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43876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报告 姓 名:# 专 业:机电一体化 班 级:#机电#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2012年 2 月13日目录1绪论21.1 天津正本公司简介22 公司产品简介33 实习过程93.1 数控机床的概述93.1.1 机床的结构93.1.2 工作原理113.1.3 数控车床的分类113.2 轴的概述113.2.1 轴的作用和分类113.2.2 轴的材料及选择123.2.3 轴的毛坯133.3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133.3.1 数控加工工艺133.3.2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143.3.3 加工工艺分析的步骤与方法143.3.4 机床的合理选用143.3.5 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

2、方案的确定153.4 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153.4.1 零件毛坯、材料的分析173.4.2 刀具的选择184 实习体会195 参考文献201绪论1.1 天津正本公司简介 天津正本下属天津市正本电气有限公司、天津正本机柜有限公司、天津正本自控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注册在红桥区科技园区, 是集机箱机柜、自动化成套设备、高低压供配电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先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与工艺,自行开发生产了一系列高防护等级机箱、机柜,(BKL、BBE、BAE、BKE、BCE、BES、GML、BPS、GCS、BTS8、BIVS、BAP)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种自动控制设备、供配电

3、成套设备(XGK6、BID2000、GCK、GGD2000、GCS2000、GML1A)是供配电及自动化行业中高速成长的企业。 1999年公司成为国家经贸委推荐的专业生产低压成套配电设备的生产厂家。 2000年通过欧共体CE认证,研制开发的“十六褶型材”(ZL00262593.8)、“十褶型材利(ZL00262594.6) 荣获国家级专利 2002年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4年被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2004年度天津市优秀民营科技企业”。 2006年,红桥区“重质量讲诚信明星单位”、“专利工作先进单位”、“个私经济重点企业”、“工业重点企业”。 2007年,

4、正本公司荣获“天津市红桥区 2007年度专利工作先进集体”、 “天津市20062007年度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荣誉称号。 2009年,正本公司被授予“天津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牌”。 2010年,正本公司被天津市市科委授予“优秀企业”。公司本着“铸造完美,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以科技发展为动力,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积极筹措资金,购置了大型现代化加工设备,增加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生产能力。目前已经在电力、钢铁、汽车制造、污水处理、啤酒制造等相关配电领域和环保领域积累了一定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的丰富经验。另外,我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工艺,开发出了AE、BE系列高防护机箱和BPS、BES高防护系列机

5、柜;产品一经入市,便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由于良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正本公司现在已成为德国迈克威力机械有限公司、歌美飒风电(天津)有限公司、苏司兰能源(天津)有限公司、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天津赛象电气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美国罗克韦尔(A-B)系统集成加工生产基地;美国德莱赛公司设备集成生产商。2 公司产品简介 开关 电动工具开关 遥控开关 轻触开关 钮子开关 震动开关 流量开关 浮球开关 波段开关 船型开关 旋转开关 调速开关 温控开关 拨动开关 薄膜开关 直键开关 感应开关 其他开关 低压电器 电子磁性材料(电磁铁) 低压开关柜 电抗器 调速器 电阻器 继

6、电器、斩波器 脱扣器 低压控制器 低压断路器 低压熔断器 低压接触器 起动器 主令电器 其他低压电器 高压电器 防雷避雷产品 高压开关柜 高压熔断器 电缆分接箱 高压断路器 高压接触器 高压接地开关 高压成套电器 其他高压电器 电动机 电动车用电动机 电动工具用电动机 机械设备用电动机 家电用电动机 电动机保护器 碳刷、电刷 微型电动机 特殊电机 电动机配件 其他电动机 发电机、发电机组 同步发电机 异步发电机 柴油发电机组 汽油发电机组 燃气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机组 水力发电机组 太阳能发电机组 燃煤发电机组 发电机组零部件 其他发电机、发电机组 配电输电设备 桥架 线槽 箱式变电站 配电变压

7、器 配电盘 配电屏 配电器 配电柜 配电箱 补偿装置 电源柜 其他配电输电设备 电线、电缆 绝缘导线 音频线、视频线 裸电线 漆包线 电气设备用电缆 线束 排线 电子线 网管 电源线 电力电缆 通讯电缆 射频电缆 光纤电缆 特种电缆 仪表电缆 控制电缆 同轴电缆 线盘 信号电缆 穿管器 其他电线、电缆 插座 插座配件 定时器插座 工业插座 地面插座 桌面插座 机柜插座 墙壁插座 接线插座 PCB插座 音频、视频插座 转换插座 其他插座 插头 两极电源插头 三极电源插头 音频、视频插头 其他插头 电池 干电池 蓄电池 光电池 锂电池 镍氢电池 镍镉电池 太阳能电池 充电电池 手机电池 纽扣电池

8、电池组配件 其他电池 充电器 充电机 电池充电器 手机充电器 电动车充电器 应急充电器 其他充电器 绝缘材料 电工胶带 绝缘套管 绝缘隔离柱 绝缘子 绝缘带 云母片 绝缘板 绝缘垫片 其他绝缘材料 电源 开关电源 稳压电源 UPS电源 电源适配器 逆变器 直流电源 变频电源 高压电源 应急电源 其他电源 电热设备 热电偶 热电阻 电热管、发热管 电热盘、发热盘 电热板 电热丝 电热带 电热膜 电热器 电热圈 工业电炉 熔锡炉 实验电炉 伴热设备 发热芯 电热片 电热线 工业烤箱 硅碳棒 其他电热设备 工控系统及装备 温度控制(调节)器 工业计时器 传感器、敏感元器件 变频器 PLC 振动盘 触

9、控产品 伺服定位系统 人机界面 其他工控系统及装备 保护器 电工仪器仪表 电压互感器 电流互感器 电能仪表 电池修复机 电压测量仪表 电流测量仪表 功率测量仪表 电阻测量仪表 频率测量仪表 参数测试仪器 万用表 钳型表 电桥 电位差计 电阻箱 其他电工仪器仪表 防静电产品 静电消除、发生器 防静电帘 防静电刷 防静电垫 防静电手套、腕带 防静电服及配件 防静电鞋 无尘纸、无尘布 防静电包装材料 防静电板 防静电椅 防静电工具 离子风枪 离子风棒 离子风机 其他防静电产品 连接器件 端子、接插件 电脑、USB连接器 印刷板连接器 电缆连接器 汽车连接器 音频、视频连接器 电源连接器 射频同轴连接

10、器 矩形连接器 圆形连接器 卡座 端子台、接线座 手机连接器 IC插座 鳄鱼夹 接线柱 水晶头 接线板 排母 排针 其他连接器 节电设备 电工电器成套设备 压缩、分离设备 减速机、变速机 电焊、切割设备 电子产品制造设备 其他电工电器设备 装配电动工具 电动螺丝刀 电动套丝机 电动扳手 螺丝机 套装电动工具 其他装配电动工具 磨抛光电动工具 磨光机 电动砂轮机 砂带机 电磨 角磨机 抛光机 光饰机 砂光机 其他磨抛光电动工具 磨刀机 切削电动工具 电钻 木工修边机 电锤 台钻、座钻 电动坡口机 倒角机 电锯 型材切割机 石材切割机 冲击钻 电剪刀 电刨 电动雕刻机 木工雕刻机 其他切削电动工具

11、 焊接材料与附件 焊丝 电焊钳 烙铁头 烙铁咀 焊炬、割炬 焊条 助焊剂 焊粉 吸锡器 助焊笔 焊膏 其他焊接材料与附件 天线 电视天线 通信天线 手机天线 收音机天线 卫星天线 汽车天线 其他天线 结构类:BAE控制箱电气成套类:BID2000型低压配电控制柜 自动控制类:数控热压机自动控制3 实习过程3.1 数控机床的概述3.1.1 机床的结构数控机床一般由输入输出设备、CNC装置(或称CNC单元)、伺服单元、驱动装置(或称执行机构)、可编程控制器PLC及电气控制装置、辅助装置、机床本体及测量反馈装置组成。如下图是数控机床的组成框图。电 气 回 路辅 助 装 置PLC主轴伺服单元操 作 面

12、 板主轴驱动装置进给驱动装置测量反馈装置进给伺服单元输入/输出设 备计算机数 控装 置机 床 本 体 机床本体: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与传统机床相似,由主轴传动装置、进给传动装置、床身、工作台以及辅助运动装置、液压气动系统、润滑系统、冷却装置等组成。但数控机床在整体布局、外观造型、传动系统、刀具系统的结构以及操作机构等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数控机床的要求和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特点。CNC单元:CNC单元是数控机床的核心,CNC单元由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部分组成。CNC单元接受数字化信息,经过数控装置的控制软件和逻辑电路进行译码、插补、逻辑处理后,将各种指令信息输出给

13、伺服系统,伺服系统驱动执行部件作进给运动。 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装置将各种加工信息传递于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在数控机床产生初期,输入装置为穿孔纸带,现已淘汰,后发展成盒式磁带,再发展成键盘、磁盘等便携式硬件,极大方便了信息输入工作,现通用DNC网络通讯串行通信的方式输入。输出指输出内部工作参数(含机床正常、理想工作状态下的原始参数,故障诊断参数等),一般在机床刚工作状态需输出这些参数作记录保存,待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将输出与原始资料作比较、对照,可帮助判断机床工作是否维持正常。伺服单元:伺服单元由驱动器、驱动电机组成,并与机床上的执行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组成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它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

14、置的脉冲信号转换成机床移动部件的运动。对于步进电机来说,每一个脉冲信号使电机转过一个角度,进而带动机床移动部件移动一个微小距离。每个进给运动的执行部件都有相应的伺服驱动系统,整个机床的性能主要取决于伺服系统。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把经放大的指令信号变为机械运动,通过简单的机械连接部件驱动机床,使工作台精确定位或按规定的轨迹作严格的相对运动, 最后加工出图纸所要求的零件。和伺服单元相对应,驱动装置有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等。伺服单元和驱动装置可合称为伺服驱动系统,它是机床工作的动力装置,CNC装置的指令要靠伺服驱动系统付诸实施,所以,伺服驱动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编程控制器:

15、可编程控制器 (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 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由于最初研制这种装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设备的逻辑及开关控制, 故把称它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当PLC用于控制机床顺序动作时,也可称之为编程机床控制器( PMC, 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ler )。PLC己成为数控机床不可缺少的控制装置。CNC和PLC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对数控机床的控制。测量反馈装置:测量装置也称反馈元件,包括光栅、旋转编码器、激

16、光测距仪、磁栅等。通常安装在机床的工作台或丝杠上,它把机床工作台的实际位移转变成电信号反馈给CNC装置,供CNC装置与指令值比较产生误差信号,以控制机床向消除该误差的方向移动。3.1.2 工作原理使用数控机床时,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图纸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用规定的代码和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 然后将加工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按照程序的要求,经过数控系统信息处理、 分配,使各坐标移动若干个最小位移量,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完成零件的加工。3.1.3 数控车床的分类数控车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一般可以用下面三种方法分类。 按控制系统分 a目前市面上占有率较大的有法拉克、华中、广数、西门子、三菱等。

17、按运动方式分类; a点位控制数控机床 b点位/直线控制数控机床 c连续控制数控机床 按控制方式分类;按控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开环控制数控机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和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3.2 轴的概述3.2.1 轴的作用和分类 轴的功用轴是组成机器的重要零件之一。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承旋转零件(例如齿轮、蜗轮等)、传递运动和动力。轴的分类:按轴承受的载荷不同,可将轴分为转轴,心轴和传动轴三种。心轴工作时仅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如自行车轴。转轴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如减速器中的轴。传动轴则只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如汽车中联接变速箱与后桥之间的轴。根据轴线的形状的不同,轴又可分为直轴、曲轴和挠性钢丝轴

18、。曲轴和挠性钢丝轴属于专用零件。 直轴按外形不同又可分为光轴和阶梯轴。光轴形状简单,应力集中少,易加工,但轴上零件不易装配和定位,常用于心轴和传动轴。阶梯轴各轴段截面的直径不同,这种设计使各轴段的强度相近,而且便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和固定,因此阶梯轴在机器中的应用最为广泛。直轴一般都制成实心轴,但为了减少重量或为了满足有些机器结构上的需要,也可以采用空心轴。3.2.2 轴的材料及选择 轴的材料种类很多,选择时应主要考虑如下因素:轴的强度、刚度及耐磨性要求;轴的热处理方法及机加工工艺性的要求;轴的材料来源和经济性等。轴的常用材料是碳钢和合金钢。碳钢比合金钢价格低廉,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低,可通过热处理

19、改善其综合性能,加工工艺性好,故应用最广,一般用途的轴,多用含碳量为0.250.5%的中碳钢。尤其是45号钢,对于不重要或受力较小的轴也可用Q235A等普通碳素钢。合金钢具有比碳钢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淬火性能,但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且价格较贵,多用于对强度和耐磨性有特殊要求的轴。如20Cr、20CrMnTi等低碳合金钢,经渗碳处理后可提高耐磨性;20CrMoV、38CrMoAl等合金钢,有良好的高温机械性能,常用于在高温、高速和重载条件下工作的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常温下合金钢与碳素钢的弹性模量相差不多,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想通过选用合金钢来提高轴的刚度是难以实现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经渗碳淬火

20、,可提高其耐磨性,常用于韧性要求较高或转速较高的轴。球墨铸铁和高强度铸铁因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不需要锻压设备,吸振性好,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结构形状复杂的曲轴等。只是铸件质量难于控制。3.2.3 轴的毛坯 可用轧制圆钢材、铸造、焊接、铸造等方法获得。对要求不高的轴或较长的轴,毛坯直径小于150mm时,可用轧制圆钢材;受力大,生产批量大的重要轴的毛坯可由铸造提供;对直径特大而件数很少的轴可用焊件毛坯;生产批量大、外形复杂、尺寸较大的轴,可用铸造毛坯。3.3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3.3.1 数控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是伴随着数控机床的产生,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一门应用

21、技术,研究的对象是数控设备完成数控加工全过程相关的集成化技术,最直接的研究对象是与数控设备息息相关的数控装置、控制系统、数控程序及编制方法。数控加工工艺源于传统的加工工艺,将传统的加工工艺、计算机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将普通加工工艺完全融入数控加工工艺中。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的基础,高质量的数控加工程序,源于周密、细致的技术可行性分析、总体工艺规划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编程员接到一个零件或产品的数控编程任务,主要的工作包括根据零件或产品的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可行性分析,确定完成零件数控加工的加工方法;选择数控机床的类型和规格

22、;确定加工坐标系、选择夹具及其辅助工具、选择刀具和刀具装夹系统,规划数控加工方案和工艺路线,划分加工区域、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内容,编写数控程序,进行数控程序调试和实际加工验证,最后对所有的数控工艺文件进行完善、固化并存档等方面的内容。数控编程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从零件的设计图开始,直到数控加工程序编制完成的整个过程。数控加工工艺是数控编程的核心,只有将数控加工工艺合理、科学地融入数控编程中,编程员才能编制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数控程序。数控编程也是逐步完善数控工艺的过程。3.3.2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确定工序内容。 分析被加工零件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及技术要求,在

23、此基础上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如工序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与传统加工工序的衔接等。 设计数控加工工序。如工步的划分、零件的定位与夹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等。 调整数控加工工序的程序。如对刀点、换刀点的选择、加工路线的确定、刀具的补偿。 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 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 总之,数控加工工艺内容较多,有些与普通机床加工相似。3.3.3 加工工艺分析的步骤与方法程序编制人员在进行工艺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

24、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此外,编程人员应不断总结、积累工艺分析方面的实际经验,编写出高质量的数控加工程序。3.3.4 机床的合理选用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毛坯的材料和类、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概括起来有三点:要保证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出合格的产品。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加工费用)。3.3.5 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 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方法的

25、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热处理要求等全面考虑。例如,对于IT7级精度的孔采用镗削、铰削、磨削等加工方法均可达到精度要求,但箱体上的孔一般采用镗削或铰削,而不宜采用磨削。一般小尺寸的箱体孔选择铰孔,当孔径较大时则应选择镗孔。此外,还应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要求,以及工厂的生产设备等实际情况。常用加工方法的经济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可查阅有关工艺手册。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

26、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地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例如,对于孔径不大的IT7级精度的孔,最终加工方法取精铰时,则精铰孔前通常要经过钻孔、扩孔和粗铰孔等加工。3.4 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如图所示零件结构分析:由图我们可知,本零件上由圆柱面、内孔、内圆锥面、圆弧面、沟槽、和螺纹等部分组成。零件车削加工成形轮廓的结构形状较复杂、需两头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都很高.程序如下:O0000%3456G95 T0101 M03 S800G00 X46 Z2G71 U1.5 R 1 P1

27、0 Q20 X0.2 Z0.2 F0.2 G95 T0101 M03 S1000G00 X42 Z2N10 G01 X6 Z0 F0.1 X10 Z-2 Z-18G03 X20 Z-23 R5G01 Z-33G02 X34 Z-40 R7G01 Z-50 X44 Z-60 Z-82 N20 X46G00 X200Z200M05M30 3.4.1 零件毛坯、材料的分析材料的分析:该轴零件加工中,刀具与工件之间的切削力较大。工件材料的可切削性能。强度、硬度、塑性、提供冷切削加工、机械性能都跟工件的材料有关。所以选择45钢为该轴类零件的材料。毛坯的分析:轴类零件的毛坯有棒料、锻件和铸件三种。锻件:适

28、用与零件强度较高,形状较简单的零件。尺寸大的零件因受设备限制,故一般用自由锻;中、小型零件可选模锻;形状复杂的刚质零件不宜用自由锻。铸件:适用于形状复杂的毛坯。钢质零件的锻造毛坯,其力学性能高于钢质棒料和铸钢件。根据该轴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轮廓尺寸,所以采用锻件。本零件的毛坯宜采用锻件,由棒料锯割,模锻毛坯至40X425mm,使钢材经过锻压,获得均匀的纤维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同时也提高零件与毛坯的比重,减少材料消耗3.4.2 刀具的选择 数控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刀具的选择是在数控编程的人机交互状态下进行的。应

29、根据机床的加工能力、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正确选用刀具及刀柄。刀具选择总的原则是:安装调整方便、刚性好、耐用度和精度高。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短的刀柄,以提高刀具加工的刚性。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刃磨、测量和更换多为人工手动进行,占用辅助时间较长,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排列顺序。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减少刀具数量;2一把刀具装夹后,应完成其所能进行的所有加工步骤;3粗精加工的刀具应分开使用,即使是相同尺寸规格的刀具;4先铣后钻 ;5先进行曲面精加工,后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6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利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以提

30、高生产效率等。综上所述:本零件的加工,1 选用5mm中心钻钻削中心孔。用20mm的钻头加工左端的孔,2 粗车及平端面选用35硬质合金左偏刀,为防止副后刀面与工件轮廓干涉,副偏角不宜太小,选Kr=35。3为减少刀具数量和换刀次数,精车和车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外螺纹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应小于轮廓最小圆角半径,取re=0.150.2mm 。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刀具选择合理与否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还影响加工质量。选择刀具通常考虑机床的加工能力、工序内容、工件材料等。4 实习体会 通过实践学习,可以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是对三年所学的知识的一次运用。校外企业顶岗实习

31、,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领悟理论,更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甚至比理论知识更实用的业务知识。而且,这些实习经验,无疑是我们毕业后就业的一大筹码,我们与其他大专生相比,就赢在了起点上!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社会职业人,任何时候都要守规矩,做好自己的本分,承担起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经历了2份不同的工作,我渐渐的认识到,每一份工作或每一个工作环境都无法尽善尽美,但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如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温馨的工作伙伴、值得感谢的客户等等,这些都是工作成功者必须体验的感受和必备的财富。如果每天怀着感恩的心情去工

32、作,在工作中始终牢记“拥有一份工作,就要懂得感恩”的道理,你一定会收获很多很多。在你收获很多很多的同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在锻炼中变得勇敢,坚强,乐观,阔达。这样的你,是不断前进的走在成功的路上的。指导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分组,每组成员分工。既要有团队意识,又要自我独立完成自己分配的工作。经过我合理分配时间,收集整理设计资料,做开题报告,方案论证,和指导老师沟通,确定设计报告的思路,书写设计报告,请指导老师审阅设计报告草稿,修改定稿设计报告,终于顺利完成了实践报告。最后,感谢这一段曲折的时光,感谢每个我所在的企业,感谢企业领导以及上司对我的重视和栽培,感谢我所遇到的同事们,你们一路给我帮助和支持,让我在前进的路上充满着激情和勇气!感谢三峡学院,让我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认识到很多的良师益友,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吸取知识不断的完善自己,感谢院领导们的英明政策,让我有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真理,感谢各位辅导老师的辛勤付出与教导,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让我们在工作中振作起来并且找到迷茫的出口!5 参考文献 1潭岭.数控加工工艺基础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杜国成.数空机床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陈锡渠.现代机械制造工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华茂发.数控机床加工工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小学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