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27802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9.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假山工程设计与施工.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假 山 工 程,山石在园林中,或展示个体的形态美,或展示群体的组合美,或展示掇叠艺术之美,自古以来就是造园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在园林中,用有限的山石或山石状的其它材料,艺术性地再造真山、奇石的景观,我们把这种创作过程称为山石景观工程。山石景观是中国园林艺术景观的一大特色,对形成中国园林的民族风格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山石景观工程是园林建设的专业工程,也是本课程重点内容之一。重点提示:1、景观山石的材料种类、应用及功能 2、置石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3、砌石景观的设计与施工 4、假山的设计与掇叠施工,第一节 概述,山石景观包括假山景观、自然石景观、石作景观和石玩景观四部分内容。假山景观,即通常说的假山

2、景观,是指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自然石景观是指山石不加堆叠,零星布置形成的景观,即置石。主要表现自然裸岩的自然美;石作景观指经艺术雕刻或建筑砌石形成的具有一定工艺美的山石作品;石玩景观指选择天然形成的具有奇异造型和纹理的山石,加以艺术布局和修饰而形成的山石景观。几种景观的共同之处是自然山石材料,或自然山石造型。即山石的自然美。,山石景观在中国园林中,还具有独特的内容美。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石是园之“骨”,也是山之“骨”,甚至一片石即是一座山。这是中国特殊而有趣的微观文化之一。和西方民族不同,在我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石头常常为人们扮演着种种不同的艺术文化“角色”,人们对石头也有

3、着这样或那样的审美关系。我国远古流传的女娲炼石补天的美丽神话。它的产生,应该是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的时代相先后。它一方面寄寓了先民企求征服自然的愿望。朦胧地表达了对石器时代工具功能的不自觉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与先民在幻想中把自然物加以神化并进行崇拜的原始意识有关。我国考古学家就曾多次发现石头图腾崇拜的遗迹。人们在现实领域里和山水建立着物质的交换关系,而且在审美的领城里和山水建立着精神的交换关系。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意趣,给后人以无尽的品味和深远的影响。,中国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唐朝癖石之风甚盛。唐宋时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大盛,出现了专门堆筑

4、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建艮岳于汴京(今开封),并命朱力用“花石纲”的名义搜罗江南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自此民间宅园赏石造山,蔚成风气。宋代江南私家园林也纷纷置石景。明清两代又在宋代的基础上把假山技艺引向“一卷代山,一勺代水”的阶段。明代林有麟编绘的素园石谱中有宣和六十五石图。明、清时期,置石于园则更为广泛,有“无园不石”之说。明代的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张南阳,明清之交的张涟(张南垣)、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关于假山的论述。清代的戈裕良等假山宗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使假山艺术臻于完善。现存的假山名园有苏州的“环秀山庄”、上海的“豫园”、南京的“瞻园”、扬州的“个园”和北

5、京北海的“静心斋”、中南海的“静谷”等。,假山和置石在用料上是相同或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在造型与功能方面有明显区别。假山是人工再造的山石景物的通称,一般地说,置石为山石不加堆叠,呈零星布置,形成可观赏的独立性、组合性或附属性的景致。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美,不具备完整的山形,可以单独成景,也可以结合挡土、护坡、种植、或器设而具有实用功能;置石构成形式简单,体现较深的意境,能达到“寸石生情”的艺术效果。如北京恭王府的“独乐峰”、颐和园东宫门内的对置石景、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等。现存江南名石有苏州清代织造府(在今苏州第十中学)的瑞云峰、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和杭州花圃

6、中的皱云峰;如图5-1-1、2、3,图5-1-1,图5-1-2,图5-1-3,一、山石景观的种类:山石景观包括置石、砌石和假山景观。山则大、可观可游可植,而石则小、可观可品;山有大小、多少、园内壁边之别,石也有个体多少、布置形式的不同。(一)假山景观的种类 1、按构成材料的不同分按掇山所用材料不同分为四种,即土假山、石假山、石土混合假山、岩石园(山)和塑山。,(1)土假山 堆假山的材料全部或绝对大的量为土。此种类型的假山造型比较平缓,可形成土丘与丘陵,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平地外沿作为景色转折点,或用作障景、隔景、以丰富园林景观效果。堆筑土丘和丘陵的工程比较简单,土山工程投资较少,对改变园林风景

7、面貌起一定作用。由于受土壤稳定性的限制,小面积土山不会造成较高山势更不易形成峰峦谷洞景观。如郑州紫荆山公园东区与周围道路的隔离,采用了高3m5m的带状土山。使挖湖与堆山结合起来,有效减少了土方工程量;同时,土山又满足了周边防护性风景林的种植,利于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北京圆明园四十景,也正是利用土冈使不同主题空间达到了巧妙的转折。,(2)石假山 掇假山的材料全部或几乎全部为石。此类假山一般体型比较小,在设计与布局中,常常是用于庭院内、走廊旁,或依墙而建,作为楼层的蹬道,或下洞上亭,或下洞上台等,古代园林中几乎都有这种假山的存在。由于山石不易工,所以石山多用当地所产自然山石堆叠而成。即苏州园林中多湖

8、石假山。如怡园南区假山,以湖石砌为石屏、磴道、花台等,上建有金粟、小沧浪二亭,下构石洞,景观自然优美,宛若天成。北京园林中多青石或房山石,如北海濠濮涧、圆明园流云山、恭王府中部庭园的石山等。石山营造不受坡度限制,可雄伟挺拔,玲珑剔透 悬崖峭壁、峰峦谷洞。,(3)石土混合假山 即假山由土石共同组成。有石多土少和石少土多之分。石多土少的假山一般是表层部分为石,此种类型在江南园林中多见,假山四周全用石构筑。由于有山石的砌护,可有峭壁挺拔之势;在山石间留穴、嵌土、植奇松,可增添生机活力;有时,也可构洞做窟。便于减少山石量和增添游赏内容如南京瞻园、扬州个园、上海豫园、苏州狮子林的假山等。石壁与洞用石构筑

9、,山顶和山后填土或堆土;或是四周及山顶全部用石。土多石少的假山,主要是以土堆成的,土构成山体基本骨架,表面适当点石,其特征相似于土山。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此种类型不很多,特别是江南园林中甚少,而北方园林中较多见。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山林感较强。苏州的沧浪亭与留园西部的假山,北京北海的琼岛,恭王府花园前区假山等。把土山和石山的优点有机地融为一体,造价较低,又可创造丰富的植物景观,故是现代园林比较提倡的。,(4)岩石园(山)包括较直立部分的植物山石墙和平缓的山石河床,再现高山上的多花草地,以及亚高山和深山里的大自然景观,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岩石园是英国园艺的产物。,(5)塑山:我国岭南的

10、园林中早有灰塑假山的工艺,后来又逐渐发展成为用水泥塑的景观石和假山,成为假山工程的一种专门工艺。塑山是用建筑构成材料来替代真山石,能减轻山石景物重量和随意造型。广州白云山公园有多处塑山之作。另外,根据组成材料位置不同有石包土、土包石之分。石包土用于小空间,适宜栽植乔木和灌木;土包石用于硬质环境的改造,如建筑垃圾。适宜栽植浅根性的灌木、藤本和草本。可见,按材料来分便于说明园林要素的生态性。2按山体数量多少的不同分(1)群山 在较大的园林中,山体数量较多,以近次远,有近山、次山、远山,岗阜相连,重叠翻覆,即为群山。,(2)独山 即一个假山单独成景。多出现在较小的园林空间或庭院中,占地面积小。可于外

11、侧配置几块奇石以照应,或配以奇花异草来装点,或结合水景以造奇。别有一番意境在其间。3按假山规模大小的不同分 按山体规模大小的不同分为大假山、小假山和小品山。,(1)大假山 占地范围较广,形体高大而陡峭崎岖。往往是园林中的主景、或是园林的骨架并常有溪流、瀑布、洞窟等景观。这种假山仅在大园林中。一般以土代石或土石相间的方法较为合适。(2)小假山 低而范围小的山。山体虽小也具有自然山体峭壁悬崖、洞穴涧壑之趣。,(3)小品山 用较少的山石勾勒出山景的轮廓,是一种相似而不是的山景,也称“山石小品”。常作为一些建筑空间的点缀品。在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山石小品之类,使景入画。这样

12、便以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此景称为“无心画”,如图5-1-4。以“尺幅画”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看明处,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石景以粉墙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因时而变。如选石景与树景相结合,使人有身居室内而犹如行于林中之感。散点堆叠山石,并配以松、竹、梅,从园窗望之,画意深长,意趣无穷,宛然镜游也。,图5-1-4无心画,4、按假山在园林的位置不同分 按假山在园林位置不同可分为园山、庭山、池山、楼山、壁山、厅山。(1)园山 顾名思义园子内的假山。在小型园林或宅园里,往往不可能容纳体量较大的山水,于是,就以泉石代山水。坐石品泉就具有游山玩水的性质,不过这是静观而

13、不是游览罢了。(2)庭山 建筑院落或园区出入口处所堆叠的假山。(3)壁山 山石嵌入墙壁或依墙堆叠的假山,其景观犹如一幅立体画,又叫壁山。即以墙作为背景,在墙上作石景或山景布置。这是中国园林传统的手法。如图5-1-5,图5-1-5,(3)壁山 山石嵌入墙壁或依墙堆叠的假山,其景观犹如一幅立体画,又叫壁山。即以墙作为背景,在墙上作石景或山景布置。这是中国园林传统的手法。如图5-1-6,图5-1-6,(4)楼山、阁山 以自然叠石所构成的假山作为楼阁的基础。苏州沧浪亭公园的见山楼,如图图5-1-7。(5)池山 水中堆叠的假山,可以步石或园桥与池岸相连,池山最易形成“洞穴潜藏,穿岩迳水,峰峦缥缈,漏月抬

14、云”的景观。颐和园的湖心岛,通过十七孔桥与岸相连,岛为一座嶙峋的小山,漂浮在昆明湖中。北海公园入口处的“仙鹤岛”坐落于水中,是中国传统园林“一池三山”的一个再现。(6)室内山 是所有室内堆叠假山的总称。如书房山、厅山等。一些酒店、宾馆的门厅、楼梯转角处,作一小型山水小景,具有屏障空间弊端,增加情趣的功能。(7)兽山 为动物、飞禽提供栖息环境的假山。这些山有洞穴、流水,枯树以及藤条,锁链等。大多数动物园内都有这种类型的假山。通常说的猴山、孔雀山、狮虎山等。,图5-1-7沧浪亭看山楼,(二)置石景观的种类 置石景观简称石景,或置石。根据石的多少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和叠石。1、特置 指一块山

15、石单独布置形成特别景致,也称孤置。有立、卧之分。竖立的姿态者即“立峰”,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等;横卧者即“卧石”,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北京中山公园的“卧云”。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以及漏窗或地穴的对景;或置于廊间、亭下、水边和园路转弯处,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多为整块体量巨大,造型、质地或色彩特殊的石材;也可以小拼大形成具有较强整体性的结合体。如图5-1-8、9、10,图5-1-8 有基座的特置,图5-1-9 坐落在自然山石上的特置,图5-1-10 颐和园 寿星石,2、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规则布置形成的山石景观。两石对称布置是真正意义上的对置,如北京可园中对置的

16、房山石,但在较大的建筑前或广场中,往往是以规则的行列式布置多块石景,即为“列置”。其作用同样是陪衬建筑,丰富景色。因此,“列置”也属于对置类型。如颐和园排云殿前行列式布置的十二生肖石景,颐和园东宫门内大雄宝殿前的4块对称布置湖石。如图5-1-11。,图5-1-11 对置,3、散置与群置 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零星放置形成的景观,其实质为“攒三聚五”,自由散落的一组自然式石景,故又称散点。如图5-1-11 3-5块石散置,一般称为“小散点”,或散置;6-7块或更多时,占据空间也较大,称为“大散点”,也称“群置”。常用于山坡上,或缓坡草地,或坡地广场的边沿。既减缓了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山增添奇特

17、嶙峋之势,使人工空间与自然空间达到协调的过度。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附近有断有续,散中有聚,脉络显隐。北京柳荫公园的西区小广场。群置山石的密度比散置要大些。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群置处理,以及北京颐和园后山桃花沟用青石作群置处理。,图5-1-12散置,4、土坡叠石 指土坡上叠石。石块密度较大,并且有局部垒叠的结构。园林中土石混合的假山主峰、次峰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山坡叠石来协调,那也难以成为好的山景。土坡叠石是群置向山顶的一种过渡。,(三)石作 山石作为建筑材料,通过雕或砌的方法在园林中形成的景观称为石作景观,有时也称为“石作”。根据方法和结果不同分为石雕、石砌、石器设施。1、

18、石雕 石雕像、石雕画、石雕字都可大大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北京龙潭湖公园的一百个“龙”字,充分表现了中国书法特有的美。2、山石器设 自然山石稍加整形或不必整形直接用作屏障、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以及井台、石臼、石钵等。图5-1-13,图5-1-13 山石器设,(4)与水体相结合的砌石 山石驳岸、山石汀步、石矶等具体内容在水景工程一章已有讲解。如图5-1-14,图5-1-14,三、山石景观的功能,(一)大山作为园林的地形骨架和自然山水园的主景,提供景观展示平台。一些采用主景突出的布局方式的园林尤其重视这一点。或以山为主景,或以山石为驳岸的水池作主景。整个园子的地形骨架、起伏、曲折皆以此为基础

19、来变化。(二)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 划分空间的手段很多,利用山石划分空间具有自然和灵活的特点,特别能具有山水结合、相映成趣的特征,使空间更富于性格的变化。(三)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增加园林趣味性 园林中为了增加文化氛围,画龙点睛、借物明志等,借用山石作石雕、景观石柱、小品石、石玩,剑石,无心画等小品,山石的这种作用在我国南、北方各地园林中均有所见,尤以江南私家园林运用最广泛。,(四)砌石建造功能设施 假山和置石可以因高就低,随势赋形,与园林中的建筑、园路、广场、植物、水体等因素组成各式各样的园景,使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通过山石的装饰,减少某些平板、生硬线条的缺陷,增加自然、生

20、动的气氛,达到和自然环境协调的关系。在坡度较陡的土山坡地常散置山石以护坡。这些山石可以阻挡和分散地面径流,降低地面径流的流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五)、山石用作器设,桌、凳、床、栏、石灯笼、石臼、石磨等。,(六)创造内向空间,洞、窟、窑,第二节 景观山石的材料与性能,一、按形状分(一)湖石类 湖石是江南园林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也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一类山石。人们对山石的评判标准也局限于“瘦、皱、漏、透”。湖石多数是经过溶融的石灰岩、砂积岩类,体态玲珑通透,表面多弹子窝洞,形状婀娜多姿。在我国分布很广,如江苏太湖石、安徽巢湖石、广东英石、山东仲官石、北京房山石等只不过在色泽、纹理和形态方面有些差别

21、。,1、太湖石 此石原产在苏州所属太湖中的洞庭西山。这种山石质坚而脆,扣之有微声,由于风浪或地下水的溶融作用,其纹理纵横,脉络显隐、石面上遍多呦坎,称为“弹子窝”,扣之有微声。还很自然地形成沟、缝、穴、洞,有时窝洞相套,玲珑剔透,蔚为奇观,具有“瘦,皱,漏,透”之美。如图5-2-1、2、3。,图5-2-1 太湖石,图5-2-2 太湖石,图5-2-3太湖石 玉玲珑,2、房山石 产于北京房山一带,因之为名。质地不如太湖石脆,有一定韧性。形体上有太湖石的涡、沟、环、洞类变化;但容重较大,扣之无共鸣声;其洞涡不如太湖石大,且为多密集的小孔穴。外观比较沉实、浑厚、雄壮。如图5-2-4、5。,图5-2-4

22、 房山石,图5-2-5,3、英石 产广东省英德县一带。淡青灰色,有的间有白脉笼络,大多数英石形体为中,如故宫御花园“鲲鹏展翅”,小型,很少见有很大块的。质坚而特别脆,用手指弹扣有较响的共鸣声。这种山石常见于几案石品,在岭南园林中也有用这种山石掇山的。如图5-2-6、7。,图5-2-6 英石,图5-2-7,4、南阳石 产于河南南阳一带。也是石灰岩,新开采的呈淡土黄色,当地人也称“白太湖石”经长时间风吹日晒后表面带些灰黄色。质地不如太湖石脆,石质较绵,形体上有太湖石的涡、沟、环、洞类变化。5、灵壁石 产安徽省灵壁县。其石材为中灰色或灰黑色、清润,质地亦脆,用手弹亦有共鸣声。石面有蚴坎的变化,石形亦

23、千变万化,但其孔眼少、有宛转回折之势。这种山石可特置成景,更多的情况下作为盆景石玩。如图5-2-8。6、宣石 产于安徽宁国县。其色如积雪覆于灰色石上,由于为赤土积渍,因此带些赤黄色,久置后愈旧愈白。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扬州个园用它作为冬山的材料,效果显著。如图5-2-9、10,图5-2-9宣石,图5-2-8灵壁石,图5-2-10,(二)黄石 块状,是一种带橙黄颜色的细砂岩,产地很多,苏州、常州、镇江以及江浙的一些地方皆有所产,但以常熟虞山的自然景观为著名。其石型体顽穷,节理面近乎垂直,棱角明显,方正刚劲,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黄石平正大方、立体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强列的光影效果,无孔洞,

24、呈黄、褐、紫等色。如图5-2-11、12。,图5-2-11黄石,图5-2-12,(三)青石 块状或片状,即一种青灰色的细砂岩。北京西郊洪山口一带,河南新密一带均有所产。青石的节理面不像黄石那样规整,有相互垂直的纹理,块形既“青石块”;也有交叉互织的斜纹,形体为片状既“青云片”。如图5-2-13、14。,图5-2-13青石,图5-2-14,(四)笋石 外形修长如竹笋一类山石的总称。由于其单向解理较强,凿取成形如剑,故又名“剑石”。这类山石种类多,产地颇广,如江苏武进斧劈石、广西槟榔石、浙江白果石、北京青云片石等。石皆卧于山土中,采出后直立地上,利用山石单向解理而形成的直立型峰石,园林中常作独立小

25、景布置。如扬州个园的春山,故宫御花园的竹石花台等。常见石笋又可分为以下4种。图5-2-15、16、17 1、白果笋 是在青灰色的细砂岩中沉积了一些卵石,尤如白果嵌于石中,故名为之。其形如“剑”,嵌入卵石如“子”,细砂母岩为“母”,又被称为“子母石”或“子母剑”的。这种山石在我国各园林中均有所见。有些假山师傅把大而圆的头向上的称为“虎头笋”,而上面尖而小的称“凤头笋”。2、乌炭笋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乌黑色的石笋,比煤炭的颜色稍浅而无甚光泽。如用浅色景物作背景,这种石笋的轮廓就更清新。犹如一画皆笔画。3、慧剑 是指一种净面青灰色或灰青色的石笋,这是北京假山师傅的沿称。北京颐和园前山东腰有高可数丈的

26、大石笋就是这种“慧剑”。如图5-2-8。,图5-2-15,图5-2-16,4、钟乳石笋 即将石灰岩经溶融形成的钟乳石倒置,或用石笋正放用以点缀景色。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有用这种石笋作特置小品的。如“云盆”,形为盆,纹如云,如图5-2-18。,图5-2-17 慧剑,图5-2-18 钟乳石,(五)大理石 又称云石,因其纹理朦胧,又称“晕纹石”(六)吸水石类 也称上水石类。体态不规划,表里粗糙多孔,质地疏松,有较强吸水性能,多土黄色,深浅不一,各地均产。四川砂片石属于这一类。此类山石建于水池中,或水边,沼泽,并有植物相配。另外,在山石盆景中也常用。这类石质不坚,不宜作大山用。(七)卵石与砾石 卵石也称石

27、蛋,卵圆形,多产于山脚,水边,由流水撞击,冲刷而成。大者可置石成景,小的可作各式图案铺装,或室内清赏,御花园石蛋。这类多有加筋纹理。石蛋即产于海边、江边或旧河床的大卵石,有砂岩及各种质地的,体态圆润,质地坚硬,表面风化呈环形剥落状,岭南园林中运用比较广泛。如广州市动物园的猴山、广州烈士陵园等均大量采用。,(七)其它石品 在园林中应用的除以上山石以外,还有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黄蜡石、响水石等。木化石古老朴质,数量极少,常作特置或对置;如能群置,景观更妙,如武汉地质大学的树化石园,是园林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如图5-2-19 松皮石是一种暗土红的石质中杂有石灰岩的交织细片,石灰石部分经长期溶融或人

28、工处理以后脱落成空块洞,外观像松树皮突出斑驳一般。黄蜡石色黄,表面若有蜡质感。质地如卵石,多块料而少有长条形。广西南宁市盆景园即以黄蜡石造。响水石在河南南阳一带有用。河南林州一带的片层状花岗岩夹杂有园形、椭圆形的浅灰色斑点形如雪花,当地称“雪花石”,表面平整是山石座凳、自然式铺装不可多得的材料。也有的片层状花岗岩为锈红色,开凿厚度可达1cm2cm。用于园林建筑的屋面也非常具有特色的。(八)塑石塑山 用灰浆或钢筋混凝土仿自然山石外貌制作的山石景观,即为塑石塑石。,图5-2-19北植宿根花卉园 木化石,图5-2-20,图5-2-21,图5-2-22,第三节 砌石景观设计与施工,一、山石花台(一)立

29、意布局 砌山石作花台,抬高了种植床高度,即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和安排合宜的观赏高度。比较灵活的布置庭园空间,使得花木、山石显出相得益彰。园林中常以山石作成花台,种植牡丹、芍药、南天竺等忌阴湿的观赏植物。花台要有合理的布局,适当吸取篆刻艺术中“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手法,采取占边、把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手法,使之有收放、明晦、远近和起伏等对比变化。(二)造型与结构设计 主要表现在平面、立面和断面三方面:花台的平面轮廓和组合 花台的组合要求大小相间,主次分明,梳密多致,若断若续,层次深厚.在外围轮廓整齐的庭院中布置山石花台,花台的一边与外围轮廓近平行,或依墙边而建,有时也用块石砌成规整形的花台。图5

30、-3-1,花台的立面轮廓要有起伏变化 花台立面轮廓的高低起伏变化,花台中点缀少量山石,以及花台边缘外埋置一些山石,使之有更自然的变化,或花台局部山石结合休息座凳如要求有高低、层次和虚实的变化、有高擎于台上的峰石,也有低隆于地面的露岩.,图5-3-1 花台平面布置,图5-3-2,花台的断面结构要伸缩、虚实和藏露的变化 花台的断面轮廓既有直立,又有坡降和上伸下收等变化。这些细部处理技法很难用平面图或立面图说明。必须因势延展,就石应变。其中很重要是虚实明暗的变化、层次变化和藏露的变化。具体做法就是使花台的边缘或上伸下缩、或下断上连、或旁断中连。化单面体为多面体。模拟自然界由于地层下陷、崩落山石沿坡滚

31、下成围、落石浅露等形成的自然种植池的景观。见图5-3-3。,图5-3-3 花台立面,图5-3-4,(三)相石择面 花台所用山石为通货石,不求单个石的造型,重砌石的组石艺术,如选个别奇石可砌在引人注目的区段.(四)结构稳固 直立时浆砌,差安接牢,主要为砌,巧妙安排排水孔.(五)艺术处理 江南私家园林也常在墙隅镶填小型山石花台。,二.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一)立意,布局 园林中的廊子为了争取空间的变化和使游人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物,在平面上往往做成曲折回环的半壁廊。这样便会在廊与墙之间形成一些大小不一、形体各异的小天井空隙地。可以用山石小品来“补白”,如置石于窗外补窗之白即为“尺幅窗”和“无心画

32、”。用山石小品来“补白”,使之在很小的空间里也有层次和深度的变化。同时可以诱导游人按设计的游览序列入游,丰富沿途的景色,使建筑空间小中见大,活泼无拘。在内墙上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景入画。这样便以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此景称为“无心画”。以“尺幅窗”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看明处,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石景以粉墙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因时而变。如选石景与树景相结合,使人有身居室内而犹如行于林中之感。(二)造型与结构设计 拼接,整合,数块山石要相对紧凑,入画造型.,图5-3-5,(三)相石择面 选以瘦、俏、浅色的山石。有较好的

33、国画效果,画面高度以平视为佳.(四)定基安石(五)艺术处理 处理好边框,屏络显画,边框为多种造型,如芭蕉叶,宝葫芦,扇形等 四、山石景墙立意目的,布局择石、艺术处理(一)立意布局隔景、障景、支撑(二)造型与结构设计平面、立面、多方位透视(三)相石择面(四)砌石施工选石、砌石、修饰(五)艺术处理,1,2,3,4,5,6,图5-3-6,五、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一)踏跺与蹲配 1.立意,布局 用自然山石作台阶即所谓的踏跺,它有助于处理从人工建筑到自然环境之间的过渡。蹲配是常和如意踏跺配合使用的一种砌石方式,具有遮挡踏跺施工遗留不美观之处。蹲配从实用功能上来分析,它可兼备垂带和门口对置的石狮、石

34、鼓之类装饰品的作用。从外形上又不像垂带和石鼓那样呆板。它一方面作为石级两端支撑的梯形基座,也可以由踏跺本身层层叠上而用蹲配遮挡两端不易处理的侧面。2.造型与结构设计 3.相石择面 石材选择扁平状的,不一定都要求是长方形。选以各种角度的梯形甚至是不等边的三角形则会更富于自然的外观。”蹲”体量大而高,”配”体量小而低。4.砌石施工 撑实垫板,石间不留孔,防长草滑,外侧可植草.山石踏跺有石级并列的,也有互相错列的;有径直而入的,也有偏径斜上的。如图5-3-7。,图5-3-7 如意踏跺和蹲配、抱角、镶隅,(二)抱角和镶隅 1.立意,布局 即环抱于墙外角的“抱角”和镶嵌于墙内角的“镶隅”。砌石于外墙角称

35、抱角;砌石于内墙角称镶隅。应用抱角,本来是在建筑外面包了一些山石,却又似建筑座落在自然的山岩上;而砌嵌于内抑处的山石,有外山延绵之趣.2.造型与结构设计 园林建筑体量一般不大,所以无须做过于臃肿的抱角。当然,也可以用以小衬大的手法用小巧的山石衬托宏伟、精致的园林建筑。3.相石择面 山石抱角和镶隅的体量均须与墙体所在的空间取得协调。山石抱角的选材应考虑如何使石与墙接触的部位,特别是可见的部位能吻合起来。4.砌石施工 不存水,不丢垃圾,不欺墙 5.艺术处理 江南私家园林多用山石作小花台来镶填墙隅。花台内点植体量不大却又潇洒、轻盈的观赏植物。这里用石量很少,但造景效果很突出。苏州留园”古木交柯”与”

36、绿荫”之间小洞门的墙隅用矮小的山石和竹子组成小品来陪衬洞门。由于比例合适,景物的主次分明,均可说明山石小品”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造景特点。如图5-3-8、9、10、11、12。,图5-3-8,图5-3-9 踏跺,图5-3-11,图5-3-12,(三)粉壁置石 粉壁理石在施工方面的特殊要求是:1.立意布局 丰富空间变化,”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段,布置在墙壁前.2.造型与结构设计 大者如山石掇成的山,小者如景石.大者施工可参照假山的施工技术操作要点;较小者类似于置石,但比置石的层次要求要丰富些。要求自身结构要稳固,而且也要不影响周围建筑与设施的使用。即山与围墙或山墙的基础应是分开的,因为二者的地基

37、荷载不同沉降量也不同;块与墙体之间尽量留有空当山石不简墙、不欺墙以免对墙产生倒向推移力而造成危险;应处理好壁山的排水在山石与墙体之间不宜留有可存水的坑窝造成雨水渗入墙内的后果。3.相石择面 4.砌石施工 5.艺术处理 园冶有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苏州留园“鹤所”墙前以山石作基础布置,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并用小石峰点缀建筑立面。这样一来,白粉墙和暗色的漏窗、门洞的空处都形成衬托山石的背景,竹、石的轮廓非常清晰。见图5-3-13、14。,1,2,3,4,5,6,图5-3-13 粉壁置石,图5-3-1

38、4,(四)云梯 即以山石掇成的室外楼梯。1.立意布局 节约使用室内建筑面积,又可成自然山石景,又有仙山琼阁之意境,多布置在建筑背面或主立面一侧.如图5-3-15 2.造型与结构设计 功能要求其可登攀,造型要求与周围环境协调,形体适当.3.相石择面 4.砌石施工 容易出的错误是山石楼梯暴露无遗、和周围的景物缺乏联系和呼应。做好云梯往往要组合丰富,变化自如。5.艺术处理 扬州寄啸山庄东院将壁山和山石楼梯结合一体。由庭上山,由山上楼,比较自然。其西南小院之山石楼梯一面贴墙,楼梯下面结合山石花台与地面相衔接。自楼下穿道南行,云梯一部分又成为穿道的对景。山石楼梯转折处置立石,古老的紫藤绕石登墙,颇具变化

39、,是使用功能与造景相结合的一个佳例。另一例为留园“明瑟楼”便以假山楼梯而成景,图5-3-15 网师园梯云室,一、自然山体景观(一)自然山体的形象特征 1.形象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雄:即雄伟。指山体高大和山坡陡峭所形成的气势。如“华山天下雄”来源于高大山体及其三面的悬崖峭壁。奇:即奇特。指具有奇松、奇石、云海、山泉的景观。如“雁荡龙脉;匡庐瀑布,黄山石笋”被称为“天下三奇”。险:即险峻。山脊高而窄形成的景观。如华山。秀:即秀丽。指精巧葱绿,且多与水体结合。如桂林山水的奇秀,峨眉山之秀。幽:即幽深。指景点视域狭窄,层次多,曲折通幽。如鸡公山大茶沟景观。旷:即畅旷。指山体临宽阔水面或大草坪所构成的景

40、观。如河南南湾水库诸山、面临开阔的大水面所形成的景观。,假山景观的设计与施工,山顶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般分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峰又可分为剑立式(上小下大,竖直而立,挺拔高矗)、斧立式(上大下小,形如斧头侧立,稳重而又有险意)、流云式(横向挑伸,形如奇云横空,参差高低)、斜劈式(势如倾斜山岩,斜插如削,有明显的动势)、悬垂式(用于某些洞顶。犹如钟乳倒悬,滋润欲滴,以奇制胜)。其它如莲花式、笔架式、剪刀式等不胜枚举。2、自然山水相互依存 山体的峰、岭、峦、顶、谷、岗、壁、坞、洞、磴道和栈道与水体的泉、瀑、潭、溪、涧、池、矶和汀石是相互依存的。山水宜结合一体,才相得益彰。(二)山的分区与组成单元

41、,1、山的分区 图5-4-1 山分为山阳与山阴,阴阳相背,大山的阴坡土壤湿润,植被丰富而密;阳坡土壤干燥,植被稀少而疏。即“阳疏阴密”。中小山体的阳面适宜居住和活动而喧闹,阴面以防护性植物为主而寂静,即“前喧后寂”,在掇山时必须注意。,图5-4-1,2、山的组成单元 如图5-4-2 山体包括:山麓、山腰、山肩、山头、山脊;多姿多彩。(1)坡、阜(2)岗、谷(3)峰、壑(4)崖、洞,图5-4-2,二、假山的布局与造型设计,(一)山水依存,相得益彰 山水是自然景观的主要组成。“水得地而流,地得水而柔”、“山无水泉则不活”、“有水则灵”都是强调山水结合的观点。“山脉之通按其水境,水道之达理其山形”。

42、还有喻山为骨路、水为血脉、建筑为眼睛、道路为经络、树木花草为毛发的说法,也是强调自然风景要素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图5-4-3、4。假山艺术最根本的原则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假山布置应概括自然景观。,图5-4-3,图5-4-4,二、假山的布局与造型设计,(二)相地合宜,造山得体 即选择和结合环境条件确定山水的间架和山水形势,与环境相谐调。造山得体还要遵循虚实画理,虚实画理在掇山方面表现为:四面环山,中有余地,则四山为实,中地为虚。重山之间必有层次,层次之间必有距离,则山体为实,距离为虚。一山之中有岗峦洞壑,则岗峦为实,洞壑为虚。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则有石处为实,无石处为虚。图5-4-5、6,图

43、5-4-5,图5-4-6,(三)巧于因借 混假于真 人为的假山又必须力求不露人工的痕迹,令人真假难辨。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一脉相承的假山,贵在似真非真,虽假犹真,耐人寻味。整个形体与峰的构成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就是“透、漏、瘦、皱”。依皴合山。如图5-4-7,图5-4-7 郑州白庙水厂壁山,(四)主次有别 相辅相称 无论山体数量多少,只能有一个主山或主峰,其余的都是客山,主山或主峰在体量和造型以及位置上必须有统领的作用.所以,定主山、立主峰是首位,即先定主峰的位置和体量,再考虑如何搭配次峰和配峰,达到突出主体,次相辅弼的效果。假山主次关系的处理,还可通过空间对比的手法来表示,疏则个体明显,容易突出

44、;密则层次深远、景观丰富。有疏有密,除繁精简,弱次强主。如图5-4-8,图5-4-8,(五)三远变化 步移景异 宋代画家郭熙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用前低后高,山头作之字形分局;深远,用两山并峙,犬牙交错来处理;平远,用平岗小阜,错位去观察的处理方法。,图5-4-9假山三远,(六)远观山势,近看石质“山势”指山水的形势。亦即山水的轮廓、组合与所体现的动势和性格特征。石质指石头的性质,通过色彩,皱纹,洞涡等表现出来,受石种,产地等多方面的影响.山的组合包括“一收复一放,山势渐开而势转。一起又一伏,山欲动而势长”、“山

45、之陡面斜,莫为两翼”、“山外有山,虽断而不断”、“作山先求入路,出水预定来源。择水通桥,取境设路”等多方面的理论。,(七)寓情于石,情景交融 对山石的微观欣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点.常运用象形、比拟和激发联想的手法造景。所“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也是要求无论置石或掇山都讲究“弦外之音”。起伏曲折山体的平面轮廓应曲折自如,立面轮廓从山麓到山头,峰峦岗巅应起伏变化。此外,假山用石不可杂,石纹理不可乱、石块大小不可协、石缝安排不可多。如图5-4-10,图5-4-10,三、假山施工()施工准备 1石料的准备(1)石料的选购 选择通货石的原则大体上是:大小搭配,形态多变,石质、石面、石纹应力求基本统一

46、。(2)走石 山石基本到位后因“找面”而最后定位移为“走石”。走石用铁撬棍操作,可前、左、右转动山石至理想位置。(3)石料的分类 又称读石,品石。石料到工地后应有秩序的、分块平放在地面上,以供“相石之需”。一般可用如下方法进行:,1)上好的单块峰石应 按施工造型的程序峰石多是作为最后使用的,故应放于离施工场地稍远、最安全的地方,以防止其它石料在使用吊装的过程中与之发生碰撞而造成损坏。2)其它石料可按其不同的形态、作用和施工造型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放。3)要有次序地进行排列式放置,23块为一排,成竖向条形置于施工场地。条与条之间留有较宽裕的(约15m)通道以供搬运石料之用。每一块石料的摆放都力求单独

47、,即石与石之间不能挤靠在一起,更不能成堆放置。4)为保证叠石造的整体效果,山石拼叠的施工场地,要选一个最佳观赏点,假山师傅随时定点位置观察审视,假山师傅每堆叠一块料都要从堆叠山石处再返回到定点的位置上进行“相形”,这是保证叠石造山整体不偏的极其重要的细节。5)最忌讳的是边施工边进料,使工程人员无法将所有的石料按其各自的形态特征进行统筹的计划和安排。,2、工具的准备(1)手工工具与操作 l)铁锤 在叠石造山施工中,铁锤主要用于敲打山石或取山石的刹石和石皮。2)竹刷 竹刷主要用于山石堆叠时水泥缝的扫刷,它要求在水泥未完全凝固前即扫刷缝口。3)粗棕绳 山石短距离搬运时可用粗绳绑。绳子的结扣既要易打又

48、要好松还不能松开滑掉,而是要越抽越紧,即山石自身越重,绳扣越紧。4)抹子 是整理山石拼凑缝口的水泥接缝的专用工具。5)毛竹片、钢筋夹、撬棍与木刹 主要用于临时性支撑山石,以利于山石的拼接、拼叠和做缝,待混凝土凝固后或山石稳固后再行拆除。6)脚手架与跳板 大体量的山石的拼叠做缝,和山洞或山石的券梁需要用脚手架与跳板来太高工作站点,这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2)机械器具 假山堆叠需要的机械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械、运输机械和起吊机械。对于一些大型的叠石造山工程,吊装设备尤显重要合适的起重机可以完成所有的吊装工作。(3)辅助固定设施 银锭扣 为生铁铸成,有大、中、小三种规格,主要用以加固山石间的水平

49、联系。如图5-4-11。铁爬钉 也称“铁锔子”。用熟铁制成,用以加固山石水平向及竖向的衔接。如图5-4-12。,图5-4-11 银锭扣,图5-4-12 铁爬钉,铁扁担 铁扁担之两端成直角上翘,翘头略高于所支撑石梁两端.多用于加固山洞,作为石梁下面的垫梁。如图5-4-13。吊架 形式有马蹄形吊架和叉形吊架的,从上一块山石上挂下来,作为下一块山石的架座。如图5-4-14。,模胚骨架 以铁条或钢筋为骨架,外贴石皮,在用小块山石堆山拼接时。,图5-4-13 铁扁担,图5-4-14 马蹄形吊架和叉形吊架,(二)分层施工 施工要点: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层作业。每层高度约在0.3-0.8米之间,

50、各工作面叠石务必在胶结料未凝之前或凝结之后继续施工。万不得在凝固期间强行施工,一旦松动则胶结料失效,影响全局。一般管线水路孔洞应预埋、预留,切忌事后穿凿,松动石体。对于结构承重受力用石必须小心挑选,保证有足够强度。山石就位前应按叠石要求原地立好,然后栓绳打扣。无论人抬机吊都应有专人指挥,统一指令术语。就位应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掇山始终应注意安全,用石必查虚实。栓绳打扣要牢固,工人应穿戴防护鞋帽,掇山要有躲避余地。雨季或冰期要排水防滑。人工抬石应搭配力量,统一口令和步调,确保行进安全。掇山完毕应重新复检设计(模型),检查各道工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补漏,冲洗石面,清理场地。有水景的地方应开阀试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