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电复律和电除颤术操作规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67121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电复律和电除颤术操作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医院电复律和电除颤术操作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电复律和电除颤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电复律和电除颤术操作规范.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院电复律和电除颤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电转复和电除颤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两大类: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总的原则是,对于任何快速型的心律失常,如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心绞痛发作加重,药物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电复律或电除颤。1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伴意识障碍、严重低血压或急性肺水肿,应立即电复律;室颤、室扑。2 .心房颤动:符合下列条件者可考虑电转复:心房颤动病史小于一年者,既往窦性心率不低于60次/分;心房颤动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和不易控制者;心房颤动伴心室率较快,且药物控制不佳者;原发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已得到控制,心房颤动仍持续

2、存在着;风心病瓣膜置换或修复后3-6个月以上,先心病修补术后2-3个月以上仍有心房颤动着;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应首选电复律。3 .心房扑动:心房扑动是一种药物难以控制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是同步电复律的最佳适应证。4 .室上性心动过速:绝大多数室上性心动过速不需要首选电复律,且因发作持续时间长使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例如出现低血压时,应立即电复律。【相对禁忌证】1 .对于异位兴奋灶(自律性增强)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例如伴有或不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交界区心动过速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电复律的效果较差,并有可能增加自律性和触发激动,所以一般不主张电转复。2 .心房

3、颤动下列情况不适于或需延期电转复:病情危急且不稳定,例如严重心功能不全或风湿活动,严重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心房颤动发生前心室率缓慢,疑诊病窦综合征或心室率可用药物控制,尤其是老年患者;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房颤动;不能耐受预防复发的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操作前的准备】L患者准备:对心室颤动或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因需紧急心肺复苏,应立即电除颤。择期电转复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正在抗凝治疗者,应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复律前应禁食6小时,以避免复律过程中发生恶心和呕吐。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应在复律前停服24-48

4、小时。3 .设施:施行电复律的房间应较宽敞,除了除颤器外,还应配备各种复苏设施,例如氧气、吸引器、急救箱、血压和心电监护设备。4 .麻醉:除患者已处于麻醉状态或心室颤动时意识已经丧失,而无需麻醉外,一般均需要快速、安全和有效的麻醉,以保证电复律和电除颤时患者没有不适感和疼痛感。这对于可能需要反复电击者尤为重要。【操作程序】1 .患者仰卧于硬木板床上,连接除颤器和心电图监测仪,选择一个R波高耸的导联进行示波观察。患者一旦进入理想的麻醉状态后,则充分暴露其前胸,并将两个涂有导电糊或裹有湿盐水纱布的电极板分别置于一定位置。导电糊涂抹时不应太多或太少,只要能使电极板和皮肤达到紧密接触,没有空隙即可。2 .电极板的安放:常用的位置是将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心底部),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小于IOcm,电极板放置要贴紧皮肤,并有一定压力。3 .电复律后应立即进行心电监测,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和神志。监测应持续24小时。【主要并发症及处理要点】主要包括:诱发各种心律失常,出现急性肺水肿、低血压、体循环栓塞和肺动脉栓塞,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皮肤烧伤等。处理要点: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严格掌握适应证;如有皮肤灼伤,可应用莫匹罗星软育或制痂丁局部应用预防感染、促进破损处愈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