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山石》 .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8284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愈《山石》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韩愈《山石》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韩愈《山石》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韩愈《山石》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韩愈《山石》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愈《山石》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愈《山石》 .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 石(韩愈)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背景介绍,此诗不是写山石,而是一篇叙写游踪的诗。汲取散文的写法,按照行程的顺序,刻画了自己从“黄昏到寺”、“夜深静卧”以及“天明独去”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是一篇诗体的山水游记。很有创意。,山石荦确行径微此句概括了到寺之前的艰难行程,山石险峻,山路曲折。黄昏到寺蝙蝠

2、飞经历艰难的行程后,诗人在黄昏时分到达了山寺,只见蝙蝠在寺院里盘旋。全诗立刻笼罩了一层幽暗的色彩。,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看了院中的美景还不够。不觉已是夜幕降临,热情的僧人夸耀寺庙里的“古壁佛画好”,就拿来火把,领客人去观看。,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寺僧非常殷勤,宾主关系很好。不觉菜饭已经摆上了,床也铺好了,甚至连席子都拂拭干净了。“疏粝亦足饱我饥”,说明诗人因为游山,已是很饿了,觉得寺庙中的粗茶淡饭也很可口。,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这两句写夜晚住宿的情景。“夜深静卧百虫绝”,表现了山寺之夜的清幽。静卧中聆听百虫的鸣叫。夜深了,百虫也停止鸣叫。,“清月出岭光入扉”,

3、诗人仍难以入睡,兴致勃勃地隔窗赏月。主人公彻夜未睡,陶醉于山中夜景中。一切都很宁静、安谧。,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这六句写离寺早行的情景。移步换形,移步换景。,“天明独去无道路”,指天刚亮,雾气很浓,看不清路。“出入高下穷烟霏”,眼前是一片“烟霏”的世界,朦朦胧胧。,“山红涧碧纷烂漫”,烟雾散去,只见烂漫的山花,碧绿的溪水,这种美景令人陶醉。“时见松枥皆十围”,又看到重叠掩映的松树。,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诗人穿行于绿树红叶之中,清风拂衣,泉水淙淙,忍不住赤脚涉过了山涧,身心完全陶醉其中。,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结尾四句,总结全诗。表达了不愿被羁绊,想归隐山水的心情。,总结,这篇诗的突出特点:散文化的诗歌,层次清晰,意象独特,诗人善于捕捉不同景物在特定时间、特定天气里所呈现的特点加以刻画。诗歌气势遒劲,风格壮美。,苏轼曾朗诵山石,还写过一首七绝:“荦确何人似退之,意行无路欲从谁?宿云解驳晨光漏,独见山红涧碧诗。”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