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查规程解读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名普查规程解读2.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解读暨地名管理,唐志军2014年10月28日,第一部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解读,第一条 目的(依据):1.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2.国家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和省的实施方案;3.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以及有关法规、文件。目的是依法普查,保证“二普”顺利实施。第二条 普查任务1.查清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地名的属性信息和相关信息。地名包括 人文地理实体和自然地理实体;2.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3.对不规范地名(一地多名、名不符实)进行标准化处理;4.设置标准规范的系列地名标志,包括:政区、村屯、街路、门牌标志;5
2、.建立、完善我省三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实行常态管理;6.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和建设,如数字城市、电子导航等;7.建立省、市、县地名普查档案,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第一章 总则,第三条 普查工作用图 地名普查统一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5万地形图和地形图矢量数据为基础工作用图(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大比例尺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成果数据必须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第四条 地名代码编制(地名数据库的识别码,便于检索使用)“地名代码依据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民地办发20101号)编制。”第五条 资料数据信息管理(主要是涉密管理)普查中涉及的资料、数据和信息应分类管理,涉密资料、数据和信息的管
3、理须按相关保密制度执行。,第二章 地名普查内容,第六条 地名分类 按照国家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为基本依据,分为海域,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2大类地名。我省本次普查仅共有11大类、约68小类地名。,第七条 地名的属性信息(一名一表)包括:1.地名的标准名称及其别名、简称、曾用名;2.地名的书写形式:即汉字书写和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形式;3.地名的读音:包括其原读音,以及其标准名称的汉语普通话读音并用罗马字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表示;4.地名的语种:指标准名称所属的民族语言种类,如:
4、满语类地名;5.地名的类别: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类别;,6.地理位置: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和相对位 置(经纬度);7.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指地名形成的历史背景,标准名称及别名、简称、曾用名的命名理据(文化内涵)及演变的历史过 程;8.地名的密级: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等信息的保 密级别。,第八条 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 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是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及文化内涵等。如:12陆地水系类河流:长度(千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河流级别、河流类别(内流河/外流河,地上河/地下河,常年河/季节河)、主要水文站、径流量、所在(跨)行政区、
5、其他信息(如揭示河流历史文脉和特色文化内涵的信息等)。,如:21行政区域类:省级、市级、县(市、区)级、乡(镇)级行政区;行政级别、区划代码、政府驻地、政府网址、面积、人口、政区沿革(始置时间和置、废、分、合及驻地迁徙、辖属变更等情况);其他信息:四至、毗邻,政府驻地人口、民族构成,气候类型,地貌特征、主要山峰、主要河流,主要工业、主要农业、主要矿产、主要土特产,主要交通干道,主要文教科体卫事业单位,名胜古迹和著名旅游景点,著名历史人物、主要历史事件等历史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内涵)。对于历史悠久的政区实体应深入调查、考证、梳理其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如:22居民点类,包括:1.城镇居民点;2.农
6、村居民点;3.工矿点,农、林、牧场点;类型、长途电话区号、邮政编码、面积、人口、所在(跨)行政区;民宅聚集区、居民小区等城镇居民点所临街巷与门牌号、邮编等组合地址信息,村落等农村居民点的聚落形态、传统民居及民俗等文化内涵;其他信息。,第三章 地名普查基本流程(9-18条),第九条 收集资料(第一步)搜集整理地名及相关资料。包括:历年地名命名、更名文件和资料、地名志、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图、地方志、文史资料及有关古籍等;党政机关和各专业部门相关普查资料与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与遥感影像数据等;特别是要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以及地名补查与资料更新的成果。第十条 编写地名调查目录(第二步)以工作图图
7、载地名信息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相关地图、资料,编写地名调查目录,标注所收集信息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并造册登记。第十一条 预填地名登记表(第三步)根据地名调查目录,整理、查阅和考证相关资料,预填地名登记表。地名登记表可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中按地名分类打印或按普查内容印制。,第十二条 地名调查方式(第四步)根据本地情况,采取政府部门协作分类调取资料,发放调查表,分片调查收集,召集当地群众座谈,走访知情人,现场踏勘等方式进行调查。第十三条 核查地名信息,标注工作草图(第五步)根据所编制的地名调查目录、地名登记表、工作图到实地对照、核实、采集地名信息,标注工作草图。第十四条 整理地名登记表(第六步)根
8、据外业调查核实采集的信息,进行资料的梳理、考证、核定等内业工作,并对地名登记表进行整理、修改和完善。对暂不能到实地调查的地名,应进行室内资料收集整理,进一步核实、充实地名登记表。,第三章 地名普查基本流程,第十五条 地理实体及地名标志位置测量一是图解法;二是实地测量。图解法测量,就是在普查工作用图上确定地理实体或地名标志的点位,然后量取该点位的地理坐标。实地测量,就是在实地确定点位,再采用适合的卫星导航系统确定地理坐标。(地理坐标的测量有具体的要求,后期讲),第三章 地名普查基本流程,第十六条 地名语音采集对多音字、生僻字等地名和少数民族语地名发音,应录制人工标准发音文件,存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
9、据库。第十七条 数据整理与入库在计算机上对实地采集的文字、照片、录像、录音等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并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第十八条 历史地名普查对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之后产生的历史地名要进行普查,并填写地名登记表,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第三章 地名普查基本流程,第十九条 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在地图上的定位 及符号类型 第二十条 工作图地名标注 第二十一条 工作图地名位置符号的标绘 第二十二条 工作图标绘整饰 第二十三条 地理实体的修测 第二十四条 矢量图及成果图上表示的地名 第二十五条 地名在矢量图上文字注记的位置 第二十六条 绘制地名普查成果图 这一章是地名普查中最专业的部分,要熟练
10、掌握测绘、地图修测、普查软件应用和计算机操作等专业知识。,第四章 地名在地图上的标注(由专业人员或部门来做),第二十七条 地名审定(要有地名专业知识)对普查入库的地名,要结合历史资料、现势资料,核对、分析、论证外业调查成果,依照地名管理有关法规、规定,进行审定。第二十八条 跨省地名审定跨省级行政区域界线地理实体名称,两省表述不一致时,要充分协商确定。协商不一致的,报国务院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核定标准名称,并按国家地名管理有关法规中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第五章 地名标准化处理,第二十九条 地名的命名、更名对有地无名且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一地多名、一名多写或在一定范围内重名的地理实体
11、须确定一个标准名称。对罔顾传统、刻意崇洋的外来语地名和用英文译写通名的地名等不规范的地名,要予以更名和纠正。地名命名、更名的原则、审批权限和程序,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有关法规办理。,第五章 地名标准化处理,第三十条 地名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写,以国家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统一规范。第三十一条 少数民族语地名译写第三十二条 地名审音定字,第六章 地名标志设置,第三十三条 地名标志标准地名标志按照GB 177332008地名 标志国家标准和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民地标20061号)设置。第三十四条 设置更新地名标志根据实际需要,对重要地理实体增设地名标志。对原设地名标志区域进行查漏补缺,更
12、新已损坏的地名标志。,第三十五条 地名标志普查登记新设置的地名标志以及此次地名普查前独立设置的、目前仍使用的地名标志均要测量标志位置,实地拍摄标志照片,填写地名标志登记表,将数据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录入内容:标志代码、标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民族文字、所在(跨)行政区、标志位置、设置单位、设置时间、生产厂家、材质、规格、标志照片文件名和标志照片等。,第六章 地名标志设置,第三十六条 地名普查表格普查的地名,包括地图上增加的地名、删去的地名和更改的地名,县级地名普查办应按照本规程要求填写以下五种表格。(以后培训专门讲各种表格的填写)第三十七条 地名成果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在国家地
13、名和区划数据库系统中自动生成,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第七章 地名普查表格填写(37-41条),第三十八条 地名目录汇总资料时应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内容包括:序号、地名代码、标准地名、类别名称等。地名目录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系统中自动生成,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第三十九条 地名标志登记表地名标志登记表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系统中自动生成,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第四十条 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通过地名外业调查和查考有关资料,对存在的
14、未经国家审定的地名专用字和地名专读音,应进一步理清其形成的来源及缘由,确需沿用的,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第四十一条 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汇总资料时应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内容包括:序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标准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所在(跨)行政区、原用名称、原罗马字母拼写、批准时间、备注等。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第八章 地名数据库建设,第四十二条 建立数据库(专业性很强,要进行专题培训)全省使用统一地名普查软件,建立省、市(州)、县(市区)三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第四十三条
15、 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的乡级行政区域界线和确定的村级生产线,都要标绘到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15万矢量图上。第四十四条 地名信息录入依据地名登记表等资料及时将地名信息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并进行编辑。,第四十五条 地名的修改、整饰对照工作图,对有变化的地名,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图形数据中进行标绘和修改。(一)删除不存在的地名。(二)对变化的地名进行位置、名称、属性的修改。(三)通过“地名信息”中图库匹配的功能,逐个检索标准地名,添加新增地名。利用图上标注或输入地名经纬度对其具体位置进行标注。(四)对相互叠加的注记进行方位或显示级别的调整。,第四十六条 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匹
16、配(一)利用软件功能将矢量图上地名要与数据库地名进行匹配,建立连接关系。(二)对于没有自动建立连接关系的地名逐个进行匹配。第四十七条 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将普查工作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等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扫描数据,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将地名标志照片、普查中产生的音像等数据按标准处理后,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第九章 普查验收与成果上报,第四十八条 验收的组织 地名普查验收由国务院地名普查办负责组织,各省级地名普查办负责本行政区域验收工作的具体实施。第四十九条 验收内容 验收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和普查成果两个方面。(一)组织实施,包括:1.地名普查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
17、公室成员名单。2.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计划。3.下发文件、会议材料、领导讲话、纪要、座谈会记录等文字材料。4.培训方案、教材、课件等文字或电子材料。5.经费预算和使用详细情况。6.保密制度与保密措施。7.搜集的各种地名相关史料。8.地名普查工作图。,9.设置地名标志时形成的各种资料。10.地理实体命名、更名和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等材料。11.地名普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音像资料。12.地名普查检查验收报告。13.其他有关资料。(二)普查成果(需要上报)。1.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数据(光盘)。2.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3.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4.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图。5.第二次
18、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6.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7.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8.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第五十条 普查成果质量要求(以后要专题讲)(一)各项普查成果内容完整准确。(二)图、表、数据库上的名称、位置与实地一致。(三)地名目录、地名成果表、地名标志登记表、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填写齐全、准确,文字简练、精准。(四)地名标准化处理合乎规范,没有遗漏。(五)地名成果图,用字规范、标注清晰,位置和图式符号准确,标注内容准确完整。(六)地名标志设置位置正确,书写规范、内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七)地名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考证详实、
19、准确,资料来源明晰、可靠。(八)地名的专用字、专读音的来源及缘由考证详实、准确。(九)地名命名、更名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十)调查的项目、记录、录音、照片和表格填写等内容完备无缺。(十一)普查成果数据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其中属性库和图形库实现逐一匹配,建立了本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上述各项不合格的,要重新调查补充、修订。合格后,由调查人和审核人共同签字、盖章。,第五十一条 验收程序县级地名普查办先行自查,根据自查情况改进后报地级地名普查办进行核查;地级地名普查办根据核查情况进一步完善后报省级地名普查办验收;省级地名普查办验收后,报国务院地名普查办抽查复验及全面审核;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审核
20、合格后,结合工作总体情况,出具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意见。由省地名普查办出具关于各市(州)、县(市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意见,第五十二条 成果上报普查成果经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审核通过后,由省级地名普查办组织汇总,上报国务院地名普查办。上报资料包括:(一)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数据。(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三)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图。(五)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数据库中的电子文档)。(六)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七)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八)地名普查工作总结。,第五十三条
21、普查文件资料及成果的立卷归档普查成果经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审核通过后,按民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印发的地名档案管理办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文件要求,做好地名普查的立卷归档工作。(内容略),第十章 附则,第十章 附则第五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据本规程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地名普查办备案。第五十五条 本规程由国务院地名普查办负责解释。,二、地名普查的有关操作,刚才厅长、处长讲话已部署,30日还要开全省视频会,省长还要进行部署,目的就是要使地名普查工作纳入政府日程,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一)成立机构:成立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22、,落实责任。(二)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一定要报省普查办批准。(普查正式实施后,要有月、季度、半年、年度工作计划,普查工作关键在谋划。)(三)编制经费预算,落实经费;购置必要设备和用品;,(四)成立普查队伍,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办公场所;(选调人员非常重要);(五)制定相关制度,落实保密责任;包括工作制度、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六)开展相关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国家有地名普查网站,要充分利用。省里也要升级区划地名网,开辟地名普查专栏,交流地名普查工作。(七)收集资料。1地名文件、命名、大典等资料;2地名志、录、图等;3有关档案资料;4相关部门资料。,吉林省第二次地名普查软件、硬件需
23、求一、软件:国家地名与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普查软件,由省地名普查办统一购买和提供;二、数据:1.1:5地形图(纸图和矢量图),省统一提供;2.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包括市州、县(市区)、乡镇界线和村级生产线数据,省里配入。3.城区1:1万以上大比例尺矢量数据或影像图,共同协调,以市县为主(当地国土、规划部门有)。4.相关部门数据资料,如国土、水利、林业、交通、文物等普查数据,当地协调。,三、硬件设备:1.台式电脑3台以上,配置:CPU主频在2.4GHz以上,内存2G以上,硬盘500G以上,1台办公可联网,其他不准上网。2.笔记本:至少1台,配置:CPU主频在2.0GHz以上,内存1G以上,硬盘25
24、0G以上,不准上网。3.打印机3台以上,至少有2台具有打印、复印、传真、扫描功能。4.手持式GPS 2部,采集坐标和定位。5.单反数码照相机1部,DV摄录机1部,采集多媒体信息用。6.移动硬盘3个,320G以上,存储、上报资料。7.碎纸机1台(处理保密资料用)。8.档案柜及装订档案用品。9.交通工具(自行调剂或租用)。,三、关于地名补查工作,13个地名普查试点县(市、区)要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区地名补查工作的通知(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4号)要求,在普查试点成果基础上开展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整理工作。为什么要开展补查:一是试点时间过去近3年,地
25、名发生变化;二是普查软件升级,要求更高了,试点数据要导入新软件;三是试点当中工作没有做到位,有遗漏,这次需要补充完善。,(一)制定工作方案,抽调人员;(二)对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整理,可将政区大典资料及新变化地名资料补充数据库;(三)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一是地名志编撰工作;二是行政区划图、地名地图集的出版工作;(四)切实建立地名普查信息更新维护长效机制,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更新。对地名补充工作也要验收,并上报成果。,第二部分:地名管理工作,一、地名普查与地名管理的关系:地名普查是地名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地名普查,将为加强和改善我省地名管理、提高地名工作地位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30一遇;
26、国务院发文并开会部署,省政府开会部署;给地名普查经费等)因此,各地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加快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二、地名管理的工作主要任务:根据全国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建设会议精神和我省经济社会及民政工作发展要求,我省今后一个时期地名管理的工作任务:以创建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市县活动为主线,以“地名规范、地名设标、地名规划、数字地名”为建设内容,全面提升地名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三:工作依据:1.全国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建设会精神;2.吉林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创建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市县(区)活动的通知(吉民发20129号)3.吉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
27、吉林省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市县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吉民发201311号)4.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地名公共服务示范测评体系(试行)的通知(民办发201317号),四、四个专项任务的主要内容:(一)地名规范方面:1.出台管理法规,依法管理。2.建立工作机构,制定方案;3.规范地名命名更名管理;4.地名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二)地名设标方面:1.设标质量、数量要求:执行国家地名 标志2008质量标准,达到市县(区)、乡镇、村(屯)都设有符合规范标准、有足够数量、便于公众使用的街路(胡同)、楼门牌和政区、村(屯)标等完善的城乡系列地名标志,达到全覆盖,为人们出行提供导向系统。2.落实设标经费
28、:按照国家、省财政厅等部门文件要求,切实将地名标志设置经费及地名管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3.建立常态管理机制:一是地名标志资料录入微机;二是建立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常态管理机制,与城乡建设同步。,(三)地名规划工作方面:1.编制或修编地名规划,由政府发文施行。2.落实规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与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同步。3.开展地名文化保护工作,建立历史地名档案,录入数据库。,(四)数字地名方面:1.地名区划数据库建设工作:通过地名普查、补查等,建立起信息全、内容丰富、符合标准化要求、现势性强的地名数据库,满足开展地名、区划、界线管理和信息化服务的需要。2.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地名和区划
29、数据库管理办法(试行)和吉林省地名数据库管理细则,建立地名数据库动态管理和定期上报机制和地名信息共建共享机制,确保本级地名和区划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3.地名信息化服务工作:一是开展网站宣传、查询服务;二是电子地图服务,编绘图册满足工作需要;三是数字城市、电子导航服务,使社会公众能够快速、便捷、及时地获取准确的地名信息。,“扎实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市县创建活动,促进地名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已列入2014年全省民政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各地要高度重视,抓好落实,取得成效。要制定活动方案,出台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推进城乡系列地名标志设置工作;落实地名规划,建立新地名命名、更名机制;完善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建立更新、维护、上报机制;做好省级和国家级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县的申报工作。,关于工作规程和地名管理工作就讲这些,今天只是概括地讲,下步根据地名普查进程和工作需要,省里还要举办专业操作培训班,视情况也可能分片区培训。回去之后,各地要落实好梁厅长、王立松处长的讲话精神和要求,抓好落实工作,该做好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要夯实工作基础。工作中各地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与省地名普查办联系和沟通,避免工作走弯路。我的联系电话:手机:18504307566 办公电话:0431-89152064QQ:403554165,区划地名群号:49557389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