)0.69-0.76 m之间完全没有数据,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一)高分辨率光谱仪研制及应用阶段(19821990),第四节 高光

45、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二、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二)高光谱遥感技术全面发展阶段(1990至今),美国在作物长势监测、产量预报(世界粮食贸易市场中获益达510亿美元)、病虫害探测、施肥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我国主要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以及灾害预测等三个方面。,高光谱成像仪Hyperion等一批高光谱传感器研制成功,其详细成像光谱数据可用于复杂的陆地生态系统成图和精确分类,并已应用于采矿、地质、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监测,成效显著。,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一)植被光谱反射特征,1400700nm波段,是植物叶片强烈吸收波

46、段,反射和透视率很低,由于叶绿素a和b的强烈吸收作用,在450nm蓝光和660nm红光附近形成了两个吸收谷,在550nm绿光处形成了一个反射峰,表现出“蓝边”、“绿峰”、“黄边”、“红谷”等独特光谱特征,明显区别于土壤、岩石、水体的光谱特征。,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一)植被光谱反射特征,2700780nm波段,是叶绿素在红波段强烈吸收到近红外波段多次散射形成的高反射平台过渡波段,称为植被反射率“红边”“红边”是植物营养、长势、水分、叶面积等农学参数的指示特征。,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一)植被光谱反射特征,27007

47、80nm波段,红边位置随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叶片内部结构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红边”的位置与斜率与植物单位面积所含叶绿素(a+b)含量密切相关,叶绿素含量增加时,叶绿素吸收波段变宽,红边振幅、红边峰值面积随之增加,红边向长波方向移动。而当遭受病虫害、污染和叶片衰老时,红边会向短波方向移动(蓝移)。,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一)植被光谱反射特征,37801350nm波段,是与叶片内部结构有关的光谱波段,该波段反射率平台(反射率红肩)的光谱反射率强度取决于叶片细胞形状、细胞层数、叶肉与细胞间空隙等内部结构,而叶片色素、纤维素、水分含量对其影响较小。,透射 反射,

48、多次散射,两个微弱的吸收特征,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一)植被光谱反射特征,413502500nm波段,2.2,1.65,2.7,1.45,1.94,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二)土壤光谱反射特征,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总体上变化比较平缓,不同类型土壤光谱反射率曲线形态上很相似,在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不高,在1400nm和1900nm附近有明显水分吸收谷,在2200nm和2300nm附近有较弱水分吸收谷,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三、地物的高光谱反射特征,(二)土壤光谱反射特征,但由于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

49、、黏土矿物类型等理化性状不同,各类土壤反射光谱特性也存在差别,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四、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五、农业定量遥感基础,高光谱遥感技术拓宽了遥感信息定量获取新领域,逐渐成为农业遥感应用的重要前沿技术手段之一。定量遥感是指利用传感器获取地表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通过数学或物理模型将遥感信息与所观测地表目标参量联系起来,定量地反演或推算出某些地学、生物学及大气等目标参量,是当前遥感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五、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一)农业定量遥感流程,遥感器定标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定量遥感模型构建

50、,探测能量波长、探测方式和应用目的,定量遥感,主要环节,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五、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一)农业定量遥感流程,1.遥感器定标,遥感器定标是指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元件所输出信号的数值与该探测器对应像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将遥感器记录的灰度值(DN值)转换为遥感器入瞳处/大气顶层(top of atmosphere,TOA)的辐射值。,实验室定标星上定标场地定标,常用的遥感器定标技术,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五、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一)农业定量遥感流程,2.大气校正与几何校正,第四节 高光谱遥感与定量遥感基础,五、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一)农业定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