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4219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热处理实验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习报告一、 实验目的 1.根据所学热处理的知识,了解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制定过程; 2.学习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3.了解洛氏硬度计的主要原理、结构,学会操作方法。二、 实验原理钢的热处理就是对钢在固态范围内的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及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一种加工工艺。热处理的基本工艺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进行热处理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是最重要的三个基本工艺因素。正确选择这三者,是热处理成功的基本保证。三、 实验过程1、设计可使材料达到实验性能要求的热处理工艺2、对所给退火态试样进行硬度测定3、按所给定工艺进行热处理4、测定处理后试样的硬度以及检

2、验所订工艺。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必要时修改实验方案,重新实验四、 实验仪器1、 最高加热温度达1000的各种实验用箱式电阻炉2、 可供冷却的介质水和油3、 测试硬度的设备有洛氏硬度计4、 捆绑式样的细铁丝,夹持试样的铁钳一、实验目的 1.根据所学热处理的知识,了解钢的基本热处理工艺制定过程; 2.学习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3.了解洛氏硬度计的主要原理、结构,学会操作方法。二、 实验原理 1、 加热温度的选择(1) 退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2030)(完全退火)。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2030)(球化退火),目的是得到球状渗碳体,降低硬度,改善高碳钢的切削

3、性能。(2) 正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十(3050);共析钢加热至Ac1+ (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 (3050),即加热到奥氏体单相区。 (3) 淬火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钢加热至Ac3十(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加热至Ac1十(3050); (4) 回火温度的选择 钢淬火后都要回火,回火温度决定于最终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按加热温度高低回火可分为三类: 低温回火 中温回火 高温回火 。2、 保温时间的确定为了使工件内外各部分温度约达到指定温度、并完成组织转变,使碳化物溶解和奥氏体成分均匀化,必须在淬火加热温度下保温一定的时间。通常将工件升温和保温所需时间算在一起,

4、统称为加热时间。实际工作中多根据经验大致估算加热时间。一般规定,在空气介质中,升到规定温度后的保温时间,对碳钢来说,按工件厚度每毫米需一分钟到一分半钟估算;合金钢按每毫分二钟估算。在盐浴炉中,保温时间则可缩短为空气介质中保温时间的1/21/3。3、 冷却方法热处理时的冷却方式要适当,才能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 退火一般采用随炉冷却。 正火采用空气冷却,大件可采用吹风冷却。 淬火冷却方法非常重要,一方面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全部得到马氏体组织;另一方面冷却应尽量缓慢,以减少内应力,避免变形和开裂。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可以用不同的冷却介质和方法,使淬火工件在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范围内(

5、650550)快冷,超过临界冷却速度,而在Ms(300100)点以下温度时冷却较慢。三、 实验过程去实验样品,经辨别为45钢。用洛氏硬度计测的其硬度为小于10HRC。采用860的电阻炉淬火,经保温12分钟后取出,采用水冷的方法进行冷却。之后对其测量硬度,为51HRC。四、 实验交流同学甲选取的样品为45钢,用洛氏硬度计测的其硬度为小于10HRC。采用的是860的电阻炉淬火,经保温12分钟后取出,采用水冷的方法进行冷却。之后对其测量硬度,为53HRC。同学乙选取的样品为45钢,用洛氏硬度计测的其硬度为小于10HRC。采用的是860的电阻炉淬火,经保温12分钟后取出,采用水冷的方法进行冷却。之后对其测量硬度,为56HRC。同学丙选取的样品为T12,用洛氏硬度计测的其硬度为小于10HRC。采用的是780的电阻炉淬火,经保温10分钟后取出,采用水冷的方法进行冷却。之后对其测量硬度,为42HRC。五、 实验总结 这次实验成败很大一部分因素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法的选择。这些必须在实验之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所以实验指导很重要,在实验之前,实验时都要仔细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图纸 > 事务文书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