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455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0.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石景观工程设计.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山石景观工程设计(18学时),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景观山石的材料与特征 第三节 假山景观工程设计 第四节 置石景观工程设计 第五节 砌石景观工程设计 第六节 塑山与塑石景观工程设计,第一节 概 述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并以自然山水园著称于世。山石是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重要素材,在园林中或展示个体的形态美,或展示群体的组合美,或展示掇叠艺术之美。山石景观工程指的是用有限的山石或山石状的其它材料,艺术性地再造真山、奇石景观的创作过程。山石景观是中国园林艺术景观的一大特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玲珑多姿而驰名中外,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象征之一。山石景观包括假山景观、置石景观、石作

2、景观等内容。假山景观是指园林中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提炼,人工再造且具较为完整山形的山石景物,亦称掇山;体量相对较大,可观、可游、可植。置石景观是指山石不加堆叠,独立式或组合式造景,主要表现景石的个体或局部自然美,不具备完整的山形;体量相对较小,可观、可品。石作景观指经艺术雕刻或建筑砌石形成的具有一定工艺美或自然美的山石作品。,一、山石景观的种类(一)假山景观的种类 1、按掇山材料的不同:分四种,即土山、石山、石土混合山、塑山。(1)土山:堆假山的材料全部或绝对大的量为土。此类假山造型比较平缓,可形成土丘与丘陵,占地面积较大。土山利于植物生长,能形成

3、自然山林的景象,极富野趣,所以在现代城市园林中应用较多,并在地形设计中加以专门研究。(2)石山:掇山的材料全部或几乎全部为石。此类假山一般体型比较小,李渔所说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个道理。(3)石土混合山:由土石共同组成,有石多土少和石少土多之分。(4)塑山:水泥等塑的景观石和假山,成为假山工程一种新的专门工艺,能减轻山石景物重量,且能随意造型。,2、按山体数量多少的不同:分群山和独山。(1)群山:在较大的园林中,山体数量较多,以近次远,有近山、次山、远山,岗阜相连,重叠翻覆,即为群山。(2)独山:即一个假山单独成景。多出现在较小的园林空间或庭院中,占地面积小。3、按假山规模大小的不同:

4、分大假山、小假山和小品山。(1)大假山:占地范围较广,形体高大而陡峭崎岖,是园林中的主景或园林的骨架,并常有溪流、瀑布、洞窟等景观。(2)小假山:低而范围小的山,山体虽小,也具有自然山体峭壁悬崖、洞穴涧壑之趣。(3)小品山:用较少的山石勾勒出山景的轮廓,不具备山体的完整结构,常作为一些建筑空间或平缓草坪地的点缀品。,4、按假山在园林的位置不同:分园山、庭山、池山、楼山、壁山、厅山等。5、按施工方式不同:分堆山、掇山、凿山和塑山。堆山也称筑山,指篑土筑山;掇山指用山石掇叠成山;凿山指开凿自然岩石,所余之物成山;塑山指用石灰浆、水泥、砖、钢丝网、玻璃钢等材料塑成假山。假山种类的划分是相对的,便于初

5、学。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复合式的。,(二)置石景观的种类 置石景观简称石景,或置石。根据石的多少可分为特置、对置、散置和群 置、叠石。1、特置 指一块山石单独布置形成特别景致,也称孤置。有立、卧之分。竖立的姿态者即“立峰”,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瑞云峰”等;横卧者即“卧石”,如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北京中山公园的“卧云”。,颐和园 寿星石,2、对置 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规则布置形成的山石景观。3、散置与群置 大小、形态不同的山石零星放置形成的景观,其实质为“攒三聚五”,自由散落的一组自然式石景,故又称散点。4、土坡叠石 指土坡上叠石。石块密度较大,并且有局部垒叠的结构。土坡叠石是群置向山顶

6、的一种过渡。,(三)石作景观的种类 山石作为建筑材料,通过雕或砌的方法在园林中形成的景观称为石作景观,有时也称为“石作”。根据方法和结果不同分为石雕、山石器设、石砌等。1、石雕石雕像、石雕画、石雕字都可大大增加园林的文化内涵。北京龙潭湖公园的一百个“龙”字,充分表现了中国书法特有的美。2、山石器设 自然山石稍加整形或不必整形直接用作屏障、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以及井台、石臼、石钵等。3、石砌 通过建筑的手法,建造山石花台、山石景墙、山石驳岸、山石蹬道、汀步、步石等。,二、山石景观的功能与作用 山石景观多种多样,几乎存在于园林任何空间。根据在园林中常出现的种类,其功能可概括为下列几点:1、

7、作为园林的地形骨架和自然山水园的主景。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增加园林趣味性。4、砌石建造功能设施。5、山石用作器设。6、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三、传统假山艺术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1、假山艺术的形成阶段-秦汉时期 该时期假山艺术的特征主要有:(1)假山艺术始于秦汉,而且形成的“一池三山”造园型制一直影响后世,成为是我国造园史上历代相传、广为应用的重要技法。(2)假山选材以土为主,初期为“筑土为山”,秦汉后期则有见“构石为山”。(3)堆山手法是写实的,效仿真山,追求山水的自然美,可游可居的实用功能较多,但大都具有纪念或象征色彩。(4)气势磅礴、规模庞

8、大,举国家之力而为,工期长。,2、假山艺术的成熟阶段-唐宋时期 该时期假山艺术的特征主要有:(1)“假山”一词出现并逐渐流行,“写意”假山出现并得以发展,施工技艺日臻成熟。(2)假山选材仍以土为主,但土石相间的假山发展较快。(3)堆山手法是写实与写意并存,大型假山以写实为主,小型假山以写意为主;具有浑厚舒展的轮廓和葱郁的树木,追求山水的意境美,可游、可居、可栖、可赏。(4)玩石之风盛行,出现对峰石“瘦、皱、漏、透”美的评价。,3、假山艺术的繁荣阶段-明清时期 该时期假山艺术的特征主要有:(1)“写意”假山得以极大发展,意境深邃,“一拳代山、一勺代水”,具有高 度抽象性;“虽云万重岭,所玩终一丘

9、”,利用山水的局部反映自然,以“留白”的 间接手法扩大空间。(2)假山选材石占了绝大多数,假山体型变小;到清中晚期,假山更以纯 观赏对象而追求新奇的构图效果,追求山水的形式美。(3)堆叠假山的理论专著出现,假山施工技艺达到最高峰。,四、山石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 1、山石景观艺术的现状(1)山石景观艺术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山石景观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生搬硬套、形式过于单一、人工痕迹明显、雷同等等。2、山石景观艺术的时代性 园林艺术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体现,是物化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 因此,园林往往以鲜明的形态具体生动地传达出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的文化特征。现代园林已从

10、过去的封闭走向开放,其文化背景、服务对象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应该到处套用传统园林石景的做法,因此,叠石艺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进入到现代空间,传统石景艺术将如何纳入时代精神,并与当今的科技很好地结合起来?,3、现代山石景观艺术的走向(1)去粗存精地吸收传统园林石景艺术 提取优秀而富于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以现代意识和表现技巧,结合当今城市的环境特点进行再创造,既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借鉴西方先进的石景艺术手法 用抽象的手法营造石景,如劳伦斯哈普林的伊拉凯勒水景广场瀑布,就是对美国西部悬崖与台地的大胆抽象的联想。又如爱悦广场中极具韵律感的折线型大台阶,就

11、是对自然等高线的高度抽象与简化。,极简主义设计师彼得沃克的作品:泰纳喷泉,(3)广泛应用材料、新技术 我们应注重开发和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如利用灰泥、水泥、混凝土、有机树脂、玻璃钢等材料,进行人工塑石。塑石有很多的优点,如可塑性大、造型随意、体量可大可小、色彩可多变、重量轻、节省开支、施工方便、不因开采石材而破坏环境等。随着科技日益进步,塑石材料、技术亦会大有改进,塑石将会更加贴近天然山石本色,达到“假”石宛如“真”石的境界。(4)当代石景艺术应树立生态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建设生态园林,将是园林行业发展的趋势。石景是园林的重要构成元素,自然应遵循这一发展趋势,设计师要树立园

12、林石景中的生态观,倡导绿色设计。,第二节 景观山石的材料与特征,一、传统景观山石(一)湖石类 湖石是江南园林中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也是历史上开发较早的一类山石。人们对山石的评判标准也局限于“瘦、皱、漏、透”。湖石多数是经过溶融的石灰岩、砂积岩类,体态玲珑通透,表面多弹子窝洞,形状婀娜多姿。在我国分布很广,如江苏太湖石、安徽灵壁石、广东英石、安徽宣石、北京房山石等只不过在色泽、纹理和形态方面有些差别。,太湖石,房山石,英石,灵壁石,宣石,(二)黄石 块状,是一种带橙黄颜色的细砂岩,产地很多,苏州、常州、镇江以及江浙的一些地方皆有所产,但以常熟虞山的自然景观为著名。其石型体顽穷,节理面近乎垂直,棱

13、角明显,方正刚劲,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黄石平正大方、立体感强,块钝而棱锐,具有强列的光影效果,无孔洞,呈黄、褐、紫等色。,(三)青石 块状或片状,即一种青灰色的细砂岩。北京西郊洪山口、河南新密一带均有所产。青石的节理面不像黄石那样规整,有相互垂直的纹理,块形既“青石块”;也有交叉互织的斜纹,形体为片状既“青云片”。,(四)笋石/石笋 外形修长如竹笋一类山石的总称。由于其单向解理较强,凿取成形如剑,故又名“剑石”。产地颇广,如江苏武进斧劈石、广西槟榔石、浙江白果石、北京青云片石等。园林中常作独立小景布置,如扬州个园的春山,故宫御花园的竹石花台等。常见石笋又可分为以下4种。1、白果笋:是在青灰色

14、的细砂岩中沉积了一些卵石,尤如白果嵌于石中,故名。其形如“剑”,嵌入卵石如“子”,细砂母岩为“母”,又被称为“子母石”或“子母剑”的。大而圆的头向上的称为“虎头笋”,而上面尖而小的称“凤头笋”。2、乌炭笋:是一种乌黑色的石笋,比煤炭的颜色稍浅而无甚光泽。如用浅色景物作背景,这种石笋的轮廓就更清新。3、慧剑:是指一种净面青灰色或灰青色的石笋,这是北京假山师傅的沿称。北京颐和园前山东腰有高可数丈的大石笋就是这种“慧剑”。4、钟乳石笋 将石灰岩经溶融形成的钟乳石倒置,或用石笋正放用以点缀景色。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有用这种石笋作特置小品的。如“云盆”,形为盆,纹如云。,(五)大理石 大理石因云南大理所产此

15、石质优而得名,又称云石;河南省南阳地区也盛产此石。大理石因其纹理朦胧,又称晕纹石。如留园的“雨霁石”、天坛公园的“山川出云”等,常作为小品石。在现代园林中,也用作桌、凳、屏饰等器设,以及花台、景墙、浮雕的贴面材料。(六)吸水石类 吸水石也称上水石类。体态不规则,表里粗糙多孔,质地疏松,有较强吸水性能,多土黄色,深浅不一,各地均产。这类山石用于水中、池边或沼泽环境,与植物相配,另外,在山石盆景中也常用。这类石质不坚,不宜作大山用。(七)卵石与砾石 卵石也称石蛋,卵圆形,多产于海边、江边或旧河床的大卵石,有砂岩及各种质地的,体态圆润,质地坚硬。大者可置石成景,小的可作各式图案铺装,或室内清赏。如故

16、宫御花园的大卵石“和尚拜月”;在岭南园林中应用较多,双秀公园日本园有大量的散置卵石,充分表现了海滨岛国的风景。,(八)其他石品 我国山石资源极其丰富,在园林中应用的除以上山石以外,还有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黄蜡石、响水石等。木化石古老质朴,数量极少,常作特置或对置,如能群置,景观更妙,如深圳仙湖植物园的木化石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树化石园,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松皮石是一种暗土红的石质中杂有石灰岩的交织细片,石灰石部分经长期溶蚀或人工处理以后脱落成空块洞,外观像松树皮突出斑驳一般。黄蜡石色黄,表面有蜡质感,炙块状而少有长条形,广西南宁市盆景园即以黄蜡石造景。响水石在河南南阳一带有用。河南林

17、州一带的层片状花岗岩中有浅灰色、乳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点,形如雪花,当地称“雪花石”。此石表面平整,是山石座凳、自然式铺装不可多得的材料。,二、现代景观山石人工塑石 在不产石材的地区或不能用山石的特殊空间,用灰浆或钢筋混凝土仿自然山石外貌制作的山石景观,即为塑石。它们可不受天然石材形状的限制,随意造型。可以预留内外空间,便于作山洞或栽植植物。同时,也有重量较轻的优点。但质感不及天然石材且保存年限较短。总之,掇山置石材料非常丰富,要因地制宜,不要沽名钓誉地去追名石,遵从计成园冶中所说的“是石堪堆”的观点,同时也要应用现代材料和技法,塑石也堆。不仅节省人力、物力,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地方特色。昆明世博园

18、因地塑石塑山、创造大型断崖是现代假山景观的一个佳作。,第三节 假山景观工程设计一、自然山体景观构成(一)自然山体的形象特征 1、形象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雄:即雄伟。指山体高大和山坡陡峭所形成的气势。如“华山天下雄”来源于高大山体及其三面的悬崖峭壁。奇:即奇特。指具有奇松、奇石、云海、山泉的景观。如“雁荡龙脉;匡庐瀑布,黄山石笋”被称为“天下三奇”。险:即险峻。山脊高而窄形成的景观。如华山。秀:即秀丽。指精巧葱绿,且多与水体结合。如桂林山水的奇秀,峨眉山之秀。幽:即幽深。指景点视域狭窄,层次多,曲折通幽。如鸡公山大茶沟景观。旷:即畅旷。指山体临宽阔水面或大草坪所构成的景观。如河南南湾水库诸山、面

19、临开阔的大水面所形成的景观。,山顶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一般分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峰又可分为剑立式(上小下大,竖直而立,挺拔高矗)、斧立式(上大下小,形如斧头侧立,稳重而又有险意)、流云式(横向挑伸,形如奇云横空,参差高低)、斜劈式(势如倾斜山岩,斜插如削,有明显的动势)、悬垂式(用于某些洞顶。犹如钟乳倒悬,滋润欲滴,以奇制胜)。其它如莲花式、笔架式、剪刀式等不胜枚举。2、自然山水相互依存 山体的峰、岭、峦、顶、谷、岗、壁、坞、洞、磴道和栈道与水体的泉、瀑、潭、溪、涧、池、矶和汀石是相互依存的。山水宜结合一体,才相得益彰。,(二)山的分区与组成单元 1、山的分区 山分为山阳与山阴,阴阳相背,大

20、山的阴坡土壤湿润,植被丰富而密;阳坡土壤干燥,植被稀少而疏。即“阳疏阴密”。中小山体的阳面适宜居住和活动而喧闹,阴面以防护性植物为主而寂静,即“前喧后寂”,在掇山时必须注意。,2、山的组成单元 山体包括:山麓、山腰、山肩、山头、山脊。,自然山体山峰,山峦,山谷,山涧,山腰,山洞,悬崖,二、假山的布局与造型设计(一)假山设计的基本原则(详见教材)1、山水依存,相得益彰;2、相地合宜,造山得体;3、巧于因借,混假于真;4、主次有别,相辅相称;5、三远变化,步移景异;6、远观山势,近看石质;7、寓情于石,情景交融。,(二)假山的平、立面设计 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将假山的若干个组合单元度势布局,相宜构筑。

21、园冶 掇山 云“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 蹊径盘长,峰峦秀而古,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雅从兼于半土”。意思是说,假山的峰峦洞壑等奇妙胜景的多方安排,是否具有山林之妙,主要还是得之于设计者的一人之功;而假山的雅趣,还得从叠石中留土而来,留土方能植树,以得山林之趣,否则假山便会了无生趣。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到园林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造园的主题,因地制宜地来确定假山的布局、体量、走势、叠山类别以及艺术风格等。一般常采用不等边三角形的平面呼应式的组合关系,先确定主山,然后副山,再余脉,以求在空间构图和视觉上达到不对称的均衡。,苏州留园中部的假山,采用了“主山横者客山侧”的侧旁

22、布局手法。主山在水池北,山势横向而立,山峦起伏,呈远山之势;辅山于池西、主山之侧,并用云墙、龙脊墙作隔景,以控制其体量,使山势显得险要高峻,山岩节理分明。既得近山之质,又具侧峰之势。两山相交会的椅角处,用竖向的岩层结构构筑了幽深的峡涧,即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所谓“水口”,上架飞梁,作为联系过渡。池东用“小蓬莱”小岛作平衡,形成了有绵亘、有起伏、有曲直、有过峡,形势映带,屈曲奔变的山林景像,堪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山体意趣。游人从池西副山上俯视,觉得山高水深;而由主山南的池岸蹬道上观赏水面,又觉得水面近在眼前,具有水宽弥漫之感。这是在假山的山体造型上有意采用了错觉的手法,以达到山高水近的意境。人行

23、其中,犹如置身于群山间,时而在山侧,时而临水际,清趣盎然,其乐无穷。,假山的平面设计是结合园林地形进行合理布局,它只是空间构图的地形位置安排。而园林假山的关键还在于空间的立面观赏,所以假山的立面设计才是假山造型设计的关键所在。一座假山在平面设计时就应该构思其立面的造型问题。由于大自然中的山岳地貌的造型都是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上也受重力作用规律的影响,所以假山的立面造型必须以静力平衡为原则,即便是为了假山的艺术美,在其造型中出现不稳定感,但在结构力学上仍然必须做到按平衡分配法,获得静力平衡关系,以达到外形似不稳定中的内在平衡。具体而言,应考虑到体、面、线、纹等问题。,(三)假山

24、设计的图纸表现:(1)总平面图(位置图)(2)平面图(3)立面图(4)透视图(5)主要断面图(6)说明,三、假山的分层结构与施工()施工准备 1、石料的准备(1)石料的选购 选择通货石的原则大体上是:大小搭配,形态多变,石质、石面、石纹应力求基本统一。(2)走石 山石基本到位后因“找面”而最后定位移为“走石”。(3)石料的分类(又称读石、品石)石料到工地后应有秩序的、分块平放在地面上,以供“相石之需”。,2、工具的准备(1)手工工具与操作 铁锤、竹刷、棕绳、袜子、毛竹片、钢筋夹、撬棍、木刹、脚手架等。(2)机械器具 假山堆叠需要的机械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械、运输机械和起吊机械。(3)辅助固定设施

25、银锭扣、铁爬钉、铁扁担、吊架、模胚骨架等。,银锭扣,铁爬钉,铁扁担,马蹄形吊架和叉形吊架,(二)分层施工(详见教材)施工要点: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层作业。每层高度约在米,各工作面叠石务必在胶结料未凝之前或凝结之后继续施工。一般管线水路孔洞应预埋、预留,切忌事后穿凿,松动石体。对于结构承重受力用石必须有足够强度。掇山始终应注意安全,用石必查虚实。掇山完毕应重新复检设计(模型),检查各道工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补漏,冲洗石面,清理场地。有水景的地方应开阀试水,统查水路、池塘等是否漏水。有种植条件的地方应填土施底肥,种树、植草一气呵成。工艺流程:施工放线挖槽基础施工拉底中层施工扫缝收顶检查完

26、形。,(三)山石结体的基本形式(详见教材)假山虽有峰、峦、洞、壑等各种组合单元的变化,但就石与石相互之间的结合。北京的张蔚庭老先生曾经总结过“十字诀”,即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江南一带则流传九个字,即叠、竖、垫、拼、挑、压、钩、挂、撑。南北匠师虽有些名词不一样,但实际内容相近,可见我国南北匠师同出一源,一脉相承。,第四节 置石景观工程设计(详见教材、自学)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和叠石第五节 砌石景观工程设计(详见教材、自学)5.1 山石花台 5.2 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 5.3 山石景墙 5.4 与园林建筑结合的山石布置第六节 塑山与塑石景观工程设计(详见教材、自学)6.1 塑山与塑石的概念与特点 6.2 塑山与塑石的种类 6.3 塑山与塑石景观工程设计 6.4 施工技术要点,本章结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