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77420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0228.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化工,倪晓曼*,煤化工|证券研究报告 板块最新信息,2012 年 2 月 28 日,公司名称东华科技,增持股票代码 目标价002140.SZ 31.50,评级买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紧握政策、资源、技术三条主线,中国化学广汇股份,601117.SS600256.SS,8.2627.00,买入买入,政策是行业的主旋律,预期仍将维持“谨慎”面对国内现代煤化工过热发展的态势,国家从“十一五”初期就开始,我们的观点有何不同?随着技术进步,行业仍有广阔发展的空间。本报告要点 现代煤化工产业政策趋紧。主要催化剂/事件煤化工产业政策出台示范性项目获得审批工艺、技术、装备获得突破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

2、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8621)2032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0120010刘志成,CFA(852)3988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证书编号:S1300510120019_*王喆为本报告重要贡献者,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遏制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通过一批示范性项目的建成运转,新型煤化工项目将得到进一步验证,但为遏制我国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家在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时仍保持“谨慎”的态度。煤炭是行业的基础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攥取资源的动力依然强烈部分中、西部富煤地区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煤炭的资源属性突出,国内大型煤企、电企都在积极攫取煤炭资源,为了能

3、够尽快的获得煤炭资源,纷纷规划上马煤化工项目。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水资源、环境容量是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处在世界的领先水平,多套示范工程为世界首套大型工业化装置,形成了一批核心工艺和技术。现代煤化工项目水耗较大,而我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逆向分布的特点,使得水资源成为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现代煤化工项目环保压力大,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 CO2 减排目标,不断的提升工艺和技术水平才是关键。行业“十二五”仍将稳步发展我们认为短期看,国家仍将会对煤化工产业实施较为谨慎的态度和严格的准入制度,逐步的开展示范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待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成熟,现代煤化

4、工产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新获得审批、开工建设项目 15 个左右,2012-2015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 2,000-3,000 亿。投在投资机会上,我们建议关注三类企业:一是煤化工项目的设计、施工单位:目前国内的大型煤化工项目的设计,尤其是气化、变换等中前期工段基本垄断在原化工部各设计院中,EPC 项目总包也大部分由以上设计院承揽。东华科技,拥有 FMTP、乙二醇等多项领先技术,预计 2010-2013 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0.0%。中国化学,基本占据国内煤化工设计、总承包一半以上的市场,目前在手订单充足,预计 2010-2013 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

5、达到 34.9%。二是煤化工项目的业主,但目前该板块标的较少。其中广汇股份,未来基础资源的逐步开发,以及现代煤化工及其 LNG 项目产能释放带来的高增长,预计 2010-2013 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8.5%。三是核心技术、设备的供应商,目前国内大型煤化工项目中,国产化技术、设备的应用比例在不断提升。其中三维工程的脱硫技术、杭氧股份的空分设备等值得关注。,中银国际研究可在彭博 BOCR,以及中银国际研究网站(.)上获取,2,目录投资要点.3现代煤化工是石油化工的补充.6发展煤化工是我国的必由之路.7国家政策不断降温.10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11现代煤化工的空间布局.15投

6、资机会.18东华科技.19中国化学.24广汇股份.30附录.38研究报告中所提及的有关上市公司.50,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3,投资要点政策是行业的主旋律,预期仍将维持“谨慎”国家对于新兴煤化工产业的政策基本上保持着严格控制的姿态。面对国内不断升温的煤化工投资热情,国家通过回收审批权、审批示范性项目、设置技术、规模门槛等多种手段予以调控。在实现源头管控的同时,有效遏制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从而推进整个行业步入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阶段。通过一批示范性项目的建成运转,新型煤化工项目将得到进一步验证,但为遏制我国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家在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

7、时仍保持“谨慎”的态度。预计“十二五”期间国家仍将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总体规模予以控制,合理进行项目布局,通过技术方案、能耗水耗、三废排放等多个技术指标来对项目予以审查和监管。煤炭是行业的基础,对资源的攥取仍将继续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的指引下,部分中、西部富煤地区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纷纷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对煤炭资源本地转化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甚至一些民营企业都在积极攫取煤炭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尽快的获得煤炭资源,都纷纷规划上马煤化工项目,这也是导致目前国内煤化工过热的根本原因。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水资源、环境容量是

8、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处在世界的领先水平,神华鄂尔多斯 108 万吨/年煤直接液化、神华包头 60 万吨/年煤制烯烃等示范工程,均是采用国内自主核心技术建设的世界首套大型工业化装置。目前,已形成了一批以直接液化技术、DMTO、间接液化技术、多喷嘴水煤浆气化技术等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同时,国内自主研发的甲烷化技术、合成气净化、硫回收、大型甲醇合成等单元技术也逐渐进入大型工程阶段。现代煤化工项目水耗较大,而我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逆向分布的特点,使得水资源成为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现代煤化工项目会产生大量的三废排放。虽然目前脱硫脱硝技术,CCS 技术(CO2 捕捉和封存,神华集团

9、已建设 10 万吨的工业示范性装置),废水处理、炉渣制建材等相关技术不断进步。但是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 CO2 减排目标,不断的提升工艺和技术水平才是关键。行业“十二五”仍将稳步发展我们预计煤化工行业将维持“十一五”以来“谨慎”的基调,但新获批的大型项目将在“十一五”8 套大装置基础上,进一步增长到 15 套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 1,500 亿的基础上增加到 3,000-4,000 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 1,200 亿的基础上增加到 2,000-3,000 亿。,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4,综合目前示范性装置的运行及产品市场情况来看,煤制烯烃和煤制

10、天然气项目转化效率较高,市场前景较好,产品的输送和下游市场成熟;煤液化项目,技术上需继续完善和流程优化;煤制乙二醇项目,技术上尚需进一步改进,争取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煤制芳烃和低质煤提质项目,尚需示范性项目进一步验证。我们认为短期看,受制约于工艺技术水平与水资源、环境资源的矛盾,国家仍将会对煤化工产业实施较为谨慎的态度,逐步的推广示范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待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成熟,现代煤化工产业将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以新疆伊犁、准东、内蒙东部等为代表的水资源、环境资源、产品输送等配套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预计“十二五”期间,相较于其他现代煤化工项目,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

11、项目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煤制烯烃将在示范技术完善和优化的基础上,预计到“十二五”末,产能从目前的 160 万吨/年提高到 400-500 万吨/年;煤制天然气将在煤炭资源丰富、管输条件成熟的,建设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缓解天然气供求矛盾,预计在新疆和蒙东地区将会有多套装置建成投产,预计到“十二五”末,产能达到 150-250 亿标方/年左右。煤制油将会新建百万吨级的间接液化示范性装置。煤制乙二醇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发展,预计将会形成 50-120万吨/年左右的产能,估计 2012-2015 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达到 2,000-3,000 亿。投资机会在煤化工板块,我们认为值得关注企业包括以下几类:

12、项目的业主方、技术提供商、工程服务商、设备提供商和环保支持商。东华科技(002140.SZ/人民币 23.00,买入),公司前身是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在化工领域具有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公司在煤化工领域,三大类气化炉、煤制乙二醇、FMTP 等淋雨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目前在手的现代煤化工项目订单逾 50 亿,随着“十二五”期间现代煤化工的发展,公司将是直接的受益者。我们预测 2010-2013 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50.0%。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和在煤化工领域的地位,我们给予 2012 年 30 倍市盈率的溢价,目标价为 31.50 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中国化学(601117.S

13、S/人民币 6.58,买入)公司下属六家设计院,在化工领域具有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占据国内煤化工的大部分市场。在煤气化、空分、净化、变换、甲烷化、甲醇合成、合成氨/尿素领域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在甲醇制烯烃、合成气制乙二醇等领域也拥有部分市场。今年新签订单近千亿,其中约四成为煤化工项目订单,将是现代煤化工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我们预测 2010-2013 年三年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34.9%。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在手订单情况和在煤化工领域的领先地位,采用分项加和估值方法,目标价为 8.26 元,相当于 2012 年 14.5 倍市盈率,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广汇股份(600256.SS

14、/人民币 23.94,买入),公司拥有煤炭、稠油、天然气等基础资源,产品将逐步贡献业绩。公司一期 120 万吨甲醇/80 万吨二甲醚装置已经开车成功,二期甲醇/烯烃项目、以及煤间接液化和煤制天然气项目正在前期工作中。公司传统业务 LNG 产量也将随着新装置的建成和气源的增加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我们采用分项加和估值方法,目标价调整为 27.00 元,相当于 2012 年 30 倍市盈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5,图表 1.推荐公司基本情况,公司,代码,股价 总市值 目标价元 亿元 元,每股收益(元)市盈率(倍)2011E 2012E 20

15、13E 2011E 2012E 2013E,东华科技 002140.SZ 23.00中国化学 601117.SS 6.79广汇股份 600256.SS 23.94,102.6335.0466.1,31.508.2627.00,0.660.430.59,1.050.570.89,1.490.831.42,35.015.940.3,21.811.826.9,15.48.216.9,资料来源:中银国际研究,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6,现代煤化工是石油化工的补充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学品、能源产品的工业。按照产业发展成熟度和发展历程,煤化工可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

16、两大类。其中,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煤焦化、煤气化制甲醇和合成氨、煤制电石等,现代煤化工主要包括煤液化生产油品、煤气化生产甲醇进而生产下游碳一化工产品、甲醇制烯烃、合成天然气及 IGCC 发电等。图表 2.煤化工产业链资料来源: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中银国际研究现代煤化工的主要产品,如烯烃、乙二醇、油品、芳烃等均为传统石油化工领域的大宗产品。虽然两类产品原料路线、生产工艺不同,但是产品质量、下游用途基本一致。,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7,发展煤化工是我国的必由之路我国“多煤少油贫气”的资源禀赋我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

17、生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1/2 左右。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 3 万亿吨,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于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相对较为贫乏,因此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多年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占比一直超过 70%。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迅速,而水电、核电、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资源优势则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体现。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维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图表 3.我国一次能源禀赋(2010 年数据),已探明储量 已探明储量占全球,产量占全球比例 消费量占全球比例,比例(%),(%),(%),石油天然气煤炭,148 亿桶2.8 万亿方

18、1145 亿吨,1.11.513.3,5.23.048.3,10.63.448.3,资料来源:英国石油公司能源报告(2011、中银国际研究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由 2005 年的 44%上升到 2010 年的近 60%。天然气进口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中亚、中俄、中缅输气管道和沿海 LNG 接收站 4 大主要天然气进口渠道已开工或建成投运,净进口量不断翻番。我国已由煤炭净出口大国转变为净进口大国,2010 年净进口量约 1.4 亿吨。从能源类型上看,能源供应安全不再局限于石油安全和电网安全,目前已经扩展到天然气、煤炭等领域。根据“十二五”能源和碳排放预测与展望预测,到 2015 年,我国一次能源

19、生产总量 36.3 亿吨标准煤,一次能源消费总量 43.1 亿吨标准煤,全社会发电量 5.5 万亿千瓦时,3 个指标值均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煤炭产量将达到 36.4亿吨,原油 2.09 亿吨,天然气 1,960 亿立方米(含非常规天然气,下同);煤炭消费量达到 38.5 亿吨,原油 4.89 亿吨,天然气 2,880 亿立方米,年均消费量增速分别为 3.9%、3.8%、21.7%和 11.7%。预计到 2015 年,我国的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超过 15%,净进口煤炭约 2.4 亿吨,石油约 3.0 亿吨,天然气 950 亿立方米,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净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净进口国,第四或第五大天然气净进

20、口国。,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8,图表 4.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情况,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百万吨标油)2,5002,0001,5001,000500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00%90%80%70%60%50%40%30%20%10%0%,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水电,可再生能源,资料来源:英国石油公司能源报

21、告(2011、中银国际研究现代煤化工下游产品市场缺口大我国炼油、乙烯行业受到进口原油质量和数量的限制,导致一些基础的石化产品自给率仍不足。现代煤化工是将煤炭资源向下游化工产品转化的过程,通过气化、净化、变化、合成等多个工序,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烯烃、油品、乙二醇等石油化工产品。因此,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而言,现代煤化工产业有其广阔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图表 5.大宗基础原料产品供需现状及预测(万吨、亿方、%),2010 年,2015 年,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自给率,需求量,2010-2015 年需,求增速,乙烯丙烯天然气汽油柴油乙二醇苯对二甲苯,1,5131,583349960803,1,

22、4191,35094515,8877,675280553619,2,960*2,150*1,07015,6007,158800561905,47.962.888.3101.8107.235.098.668.4,3,900*2,900*2,90018,6008,9609809601,990,5.76.222.13.64.64.111.317.1,注:标*代表当量消费量资料来源: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中银国际研究,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9,煤炭资源属性突出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西部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区发展比较滞后,运输不便利。东部资源较少,但市场需求大,运输条件比

23、较好。北部资源相对集中。南部分散且较少,而需求较大。总体上,我国煤炭呈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格局,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 40%左右。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政策的指引下,部分中、西部富煤地区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纷纷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要求在大型煤田周边配套现代煤化工、煤电项目,实现煤炭资源一定比例的转化。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产品,其资源属性突出。目前,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电力企业,甚至一些民营企业都在积极攫取煤炭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能够尽快的获得煤炭资源,都纷纷计划上马煤化工项目,这也是目前国内煤化工过热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的煤化工项目投资主体是

24、以神华、中煤、陕煤、大唐、中电投等为代表的大型煤炭、煤电企业。,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10,国家政策不断降温国家对于新兴煤化工产业的政策基本上保持着严格控制的姿态。面对国内不断升温的煤化工投资热情,国家从“十一五”初期就开始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遏制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通过回收审批权、审批示范性项目、设置技术、规模门槛等多种手段予以调控。在实现源头管控的同时,有效遏制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从而推进整个行业步入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阶段。2011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表示收紧大型煤化工项目的审批,并再次明确列出禁批目录,直

25、至煤化工产业规划出台。通知明确指出: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年产 50 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 100 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 100 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 100 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 20 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 20 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上述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相比之前出台的 38 号文件,本次出台的政策更加严格、更加细化并且采取措施有所升级。通过一批示范性项目的建成运转,新型煤化工项目将得到进一步验证,但为遏制我国煤化工产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国家在推进新型煤化工产业时仍保持“谨慎”的态度。预计“

26、十二五”期间国家仍将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总体规模予以控制,合理进行项目布局,通过技术方案、能耗水耗、三废排放等多个技术指标来对项目予以审查和监管。,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1,2,16,16,18,3,4,5,6,20,8,9,11,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建设了十余套现代煤化工项目,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完成并成功运行。图表 6.目前现代煤化工示范性项目列表,序号 项目名称,装置规模,试车时间,采用技术,(万吨/年),神华集团鄂尔多斯直接煤制油项目内蒙古伊泰集团间接煤制油项目山西潞安集团神华集团,108,2008 年 12 月 自主技术20

27、09 年 3 月 自主技术2008 年 12 月 自主技术自主技术,神华集团包头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烯烃项目神华集团宁东公司煤制烯烃项目大唐集团多伦煤制烯烃项目,605050,2010 年 8 月2010 年 11 月2011 年 8 月,DMTOMTPMTP,内蒙古金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乙二醇项目,2009 年 12 月 自有技术,7,中天合创能源公司煤制二甲醚项目内蒙古新奥集团煤制二甲醚项目,43040,缓建2009 年 9 月,大唐集团内蒙古克旗公司煤制天然气项目,40 亿方,在建,Davy,1011,大唐集团阜新公司煤制天然气项目内蒙古汇能公司煤制天然气项目,40 亿方16 亿方,在建在建

28、,DavyTREMP,资料来源: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中银国际研究示范性装置的运行情况显示,从技术成熟度的角度来看,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间接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从项目经济性的角度来看,当油价低于 50 美元/桶时,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都不理想;当油价高于 60 美元/桶、低于 70 美元/桶时,现代煤化工产业初步具有了经济竞争力,顺序是: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油;当油价高于 70 美元/桶时,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煤制乙二醇效益最好,其次是煤制烯烃,而煤制油和煤制二甲醚基本相当。总体上,随着油价的提高,煤基化工产品(乙二醇、烯烃)的经济竞争力会大大好于煤基能源产品(油品

29、、天然气),即煤基化工产品的盈利能力比煤制能源产品的盈利能力更强。综合来看,煤制烯烃和煤制天然气项目转化效率较高,市场前景较好,产品的输送和下游市场成熟;煤液化项目,技术上需继续完善和流程优化;煤制乙二醇项目,技术上尚需进一步改进,争取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煤制芳烃和低质煤提质项目,尚需示范性项目进一步验证。图表 7.目前现代煤化工示范性项目列表,技术成熟度,经济效益,十二五预期新批项目数 总投资额 完成投资额(亿 人民币)(亿 人民币)(套),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二醇,成熟成熟尚需大型装置验证尚需验证,好受管网气价决定较好好,6-84-61-34-8,950-13001000-150

30、0500-1000100-160,700-900900-1200300-60080-120,煤制二甲醚合计,成熟,较差,2500-4000 2000-2800,资料来源: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中银国际研究,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2,4,12,煤制烯烃示范项目运转顺利三套煤制烯烃示范工程先后建成并相继投入试运行,其中神华包头 60 万吨/年 DMTO(MTO,甲醇制低碳烯烃)项目于 2010 年 8 月投料试车成功,产出合格聚烯烃产品,并于 2011 年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行阶段,神华宁煤 50 万吨/年MTP(MTP,甲醇制丙烯)项目打通全流程,大唐国际多伦 50 万

31、吨/年 MTP 项目也基本打通全流程,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神华包头 DMTO 示范工程成功商业化运行,验证了国内自主开发 DMTO 技术的可行性,目前已开发出二代技术,吨烯烃甲醇消耗量由 3 吨降低到不到 2.7 吨;清华大学、东华科技、中国化学三方联合开发的 FMTP 技术也已通过 3 万吨中试装置的,目前正在进一步工程放大示范;中石化开发的 SMTO 技术已通过1500 吨/年装置的验证,目前在中原石化乙烯原料路线改造项目中应用,产能为 20 万吨/年。图表 8.目前主要的甲醇制烯烃技术,技术,技术来源,产品方案,目前工业化规模(万吨/年),13,MTPDMTOFMTPSMTO,鲁奇公司大连

32、物化所清华大学中国石化,丙烯乙烯:丙烯=0.75-1.5:1丙烯乙烯:丙烯=0.75-1.5:1,5060320 万吨装置建设中,资料来源:中化国际咨询公司,中银国际研究煤制烯烃示范工程的初步成功再次激发了国内企业投资煤制烯烃项目的热情。目前,中煤能源、延长石油、陕煤化集团、中国石化、华能、国投等大型能源、化工企业均在进行煤制烯烃项目的前期工作,其中部分项目已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此外,在沿海地区依托临港物流条件好、临近消费市场的优势,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也能获得较好的效益。目前,宁波禾元、大连大化福佳、浙江兴兴新能源科技、江苏盛虹集团、正大能源化工等宣布了类似计划。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明确煤制

33、烯烃正处于升级示范阶段,重点考核能耗、水耗、单位产品投资、二氧化碳排放等。我们预计按照现在“偏紧”的煤化工产业政策,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新获得审批、开工建设的煤制烯烃项目(不含进口甲醇制烯烃项目)6-8 套。到“十二五”末煤制烯烃的产能规模将由现在的 160 万吨/年提高到 400-500 万吨/年,2012-2015 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 700-900 亿元。煤制天然气应重点关注管输和价格在国内天然气新增技术和经济可采储量减少,勘探难度增加,新发现储量品质下降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工业化进程工作。截至目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有大唐内蒙古赤峰

34、 40 亿立方米/年、大唐辽宁阜新 40 亿立方米/年、汇能内蒙古鄂尔多斯 16亿立方米/年和庆华新疆伊犁 55 亿立方米/年,产能合计 151 亿立方米/年。目前,国内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其中大唐克旗 4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预计将于 2012 年建成。,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13,针对国内煤制天然气项目趋于过热的态势,2010 年 6 月 1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上收了煤制气项目的审批权,对在建项目和批建项目都有较大的约束。通知要求:在国家出台明确的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

35、套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核准。对于已经备案和核准的项目,各地发展改革委应进行认真筛选和清理,对不具备资源、技术、资金等条件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符合规定的也仍需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审核。尽管煤制天然气政策有所收紧,但天然气的需求前景和价格改革预期仍然在吸引着各路资金的进入。其中主力为神华、中海油、华能、华电、大唐、国电、中电投等大型能源央企,而新汶矿业、同煤、潞安、北京控股等地方国企也在积极跑马圈地。随着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我国将形成多种气源并存的格局,包括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进口 LNG、进口管道气和煤制天然气等。与其它类型的天然气类似,煤制天然气的输送主要还是依托天然气管网。目前中

36、石油、中石化已针对内蒙古锡林浩特煤制气、鄂尔多斯煤制气和新疆准东煤制气、伊犁煤制气规划外输管道。部分煤制气项目,如大唐赤峰、大唐阜新、中海油等也在酝酿自建管网,但需要与目标市场相关单位达成长期用气协议。由于单个项目产能有限,因而自建管道的前提是项目离目标市场距离不能太远,否则,投资和运行成本将过高。我们预计按照现在“偏紧”的煤化工产业政策,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新获得审批、开工建设的煤制天然气项目 4-8 套。到“十二五”末煤制天然气的将达到 150-250 亿方,2012-2015 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 900-1200 亿元。煤制油技术经济尚需百万吨级验证目前,几套示范性煤制油示范工程基本

37、实现了长周期稳定运行,自主知识产权煤制油技术得到商业化验证。在煤制油生产进入长周期运行的同时,产品销售问题已得到解决。2010 年 2 月,内蒙古伊泰成品油销售有限公司获得商务部赋予的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这是继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获得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后,我国煤制油行业再次获得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神华集团的直接液化装置通过实施技改,截止 2010 年底,已累计投煤超过 6,200小时,开工率超过 70%;产品以柴油为主(大约占 70%),另有 20%的石脑油,还有液化石油气等其他产品。全套装置的负荷率最大达到设计的 80%85%;煤转化率达到了设计的 91%,产品收

38、率达到了 57%。此外,采用中科合成油公司铁基浆态床间接液化技术的三套工业试验装置也均实现长周期满负荷稳定运行状态,煤制油示范装置经济性已经经受了市场考验,为我国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化基础。在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趋势和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背景下,未来国内新建大规模商业煤制油装置的经济性将更为乐观。我国采用自主技术建设的煤制油产业正在向成熟化和大型化迈进。相对于直接液化,间接液化运行稳定性、经济效益更好。我们预计“十二五”期间会进行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装置的工业性示范。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新获得审批、开工建设的煤间接液化项目 1-3 套。到“十二五”末煤间接液化的产能将达到 200-40

39、0 万吨,2012-2015 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 300-600 亿元。,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14,煤制乙二醇尚待技术突破乙二醇作为乙烯的下游产品,必须依托乙烯装置配套建设,民营企业很难涉足使得我国乙二醇产业发展态势不及聚酯的另一主要上游 PTA 产业的发展。乙二醇的巨大供需缺口和良好的盈利前景使煤制乙二醇成为煤化工发展的新热点。2010 年,通辽金煤针对 20 万吨/年煤制乙二醇示范工程试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产品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为年产 15 万吨乙二醇和 10 万吨草酸。经过联动试车,于 2010 年 5 月试产出合格的草酸产品,目前仍在装置试运行过

40、程中。此外华鲁恒升利用上海戊正技术新建一套 5 万吨/年装置,目前已建成。此外,国内部分企业积极与工程公司、科研机构合作攻关煤制乙二醇技术,目前国内煤制乙二醇技术研发情况如下表所示:图表 9.目前煤制乙二醇技术进展情况,研发单位丹化科技华鲁恒升东华科技等五环科技等上海华谊上海浦景山东能源集团,技术来源福建物构所上海戊正日本宇部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规模(吨/年)20 万5 万30003001,5001,00010,000,装置地点通辽德州浙江鹤壁上海淮南枣庄,资料来源:中银国际研究煤制乙二醇技术仍处于进一步开发完善阶段,大规模工业化推广仍需时日。此外,我国发展煤制乙二醇存在着一

41、些制约因素,如主消费市场煤炭资源短缺,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存在产品运输和下游配套原料不易获得的问题。尤其是中东地区以廉价的乙烷裂解原料生产乙二醇产品,生产成本低,不仅对国内石油路线乙二醇形成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制乙二醇产品。乙二醇工艺、技术尚待工业化装置验证,一旦获得突破,装置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行,产品质量达到聚合要求,煤制乙二醇将会得到迅速的发展。保守估计“十二五”期间新获得审批、开工建设的煤间接液化项目 4-8 套。到“十二五”末煤制乙二醇的产能将达到 60-120 万吨,2012-2015 年实现固定资产总投资 80-120 亿元。二甲醚市场仍存不确定因素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60

42、 万吨甲醇/40 万吨二甲醚项目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建成投产。目前装置运行平稳,生产负荷达到 70%以上。广汇股份年产120 万吨甲醇/80 万吨二甲醚项目也已打通全流程。但是,纵观整个二甲醚市场,仍旧比较低迷。由于缺乏微观配套政策技术平台支持(尽管二甲醚的产品标准已实施,但是掺混于 LPG 的标准仍然没有出台,用于民用燃气需要专用设备,直接掺混受到质监部门的查处),同时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产能过剩、用途单一(二甲醚 90%用于民用燃气)等一系列问题,二甲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难度和变数。,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15,现代煤化工的空间布局发展煤化工的三大要素,水资源,

43、煤化工是高耗水行业,我国煤炭资源富集区往往是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地区,在这些区域发展大量煤化工项目,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制约。解决措施: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废水综合利用等。,煤炭资源,煤化工行业发展的基础是煤炭资源,目前最先进现代煤化工项目能源利用效率 50%左右。因此,优质煤还是应优先保障钢铁、电力等重要行业的贡献,而对于一些高硫、高灰、热值低的低质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是较合理的发展模式。解决措施:煤炭分质利用,煤化工项目园区化、集成化发展等。,环境容量,煤化工的主要原料是煤炭,在煤炭的气化过程中,会产生以 SO2、NOx、CO2为主的废气、以及废水和废渣。部分中西部富煤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大量的

44、污染的排放将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解决措施: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三废综合处理等。图表 10.现代煤化工项目主要技术数据,产品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规模万吨/年、亿方/年100100601001804020,原料煤万吨17525031544062090035,动力煤万吨115170125300200,新鲜水万吨1,5002,2002,7006601,6202,690280,CO2万吨2002803302901,5001,00040,总投资亿元40-5060-80130-180150-220250-300220-25018-20,资料来源:中化国际咨询公

45、司,中银国际研究,注:原料和燃料煤均采用标煤,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我国煤、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西部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区发展比较滞后,运输不便利。东部资源较少,但市场需求大,运输条件比较好。北部资源相对集中。南部分散且较少,而需求较大。总体上,我国煤炭呈现“西煤东运,北煤南调”格局,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 40%左右。从煤炭资源量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资源量达 1.92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 35%左右,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量达 1,000 亿吨以上的 8 个省区依次是: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甘肃、贵州,煤炭资源量合计 50,750.83 亿吨,占

46、全国总量的 91.12%。8 个省区探明保有资源量合计8,566.24 亿吨,占全国总量的 84.18%。,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16,从累计探明储量看,山西省是累计探明储量最多的省份,达到 2,800 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 30%。我国煤炭探明储量前 8 位的省份依次为: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宁夏、山东和河南。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北方地区(长江流域以北)面积占全国 63.5%,人口约占全国的 46%、耕地占 60、GDP 占 44,而水资源仅占 19。总体而言,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

47、水资源成为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我们认为煤化工项目的分布要依据各地区水资源最大承受能力,“量水而行”是煤化工行业发展的规律,同时兼顾生态保护原则。图表 11.我国主要煤炭资源省煤炭、水资源情况分析,煤炭,水资源,人均水资源量*煤炭,可采储量亿吨,占全国比例%,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人,可采储量全国占比,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南安徽云南河北甘肃四川宁夏,844.0769.9148.3119.9113.581.962.560.658.154.454.0,30.227.65.34.34.12.92.22.22.11.91.9,261.51576.15125.21360.3566.21526.

48、94233.1195.3841.73173.5148.2,79.0434.3272.158.423.044.894.64.217.561.82.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银国际研究,我们将一些煤炭储量大省和其省份所拥有的水资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对而言,内蒙和新疆地区是现代煤化工相对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云南、山西、陕西、安徽、贵州、黑龙江等地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2012 年 2 月 28 日,现代煤化工“谨慎”前行,17,“十二五”期间煤化工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的对于现代煤化工产业还是保持谨慎发展的态度。通过一批重点示范项目的建设,解决煤化工产业装置大型化、优化工艺技术、提

49、高转化效率、促进节能减排、降低对环境影响等关键性问题,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途径。一、装置规模。将在煤炭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合成氨尿素、煤制乙二醇、低质煤提质、煤制芳烃七大板块安排重大示范项目。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到 2015 年,基本掌握年产 100 万-180 万吨煤间接液化、13 亿-20 亿标准立方米煤制天然气、60 万-100 万吨煤制合成氨、180 万吨煤制甲醇、60 万-100 万吨煤经甲醇制烯烃、20 万-30 万吨煤制乙二醇,以及 100 万吨低质煤提质等大规模成套技术,具备项目设计建设和关键装备制造能力。二、技术水平。将在现有的示范性工程的基础

50、上,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经济性和稳定性要求。新上煤化工项目,实现投资水平合理、建设周期较短、投产运行顺利、水耗能耗适当、效益可观的目标。示范项目投产 3 年内,产能利用率达到 90以上,基本实现稳定长周期运行。三、环保节能。示范项目要以提高全周期能源转换效率为目标,加强集成创新,开展系统节能,达到二氧化碳源头减排、综合能耗降低的目标;示范项目的废渣、废水、废气要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并达到同类型装置国际领先水平。四、产业布局。示范项目原则上布局在煤炭调出省区,严格控制煤炭调入省区的项目建设,促进煤炭产销区域平衡。鼓励在新疆、内蒙、陕西、宁夏、贵州等煤炭调出省份扩大现代煤化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