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64205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危机干预.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危机,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通过受害人的认知评价认为对自己构成严重威胁,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受害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适时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或尽量减轻痛苦,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危机的判断标准,事发突然,并且有足够强度受害人自我认知评价为“对自己构成威胁”引起受害人现有生活状态出现不良变化常伴有心理、行为和植物神经功能的改变,

2、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机的另外一种含义,危机:危险和机遇 危机即转机!中国成语:“凤凰涅磐”、“破茧成蝶”、“不破不立”、“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你的补充?,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生活中的危机,公共危机:SARS、H1N1、地震(狭义)个人危机:失恋,讲课,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危机的特征,通常为自限性,多于16周内消失 在危机期,部分个体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干预 预后取决于个人的素质、适应能力和主动作用,以及他人的帮助或干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促

3、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机的科学定义,危机的六个定义:1、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状态)2、危机是生活目标的阻碍所导致的,人们相信无法用常规的选择和行为克服这种阻碍。(认识)3、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个体知道自己无法对某种境遇做出反应。(认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4、危机是一些困难和境遇,这些困难和境遇使得人们无能为力。(困难与境遇

4、)5、危机是一种解体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遭受重要生活目标的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应付刺激的方法受到严重破坏。危机指的是个人因这种破坏所产生的害怕、震惊和悲伤的感觉,而不是破坏本身。(感受与体验)6、危机表现为四个不同的发展时期:(1)出现一个关键的境遇;(2)随着紧张和混乱程度的增加,境遇逐渐超越了个人的应付能力;(3)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额外资源;(4)可能需要转诊才能解决主要的人格解体问题。(动态发展过程),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事件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同时,危机也包括该困难和境遇所导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危机的发

5、生、发展和干预也是个动态的过程(见图1)。以下事件可能是危机: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性暴力、殴打妇女、物质依赖、丧失亲人或朋友、公共机构中的暴力、人质危机等。,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图1 危机的发生、发展和干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机的特征,1、危险与机遇并存 2、复杂的症状 3、成长和变化的机缘 4、缺乏万能的或快速的解决方法 5、选择的必要性 6、普遍性与特殊性,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有成就的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1、生活经验:积极VS消极2、专业技巧: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专业能力3、镇静:危机事件的突发性4、创造性与灵活性:学习与练习5、精力:咨询是个体力活?6、

6、快速的心理反应:脑筯急转弯?7、其他特征:坚韧、知足、勇气、乐观、现实、客观、冷静、自信和对人类战胜危机的信心(我的补充: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和洞察、对人性的信任、善良、爱每一个人、热情、开放)。,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机干预时应该注意,不要去设想幸存者曾经或正在经历的一切不要假设每个经历灾难的人都会受到精神创伤不要使用疾病诊断。因为经历那样严重的事件后,任何看起来异常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要用救世主的态度跟来访者交谈,或专注于他们的无助、虚弱、过失甚至残疾。尽量专注于在灾难中或灾后他们帮助别人的举动,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机干预时应该注意,不要假设每一个幸存者都愿意甚至需要与

7、你交谈,通常以安静辅助的态度陪伴在幸存者周围就能给他们安全感,帮助他们应对不要询问灾难过程的细节不要猜测甚至提供不准确的信息,如果你无法回答幸存者的问题,至少应尽量了解幸存者的实际情况,可以做和不可以做,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应该做的,保护和提供安全场所给予认同激活支持系统(调动所有支持系统)有关创伤的心理教育(知则不惑)给予持续的关注不要试图打破心灵创伤者的内疚感(如果当时 就不会发生)内疚感是为了建立安全感。,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不要做(Dont),大事化小埋怨受害者愚蠢的玩笑寻求刺激者(快说说,当时是什么情况?)不公正的猜疑(我觉得她就是)忘记,不再关注,心理危机严重程

8、度评估,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险性评估,(一)三维检查与评估系统 Myer 和Williams 发展了一个三维危机检查评估理论模型和分类评估量表(the Triages Assessment Form,TAF)。三维:认知、情感、行为量表:由描述性项目和数量化评分项目组成。,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评估攻击性行为是否发生的简单方法,1、是否有明确确定的受害对象(“我的同学”)2、动机是什么(“报复”)3、方法(“放点84液”)4、计划(“我等她们都出去,宿舍就剩我一个的时候”),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机的影响性评估,与危机前功能的比较:如什么时候出现幻觉的?如果持久,

9、那么就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服药也难以治疗,而急性精神病伴有的幻听可以用药物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危险性评估要考虑的因素,1、病人的背景和个人历史2、工作和军事记录,比如因与上司不和调动工作过多人,可能会有冲动性人格障碍。3、求助者目前的生活情境,如是否处于感情受挫中。4、求助者过去的攻击性行为历史,两个国内常用的个体危机影响评估问卷,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抑郁自评量表(SDS),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1 2 3 4*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4 3 2 1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想哭4、我晚上睡眠不好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

10、往一样感到愉快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8、我有便秘的苦恼9、我心跳比平时快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抑郁自评量表(SDS),*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困难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16、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些*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结

11、果给出的是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这方面的症状越严重。一般来说,抑郁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1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1以上者是重度抑郁。阴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没有反应,阳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有反应。需要说明:SDS的20个项目中,第 2、5、6、11、12、14、16、17、18、20共10项的计分,必须反向计算,反向计算即按与其相反的频度计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焦虑自评量表(SAS),1我觉得比平时容易紧张和着急2.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3我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4我觉得我可能将要发疯*5我觉得一切都很好,也不会发生什么不幸6我手脚发抖打颤7我因为

12、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8我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9我觉得心平气和,并且容易安静坐着10我觉得心跳得快,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焦虑自评量表(SAS),11我因为一阵阵头晕而苦恼12我有晕倒发作,或觉得要晕倒似的*13我呼气吸气都感到很容易14我手脚麻木和刺痛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16我常常要小便*17我的手常常是干燥温暖的18我脸红发热*19我容易入睡并且一夜睡得很好20我做恶梦,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结果给出的是标准分,分数越高,表示这方面的症状越严重。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

13、正常;5160者为轻度,6170者是中度,71以上者是重度焦虑。阴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没有反应,阳性项目数表示被试在多少个项目上有反应。需要说明:SAS的20个项目中,第 5、9、13、17、19共5项的计分,必须反向计算,反向计算即按与其相反的频度计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伤害的严重程度评估,一般心理问题:反应在正常范围,无泛化,持续时间不长,社会适应良好严重心理问题:反应程度较重,泛化明显,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社会功能神经症或者精神病:,心理危机干预原则和技术,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应急心理干预的原则,正常化原则协同化原则个性化原则,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

14、方法,基本的心理干预技术,倾听:特别是非言语行为的表达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帮助他重新建立自信和找到生命的价值心理行为问题的评估:受害人有没有能力应对危机,他目前的方法是否有效和积极,他会不会因此产生次生危机,受害人有何种社会支持资源,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如果你的干预对象是儿童,坐下来或者蹲着,与孩子的眼睛齐高帮助他们讲出自己的感受,不用极端的词语仔细倾听并向孩子确认,确保你理解他让你的语言贴近儿童的发展水平用成年人-成年人的方式与青少年交谈这些技巧补充给家长或照顾者,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稳定情绪的技术,倾听与理解增强安全感适度的情绪释放释疑解惑实际协助,“着陆”技术重建支持系

15、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其他服务部门,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非常有效的危机干预技巧,陪伴抚慰给予食物,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缓解紧张情绪的放松训练,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放松的音乐和指导语,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辅导的要点,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心理问题的内容和程度进行个别或团体的咨询或干预了解危机事件后的心理反应寻求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的指导识别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危机干预的六个步骤,1、确定问题: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倾听)2、保证求助者安全:保证求助者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生理和心理危险性降低

16、到最小可能性,是危机干预过程的首要目标。3、提供支持:强调与求助者沟通与交流,使用求助者相信工作人员是能够给予关心和帮助的人。(接纳),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4、提出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工作者要帮助求助者认识到,有许多可供变通的应对方式可供选择。思考变通方式的途径:(1)环境支持,有哪些人现在或过去能关心求助者?(2)应付机制,求助者有哪些行动、行为或环境资源可以帮助自己战胜危机?(3)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来改变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减轻应激与焦虑水平。5、制订计划:将变通的应对方式以可行性的时间表和行动步骤的形式列出来。必须确保计划制订过程中求助者的参与和自主性。6、得到承诺:

17、帮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求助者自己的,从现实的角度是可以完成的或可以接受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辅导的结果,加强组内团结;减少工作的缺勤率;减少PTSD症状;早期察觉PTSD症状;治疗师要有母性的包容、接纳,也要有父性的框架(妈妈给垫子,包容;父亲给框架,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创伤治愈的标准,1、可以控制身体反应;2、感觉到该事件是可以忍受的;3、可以控制自己的头脑;4、能够完整地叙述整个过程,并伴随适当的情感;5、自尊的恢复;6、人际关系的恢复;7、发现了该事件对生命的意义。,以下是两个非常专业的心理

18、危机干预技术,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悲伤辅导,悲伤辅导是协助人们在合理时间内,引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其终极目标是协助生者处理与逝者之间因为失落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并完成未尽事务。悲伤辅导有四个特定目标:(1)增加失落的现实感。(2)协助当事人处理已表达的或潜在的情感。(3)协助当事人克服失落后再适应过程中的障碍。(4)鼓励当事人向逝者告别,以健康的方式,并坦然地重新将感情投注在新的生活关系里。,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1、强化死亡的真实感;2、鼓励悲伤者适度地表达悲伤情绪;3、帮助悲伤者适度地处理依附情结;4、从短期危机处理到长期悲伤

19、疗程;5、辨认“正常”与“病态”的悲伤行为;6、心理治疗师不要采用陈腔烂调来抚慰悲伤者。技术:容忍痛苦技能。,悲伤辅导的基本原则,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眼动减敏及重整法(EMDR),眼动减敏及重整法(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是一种可以在短短数次晤谈之后,便可在不用药物的情形下,有效减轻心理创伤程度及重建希望和信心的治疗方法。在一次EMDR的疗程中,通常患者被要求在脑中回想自己所遭遇到的创伤画面、影像、痛苦记忆,及不适的身心反应。然后根据治疗师的指示,让患者的眼球及目光随着治疗师的手指,平行来回移动约1520秒。完成之

20、后,请患者说明当下脑中的影像及身心感觉。同样的程序再重复,直到痛苦的回忆、及不适的生理反应被成功地“敏感递减”为止。,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学校心理危机的预警和危机干预,建立健全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 心理健康工作三级网络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识别病因,个性化干预,控制危机症状,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常见模式,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系统,监控现实状况与个人成长做好心理健康宣教,让心理卫生工作深入学生和家长的心中(为什么要找心理咨询师)定期咨询门诊,多种沟通渠道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网络,或者班级-学校二级网络,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学生常见的心理

21、危机预警及干预对象,1、在心理健康测评中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2、学习压力特别大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第一次出现不及格科目的优秀生、需要重修多门功课的学生、将试读的学生、将被退学的学生;,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3、性格内向、经济严重贫困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性格内向、不善交往且交不起学费的学生、需要经常向亲友借贷且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学生等。4、有严重心理疾病且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等疾病的学生;5、出现严重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新生;,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6、遭

22、遇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1)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亲人伤亡;父母的离异或分居;父母失业;家庭暴力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2)身体发现严重疾病(传染性的疾病,如:肝炎、肺结核等;费用很高又难以治愈的疾病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3)遭遇性危机(性伤害;性侵犯;意外怀孕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4)感情受挫(失恋;单相思情绪失控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5)受辱、受惊吓(当众受到羞辱;受到严重惊吓,如看恐怖片情绪失控等)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6)与他人发生严重人际冲突(被多人排斥;受到歧视、误解等)

23、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自杀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自杀的流行病学研究,1、自杀率:1999年,WHO/北京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卫生部公布中国年自杀率为22.2/10万。2、性别:国际上自杀死亡者男性比女性高三倍,自杀未遂者女性较男性高。但是,中国自杀女性高于男性,特别是农村女性,自杀率更高。中国学校中男女自杀比例为1:2左右。,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3、年龄:自杀死亡者与自杀未遂者,两个自杀高峰期分别为1525岁及5565岁以后,企图自杀个案大都发生在这两个高峰期。4、婚姻状况:单身自杀率为已婚者的2倍;鳏寡、离婚、分居约为结婚者之45倍;而结婚已有儿女者

24、,其自杀率最低。大约75%之成人因面对处理配偶关系之问题而企图自杀。,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自杀的危机干预,自杀信号的识别自杀的预防干预自杀后的危机干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自杀信号的识别,以前有过自杀史:这将意味着这个人有极大可能再次去尝试自杀;征兆:企图自杀者有70%的时间都会发出想死的征兆。例如他们会说他们将进行一次神秘的“长途旅行”等等;有的就直接进行威胁说想自杀。重度抑郁:悲伤、焦虑、对以前喜欢的事和人都不再感兴趣。,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人格或行为上的改变:例如失眠、体重减轻、食欲或性欲降低,有退缩的倾向。作好死的准备:例如写遗书、将各项事务打点好、分发个

25、人财产、寻求各种自杀的方法(购买药物、绳索等)。情绪突然高涨:这将意味着自杀者认为自己可以轻松了因为困扰他/她的一切问题都将“消除”。不要认为自杀这种情况可以自己慢慢消除。自杀的征兆一直以来都是自杀者对周围人发出的求助信号!,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关于自杀预防,在较个人层次,重要的是了解只有少数自杀发生前无预兆。大多数自杀者有表明其意图的明确预兆。因此,应严肃对待所有自残威胁。此外,大多数自杀未遂者是矛盾的,并非完全蓄意死亡。许多自杀发生在一个人有精力和意志将绝望思想转变为毁灭性行动的改善期。但是,有过一次自杀的人并非一定有风险:自杀的想法可能重新出现但并不持久,并且在一些人中这种想法

26、可能绝对不会重新出现。,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关于自杀预防,不是所有的自杀都可预防,但是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可在社区和国家级采取若干措施以减少危险,包括:减少获得自杀手段(例如杀虫剂、药物、枪支);治疗心理障碍和精神病患者(特别是抑郁症、酒精中毒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自杀未遂者进行随访;负责任的媒体报道;培训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自杀的预防干预,关键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及时向精神科转诊所有在急诊科抢救的自杀者均应有精神科会诊,并预防再次自杀!精神科门诊、急诊及住院处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评估自杀风险,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所见,尤其是由轻到重

27、的自卑自责自罪感罪恶妄想;与死亡相关的频繁联想幻想轻生念头自杀计划自杀前准备实施行动;拒绝帮助、拒绝治疗、故意回避行为,或相反的,处于矛盾心态,发出求助信号、暗示,频繁谈论死亡、扬言自杀。情绪冲动、激越,思维僵滞。,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自杀后的危机干预,个体心理干预是针对自杀未遂者。主要是启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支持系统,暂不对自杀行为本身进行道德、情感或法律等方面的评判。群体的心理干预,主要是哀伤心理辅导,防止“心理感染”现象。万一出现了自杀,需要对周围人员进行危机干预,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心理急救危机减压干预方案,五个阶段:1、开宗明义:自我介绍,明确活动的目的与宗旨

28、,规则(保密、不接手机、尊重、不要离开),活动步骤,轮流发言(控制)。2、还原重现: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知道这件事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反应?(从行为、情绪、认知、身体四个方面来归纳写出来,照顾每个人的感受)3、机会教育(从行为、情绪、认知、身体四个方面来归纳写出来,照顾每个人的感受)4、行动计划:这几天你们是怎么过来的,都做了些什么,接下来还会做什么,可能对自己有帮助?5、急救意义: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提示,从这件事我们学到什么?结束:大家把手放在一起,重提规则(保密),做些承诺(有什么反应,可打电话等等)。哀伤处理(仪式,做纸鹤,纸条放到盒子里),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忌对自杀

29、正面和煽情性的报道不加图片不对自杀方式进行详尽的描述不说成是无法解释的、浪漫的、或神秘的对自杀决策起重要作用的心理社会环境详细解释报道导致自杀的精神疾病的可治愈性告知可获得的援助的详细情况介绍解决重大的冲突和挫折的积极案例描述自杀未遂造成的恶果,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自杀报道的原则,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自杀无规律可循:自杀事件往往带有突然性发生时周围的人感到惊诧。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有过明显的求助信号:直接或间接的迹象。宣称要自杀的人,绝对不会自杀,真正想自杀的人不会预先示警。事实上,大多数要自杀的人,在自杀前直接(60%)或间接(80%)提到想死,或有示警求援的行为表现。直接将

30、自杀观念表明者约40%。真正采取自杀行为的人,必是坚持想死,即使被救仍会自杀。许多采取自杀行为的人,内心都是充满矛盾、犹豫不决的,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某种情况下,或某段时间内无法解决某种问题才发生的,并不是持续的想死。,对自杀认识的误区,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发现一个人可能自杀时,最好不要再和他讨论到死的问题。事实上诱导病人谈出自己的自杀意图和自杀计划能使病人感到有人关心他、理解他,且为预防自杀提供了线索,有百利而无一害。许多人宣称要自杀,只是一种威胁而已,我知道他(她)绝对不会(不敢)这样做。记住:对任何自杀信息的漠视,都有可能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让我们终身承受遗憾和不安。,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自杀较容易发生于某一社会阶层或某种环境背景的人。自杀的研究显示,其有关因素很多,很难用单一因素来判断。自杀的危机一旦过去了,就不会再有问题。在一般自杀企图者中,约有20%有两次以上的自杀行为;在精神病人自杀企图中,约有50%有两次以上的自杀行为,尤其在自杀的三个月内危险性仍高。,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所有自杀的人,都是精神异常者。事实上,自杀的人,不一定患有精神病,而精神失常者的自杀也不都是没有现实的困境的。学生发生自杀现象,应由学校老师负责。自杀是一种复杂的的社会现象,往往是个性因素或相关社会背景在高校中延续的结果。,如果需要我们的支持,欢迎随时联系!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