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39649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9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教育 政策与法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赵延安 2013.3,.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业教育主要政策.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一、职业教育定义 教育大辞典把职业教育定义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定义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点 1.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主的教育;2.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适应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经济和产业发展为职

2、业教育提供岗位和机会;3.职业教育过程必须与生产实际结合,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训练;4.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最主要的方式。终身谋生或就业的需要是终身学习动力来源,随着社会岗位骋用或雇佣趋于理性化,拉动职业教育的大发展。职业教育也将发挥难以替代的重要功能,成为人们参与终身学习的首选和持久的动机。,国外职业教育主要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

3、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向质量,经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以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CBE)产生于二战后。现广泛应用于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职业教育中,也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

4、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确培养目标。然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3.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澳大利亚TAFE体系是完全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之上的教育和办学体系。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ducation)的全称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它是澳大利亚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澳义务教育后最大的教育与培训组织,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VET)的主要提供

5、者。TAFE相当于中国的职业学校、技校、中专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体。TAFE学院前身是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学院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直至197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将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把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联系起来,实行柔性的教育培训方式,专门从事技术人员的学历教育。经历30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TAFE体系已成为全球成功的特色鲜明的教育体系之一,并且在澳大利亚国民经济发展中愈益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一、我国职业教育历史后稷之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赵过之代田法推广宋之农师制度宋末元初黄道婆传授纺织技术福建船政学堂2012年教育部统计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6、868万人,在校生2231万人,毕业生659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310万人,在校生966万人,毕业生316万人。高等职业学校1113所,中等职业学校10864所,职业培训机构129447所,初等职业教育67所;专任教师127万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二、职业教育立法发展:第一阶段:清政府的职业教育立法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自l9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了奏定学堂章程,在这部法规性文件中,以实业学堂为名称的职业学校被纳入了国家的教育体系之中。第二阶段:中华民国的职业教育立法 1928年发布了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规程;1932年又颁布发职业学校令和职业学校规程。第三阶

7、段:新中国职业教育立法:国务院于1954年发布了中等专业学校章程和技工学校暂行办法,四十二年后,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法律高度。,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一、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缺陷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难。2.职校自身存在诸多问题。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学校条件差,设备技术含量低,教材陈旧,教师专业水平不过关,专业结构与当地产业、行业人才结构不协调。3.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职责履行不到位,政策行为和管理行为脱节。4.政策本身缺乏一些配套措施。5.我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二、国家职业教育重大政策

8、调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0月28日)有关政策 1.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2.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 5.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6.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 7.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8.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9.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

9、展,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主要用于“四大工程”和“四个计划”,其次用于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使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国家帮助和本人勤工俭学得以顺利完成学业,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四大工程 1.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2.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3.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4.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四个计划1.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

10、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3.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4.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要求地方各级财政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的主要政策,三、财政支持 中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四部委2012年10月30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政策 1.各地要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

11、投入力度,确保扩大免学费政策范围后中等职业学校正常运转。2.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同时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将助学金资助对象逐步调整为一、二年级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在扩大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同时,要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4.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足额落实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应承担的资金,确保中等职

12、业学校正常运转和符合条件学生获得资助。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保证国家助学资金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法第12条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法草案第13条规定:国家完善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与继续教育相互沟通,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职业学校教

13、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初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职专科教育,职业教育师资本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教育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根据需要和条件也可以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培训,初级 职业培训,中级职业培训,高级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其他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办学能力,开展面向社会的、

14、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以后,全国先后建立了128所职业大学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2.199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后,国家教委提出的“三改一补”的方针,通过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改革和国家级重点中专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班作为补充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3.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三多一改”即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当年拨出了11万个招生指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职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

15、,1998年2009年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情况一览表,*表中数据来源于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分校分专业计划,职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一、办学主体的多元化 1.各级政府举办职业教育 2.国家指导、扶持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 3.国家鼓励引进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设立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其中,职业学校应当符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达到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设置标准。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依法办理法人登记。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审批权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一)职业学校的

16、设立条件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设施、设备。4.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二)职业培训机构设立的基本条件 1.有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2.有与培训任务相适应的教师和管理人员。3.有与进行培训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4.有相应的经费。,二、职业教育机构设立,职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职业学校的权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

17、的非法干涉。,职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职业学校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职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职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职业教育修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已于2008年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一类项目。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近年来教科文卫委员会多次进行调研。教育部报请国务院审议的职业教育法草案送审稿草案共9章

18、77条,原职业教育法共5章40条.,职业教育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职业教育体系 第三章 职业教育的实施 第四章 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 第五章 附 则,职业教育法草案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职业教育基本制度第三章 职业教育机构第四章 教育教学第五章 受教育者与教师第六章 经费与扶持第七章 管理与监督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教育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后堡垒,迄今为至,还保留着浓郁的计划经济运行方式。政策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远远超过职业教育法。同时,职业教育法制定、颁布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初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法。相信,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中,职业教育法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将在中国的职业教育中发挥应有的权威的效力。,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