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8175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2414号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环评单位: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二一四年八月1 建设项目概况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企业,经过22年的稳健发展,一汽大众先后建成了长春、成都、佛山三大基地,已成为国内生产工艺最先进、管理体系最具优势、产品系列覆盖最齐全的高技术轿车生产企业,在汽车行业中一直享有良好的信誉。2013 年一汽大众全年产量超过153 万辆,其中长春基地生产整车104.4 万辆,西南基地生产整车48.8 万辆

2、,9 月底建成投产的华南基地也贡献了5000 余辆的产能。在销售方面,一汽大众2013 年国产车型销量达到1,526,288 辆,同比增长18.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以绝对的优势牢牢占据A+级细分市场冠军的宝座。一汽大众积极投身以“节能、安全、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及奥运公益推广活动,以创建绿色工厂,制造环保汽车为己任,每年用于环保方面的投入就达数千万元。一汽大众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零部件企业及物流衍生服务等企业的发展,以积极进取、富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公众心目中最放心的汽车生产厂商。目前国内轿车需求旺盛,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华东市场的新车销量占

3、全国总销量35%以上,重要汽车企业大约三分之一的销量都是在华东市场完成的。在此背景下,一汽大众为保证市场占有率和进一步开拓市场,决定在山东省青岛市建设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引入大众品牌系列轿车产品,以最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一汽大众青岛华东生产基地位于青岛即墨市龙泉镇,规划的汽车产业新城内。华东生产基地包括主机厂、零部件园区、物流园区、商品车物流区、整车厂发展用地等,整个基地占地约950.3万m2。主机厂即青岛工厂位于华泉一路以南,烟青一级路以西,分两期建设,本工程为青岛工厂的一期工程,即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占地面积约16

4、2万m2,位于已批复的青岛即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范围内,东邻烟青一级路,北邻华泉一路,南侧为华泉三路,西侧为规划道路。青岛工厂一期工程厂区内规划建设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及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计划2015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17年7月投产,主要生产Q22、Q33系列车型,投产后一期工程可达到年产30万辆轿车的生产规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委托青岛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其“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接受

5、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程厂址及其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核实与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所规定的原则、方法、内容及要求,编制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青岛工厂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所在地周围环境质量现状2.1.1 环境功能区划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青政发200062号)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功能区。2、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青岛市水功能区划(青政发201038号)规定,评价范围内的龙泉河及墨水河各河段的功能区划情况见表2-1。表2-1 水环境功能区划表功能区名称

6、范围主要功能排序水质目标起讫点长度(km)即墨龙泉河饮用水源区源头204国道11.0饮用水源农业用水即墨龙泉河景观娱乐用水区204国道墨水河入口12.0景观娱乐用水3、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即墨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即墨市市区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划的通知(即环发201240号),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属于3类标准区。2.1.2 环境现状质量评价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论评价范围内SO2、NO2一次浓度和日均浓度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TSP、PM10均超标,超标率100%。经分析,超标原因主要为项目所在园区目前有多家企业正进行施工建设,施工扬尘对监测结果噪声不利

7、影响;此外,本项目在冬季采暖期进行取样监测,采暖期当地居民采用燃煤小锅炉及柴禾燃烧产生的烟尘也会导致评价范围内TSP、PM10超标。二甲苯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最高允许浓度标准;非甲烷总烃一次浓度在0.371.13mg/m3之间。2)水环境现状监测结论龙泉河W1、W4、W6三个断面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应标准要求,W2、W3、W5三个断面均有超标因子。评价区范围内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说明评价区内地下水水质状况总体良好。3)声环境现状监测结论厂址周围本底噪声监测表明,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

8、008)中的3类标准要求。2.2 评价范围1、大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确定大气评价范围为:以排放源为中心,直径为5km的区域。2、废水水环境评价范围为自厂区到厂外污水总排放口处。主要调查、核算厂区内各类废水的排放量、主要污染物和浓度,分析、评价厂区内污水处理站排放达标性及排放去向的可行性。3、噪声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m处。3 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本项目为汽车制造项目,运营期将对周围空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项目附近敏感目标详见表3-1。表3-1 项目周边敏感目标情况一览表序号环境保护目标名称方位与厂界最近距离保护类型规模所属乡镇1杨家演泉村S25m搬迁村庄338户,1208人龙

9、泉镇2刘家演泉村S730m搬迁村庄219户,716人龙泉镇3何家演泉村S730m搬迁村庄142户,521人龙泉镇4吕家演泉村S1300m搬迁村庄305户,1037人龙泉镇5玉石头村E190m大气392户,1265人龙泉镇6大寨村EN840m大气198户,642人龙泉镇7小寨村EN1700m大气168户,510人龙泉镇8柳林村E1520m大气105户,314人龙泉镇9即墨市龙泉镇中心小学E1520m大气1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98人,教职工43人龙泉镇10潘家泊村E1850m大气226户,771人龙泉镇11范家街村SEE1960m大气264户,898人龙泉镇12小庄村SE1920m大气320户,

10、1086人龙泉镇13上疃村SW2030m大气314户,1007人北安街道14和尚庄村SW1600m大气153户,476人北安街道15邹家疃村WN1160m大气151户,472人北安街道16石泊拉村WNN830m大气125户,410人北安街道17谭家疃村WNN1170m大气320户,1120人北安街道18程家疃村WNN1380m大气131户,439人北安街道19南林戈庄村WN1300m大气468户,1531人北安街道20北林戈庄村WN1770m大气400人,1300人北安街道21龙泉河支流SE1100m地表水地表水类北安街道控制目标是项目外排废气、废水达标排放,厂界噪声满足标准要求,固废去向合理

11、,不因本项目的建设而使周围大气环境、噪声环境、水环境质量有所下降。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正常工况本项目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涂装车间喷罩光漆工序所产生的二甲苯的地面浓度占标率最大,Pmax二甲苯8.0%10%。无论是喷漆室喷漆废气还是烘干室焚烧废气,主要大气污染物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的地面浓度增量均较小,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小。在正常排放情况下,本项目所有排气筒排放的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在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最大浓度贡献值占标率分别为8.7%、2.1%,对敏感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叠加背景浓度后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不会影响该地区大气环境功能。(2)非正常工况在非正常

12、排放情况下,如废气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的地面浓度增量显著增高。其中,最大落地浓度是烘干室焚烧废气所排放的二甲苯,占标率为38.3%;其次是喷漆室罩光漆涂覆时所排放的二甲苯,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28.7%,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有影响,但叠加背景浓度后,仍然没有超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在正常排放情况下,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在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浓度最大贡献值占标率分别为55.0%、25.8%,对敏感点的空气质量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叠加背景浓度后,所有污染物均未出现超标现象,说明其影响尚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内。本项目大气污染物非正常排放时,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废气处理设施恢复正常

13、运行,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会逐步减轻。为将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废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坚决杜绝事故性排放。(3)防护距离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不存在超标点,故不需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按照汽车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75-2000),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风速为2.2m/s,应设置400m的卫生防护距离。从保守角度考虑,本评价建议以厂区内涉及使用溶剂、涂料的涂装车间为中心,划定周围400m的距离为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因此在即墨市人民政府将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的村庄全部搬迁后,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居民点和其它敏感保护目

14、标,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设置的要求。2、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项目产生的磷化废水废液经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设施单独处理,出水中总Ni浓度满足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表1的B等级标准要求(1.0mg/L)。磷化废水经预处理后与表面预处理废水、脱脂废水废液、电泳废水废液一起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的表面处理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处理后出水与生活污水、反冲洗废水、淋雨试验废水一起进行生化处理,经处理后,污水站出水中污染物浓度为:pH为69、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总磷3mg/L、总Zn5mg/L、总Ni1mg/L、石油类20mg/L。水质满足C

15、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表1的B等级标准规定后与冷却塔排污水一起排入市政管网,最终进入即墨城区北部污水处理厂处理。本项目污水排放量为20万t/a,即墨城区北部污水处理厂可接纳本项目废水,因此,项目废水进入即墨城区北部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3、噪声影响预测评价结论项目投产后,厂内高噪声设备采取了隔声、消声及减振措施,对厂界噪声的影响可减少到最低程度,厂界噪声值均满足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3类、4类标准要求。4、固废影响预测评价结论本项目一般固体废弃物中绝大多数是可回收物资,分类收集后定期交给或出售给废旧物资回收站。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与

16、处置。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所有危险废物将交由具有相应核准经营范围、类别的青岛市新天地固体废物有限公司进行安全处置。本项目分类收集、回收、处置固体废物的措施安全有效,去向明确,处理处置率达到100%。经“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后,将固废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5、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根据施工建设工程内容特点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属短期的、可恢复的和局地的环境影响。6、环境风险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辅助材料中,有少数属于易燃物品和有毒有害物料,存在一定的事故风险。油化库贮存的汽油、乙醇属于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甲B类;柴油

17、属于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丙类;燃料天然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火灾危险性甲A类;使用的涂料和稀释剂所含的有机溶剂如二甲苯属于易燃和有害物质。(1)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本项目生产车间和贮存区均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油化库储罐泄漏事故概率为1.010-6次/年;LNG管线泄漏的事故概率为小孔泄漏0.118次/103kma。(3)汽油储罐及LNG管道泄漏并引发火灾事故的风险预测结果显示:火灾热辐射和爆炸的影响范围较小,均集中在事故发生点近距离范围内,而且油化库周围将设2.1m高实体围墙,环境风险影响不超出厂界范围。(4)在最大可信事故下,有机溶剂(二甲苯)泄漏影响预测表明,超

18、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规定的二甲苯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0mg/m3的范围为470m左右,持续时间在15min左右。本项目发生溶剂泄漏(二甲苯泄漏总量40kg)的事故,不会出现导致生物半致死浓度的区域,造成人员伤亡的可能性非常小。7、清洁生产本项目从冲压、焊装、涂装至总装车间,均采用目前国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其中部分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设备;在涂装原料选用上使用了溶剂含量低的水性漆料,大幅减少有机废气污染物产生;项目设计中设备选型立足于先进、节能型设备,并充分考虑合理利用能源、节约水资源;锅炉采用清洁燃料天然气;具有回收价值的固废均外售综合利用

19、;项目的产品即轿车的废气排放达到欧标准,可提供更清洁的服务,符合清洁生产的根本要旨。本项目单位产品能源耗量为152.1kg标煤/辆。年节约自来水59106.6km3,折标煤7264.201t,节省人民币20432.55 万元。项目总用水量为344952m3/d,重复利用水量为340252m3/d,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8.6%。资源利用指标:单产耗电量8.34kwh/m2,涂装耗水量0.059m3/m2。无论是电力还是水资源消耗,都低于类比厂家,说明本项目具有较高的节能节水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涂装车间废水产生量0.026m3/m2,COD 60.4g/m2,总磷1.23g/m2;有机废气22

20、.30g/m2。单位产品的废水产生量、水污染产生量和有机废气排放量等指标均较低,说明本项目强调全过程清洁生产,废水、废气排放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具有明显的清洁生产优势。对照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HJ/T293-2006),本项目涂装车间各项指标均满足二级标准,而且大部分指标达到了一级水平。说明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同时,在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总体而言,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要求,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的工艺废气主要来自7个方面:焊装车间焊接烟尘,涂装车间喷漆室喷漆废气,涂装车间烘干室

21、有机废气燃烧尾气,涂装车间返修线漆面修补产生的有机废气,涂装车间涂漆后打磨产生的粉尘废气,总装车间测试线汽车尾气,总装车间修补线补喷漆产生的有机废气。其中,涂装车间的喷漆废气是本项目的主要废气污染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二甲苯和非甲烷总烃。(1)涂装车间喷漆废气涂装车间的中涂和面漆(底色漆、罩光漆)喷涂在封闭的喷漆室进行,喷漆室产生的漆雾由强风压入干式结构的漆雾分离塔中。漆雾中主要是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颜料等固形物以及稀释剂,固形物被滤床截留去除。稀释剂中的有机物(有害成份主要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等)则被过滤介质吸附,净化后的气体经风机引至40m以上排气筒排放。介质饱和后更换,废滤料可采

22、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再生循环使用。(2)涂装车间烘干室排放废气电泳烘干室、中涂烘干室、面涂烘干室以天然气间接加热进行烘干作业,同时烘干时产生的有机废气,采用焚烧炉以天然气助燃,在高温下焚烧降解成无害的CO2和H2O,有机污染物净化效率可达98%。燃烧尾气经由15m高的排气筒排放,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和少量的有机物。(3)涂装和总装返修线喷漆废气涂装车间的返修线和总装车间补漆工段只对车身局部的漆面进行修补,废气中污染物浓度不高,废气采用干法吸收处理,经纤维棉吸附后由15m高排气筒排放。(4)涂装车间粉尘涂装车间打磨、抛光工段等易产生粉尘的设备,含尘气体经设备自带的捕尘设施或除尘器除尘后,由排

23、风机引至高出车间天面3m的排气筒集中排放。根据同类企业的类比,处理后的粉尘排放浓度小于0.5mg/m3。(5)焊装车间焊接烟尘焊接车间设计局部除尘系统,选用焊烟净化机20台,焊烟净化后经排风管道通过高度15米的排气筒有组织排放,处理效率达95%以上,经治理后,烟尘的排放速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要求,排放浓度能满足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2376-2013)表2中重点控制区的标准要求。(6)总装检测线汽车尾气已装配完毕的汽车在下线时发动机启动,以及在整车检测线上进行车速表校验、怠速调整、制动性能检测时,会产生发动机尾气,主要污

24、染物为CO、NOx以及碳氢化合物等。车辆尾气过滤网净化后通过排气筒直接排放。本项目排放的各类废气经过治理后均可做到达标排放,各种废气治理措施均为目前国内先进的汽车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成熟工艺。各类废气治理措施设计齐全,针对性强,技术可靠,投资适中,建设单位拟采取的废气治理措施是可行的。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废水产生源主要有4个:涂装车间前处理工段废水,涂装车间电泳工段废水,各车间地坪冲洗水,生活污水。项目废水产生量为2120m3/d。其中涂装车间废水产生量为862m3/d;车间地坪冲洗废水18m3/d;生活污水1240m3/d。涂装车间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石油类、磷酸盐、镍、锌等。项

25、目废水经超滤+反渗透深度处理后,净水出水率约60%,即1300m3/d回用于生产车间,废水最终排放量只有820m3/d。锅炉排污水、制冷站循环排污水属于清下水,直接由雨水排口排放;总装车间淋雨线产生的少量循环排污水亦属于清下水,由雨水口排放。涂装车间废水产生量为862m3/d,占生产废水产生总量的97.9%。因此,涂装车间是本项目最突出要的生产废水排放源,而且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根据废水的种类和性质,涂装车间废水分为以下几种:脱脂废水295m3/d、脱脂废液65m3/月,磷化废水190m3/d、表调废液10m3/月、磷化废液65m3/月,电泳废水366m3/d、电泳废液80m3/月。针对废

26、水不同的水质,拟在厂内建一座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90m3/h。涂装车间的表调和磷化处理工序产生的表调废液、磷化废液、磷化废水含有第一类污染物镍,经化学沉淀法除磷、除重金属处理达到车间排放标准后才排入综合污水处理站。综合污水先采用二级生化工艺处理,然后经过砂滤和活性炭吸附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再经超滤去除小颗粒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最后压入反渗透单元,进一步脱除前段工艺未能去除的盐和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反渗透出水满足工业用水标准后回用于生产线。外排废水满足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表1的B等级标准排入即墨城区北部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本项目生产废水分

27、类处理,提高了处理效率。废水处理站自动化程度高,投药和废水流量实行自动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处理效果。本项目废水治理措施设计齐全、有针对性,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投入较高,其废水处理措施是可行的。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噪声主要集中在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空压站和循环水泵房。噪声的控制措施主要有:1)选用低噪声设备。 2)从治理噪声源入手,选用符合噪声限制要求的低噪声设备,并在一些必要的设备上加装消声、隔声装置。 3)在设备管道设计中,采取隔震、防震、防冲击措施以减轻振动噪声,并改善输送流动状况,以减小空气动力噪声。 4)在厂房建筑设计中,热工控制室、值班室的门、窗均为双玻璃,对工作人员进

28、行噪声防护隔离,保护员工身心健康。 5)优化总图布置,尽量将高噪声在厂区中内靠,防止噪声叠加和干扰,经距离衰减实现厂界达标。6)噪声较强的设备设隔音罩、消声器,操作岗位设隔音室。 7)震动设备设减震器或减震装置。8)锅炉房设置实体墙实行整体隔声。9)另外,企业投产后不应在夜间进行车辆驾驶测试。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产生固废包括: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约为11537.5t/a和危险废物2695t/a,共计14232.5 t/a。本项目的固体废弃物相当一部分为可资源化废物,其中,金属废料约6000t/a,废包装材料(包括废纸箱、木箱、泡沫废料、废塑料等)约3530t/a。这类固体废物具有较高的回收

29、利用价值,分类收集后定期交给或出售给废旧物资回收站或资源再生公司。不可利用的一般性废物约857.5t/a,其中大部分是废水处理污泥(850t/a),除尘器收集的集尘灰约7.5t/a,可以送往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出售给废品回收站,厨余垃圾等则交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与处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的有5类:磷化渣120t/a ,磷化废水处理污泥约135t/a ,HW17表面处理废物;废滤料2190t/a,HW12染料、涂料废物; HW42废有机溶剂150t/a; HW08废矿物油95t/a; HW49其它废物约140t/a。危险废物总量约2695t/a,占所

30、有固废约20%。所有危险废物将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青岛新天地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转移执行危险废物转移报告联单管理暂行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运输公司负责危废的转移和运输,以避免危险废物造成二次污染。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止措施主要靠加强管理,建立固体废弃物管理制度和分类管理档案。危险废物是本项目固废管理的重点。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分开存放,废物贮存前进行检验、登记、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类别及接受单位名称等信息。危险废物暂存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的相关规范建设。综上所述,本项目所产

31、生的固废都能得到综合利用和妥善处置,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满足环保要求,其固体废弃物防治对策是可行的。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不仅企业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一定的间接社会效益。项目投产后为社会提供约9203人的就业机会。项目研发的先进生产技术,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对促进本地区产品的多样化、上档次有一定推动作用。项目的建设不但能使企业投资、经营者获得经济效益,国家还可以通过企业收取税收、管理费等手段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即墨的开发和经济发展。项目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废气、污水、噪声和固废等污染物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废气、废水处理设施和噪声控制设施是

32、相应的环保手段,可保证项目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满足项目对环境管理的要求。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符合产业政策,产品可满足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显著,有利于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单位应认真落实评价中提出的各项治理措施和环保对策建议,项目运行后在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对周围环境及敏感目标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在即墨市人民政府妥善安置卫生防护距离内拆迁居民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出发,本评价认为该项目的选址和建设是可行的。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联系人: 杜工 电话:0431-85865430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机构名称: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联系地址:青岛市京山路15号 邮编:266003联系人:和工 联系电话:0532-82869856 联系传真:0532-82865401 电子邮箱:hkyhh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