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57211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阁07款用户手册.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用户手册目 录一、 车辆简介二、 驾驶员与乘员的安全 车辆的安全设施 o 座椅安全带 o 气囊 o 座椅和座椅靠背 o 头枕 o 驾驶前安全检查事项 (一) 重要安全注意事项 (二) 车辆的安全设施 1. 座椅安全带 2. 气囊 3. 座椅和座椅靠背 4. 头枕 5. 驾驶前安全检查事项 (三) 成年人保护措施1. 关好车门 2. 调整前排座椅 3. 调整座椅靠背 4. 调整头枕 5. 扣紧并调整座椅安全带 6. 保持正确坐姿 7. 对孕妇的忠告 8.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1. 关好车门 2. 调整前排座椅 3. 调整座椅靠背 4. 调整头枕 5. 扣紧并调整座椅安全带 6. 保持正确坐姿 7.

2、对孕妇的忠告 8.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四) 儿童保护措施 1. 必须安置好全部儿童乘员 2. 儿童应该被安置在后排座椅上 3. 乘员侧正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4. 侧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5. 必须搭载多名儿童乘员时 6. 儿童需要贴身照顾时 7.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8. 使用儿童保护装置的一般准则 9. 婴儿保护措施 10. 幼龄儿童保护措施 11. 大龄儿童的保护措施 12. 必须安置好全部儿童乘员 13. 儿童应该被安置在后排座椅上 14. 乘员侧正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15. 侧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16. 必须搭载多名儿童乘员时 17. 儿童需要贴身

3、照顾时 18.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19. 使用儿童保护装置的一般准则 20. 婴儿保护措施 21. 幼龄儿童保护措施 22. 大龄儿童的保护措施 (五) 座椅安全带的补充资料 1. 座椅安全带系统的组件 2. 三点式安全带 3. 座椅安全带自动张紧器 4. 座椅安全带的保养 5. 座椅安全带系统的组件 6. 三点式安全带 7. 座椅安全带自动张紧器 8. 座椅安全带的保养 (六) 气囊的补充资料 1. SRS组件 2. 正面气囊是如何工作的 3. 侧面气囊是如何工作的 4. SRS指示灯是如何工作的 5. 侧面气囊关闭指示灯是如何工作的 6. 气囊的维修保养 7.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8. SR

4、S组件 9. 正面气囊是如何工作的 10. 侧面气囊是如何工作的 11. SRS指示灯是如何工作的 12. 侧面气囊关闭指示灯是如何工作的 13. 气囊的维修保养 14.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七) 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性 (八) 安全标牌 三、 仪表与控制装置 (一) 控制位置 (二) 指示灯 (三) 仪表 1. 车速表 2. 转速表 3. 里程表 4. 行程表 5. 冷却液温度表 6. 燃油表 (四) 方向盘附近的控制装置 1. 前大灯 2. 前、后雾灯 3. 自动熄灯功能 4. 转向信号 5. 仪表盘亮度 6. 风挡玻璃刮水器 7. 风挡玻璃洗涤器 8. 危险警告 9. 后窗除霜装置 10.

5、 方向盘的调节 (五) 钥匙与锁 1. 钥匙 2. 防盗启动锁止系统 3. 点火开关 4. 电动车门锁 5. 遥控器 6. 儿童安全门锁 7. 行李箱 8. 杂物箱 (六) 座椅调节 1. 前排座椅的手动调节 2. 驾驶员座椅高度的手动调节 3. 驾驶员座椅的电动调节 4. 驾驶员腰部的支撑 5. 前排乘员座椅的电动调节 6. 头枕 (七) 后排座椅扶手 (八) 折叠后排座椅 (九) 座椅加热装置 (十) 电动车窗 (十一) 天窗 (十二) 后视镜 1. 调节电动后视镜 2. 电动后视镜加热器 3. 亲水镜 (十三) 手刹车 (十四) 扶手 (十五) 太阳镜托架 (十六) 中央口袋 (十七)

6、中央储物盒 (十八) 附件电源插座 (十九) 饮料架 (二十) 硬币盒 (二十一) 遮阳板 (二十二) 梳妆镜 (二十三) 点烟器 (二十四) 烟灰盒 (二十五) 车内照明灯 控制位置 指示灯 仪表 o 车速表 o 转速表 o 里程表 o 行程表 o 冷却液温度表 o 燃油表 四、 舒适与方便设施 (一) 车内空气环境控制系统 1. 出风口控制 2. 自动操作 3. 半自动操作 4. 欲全部关闭时 5. 模式控制 6. 温度独立控制 7. 阳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8. 出风口控制 9. 自动操作 10. 半自动操作 11. 欲全部关闭时 12. 模式控制 13. 温度独立控制 14. 阳光传感器

7、温度传感器 (二) 音响系统 1. 音响系统(A型) 2. 音响系统(B型) 3. 调节声音 4. 电子钟 5. 激光唱片的保养 6. 音响系统遥控装置 7. 音响系统(A型) 8. 音响系统(B型) 9. 调节声音 10. 电子钟 11. 激光唱片的保养 12. 音响系统遥控装置 (三) 安全系统 (四) 定速巡航控制 车内空气环境控制系统 o 出风口控制 o 自动操作 o 半自动操作 o 欲全部关闭时 o 模式控制 o 温度独立控制 o 阳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五、 驾驶之前 (一) 磨合阶段 (二) 汽油 (三) 在加油站的操作 1. 给燃油箱加油 2. 开启发动机罩 1. 给燃油箱加油

8、2. 开启发动机罩 (四) 节省燃油 1. 车况 2. 驾驶习惯 3. 车况 4. 驾驶习惯 (五) 附件与改装 (六) 运载行李 六、 驾驶 (一) 准备驾驶 (二) 起动发动机 1、在高海拔冷天气下起动1. 在高海拔冷天气下起动 (三) 手动变速器 1. 推荐的换档点 2. 最大容许速度 3. 推荐的换档点 4. 最大容许速度 (四) 自动变速器 1. 换档杆位置指示灯 2. 换档操作杆的位置 3. 最大容许速度 4. 换档锁定解除 5. 换档杆位置指示灯 6. 换档操作杆的位置 7. 最大容许速度 8. 换档锁定解除 (五) 驻车 (六) 制动系统 1. 制动器磨损指示器 2. 制动系统

9、的设计 3. 防抱死制动系统 4. 制动器磨损指示器 5. 制动系统的设计 6. 防抱死制动系统 (七) 车辆稳定性辅助(VSA)系统(限于某些车型) 1、VSA关闭开关1. VSA关闭开关 (八) 在恶劣天气下行驶 (九) 牵引拖车 准备驾驶 起动发动机 o 在高海拔冷天气下起动 七、 保养 (一) 定期保养表 (二) 规定的保养记录 (三) 用户保养检查 (四) 油液位置 (五) 发动机机油 1. 添加机油 2. 推荐使用的机油 3. 添加剂 4. 更换机油与滤清器 5. 添加机油 6. 推荐使用的机油 7. 添加剂 8. 更换机油与滤清器 (六) 冷却系统 1. 添加发动机冷却液 2.

10、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3. 添加发动机冷却液 4. 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七) 风挡玻璃洗涤器 (八) 变速器油 1. 自动变速器 2. 手动变速器 3. 自动变速器 4. 手动变速器 (九) 制动液与离合器液 1. 制动系统 2. 离合器系统 3. 制动系统 4. 离合器系统 (十) 动力转向油 (十一) 空气滤清器滤芯 (十二) 燃油滤清器 (十三) 发动机罩锁扣 (十四) 火花塞(4缸车型) 1. 更换 2. 规格1. 更换 2. 规格 (十五) 火花塞(6缸车型) 1. 更换 2. 规格 1. 更换 2. 规格 (十六) 蓄电池 (十七) 刮水器刮片 (十八) 空调系统 (十九) 灰尘与花粉

11、滤清器 (二十) 传动带 (二十一) 正时皮带 (二十二) 轮胎 1. 充气 2. 检查 3. 保养 4. 轮胎换位 5. 更换轮胎与车轮 6. 车轮与轮胎 7. 冬季轮胎 8. 防滑链 1. 充气 2. 检查 3. 保养 4. 轮胎换位 5. 更换轮胎与车轮 6. 车轮与轮胎 7. 冬季轮胎 8. 防滑链 (二十三) 车灯 1、更换灯泡1. 更换灯泡 (二十四) 车辆的存放 定期保养表 规定的保养记录 用户保养检查 油液位置 发动机机油 o 添加机油 o 推荐使用的机油 o 添加剂 o 更换机油与滤清器 o 添加发动机冷却液 o 更换发动机冷却液 o 自动变速器 o 手动变速器 o 制动系统

12、 o 离合器系统 八、 外观保养 (一) 外部保养 1. 洗车 2. 打蜡 3. 铝合金车轮 4. 漆面的修补 5. 亲水镜的保养 6. 洗车 7. 打蜡 8. 铝合金车轮 9. 漆面的修补 10. 亲水镜的保养 (二) 内部保养1. 地毯 2. 地席 3. 编织物 4. 维尼龙 5. 皮革 6. 座椅安全带 7. 车窗 8. 空气清新剂 9. 防腐蚀 外部保养 o 洗车 o 打蜡 o 铝合金车轮 o 漆面的修补 o 亲水镜的保养 o 地毯 o 地席 o 编织物 o 维尼龙 o 皮革 o 座椅安全带 o 车窗 o 空气清新剂 o 防腐蚀 九、 处理意外事故 (一) 更换漏气轮胎 (二) 如果不

13、能起动发动机1. 根本无法起动或者起动机运转太慢 2. 起动机运转正常 a) 根本无法起动或者起动机运转太慢 b) 起动机运转正常 (三) 助推起动 (四) 发动机过热 (五) 低机油压力指示灯 (六) 充电系统指示灯 (七) 故障指示灯 (八) 制动系统指示灯 (九) 关闭天窗 (十) 保险丝 1、检查与更换保险丝a) 检查与更换保险丝 (十一) 紧急牵引 十、 技术数据 (一) 识别代号 (二) 规格 (三) 三元催化转化器 识别代号 规格 三元催化转化器 十一、 索引第一章 车辆简介第二章 驾驶员与乘员的安全 重要安全注意事项 车辆的安全设施 o 座椅安全带 o 气囊 o 座椅和座椅靠背

14、 o 头枕 o 驾驶前安全检查事项 一、重要安全注意事项 通篇阅读本章和本手册,您会得到许多有关安全的建议。下面是一些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安全建议。始终佩戴座椅安全带座椅安全带能在所有类型的撞车中提供最佳保护。气囊虽能辅助座椅安全带起保护作用,但气囊被设计成只能在遭受中等至严重程度的正面撞击时才充气。侧面气囊(在有些车型上)被设计成只能在遭受中等至严重程度的侧面撞击时才充气。因此,尽管您的车辆配备有气囊,也一定要确保您和所有的乘员佩戴安全带,并且要正确地将其佩戴好(请参见第16页)。妥善安置所有的儿童乘员儿童应被妥善地安置在后排座椅,而不是前排座椅上,这是最安全的。当儿童因太小而不能佩戴座椅安全带

15、时,必须将其妥善地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请参见第21页)。 警惕气囊的危险性气囊虽能起保护作用,但也会对坐得离它太近或没有被妥善保护好的乘员造成严重的甚至致命的伤害。尤其对婴儿、幼童和身材矮小的成年人危险性最大。请务必遵循本手册中所有的指导和警言(请参见第10页)。 切勿酒后驾车 饮酒后不可以驾车。即使只喝一口酒也会降低您对条件变化的应变能力,饮酒越多,反应越迟钝。因此,切勿洒后驾车,也勿让您的朋友洒后驾车。 控制您的车速超速是发生撞车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速度越快危险性就越大,但速度较慢时,也可能发生严重的意外事故。千万不要罔顾所规定的最大速限及超越驾驶时的安全条件超速行驶。保持车辆

16、处于安全驾驶状态轮胎爆裂或机械故障都是极端危险的。为减少发生这类问题的可能性,应经常检查胎压和车况,并完成定期保养表规定的各项定期保养(请参见第190页)。 二、车辆的安全设施 (一) 座椅安全带您的座椅安全带系统还包括仪表盘上的一盏提示灯与一个蜂鸣器,用来提醒您及乘员们扣紧座椅安全带。为什么要佩戴安全带座椅安全带对成年人和大龄儿童而言是最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婴儿和幼童必须被妥善地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不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会增大撞车时受重伤甚至死亡的可能性,即使车上配备有气囊也无济于事。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有关使用座椅安全带的法律。请用些时间熟悉您将要驾车驶经国家的法律规定。即使配备有气囊

17、,若不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仍会增大撞车时受重伤甚至死亡的可能性。要确保您和您的乘员始终并正确佩戴好座椅安全带。 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能够:1) 使您与车辆连成一体,从而得到车辆固有安全设施的保护。2) 几乎在各种类型的撞车中都能起到保护作用。包括正面、侧面及后侧碰撞和翻车。3) 有助于避免您碰撞到车内物品及其他乘员。4) 避免您被抛出车外。5) 在气囊膨胀时,帮助您保持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会减少气囊充气时造成伤害的危险性,使您得到气囊的最佳保护。座椅安全带不能保证在每次撞车时都能彻底地保护您。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座椅安全带可以减少受重伤的危险性。您应该做的是:确保您始终并正确佩戴好座椅安全带。

18、1) 座椅安全带被设计成用来支撑人体的骨骼。故佩戴时,应尽可能低地越过骨盆前部,也就是说,应横跨骨盆、前胸和肩部。必须避免腰带部分横跨腹部。2) 佩戴座椅安全带时,以舒适为原则,但应尽量拉紧,这样,才熊达到设计上所赋予的保护作用。安全带松弛将,大大降低对佩戴者的保护功能。3) 不可佩戴扭曲的座衙安全带。4) 每条座椅安全带只能为一位乘坐者所使用。将座椅安全带绕过被乘员抱在怀里的儿童是十分危险的。 (二)气囊您的车辆上配备带有正面气囊的辅助保护装置(SRS),在遇到中等至严重程度的正面撞击时,用来协助保护驾驶员和前排乘员的头部及胸部(请参见第48页有关正面气囊如何工作的更详细的说明)。在配备侧面

19、气囊的车辆上,您的车辆上也装有侧面气囊,在遇到中等至严重程度的侧面撞击时,用来保护驾驶员或前排乘员的身体上部(请参见第50页有关侧面气囊如何工作的更详细的说明)。下面是您必须掌握的有关气囊的最重要知识:1气囊不能取代座椅安全带。 气囊仅被设计成用来协助座椅安全带起保护作用。2正面气囊在遇到后侧撞击、翻车或轻度正画或侧面碰撞时,不能提供保护。3气囊可能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气囊起作用时,会以极大的力量和极快的速度充气膨胀。故其虽能协助保护生命,但若乘员们未能受到适当的约束,或是坐姿不正,均会导致其受轻伤、重伤,甚至死亡。 您应该做的是:始终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保持挺直的坐姿并尽量靠后,远离方向盘和

20、仪表板。 (三) 座椅和座椅靠背本车的座椅设计使您能保持舒适、挺直的坐姿,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座椅安全带和座椅中吸能材料所提供的保护。如何调整您的座椅和座椅靠背也会影响到您的安全。例如,离方向盘或仪表板太近,会增加您或您的乘员被车内物品或充气时的气囊撞伤的可能性。若座椅靠背太倾斜,会削弱座椅安全带的保护作用。撞车时,会增大佩戴者从座椅安全带下滑出,有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性。您应该做的是:尽量向后移动前排座椅,并在行车时,使可调节式座椅靠背始终保持直立状态。(四)头枕头枕可以预防颈部扭伤及其他伤害。为了得到最佳保护效果,您的脑后部应枕在头枕的中央部位。(五)驾驶前安全检查事项为确保您及您的乘员能

21、获得车辆安全设施的最大限度的保护,请在每一次开车前检查下列事项:1.全部成年人及已经不适合用儿童保护装置安置的儿童都要正确地佩戴座椅安全带(请参见第16页)。2.全部婴幼儿都应被妥善地安置在固定于后排座椅上的儿童保护装置内(请参见第21页)。3.前排座椅上的人员应正襟端坐,并尽量靠后,远离方向盘和仪表板(请参见第13页)。4.座椅靠背应保持直立(请参见第14页)。5.头枕应被正确地调整好(请参见第15页)。6.所有的车门都应被关好(请参见第13页)。7.所有的行李都应被妥善地存放并固定好(请参见第163页)。本章的其他部分将更详尽地说明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您的安全。即使正确地佩戴了座椅安全带,并

22、且气囊已充气膨胀,也不可能在剧烈撞车事故中完全避免伤亡。三、成年人保护措施(一) 关好车门 全体乘员上车后,一定要确保已将车门都关紧。您的车辆仪表盘上有一盏车门与行李箱开启监测器,用来提醒您某一扇车门或行李箱箱盖尚未关紧。(二)调整前排座椅 驾驶员如果坐得离方向盘太近,便会处于撞车时可能因撞到方向盘或被充气中的正面气囊撞击而受重伤甚至死亡的危险之中。为了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应正确地佩戴座椅安全带,紧靠椅背坐直,并在保证能够充分自如地操纵车辆的前提下,尽量远离方向盘靠后坐。还应确保您的前排乘员尽量将座椅向后移。若坐得离正面气囊太近,正面气囊充气时,会导致重伤甚至死亡。始终尽量远离正面气囊,靠后就坐

23、。除了调节座椅位置,您还可以上下深浅调节方向盘的位置(请参见第74页)。大多数身材矮小的驾驶员即使坐得离方向盘相当远,也能踩到踏板。如果您担心自己坐得离方向盘太近,我们建议您试用几种适合于您的装置来提供帮助。仅限于配有手动座椅调节装置的车型正确调整好您的座椅后,请前后摇动几下,以确认座椅是否已被锁定到位。请参见第8689页有关如何调整前排座椅的内容。(三)调整座椅靠背将驾驶员的座椅靠背调整到舒适、直立的位置,使您的胸部与位于方向盘中央的气囊盖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如果您坐得离方向盘太近,正面气囊充气时,可能会导致您受伤。前排乘员也应将座椅靠背调整到直立位置,并且要尽可能远离仪表板。如果前排乘员坐

24、得离仪表板太近,正面气囊充气时,可能会受到伤害。如果座椅靠背倾斜到座椅安全带的肩带部分不能贴紧佩戴者的前胸时,便会降低座椅安全带的保护功能,也会在撞车时增加佩戴者从安全带下滑出,造成重伤的可能性。座椅靠背越倾斜,受伤的可能性越大。座椅靠背过于倾斜,在撞车中会导致重伤甚至死亡。将座椅靠背调整到直立位置,并且紧靠椅背坐好。请参见第86,88,89页有关如何调整座椅靠背的内容。(四)调整头枕开车前,要确认每个配有可调头枕的乘员都将头部正确地枕在头枕上。头枕的位置应调整到使乘员的脑后部正好枕在头枕的中央,身材较高的乘员应尽可能将头枕调高。合适地调整头枕的位置,可协助保护乘员免遭扭伤或其他撞伤。不合适的

25、头枕位置会降低头枕的功能,从而可能使您在撞车中严重受伤。开车前,要确认头枕是否安装并已被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请参见第90页有关如何调整头枕的内容。(五)扣紧并调整座椅安全带将安全带锁舌插入锁体中,然后拉一下安全带,以确认安全带是否已被扣紧。还应检查安全带是否有扭曲现象。扭曲的安全带会在撞车中造成重伤。 让安全带的腰带部分尽可能低地横跨髋部。向上提拉安全带的肩带部分使安全带的腰带部分正好贴紧身体。这样,可使坚固的盆骨承受冲击力,减少受内伤可能性。如有必要,应再次向上提拉安全带,以消除肩带部分的松弛现象。然后,检查安全带是否贴身越过前胸,跨过肩膀。这样,可使冲击力分散在上半身坚固的骨骼上。不正确地佩

26、戴座椅安全带,在撞车中会导致重伤甚至死亡。开车前,要检查每位乘员是否正确地佩戴好座椅安全带。如果座椅安全带碰触或绕过您的颈部,或者绕过您的手臂而不是肩部,则需要调节座椅安全带固定环的高度。调节前排座椅安全带固定环的高度时,按下两个释放钮,根据需要上下滑动固定环即可(共有四个位置)。切勿将三点式安全带的启带部分放在手臂下或压在背后。这将增大撞车时受重伤的可能性。如果座椅安全带不能正常工作如果座椅安全带不能正常工作,撞车时就无法保护乘员。绝对不要坐在座椅安全带失灵的座椅上。任何乘员使用失灵的座椅安全带都有可能受重伤甚至死亡。应尽快到特约销售服务店检查座椅安全带。请参见第43页有关座椅安全带系统及如

27、何保养您的安全带的补充资料。(六)保持正确坐姿当车内所有的乘员调整好各自的座椅,并佩戴好座椅安全带后,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正襟端坐,紧靠椅背,两脚着地的坐姿,直至车辆停止、发动机熄火为止。不正确的坐姿会增加撞车时受伤的可能性。例如,如果乘员上身向前弯着坐、躺着、侧身坐、屈身向前坐、向前或向两边倾斜、翘起单脚或双脚,撞车时受伤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此外,倘若车辆行驶中,前排乘员离开座位,则可能因受到车内物件的撞击或正面气囊膨胀的冲击,而造成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伤害。即使是侧面气囊(倘若有此装备)膨胀时的冲击,也有导致重伤的可能性。不正确的坐姿或离开座位,会在撞车中导致重伤甚至死亡。始终保持挺直的坐姿,

28、紧靠椅背,两脚着地。为最大限度获得您车辆的气囊和其它安全设施的保护,请务必保持正确的坐姿,并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七)对孕妇的忠告保护孕妇是保护胎儿的最好办法。因此,无论是驾车还是乘车。孕妇应该时时刻刻正确佩戴座椅安全带。请记住,让安全带的腰带部分尽可能低地横跨髋部。孕妇也应尽量远离方向盘或仪表板,靠后坐直。这样,可以减少由于撞车或气囊充气对母亲和胎儿造成伤害的危险性。每次产前检查时,一定要向医生询问您是否适合于驾驶车辆。(八)补充安全注意事项1.不得两人共用一条安全带。否则,撞车时可能受重伤。2.不要在座椅安全带上添加任何附件。试图添加能增加乘员舒适感的装置或改变座椅安全带的肩带部分的位置,

29、均会严重影响座椅安全带的保护功能,从而增加撞车时受重伤的可能性。3.在您和正面气囊之间不要放置坚硬或锋利的物品。行车时,若在腿上放置坚硬或锋利的物品,或嘴里含着吸管或其它锋利的物品,在正面气囊充气时会造成伤害。4.切勿在正面气囊盖上附着或放置物品。在位于方向盘中央及仪表板上标有“SRS AIRBAG”字样的气囊盖上附着或放置任何物品,将会影响气囊的正常运作。也就是说,一旦气囊膨胀,这些物品将会被撞翻并在车内到处滚动,伤及车内乘员。5.在某些配有侧面气囊的车型上。切勿在车上或车门旁边附着硬物。否则,当侧面气囊膨胀时,附着在车门上或车门旁的茶杯托架或其他硬物会在车内到处滚动,伤及车内乘员。6.勿将

30、手或手臂靠近气囊盖。如果您的手和手臂靠近方向盘中央或仪表板顶部的气囊盖,正面气囊膨胀时,手和手臂均会受伤。儿童需要成年人来保护。尽管父母和其他成年人非常精心地照顾儿童,但仍有可能不知道该怎样正确地保护幼年乘员。如果您车上有儿童,或确需携带您的孩子或其他儿童上车,请务必阅读本章的内容。未经安置或安置不当的儿童,在发生撞车事故时,可能会受重伤或死亡。儿童太小不能佩戴座椅安全带时,应将其妥善地安置在被认可的儿童保护装置中。大龄儿童则应用座椅安全带加以保护,必要时还应使用辅助坐垫。在大多数国家,儿童保护装置必须符合“E.C.E44规章”规定的规格。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年龄不满12岁以及身高不满150厘

31、米的儿童,均应被安置在获官方认可的、合适的儿童保护装置之中。因此,在这些国家,无论在哪个乘员座椅上安置儿童,都必须使用获官方认可的、合适的儿童保护装置。请确认当地的法律规定。a) 关好车门 b) 调整前排座椅 c) 调整座椅靠背 d) 调整头枕 e) 扣紧并调整座椅安全带 f) 保持正确坐姿 g) 对孕妇的忠告 h)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四、儿童保护措施 (一) 必须安置好全部儿童乘员 每年都有许多儿童因为乘车时未加保护或保护不当而在车祸中受伤或死亡。事实上,交通事故是导致12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了降低车祸中儿童的死伤率,婴儿和儿童乘车时;均应始终加以妥善地安置。因太小而不能使用座椅安全

32、带的儿童均应被妥善地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中(请参见第27页)。大龄儿童必须始终用座椅安全带加以保护,必要时还应加用辅助坐垫(请参见第38页和第41页)。对家长们的补充忠告1.切勿将婴幼儿抱在腿上。如果您怀里抱着幼龄儿童且未佩戴座椅安全带,撞车时,您可能冲向仪表板,撞伤幼儿。如果您佩戴着座椅安全带,撞车时形成的巨大力量将使幼儿脱离您的手臂。例如,如果您的车辆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撞到停放着的车辆上时,9公斤的婴儿将产生275公斤的冲力,使您无法将其抱住。2.切勿与婴幼儿共同使用条安全带。当发生撞车事故时,安全带可能会深深挤压儿童,造成其受重伤。(二) 儿童应该被安置在后排座椅上 撞车事故统计资料表

33、明:无论年龄及身高,与将儿童安置在前排座椅上相比,妥善地将其安置在后排座椅上更为安全。发生撞车或急刹车时,坐在后排座椅上的儿童不容易因撞到车内坚硬物体而受伤。并且,儿童乘坐在后排座位上时,也不会因气囊充气而受伤。(三) 乘员侧正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正面气囊被设计成在遇到中等至严重程度的正面撞车事故时,协助保护成年乘员。因此,乘员侧正面气囊体积很大,而且充气速度极快。婴儿切勿将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安置在装有乘员侧正面气囊的车辆前排座椅上。否则,气囊充气膨胀时,会以巨大的力量冲击儿童保护装置的后背,导致婴儿受重伤甚至死亡。如果乘员侧正面气囊膨胀,将以巨大的力量冲击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并且可

34、能使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被撞落或者撞坏,导致婴儿严重受伤。幼龄儿童在配备有乘员侧正面气囊的车辆前排座椅上放置脸朝前儿童保护装置是极其危险的。如果撞车时,座椅太靠前,或儿童的头部被甩向前方,充气中的正面气囊会以巨大的冲力撞击此幼龄儿童,使其受重伤或死亡。大龄儿童不适合使用儿童保护装置的身材较高的儿童,也有被充气中的乘员侧正面气囊撞伤或致死的危险。尽可能让大龄儿童坐在后排座椅上,并且佩戴好座椅安全带,必要时,还应加上辅助坐垫(请参见第38页有关保护大龄儿童的重要说明)。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要遵守您驾车所经国家的法律规定。在您车辆的驾驶员侧遮阳板上贴有警告标牌,提醒您注意乘员侧正面气囊的危险性,并且应将

35、儿童安置在后排座椅上。请务必阅读并遵从这些标牌上的说明。使用之前请认真阅读本车使用说明书。A当仪表盘上各种譬告灯点亮时,请到广州本田汽车特约店对车辆进行检查。B本车装备有SRS(安全气囊)以及预紧安全带装置,请您遵守下列事项:1SRS是安全带的辅助装置,为了在行驶中遇到意外时确保安全。请正确系好安全带。2不要擅自接触与SRS有关部位。3不要把任何物品放在SRS上方以及SRS与座位之间。4在行驶中如果SRS譬告灯点亮时,请及时到广州本田汽车特约店进行检查。5为了保持SRS性能,请做定期检查。第一次检查为安装日起10年,以后每5年一次。(安装日期记录在驾驶席门框上面)6详细内容说明请阅读本车使用说

36、明书,了解有关SRS说明。(四) 侧面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的危险性 为了协助防止膨胀中的侧面气囊击伤乘员,您的车辆上配有乘员侧侧面气囊自动关闭系统。不过,即使配有该系统,广州本田仍不提倡让儿童坐在前排。为了获得侧面气囊的最佳保护,儿童应用座椅安全带加以适当的保护,并且要坐姿端正,紧靠椅背。有关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见第。50页有关乘员侧侧面气囊自动关闭系统的说明。为了提醒您侧面气囊具有危险性,您车辆的两侧前门门框上均贴有安全标牌。(五) 必须搭载多名儿童乘员时 您的车辆后排座椅上有三个座位,可用来适当地安置儿童乘员。当您必须搭载三名以上的儿童时:1如果儿童已经成长到适合佩戴座椅安全带,可将年龄最大的

37、儿童安排在前排座椅上(请参见第38页)。2将前排座椅尽量向后移(请参见第13页)。3让儿童紧靠椅背坐直储参见第18页)。4检查其是否正确佩戴并系好座椅安全带(请参见第16页)。(六) 儿童需要贴身照顾时 许多父母认为,将婴幼儿安置在前排座椅上可便于照顾,或者因为儿童确实需要照看。安置在前排座椅上的儿童,会处在乘员侧正面气囊和侧面气囊(限于某些车型)的危险范围内,并且驾驶员会因对该儿童的过份关切而分散注意力,给双方带来危险。如果儿童需要贴身照顾或密切监护,我们强烈建议由其他成年人带着儿童一起乘坐在后排座椅上。对儿童来说,后排座椅要比前排座椅安全很多。(七) 补充安全注意事项 1请使用儿童安全门锁

38、,以防止儿童打开车门。使用此装置,可以防止儿童打开车门,意外地被抛出车外(请参见第84页)。2警告:请使用电动车窗主开关,以防止儿童打开车窗。使用此装置,可以防止儿童玩弄电动车窗。否则有可能使其因身体暴露在车窗外而带来危险,并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请参见第95页)。3不要将儿童独留在车内。在有些国家,没有成年人照看而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是违法的,而且这也是十分危险的。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将婴幼儿单独留在车内,会使其因中暑而死亡。点火钥匙插在点火开关上时,被单独留在车内的儿童可能会无意中起动车辆,从而使自己受伤或伤及他人。4车辆不用时应锁上所有车门和行李箱。在车内玩耍的儿童可能不慎被锁在行李箱内,造

39、成重伤或死亡。请教育您的孩子不要在车内或车的周围玩耍。5应将车辆钥匙/遥控器保存在孩子们够不着的地方。让年幼的孩子学开车门锁、拧开点火开关或打开行李箱,可能会导致意外的人身伤亡事故。6警告:每次当您或者您与其他乘员一起离开车辆时,都要随身带好点点火遥控钥匙(八) 使用儿童保护装置的一般准则 以下几页列出为婴幼儿选择和安装儿童保护装置的一般准则。儿童保护装置的选择为了起到正确的保护作用,儿童保护装置必须符合下述三方面的要求:1儿童保护装置应该符合安全标准。在大多数国家,儿童保护装置必须符合E.C.E44规章规定的规格。请找出装置上的合格标志及包装箱上的厂家说明。车辆制造厂家对因其所建议使用的儿童

40、保护装置本身的故障所造成的损伤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2应该选用型号和尺寸适合于该儿童的儿童保护装置。要保证儿童保护装置适合于您的孩子。请参见厂家的说明并查看有关身高和体重限制的标牌。婴儿:一周岁左右的婴儿应被安置在脸朝后倾斜型儿童保护装置内。只有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才能为保护婴儿的头部、颈部和背部提供适当的支撑。请参见第32页有关婴儿保护措施的补充说明。幼龄儿童:如果儿童已成长到不适合使用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并且能不加护持自己坐稳,便应将其安置在脸朝前儿童保护装置内。请参见第35页有关幼龄儿童保护措施的补充说明。3儿童保护装置应与准备使用的车辆座椅(或位置)相配套。由于儿童保护装置、车辆座椅和座椅

41、安全带设计上的不同,并非任何一种儿童保护装置均能与全部车辆座椅相配套。但是,广州本田保证至少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类型的儿童保护装置与您的车辆座椅相配套,并且能被正确地安装在上述建议您使用的座椅上。建议父母们在购置儿童保护装置之前,应该先在打算安装儿童保护装置的座椅(或位置)上试装一下是否配套。如果以前购置的儿童保护装置不配套,应另外再购买一个与其配套。安装儿童保护装置本页简要介绍在您的广州本田车的什么位置安装脸朝前和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气囊对儿童具有严重危险性。乘员侧正面气囊充气时的力量足以导致被安置在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内的婴儿受重伤甚至死亡。脸朝前儿童保护装置内的幼龄儿童也会面临危险。如果座椅太

42、靠前,或者在撞车中儿童的头部被甩向前方,充气中的气囊会导致儿童受重伤甚至死亡。如果幼童必须乘坐在前排,请遵照本章的有关说明。前排乘员座椅婴儿:切勿将其安置在前排座椅上,因为正面气囊会引发危险。幼龄儿童:由于正面气囊会引发危险,建议不要将其安置在前排座椅上;如果幼龄儿童必须坐在前排座椅上,请将座椅尽可能往后移,并用座椅安全带固定好脸朝前儿童保护装置(请参见第35页)。后排座椅婴儿:推荐使用位置。适当地固定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请参见第32页)。幼龄儿童:推荐使用位置。适当地固定脸朝前儿童保护装置(请参见第35页)。儿童保护装置的安装选定合适的儿童保护装置并将其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之后,安装儿童保护装

43、置的三个主要步骤如下: 1将儿童保护装置适当地固定在车辆上。所有儿童保护装置都被设计成可以用三点式安全带的腰带部分固定在车辆上。请遵照装置制造厂家的说明。没有被适当地固定在车上的儿童保护装置,在撞车时,会危及儿童以及车上其他乘员的生命。请参见第34页和第36页有关如何在车辆上牢固安装儿童保护装置的说明。当您使用三点式座椅安全带固定儿童保护装置时,请务必在座椅安全带上装上锁定扣夹(请参见第36页)。2确认儿童保护装置已被安装牢固。安装好儿童保护装置后,要前后左右地推、拉该装置,确认其已被安装牢固。为了确保正常驾驶及撞车时的安全,建议父母们尽可能将儿童保护装置安装牢固。然而,儿童保护装置没有必要被

44、安装得“坚如磐石”。在某些车型或某些座位上,很难将儿童保护装置安装得纹丝不动。有些前后左右的轻微晃动是意料中的事,并不会降低儿童保护装置的保护效能。如果儿童保护装置无法被安装牢固,可试着将其安装到别的座位上,或选择能被牢固地安装在所希望的座位上的别种型号的儿童保护装置。3将儿童妥善地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要根据儿童保护装置制造厂家的说明,将儿童妥善地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没有被妥善安置在儿童保护装置内的儿童,撞车时,可能被甩出儿童保护装置外并受重伤。儿童保护装置的存放当您暂不使用儿童保护装置时,应将其卸下并存放在安全的地方,并确认其已被妥善地固定好。没有被固定好的儿童保护装置,可能在撞车或急刹

45、车时跌落,在车内翻滚,伤及车内人员。(九) 婴儿保护措施 儿童保护装置的类型只有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才能为婴儿的头部、颈部和背部提供适当的支撑。一周岁左右的婴儿必须用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加以保护。有两种类型的儿童保护装置可供选择:一种是专为婴儿设计的保护装置,另外一种是脸朝后倾斜型可变向的儿童保护装置。建议您将婴儿安置在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内,直到该婴儿一周岁以上,达到儿童保护装置制造厂家规定的体重和身高极限,而且能够不加护持地独立坐稳。在前排座椅上放置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会在乘员侧正面气囊充气时,导致儿童受重伤甚至死亡。应将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安置在后排座椅而不是前排座椅上。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的安置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可以被安置在本车后排座椅的任何座位上,但不允许被安置在前排座椅上。切勿将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安置在前排座椅上。否则,当乘员侧正面气囊膨胀时,将以很大的力量冲击儿童保护装置的背部,致使婴儿受重伤或死亡。如果婴儿需要贴身照看。建议由另一位成年人带着坐在后排座椅上。切勿将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朝前安置。如果婴儿面朝前方,会在正面撞车中受到极为严重的伤害。如果乘员侧正面气囊膨胀,将以巨大的力量冲击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并且可能使脸朝后儿童保护装置被撞落或撞坏,导致婴儿受到非常严重的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