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侧抽芯液压管路三通管接头注塑模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侧抽芯液压管路三通管接头注塑模设计.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号: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侧抽芯液压管路 三通管接头注塑模设计 院 (系): 国防生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姓 名: 职 称: 讲 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 2013年12月23日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研究内容此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围绕侧抽芯液压管路三通管接头注塑模设计展开的,其主要内容如下: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参观调研,查阅资料。到模具制造相关企业调研,了解模具生产、制造、加工情况。结合本课题,查阅相关资料;2、 撰写课题报告;3、通过对产品的性
2、能分析,完成相关的模具结构与零件设计;4、设计的模具结构要求完整、合理;5、合理选择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制件材料,绘制的产品图样完整;6、认真分析制件图,确定模具型腔、模具结构、分型面和进料口形式,计算含收缩率的相关尺寸和模具的强度和刚度;7、 绘制模具总装图、零件图;8、 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9、 翻译专业外语文献。研究的重点及难点1、零件设计的合理性分析,工艺及结构分析;2、材料选择,收缩率计算。模具强度及刚度分析;3、壳类薄壁零件成型工艺考虑,保证获得光洁完整美观的表面;4、模具型腔数的确定,模具结构、分型面和进料口形式的选择;5、绘制模具总装图、零件图及尺寸标注。相应的解决
3、方法1、区分零件主次表面,保证主要表面达到技术要求,分析零件重要技术要求(如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2、根据零件的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选择材料;对注射成形,常需按塑件各部位的形状、尺寸、壁厚等特点在所选塑料的收缩率范围内选取不同的收缩率;以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为理论基础,对模具在熔体压力作用下,对型腔侧壁及其他零件的强度与刚度进行分析、计算和校核;3、在正确了解所选材料属性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成型工艺参数,并根据成品的要求进行必要的工艺约束;4、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成型工艺技术要求等,在充分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按照分型面、浇注系统、浇
4、口等的设计原则分步有序地完成各部分设计,从而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5、了解国家制图标准,通过查阅手册确定相应的公差及配合,分别按要求完成总装图和件图绘制。2准备情况(已查阅的参考文献或进行的调研)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1.国外注塑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二十多年间,国外注塑模CAD/CAE技术发展相当迅速。70年代许多研究者对一维流动进行了大量研究,由最初的CAD技术和CAM技术以图纸为媒介传递信息向CAD/CAM一体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初开展三维流动与冷却分析并把研究扩展到保压分子取向以及翘曲预测等领域。80年代中期注塑模CAD/CAE进入实用阶段,出现了许多商品化注塑模CAD/CAE软件,比较著名的
5、有:1.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OLDFLOW系统;2.美国PTC公司的Pro/Engineer 软件;3.美国UG公司的UGllUNIGRAPHICSl系统等等.这些先进软件的熟练掌握极大地促进了国外模具行业的发展。因此,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将朝着大型、精密、复杂与长寿命模具的方向发展。2.国内注塑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塑料模具发展速度相当快。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重约为30%。随着中国汽车、家电、电子通讯、各种建材迅速发展,预计在未来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仍将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快于其他模具。专家预测,大型、精密、设计合理的注塑模具将受到市场
6、普遍欢迎。模具设计长期以来依靠人的经验和机械制图来完成。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发展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以来,这项技术已获得认可,并且得到更快的发展。九十年代开始发展的模具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技术,现在也为许多企业所应用,它对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及提高模具质量有显著的作用。近年来模具CAD/CAM技术的硬件与软件价格已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可以接受的程度,为其进一步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网络的CAD/CAM/CAE一体化系统结构初见端倪,它将解决传统混合型CAD/CAM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分工协作要求的问题;CAD/CAM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将逐步提高;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
7、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将在我国模具工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大多数模具制造企业而言,今后的发展方向应以提高数控化和计算机化水平为主,积极采用高新技术,逐步走向CAD/CAE/CAM信息网络技术一体化。模具无纸化制造将逐渐替代传统的设计和加工。3.注塑模最新技术和发展现状及趋势不同类型的模具有不同的加工方法,同类模具也可以用不同加工技术去完成。模具加工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模具型面加工、表面加工和装配,加工方法主要有精密铸造、金属切削加工、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及其它高能波束加工,以及集两种以上加工方法为一体的复合加工等。数控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它们在许多模具加工方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8、在工业产品品种多样化及个性化日益明显、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用户要求模具制造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带动模具加工技术向以下几方面发展:高速铣削技术 电火花加工技术快速成型制造(RPM)和快速制模(RT)技术 超精密加工、微细加工和复合加工技术 先进表面处理技术 模具研磨抛光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 模具CAM/DNC技术及软件4.侧抽芯液压注塑模设计的工序:(1)灵感:手绘草图,确定整体外观;(2)实践:用pro-e绘制大致外型;(3)用pro-e设计内部结构,达到外观所需要求;(4)将pro-e所绘图形导入AutoCAD中;(5)修改结构图。5.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
9、1)对塑料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功能进行分析(2)确定型腔数目确定型腔数目的条件有:最大注射量、锁模力、产品的精度要求和经济性等。(3)选择分型面分型面的选择应以模具结构简单、分型容易,且不破坏已成型的塑件为原则。(4)型腔的布局方案型腔的布局应采用平衡式排列,以保证各型腔平衡进料。型腔的布局还须注意与冷却管道、推杆布置协调的问题。(5)确定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浇注系统的设计应根据模具的类型、型腔的数目及布局方式、塑件的原料及尺寸等确定。(6)确定脱模方式脱模方式的设计应根据塑件留在模具的部分而定。由于注射机的推出顶杆在动模部分,所以,脱模推出机构一般都设计在模具的动
10、模部分。因此,应设计成能使塑件留在动模部分。设计中,除了将较长的型芯安排在动模部分以外,还常须设计拉料杆,强制塑件留在动模部分。但也有些塑件的结构要求塑件在分型时,留在定模部分,在定模一侧设计推出机构。推出机构的设计也应根据塑件的不同结构设计为不同的形式,有推杆、推管和推板等结构。(7)确定调温系统结构模具的调温系统主要由塑料种类决定。模具的大小、塑件的物理性能、外观和尺寸精度都对模具的调温系统有影响。(8)确定凹模和型芯的固定方式当凹模或型芯采用镶块结构时,应合理地划分镶块并同时考虑镶块的强度、可加工性及安装固定。(9)确定排气方式及相应结构尺寸一般注射模的排气可以利用模具分型面和推杆与模具
11、的间隙;而对于大型和高速成型的注射模,必须设计相应的排气装置。(10)确定注射模的主要尺寸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以及决定模具型腔的侧壁厚度、动模板的厚度、拼块式型腔的型腔板的厚度及注射模的闭合高度。(11)选用标准模架根据设计、计算的注射模的主要尺寸,选用注射模的标准模架,并尽量选择标准模具零件。(12)绘制模具的结构草图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绘制注射模的完整的结构草图,绘制模具结构图是模具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步骤为先画俯视图(顺序为:模架型腔冷却管道支撑柱推出机构),再画主视图。(13)校核模具与注射机有关参数及尺寸对所使用的注射机的参数进行校核:包括最大注射量、注射压力
12、、锁模力及模具的安装部分的尺寸、开模行程和推出机构的校核。(14)注射模结构设计的审查对根据上述有关注射模结构设计的各项要求设计出来的注射模,应进行注射模结构设计的初步审查,同时,也有必要对提出的要求加以确认和修改。(15)绘制模具的装配图装配图是模具装配的主要依据,因此应清楚地表明注射模的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必要的尺寸(如外形尺寸、定位圈直径、安装尺寸、活动零件的极限尺寸等)、序号、明细表、标题栏及技术要求。(16)绘制模具的零件图由模具装配图拆绘零件图的顺序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17)复核设计图样注射模具设计的最后工作是审核所设计的注射模,应多关注零件的加工性
13、能。研究意义和创新点本题为注塑类模具设计,模具作为一种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塑料制品在机械、电子、交通、国防、建筑、农业等各方面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塑料模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塑料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本题的研究将涉及一些二维和三维的软件的应用,如AUTO CAD等,以及Pro/E相关软件的应用,能使自己在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及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获得培养和提高。此外,本次毕业设计对我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着深远的意义。本题为侧抽芯液压管路三通管接头注塑模设计,重点、难点及
14、创新点均在于分型面的选择、侧抽芯机构的设计和脱模方式的确定,使塑件各部分都能够顺利地从模具中取出,且不留下飞边,保证塑件的质量参考文献1 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余强,陆斐.Pro/E模具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 颜智伟.塑料模具设计与机构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4 姜明艳.薄壁外壳注塑模设计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5 王文广等.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技巧与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 模具实用技术丛书编委会编.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与应用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7 李学锋.
15、塑料模设计及制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8 王敏杰,宋满仓. 模具制造技术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9 谭雪松, 林晓新, 温丽. 新编塑料模具设计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0 许发樾模具常用机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 李德群,唐志玉.中国模具工程大典第3卷塑料与橡胶模具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2 伍先明,王群,庞佑霞等.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13 廖念钊,莫雨松,李硕根等.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14 刘小年,郭克希.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16、4.15 许发樾.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6 任冬云.模具制造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现有设备及实验条件:计算机一台,使用软件为Pro/Engineer5.0及Auto CAD2008、Moldflow insight,以上实验条件可满足本次毕业设计的要求。3、实施方案、进度实施计划及预期提交的毕业设计资料一、2013年12月9日至2013年12月22日,理解消化毕设任务书要求并收集、分析、消化资料文献,根据毕设内容完成并交开题报告;二、2014年1月6日至2014年1月13日,开展调研,了解塑件结构,对原材料进行分析,考虑塑件的成型工艺性、模具
17、的总体结构的形式,并完成部分英文摘要翻译。三、2014年3月4日至2013年3月31日,查阅资料,熟悉注射模的结构及有关计算,拟定模具的方案设计、总体设计及主要零件设计,拟定成型工艺过程,查阅有关手册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注射机的选择及确定注射设备及型号规格;四、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4月6日,完成设计计算任务,总体结构的设计和完成总装配图及零件图的设计;五、2014年4月7日至2014年4月21日,完成设计,图纸绘制任务,工艺规程说明书的编写;六、2014年4月22日至2014年5月4日,完善设计并完成论文的撰写;七、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5月9日,修改并打印毕业论文及整理相关资料,交指导老师评阅,准备论文答辩。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 2013年12月日开题小组意见开题小组组长(签字):2014年1 月日 院(系、部)意见 主管院长(系、部主任)签字: 2014年1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