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的战争 评价反思.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6850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罪恶的战争 评价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罪恶的战争 评价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罪恶的战争 评价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罪恶的战争 评价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罪恶的战争 评价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罪恶的战争评价反思从化区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黄伟林罪恶的战争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中主题一勿忘国耻的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旨在通过对1840-1949年100多年间中国社会变迁历程的学习,通过感受、搜集资料、进行探究等学习方式,对我们伟大祖国近现代史有比较全面的初步了解,从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两个方面形成认识,从而由衷地产生爱国的情感,产生民族自豪感,以及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崇敬与热爱。品德课程标准强调“生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本单元的设计借助地图、年表、史料等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节课

2、从感受中国近代史上抗击外辱的英雄事迹入手,让学生在感情体验活动中认识到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林则徐带领广州军民开展禁烟活动的重大意义。鸦片战争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也比较肤浅、片面。因而我课前先让学生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理解历史所留给我们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学生搜集、查找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图片和影片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体会。这个学习过程是逐步清晰、逐步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一个认清史实,激发爱国情感的整合过程。本节课以“感悟历史,铭记教训I”为情感主线,层层深入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战前

3、的世界”一一“活动二、鸦片的输入”一一“活动三、人民奋起反抗二并把这一情感上升到“诉说鸦片,远离毒品”这一层面上,做出行动的承诺,并以此向身边的人践行这一承诺。让学生在“调查史实一一合作探究一一课堂交流一一课后践行”中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为“向人民英雄致敬”这一主题深化活动做出良好的情感铺垫。一、研读“新课标”,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品德课是以“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为显性线索,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为内核,组织课堂教学。这样,一方面,使儿童生活、科学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学习、社会性的发展更具有价值内涵和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不再因缺乏生活和知识基础而流于空洞

4、的说教,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整合效益。学生通过罪恶的战争这一课的学习,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卑鄙的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知道1840年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振奋民族意识。并知道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英勇反击。这一课融入了历史知识,但并不是主要学习历史知识,它与历史课不同的是,在初步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激发情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战争的罪恶,我国蒙受的耻辱,中国人民的英勇反击,铭记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激发爱国情感,振奋民族意识。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采

5、取了“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让学生比较从1818年至1831年,英国最初与中国的贸易数据时追问:假如你是英国商人,挣不到钱,你会怎么办?在学生看1799年至1939年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对比数据时,追问学生又发现了什么?模拟采访“你就是英国商人,看到这些数据,心情怎么样?还会怎么做?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

6、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本次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单纯的教学者转变成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搜集资料和探究活动中增强体验。课前首先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影视作品、与长辈的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在了解的过程中对鸦片战争有了大概的整体的认识。其次,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挑选一些典型的、更有用的说

7、明材料在小组中合作交流资料、汇报。在资料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这个过程,是学生酝酿情感的重要阶段。正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更多的过程,学生对鸦片战争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看到了鸦片战争的罪恶,看到了一个国家落后受打的屈辱,看到了不卑不亢的民族英雄等等。课中教师要善于在讨论中引导学生。例如,进行“活动二:了解鸦片的输入“时,我则通过阅读讨论、资料的补充说明、历史的再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分析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之深,这一个过程并不是刻意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在教学中学生一步一步体验和感受到列强的卑鄙,鸦片的罪恶。而学生交流互

8、动的过程,会对侵略者的罪行认识得更加深刻。再进行“活动三:了解人民的反抗”,我则通过历史再现来教育学生更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互动,对侵略者的罪行认识得更加深刻。而学生通过轮盘转传阅可以更深刻认识到鸦片战争的罪恶,从而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卑鄙的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然后联系当前的吸毒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鸦片的危害及帝国主义的罪恶。西方列强是利用鸦片敲开中国大门、对中国实施全面侵略的,所以利用毒品鸦片是这一无耻行为的发端和关键。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理解毒品的危害,使他们能够了解侵略者的险恶用心。三、回归生活,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学的

9、基本特征。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为目的,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学生知道了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后,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贩毒现象,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归纳总结:鸦片是当时的麻醉毒品,危害了多少中国人的健康,而今天的“白粉”“冰毒”等是罂粟果经化学加工制成的毒品,人一旦吸食,就很难戒除,其毒性比鸦片更大。为了吸毒,倾家荡产者有之,杀人抢劫者有之,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课堂上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思想教育,学生各抒己见自己对吸毒的看法,以及作为一名小学生能为禁毒做些什么,学生还做出了承诺。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理性看待和分析社会事物,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节好课,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是学生人生快乐旅程的加油站。一节高效的课是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触及灵魂的课。我将努力构建这样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乐学、爱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