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63755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PPT X页) .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标本的弃置,(1)超过储存期限的一般标本,应放入双层黄塑料袋;密封塑料袋口,放在医疗废物存放处,由医院转送中心集中焚烧处理;体液标本按1L放8片健之素消毒片浸泡过夜后倒入指定下水道,经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次统一处理。(2)所有实验过程中的一次性标本容器弃置于双层黄塑料袋,密封塑料袋口,放在医疗废物存放处,由医院转送中心集中焚烧处理;非一次性使用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样品杯、试管和酶标板架等,应全部丢入红色消毒桶,按1L废液放8片健之素消毒片的比例放入消毒片浸泡过夜后清洗、烘干可继续使用。(3)微生物废弃标本及使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如培养皿、吸管等)经121,15磅,20min高压

2、灭菌后弃置于双层黄塑料袋,密封塑料袋口,放在医疗废物存放处,由医院转送中心集中焚烧处理。(4)尖锐器具直接放入在防刺、扎的硬质塑料盒(桶)内。当有玻璃器皿破碎时,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应使用扫帚和簸箕清除碎渣,也置于上述防刺、扎的硬质塑料盒(桶)内。待硬质塑料盒(桶)3/4满后密封,送至套有黄色塑料袋的桶内。同其它医用垃圾一样进行处理。(5)医疗废弃物体积不能超过达盛装物容积积的3/4,使用双层黄塑料袋,密封后用500mg/ml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并记录。,实验室消毒措施,(1)每日采用500mg/L有效氯(每500ml水加入1片健之素药片(250mg有效氯/每片)消毒液对桌面、地面进行

3、清洁擦拭,作用10-15min。(2)每天采用试纸监测含氯消毒液有效性,并记录。(3)生物安全柜等金属台面消毒可用75酒精擦拭,并定期使用紫外灯照射。(4)实验室采血管若需开盖进行操作,管盖置于2000mg/L(0.2%)有效氯(每500ml水加入4片健之素药片)浸泡过夜用前清水洗净、晾干。(5)凡被微生物污染的表面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消毒区域距紫外线距离为60-90cm,每天照射一次且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紫外灯使用后应记录累计照射时间,一般累积照射时间达到5000h后需更换紫外灯管以保证照射强度。紫外灯管需每周用75%乙醇擦拭其上的灰尘。,应 急,应

4、急是指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短时间内配备人力、物资和能源,迅速采取措施,把突发事件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一种措施或体系。,应急准备内容,防备火灾、洪水、地震和爆炸等自然灾害;意外暴露的处理和污染清除;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继续操作、人员紧急撤离和对动物的处理;人员暴露和受伤的紧急医疗处理,如医疗监护、临床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置,触 电,1.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电源(1)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2)如距离闸刀较远,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可利用,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

5、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2.对症救治:(1)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正常活动;(2)对神志不清醒者进行人工心肺复苏;(3)联系急诊科救治。,火 灾,1.发现小的火情时,发现者或值班人员应立即用放在实验室或附近的灭火器扑灭火焰,防止火情扩散。事后报告中心领导及医院保卫科(3104),以查明起火原因,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2.发现较大的火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打电话至医院保卫科3104报警,详细报告发生火灾的地点、位置、时间,然后通知中心主任。3.医院保卫处、中心领导在接到突发火灾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火灾现场,实施医院灭火预案,在准确判断、分析事态

6、发展趋势后,指挥疏散、灭火。4.对于能够自行扑灭的火灾,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在保卫处和科主任的指挥下进行灭火,其他人员应沿逃生路线紧急疏散。,衣物污染,1.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一步扩散;2.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3.脱掉手套,到污染区出口处洗手;4.更换新的防护服和手套;5.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6.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皮肤粘膜被污染,感染性液体(血液、尿液标本或培养物)外溢到皮肤 1.立即停止工作,脱掉手套;2.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3.再用大量水冲洗。感染性液体溅入眼睛;1.立即停止工

7、作,脱掉手套;2.迅速到缓冲区用洗眼器冲洗;3.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动作轻柔,勿损伤眼睛)。两种情况都应做适当的预防治疗和医学观察,并报告实验室安全员进行事故记录,刺伤、切割伤或擦伤应急处理,1.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2.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3.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4.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75%的酒精擦洗伤口,适当的包扎;5.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6.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感染性材料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1.发生生物危险物质溢洒时,立即通知房间内的无关人员迅速离开,在撤离房间的过程中注意防护气溶胶。在溢洒物旁

8、放置“溢洒处理中”等警告标识。若溢洒物污染了白大衣等个人防护装备,则撤离人员需脱去个体防护装备,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水清洗暴露皮肤并立即通知实验室安全员。2.洒溢处理前需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准备清理工具和物品。3.用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4.往纸巾上倾倒2000mg/ml消毒剂(0.2%次氯酸钠溶液),并立即覆盖周围区域。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围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感染性材料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5.作用适当时间后(30min),小心将吸收了溢洒物的吸收材料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反复用新的吸收材料将剩余物质吸净。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

9、要使用簸箕或硬的厚纸片和大镊子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如锐器盒)以待处理。6.对溢出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25步)。7.将处理的溢洒物以及处理工具(包括收集锐器的镊子等)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弃物处理容器中封好等待消毒处理。脱去手套等接触溢洒物的个体防护装备,置于专用的收集袋中封好。洗手。8.在成功消毒后,通知实验室负责人溢出区域的清除污染工作已完成。对本次溢洒的处理过程作记录。,生物涉恐事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可能涉及生物恐怖袭击事件包括破坏实验室设施或菌种库;抢夺、盗窃菌种或样本及其他感染性材料;在实验室内故意播撒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种或样本等事件。一旦发现各种实验室涉恐事件,实验室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发生恐怖事件的区域进行现场保护,尽快疏散人群,采取措施防止生物危险因子扩散。报告方式分三级:一级报告:工作人员立即报告科室第一责任人;二级报告:科室第一责任人立即报告医务处,总值班,院感办,保卫处;三级报告:医务处,总值班,院感办,保卫处立即上报东城或西城卫生局和公安局。,事故报告,发生上述意外事故,均需及时上报中心主任。若可疑为HIV阳性标本感染、高致病性病原体感染及出现公共事件阳性病例应及时上报医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