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41760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20.A后钢板弹簧吊耳.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课程设计报告(2007- 2008年度第2学期)名 称: 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题 目: 后钢板弹簧吊耳 院 系: 机械工程系 班 级: 机械0507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 2周 成 绩: 日 期:2008年07月 10 日目 录设计要求一、课程设计目的1二、课程设计任务1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1四、工艺装备设计2五、编写设计说明书3报告正文一、零件的分析41.零件的作用 42.零件的工艺分析 4二、工艺规程设计 4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基面的选择 43.工艺路线的制定 5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76.时间定额计算

2、及生产安排 15三、夹具设计 181.问题提出 182. 定位方案的分析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183.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 184.镗套、镗套衬套及夹具体设计 205.夹具定位误差的分析 21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1参考文献22课程设计要求一、课程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先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在认识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确定以及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机床夹具设计的训练,使学生能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在确保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的机

3、床夹具的能力。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参考资料的名称、出处,做到能熟练运用。二、课程设计任务前提:在通用机床上使用专用夹具进行大批量生产。内容: 编制某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工艺过程卡和指定工序的工序卡); 设计该零件某指定工序使用的专用夹具。具体要求: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内容包括: 确定工序、切削用量、设备、刀具、夹具、量具、工时定额。 机床夹具设计 完成夹具装配图1张(1#),要求正确标注轮廓尺寸、配合尺寸、调整尺寸及相关技术要求; 完成夹具体零件图1张(1#),要求正确标注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及相关技术要求; 完成指定的夹具零件图1张,要求正确标注尺寸、公

4、差、表面粗糙度及相关技术要求; 撰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见学校教务处要求)内容包括: 目录、设计任务、工艺编制说明、工序分析,设计计算与结构参数确定、设计总结、参数资料等。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分析零件的作用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分析零件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及位置精 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 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机械加工的工艺性要求。所有图纸均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仔细绘制。2.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毛坯的选择应该根据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3.制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 制定工艺路线。

5、 (2) 选择定位基准,进行必要的工序尺寸计算。 (3) 选择机床及工、夹、量、刃具。 (4) 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5) 切削用量的确定。(6) 画毛坯图。 (7)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将前述各项内容以及各工序加工简图,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与工序卡片。 工序简图可以按比例缩小,并尽量用较少的投影绘出。简图中的加工表面用粗实线表示。对定位、加紧表面应以规定符号标明。最后,应标明各加工表面在本工序加工后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工序简图中的定位、夹紧符号应符合机械工业部标准JB/Z174-82的规定。四. 工艺装备设计(1)确定设计方案,绘制结构原理示意图。

6、(2)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 (3)计算所需的夹紧力,设计夹紧机构。 (4)画夹具装配图。画夹具装配图时,应当遵循和注意以下各点: 本设计中,要求按1:1的比例画夹具装配图。被加工零件在夹具上的位置,要用双点划线表示,夹紧机构应处于“夹紧”的位置上。 注意投影的选择。应当用最少的投影将夹具的结构完全清楚的表达出来。因此,在画图之前,应当仔细考虑各视图的配置和安排。 所设计的夹具,不但机构合理,结构也应当合理,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 要保证夹具与机床的相对位置及刀具与夹具的相对位置的正确性,即夹具上应具备定向键及对刀装置。 运动部件的运动要灵活,不能出现干涉和卡死的现象。回转工作台或回转定位

7、部件应有锁紧装置,不能在工作中松动。 夹具的装配工艺性和夹具零件的可加工性要好。 夹具中的运动零部件要有润滑措施,夹具的排屑要方便。 零件的选材、尺寸公差的标注以及总装技术要求要合理。为便于审查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及夹具的装配工艺性,从教学要求出发,各零部件尽量不采用简化法绘制。 对夹具装配图上尺寸标注要求。 在夹具装配图上要求标注四种尺寸:轮廓尺寸、配合尺寸、与加工有关的尺寸及与机床关联的尺寸。五. 编写设计说明书将前述工作依先后次序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语言简炼、文字通顺。说明书用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课程设计正文一、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CA10B解放牌汽车后钢板弹簧吊

8、耳。后钢板弹簧吊耳的主要作用是载重后,使钢板能够得到延伸,伸展,能有正常的缓冲作用。因此汽车后钢板弹簧吊耳零件的加工质量会影响汽车的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汽车后钢板弹簧吊耳主要作用是减震功能、阻尼缓冲部分功能、导向功能。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后钢板弹簧吊耳零件图知可将其分为两组加工表面。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析如下:(1)以两外圆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两外圆端面的铣削,加工的孔,其中两外圆端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的孔表面粗糙度要求为(2)以孔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2个的孔,2个的孔、2个孔的内外两侧面的铣削,宽度为4的开口槽的铣削,2

9、个在同一中心线上数值为的同轴度要求。其中2个的孔表面粗糙度要求为,2个的孔表面粗糙度要求为,2个孔的内侧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2个孔的外侧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宽度为4的开口槽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二、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35钢。由于生量已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锻造成型,这对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2.基面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

10、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2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3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4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5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

11、表面间的位置精度。(6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基准选择以后钢板弹簧吊耳大外圆端面作为粗基准,先以后钢板弹簧吊耳大外圆端面互为基准加工出端面,再以端面定位加工出工艺孔。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端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与平面。(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当进行尺寸换算。3.工艺路线的制定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应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降低生产成本。3.1工艺方案一表 2.1 工艺方案一表工序1:铣两外圆端面工序2:扩工序3:镗孔,倒角工序4:钻,扩孔工序5:钻,扩,铰孔,倒角工序6:铣孔的内侧面工序7:铣孔的外侧面工序

12、8:铣宽度为4的开口槽工序9:终检3.2工艺方案二表 2.2 工艺方案二表 工序1:铣孔的内侧面工序2:铣孔的外侧面工序3:钻,扩孔工序4:钻,扩,铰孔,倒角工序5:铣宽度为4的开口槽工序6:铣两外圆端面工序7:扩工序8:镗孔,倒角工序9:终检3.3工艺方案比较与分析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两外圆端面,然后再以此为基面加工孔,再加工孔,孔,最后加工孔的内外侧面以及宽度为4的开口槽铣,则与方案二相反,先加工孔的内外侧面,再以此为基面加工孔,孔,宽度为4的开口槽,最后加工两外圆端面,孔,经比较可见,先加工两外圆端面,以后位置度较易保证,并且定位及装夹都较方便,但方案一中先加工孔,

13、孔,再加工孔的内外侧面,不符合先面后孔的加工原则,加工余量更大,所用加工时间更多,这样加工路线就不合理,同理,宽度为4的开口槽应放在最后一个工序加工。所以合理具体加工艺如下:表 2.3 工艺方案表工序1:铣两外圆端面工序2:扩工序3:镗孔,倒角工序4:铣孔的内侧面工序5:铣孔的外侧面工序6:钻,扩,铰孔,倒角工序7:钻,孔工序8:铣宽度为4的开口槽工序9:终检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后钢板弹簧吊耳”零件材料为35钢,硬度HBS为169207,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锻造毛坯。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 铣两

14、外圆端面考虑其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可以先粗铣,再精铣,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5,取2Z=3已能满足要求(2) 加工孔其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其加工方式可以分为扩,镗两步步,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4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扩孔: 2Z=1.8铰孔: 2Z=0.2(3) 铣孔的内侧面考虑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只要求粗加工,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5,取2Z=3已能满足要求。(4) 铣孔的外侧面考虑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只要求粗加工,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5,取2Z=3已能满足要求。(5) 加工孔 其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其加工方式可以分为钻,扩,铰三步,根据机械加工

15、工艺手册表2.3-4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钻孔: 扩孔: 2Z=1.8铰孔: 2Z=0.2(6) 加工孔其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其加工方式可直接钻孔,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4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钻孔: (7) 铣宽度为4的开口槽考虑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只要求粗加工,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48,取2Z=4已能满足要求。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工序1:粗、精铣两外圆端面机床:X51卧式铣床 刀具:高速刚圆柱形铣刀 粗齿数,细齿数(1)、粗铣铣削深度: =2mm每齿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13,取铣削速度: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23

16、,取,机床主轴转速: 式(2-1)取=30, =63代入公式(2-1)得: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11-4,取实际铣削速度:工作台每分进给量: 式(2-2)取=,=代入公式(2-2)得:取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长度:刀具切出长度: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 式(2-3)取,, 代入公式(2-3)得:以上为铣一个端面的机动时间,故本工序机动工时为(2)、精铣铣削深度:=1mm 每齿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13,取铣削速度: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23,取,取=30, =63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

17、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11-4,取实际铣削速度:取=,=代入公式(2-2)得:工作台每分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长度: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取,代入公式(2-3)得:机动时间:以上为铣一个端面的机动时间,故本工序机动工时为工序2:扩,镗孔,倒角机床:Z525立式钻床,T612卧式镗床刀具:扩孔转,高速工具钢镗刀(1)、扩的孔(原锻造孔径为35mm)切削深度: =1.6mm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0,参照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28-31,取切削速度: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1

18、,取取=19, =36.8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9-3取实际切削速度: 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42被切削层长度: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取,, ,代入公式(2-4)得:机动时间:(3)精镗孔切削深度: =0.2mm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5,取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6,取取切削速度取=9.1, =37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9-3,取实际切削速度: 被切削层长度: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取,, ,代入

19、公式(2-4)得:机动时间:(4)倒角。采用锪钻。为缩短辅助时间,取倒角是的主轴转速与扩孔时相同:,手动进给。工序3:粗铣孔的内侧面机床:X51铣床刀具:高速钢圆柱形铣刀 粗齿数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29,取铣削速度: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29,取,取=24, =50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11-4,取实际铣削速度:取=,=代入公式(2-2)得:工作台每分进给量:取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长度: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取,,代入公式(2-3)

20、得:机动时间:以上为铣一个端面的机动时间,故本工序机动工时为 工序4:粗铣孔的外侧面机床:专用组合铣床刀具:高速刚圆柱形铣刀 粗齿数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29,取铣削速度: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29,取,取=24, =50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11-4,取实际铣削速度:取=,=代入公式(2-2)得:工作台每分进给量:取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长度: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取,,代入公式(2-3)得:机动时间:以上为铣一个端面的机动时间,故本

21、工序机动工时为工序5:钻,扩,铰孔机床:Z525钻床刀具:麻花钻、扩孔钻、铰刀(1)、钻孔切削深度: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10,取由于本零件在加工孔时属于底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系数0.75,则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13,取取切削速度取=24, =28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9-3,取实际切削速度: 被切削层长度: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取,, ,代入公式(2-4)得:机动时间:以上为钻一个孔的机动时间,故本工序机动工时为(2)、扩孔切削深度: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

22、28-30,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1,取切削速度: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1,取取=19.8, =29.8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9-3取实际切削速度: 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42被切削层长度: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取,, ,代入公式(2-4)得:机动时间:以上为扩一个孔的机动时间,故本工序机动工时为(3)铰孔切削深度: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5,取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36,取取切削速度取=9.9, =30代入公式(2-1)得机

23、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9-3,取实际切削速度: 被切削层长度: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取,, ,代入公式(2-4)得:机动时间:以上为铰一个孔的机动时间,故本工序机动工时为4)倒角。采用锪钻。为缩短辅助时间,取倒角是的主轴转速与扩孔时相同:,手动进给。工序6:钻,扩孔机床:Z525钻床刀具:麻花钻、扩孔钻、(1)、钻孔切削深度:=10.5 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10,取由于本零件在加工孔时属于底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系数0.75,则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28-13,取取切削速度取=24, =9代入公式(2-1)

24、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9-3,取实际切削速度: 被切削层长度:刀具切入长度: 刀具切出长度: 走刀次数为1取,, ,代入公式(2-4)得:机动时间:以上为钻一个孔的机动时间,故本工序机动工时为 工序7:粗铣宽度为4的开口槽机床:X51铣床刀具:高速刚锯片铣刀 粗齿数 铣削深度:每齿进给量: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13,取铣削速度:参照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30-23,取,取=30, =63代入公式(2-1)得:机床主轴转速:,根据金属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表11-5,取实际铣削速度:取=,=代入公式(2-2)得:工作台每分进给量:根据金属

25、切学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手册 被切削层长度:由毛坯尺寸可知刀具切入长度:刀具切出长度:取走刀次数为1取,, 代入公式(2-3)得:机动时间:6.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机械加工单件(生产类型:中批以上)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为: (大量生产时)因此在大批量生产时单件时间定额计算公式为: 式 (2-5)其中: 单件时间定额 基本时间(机动时间) 辅助时间。用于某工序加工每个工件时都要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包括装卸工件时间和有关工步辅助时间 布置工作地、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占操作时间的百分比值工序1:粗、精铣两外圆端面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5,取工步辅助时间为。由于在

26、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则: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8,取,k=0.13代入公式(2-5)得单间时间定额: 工序2:钻,扩,铰孔,倒角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1,取工步辅助时间为。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则: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3,取,k=0.1214代入公式(2-5)得单间时间定额: 工序3:铣孔的内侧面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5,取工步辅助时间为。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则: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8,取,k=0.13代入公

27、式(2-5)得单间时间定额: 工序4:铣孔的外侧面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1,取工步辅助时间为。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则: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3,取,k=0.1214代入公式(2-5)得单间时间定额: 工序5:钻,扩,铰孔,倒角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1,取工步辅助时间为。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则: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8,取,k=0.1214代入公式(2-5)得单间时间定额: 工序6:钻,扩孔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1,取工

28、步辅助时间为。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则: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3,k=12.14取,k=0.1214代入公式(2-5)得单间时间定额: 工序7:铣宽度为4的开口槽机动时间:辅助时间: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5,取工步辅助时间为。由于在生产线上装卸工件时间很短,所以取装卸工件时间为。则:根据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5-48, 取,k=0.13代入公式(2-5)得单间时间定额: 先要明确零件的作用 ,本次设计的后钢板弹簧吊耳的主要作用就是载重后,使钢板能够得到延伸,伸展,能有正常的缓冲作用。确定了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后,就可以对零件

29、的工艺路线进行分析,制定出几套工艺方案,然后对这几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最优方案,最后进行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优良的加工工艺是能否生产出合格,优质零件的必要前提,所以对加工工艺的设计十分重要,设计时要反复比较,选择最优方案。三、加工工艺孔夹具设计1.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镗孔。这个工艺孔均有尺寸精度要求为0.03mm,表面粗糙度要求,表面粗糙度为,并用于以后加工中的定位。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以后各工序的加工精度。本道工序为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的第三道工序,本道工序加工时主要应考虑如何保证其尺寸精度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2.定位方案的分析和定位基准的选择

30、由零件图可知,此时工件的一家共勉只有一个,就是端面,且已经过精加工。为由于的孔可以先锻造(坯料)所得的孔,再经过扩,镗孔并保证两工艺孔能在后续的孔加工工序中成为基本精基准。根据基准重合、基准统一原则。在选择此工艺孔的加工定位基准时,应尽量选择上一道工序即粗、精铣轴端面为定位基准,以及设计基准作为其定位基准。因此加工工艺孔的定位基准应选择外圆端面和与之52的外圆面,用一个固定V形块和一个圆环面配合主要定位基准限制工件的五个自由度,用一个定位销(此处用一成型底面)限制工件的另一个自由度。由于采用卧室镗床,工件的加紧件用一带铰链的活动V形块母夹紧,且由于行程较远,为了快速装卸工件用液压油缸夹紧工件。

31、其基本例图示意图如下:3.切削力的计算与夹紧力分析1 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1) 刀具: 高速钢镗刀机床: T612型卧式镗床由前述可知:v=9.1 m/min,f=1.2 mm/r镗孔切削力计算公式如下:其中=0.2mm 查切削用量手册可知 将以上系数代入公式可得三个方向的切削力分别为: 在计算切削力时,须把安全系数考虑在内。安全系数 K=其中:为基本安全系数1.5 为加工性质系数1.1 为刀具钝化系数1.1 为断续切削系数1.1 所以 (2)夹紧力的计算 选用夹紧螺钉夹紧机 由 其中f为夹紧面上的摩擦系数,取 F=+G G为工件自重 F=2295.4N夹紧螺钉: 公称直径d=12mm,材料4

32、5钢 性能级数为8.8级 螺钉疲劳极限: 极限应力幅:许用应力幅:螺钉的强度校核:螺钉的许用切应力为 s=3.54 取s=4 得 满足要求 经校核: 满足强度要求,夹具安全可靠, 使用快速螺旋定位机构快速人工夹紧,调节夹紧力调节装置,即可指定可靠的夹紧力4.镗套、镗套衬套及夹具体设计工艺孔的加工需扩、镗两道工序才能完成,这里我只负责经加工的精镗孔的夹具设计。根据工艺要求:工艺孔37精镗只有一个工步。导向套的尺寸见下图。图 4.3 快换钻套图铰工艺孔钻套结构参数如下表:表 4.1 铰工艺孔钻套数据表dHD公称尺寸允差357045-0.010-0.0276554165.5272836衬套选用固定衬

33、套其结构如图所示:图 4.4 固定衬套图其结构参数如下表:表 4.2 固定衬套数据表dHDC 公称尺寸允差公称尺寸允差45+0.02305553+0.035+0.01832夹具体的设计主要考虑零件的形状及将上述各主要元件联成一个整体。这些主要元件设计好后即可画出夹具的设计装配草图。整个夹具的结构见夹具装配图2所示。5.夹具定位误差分析利用夹具在机床上加工时,机床、夹具、工件、刀具等形成一个封闭的加工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最后形成工件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关系。因此在夹具设计中,当结构方案确定后,应对所设计的夹具进行精度分析和误差计算。本道工序加工中主要保证工艺孔尺寸及表面粗糙度。本道工序最后采

34、用精镗加工,选用GB114184镗刀,直径为,并采用导向套,镗刀导套孔径为d=35mm比镗孔的直径小,外径为D=45同轴度公差为。固定衬套采用孔径为53mm,同轴度公差为。该工艺孔的位置度应用的是最大实体要求。即要求:(1)、各孔的实际轮廓受最大实体实效边界的控制。(2)、各孔的体外作用尺寸不能小于最大实体实效尺寸37。(3)、当各孔的实际轮廓偏离其最大实体状态,即其直径偏离最大实体尺寸37时可将偏离量补偿给位置度公差。工艺孔的表面粗糙度,由本工序所选用的精镗工艺满足。6.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要避免干涉。应使夹具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降低成本

35、。提高夹具性价比。本道工序为镗床夹具选择了压紧螺钉夹紧方式。本工序为半精镗切削余量小,切削力小,所以一般的手动夹紧就能达到本工序的要求。本夹具的最大优点就是结构简单紧凑。并且应用快换垫片,不需拧下螺母拔掉垫片便可实现拆装,效率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参考文献1.机床夹具图册2.机床夹具设计3.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1988)(2004 科院)4.机床夹具设计新原理5.机械零件设计手册6.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指导7.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8.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科院)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科院北)10.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11.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赵家齐编12.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13.机械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设计 > 幼儿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