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9101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专利管理工作规划瑞安市科学技术局 林伟峰摘要:为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有关省市发布并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2042008,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经贸委、外经厅、国资委等八个部门颁布。,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体系要求、资源管理、运行控制、合同管理、检查、分析和改进等。然而,对于知识产权中的核心部分专利,制造型企业应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做出具体的工作规划?大多数企业,甚至一些知名企业仍然很茫然。本文以著名上市公司“福耀玻璃”(Fuyao)为例,相关资料的检索,分析其专利管理现状,

2、从而确立该企业在专利管理上的主要任务,继而提出专利管理工作规划,为大型制造型企业的专利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企业专利管理 专利预警 规避设计第一部分 分析福耀集团(Fuyao)专利管理现状一、专利检索情况经检索,截至2010年12月10日,福耀集团(以下简称Fuyao)国内共公开发明专利55件,国外为零。Fuyao专利保护情况具有以下特点:1.Fuyao专利分属3个生产基地,只有本部未完全采用专利代理Fuyao的发明专利按照具体申请人进行划分: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21件,通过专利代理机构提交5件;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为24件,通过专利代理机构提交24件;福耀集团双辽有限公

3、司为10件,通过专利代理机构提交10件。2. Fuyao专利在国内行业中并没有明显优势,国外布局尚未开始经分析,Fuyao的发明专利中,国际专利分类号(IPC)为C03、B60J、或E06的为42件,占总数的76.36%,可判断为Fuyao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领域。设定Fuyao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法国的圣戈班(Saint-Gobain)、日本的旭硝子(AGC)、英国的皮尔金顿(Pilkington)、美国的PPG工业公司(PPG INDUSTRIAL)。对竞争对手在C03、B60J、或E06领域的专利初步检索,做出如下表格:序号公司名称中国其它国家美日英法德欧wipo1圣戈班(Saint-Gobai

4、n)38054846357671994119211625192旭硝子(AGC,Asahi Glass)2374514432281217182983984523PPG(PPG)180215271418381473963321784皮尔金顿(Pilkington)129109717812116272352401605福耀(Fuyao)420二、技术性论文检索情况经检索,Fuyao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有少量论文发表,分属本部、上海、通辽、双辽、多个生产基地,部分论文如下表所示:序号题名作者机构刊名1如何延长分馏塔的工作周期刘瑜亮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内蒙古民族大学学.2010(2)2新型可烘弯低辐射

5、镀膜夹层玻璃的研制尚贵才福耀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玻璃.2010(4)3汽车粉末冶金不锈钢零件的研制程文耿、汪小伟、高智兴福建省粉末冶金学会福耀玻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粉末冶金工业.2009(1)4高压冷却风机系统应用变频节能宋良、王春红、 苏众福耀集团双辽有限公司电气时代.2008(11)5陶瓷材料高表面质量磨粒加工技术赵梅、李长河1福耀集团 2东北大学现代零部件.2006(10)第二部分 确立Fuyao专利管理上的主要任务基于上述内容,认为目前Fuyao在专利管理上的主要任务为:(一)、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利信息资源,缩小和国外同行的技术差距相对几大竞争对手,Fuyao专利数量还很少。专利是技术的风向标

6、,由此推断,Fuyao技术仍出于劣势地位。虽然拥有自己的专利数据库,但如何做到充分利用,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仍是管理的重点。特别指出,由于专利保护具有地域性,国外同行仅在本国授权而未在中国获得保护的专利,是其专利总量7090,是Fuyao“免费的午餐”。(二)、大力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增加专利谈判的筹码Fuyao只有20余年历史,做为行业中的后起之秀,面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要想具有话语权,除了在新领域“跑马圈地”外,更重要的应是较大幅度提高外围专利布置,形成“专利保护圈”,增加核心专利的谈判筹码。专利申请上,Fuyao各生产基地目前还是各自为政,缺少集团高度上的统一管理。(三)、加强专利预警和规避

7、能力,化解侵权风险几大竞争对手不仅在各自本国拥有较大数量专利,在市场较大的外国(汽车制造大国)都有较好的专利布局,中国也在其中。对于Fuyao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他们可能随时就专利侵权进行发难。Fuyao应建立完善的专利预警机制,尤其是加大研发中的规避设计研究。(四)、完善和专利相关的其它知识产权的管理论文是导致专利丧失新颖性和创造性,也是技术秘密公开的主要方式。目前,Fuyao对于技术性论文的发表一律禁止,但我们仍能检索到少量论文的公开。论文是员工职称评定、项目科技成果鉴定等的重要指标。因此,公司不可能完全杜绝技术人员发表论文。有些技术可以通过专利保护,而有些技术还是通过技术秘密保护为好。另

8、外,技术秘密和专利保护之间又经常存在转化、平衡取舍等问题。如果只鼓励新技术和新产品申请专利保护,而对工艺、模具、材料等方面的发明创造限制专利的申请、且没有专门的管理规定,将严重制约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将使得技术秘密的泄露而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第三部分 提出专利管理的工作规划为完成有关专利管理任务,特提出专利管理规划,供企业参考。(一)、加强研发活动中的专利管理企业的专利管理一定要先立足研发、后服务公司各种经营活动。专利管理在研发中不仅是服务保护研发中的发明创造,更要指导、监督研发工作。通过专利信息分析进行技术预测,确定技术开发方针,从而避免盲目立项、低水平重复开发;通

9、过专利信息分析,开拓思路,提升研发起点,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费用;通过专利信息分析,激发创新能力,助推二次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通过专利信息分析,获知专利侵权风险、及早提出解决方案另外,企业的专利管理还要评价研发工作。通过专利申请的数量和布局,来评价研发的水平和方向,通过专利实施情况评价研发的经济贡献和技术储备。专利管理应具体落实到各研究所的每项技术项目中,并细化成专利申请的管理(包括专利挖掘)、专利实施的管理、专利信息资源利用的管理(包括专利侵权规避)等。(二)、优化专利申请渠道应单独或在自动办公系统中建立专利申报审批网上OA系统,统一管理各部门(研究所)以及各生产基地的专利申请。目前,

10、可要求发明人自己撰写完整的专利申请文件,包括权利要求书等。由于技术人员较多、且流动性较大,很难保证每个技术人员都有很高的专利撰写技能。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既浪费了技术人员大量的时间,又打击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减少发明人的工作量,只要求发明人结合自己对背景技术的理解(分析现有技术存在哪些问题),对发明创造做出详细描述(结合附图说明解决的技术难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区别特征、推理过程、达到的技术效果)即可,不需按照专利说明书的格式撰写,也无需提供权利要求书、摘要等申请文件。专利工程师应在充分理解发明人提供的技术交底材料后,做出检索、分析,重新对发明创造和最近接的现有技术进行划界,并进一步完善发

11、明构思、合理扩大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起到“半个发明人”的作用。这样,发明人的工作量将减少,申报专利的难度将减低,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将得以提高;同时,由于专利工程师的介入,专利质量和稳定性将有所提高。另外,建议将企业目前的专利申报审批流程(即发明人所在部门、专利管理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的三级审批)进一步细分各级职责、优化专利申报渠道,并把专利实施监控、职务发明奖励、专利价值评估等其它管理工作在专利申请开始进行介入。建议在上述的专利申报审批流程上针对以下情形增设专利申报审批的绿色通道:计划外参加展会、技术交流会、项目对外评审,且须对技术方案公开、而按正常手续不能在上述公开前获得国家专利受理的;展会、技

12、术交流会上获知的竞争对手的新技术,该新技术尚未申请专利或准备申请专利,且和公司正在开展的项目相同或会阻碍该项目进展的;部分发明人突然离职,造成技术方案可能泄露的等。针对经过绿色通道批准的专利申报,应优先安排、加快办理专利申请。(三)、建立专利信息管理办法由于缺少专利技能以及没有专利信息利用情况的监督、考核机制,技术人员在研发中主动进行专利检索的数量和质量很难保证。建议将目前的专利信息的自发利用改为强制使用。要求新技术项目的立项、国外市场的出口、技术和设备引进等重大项目或经营活动,必须做出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例如,项目立项时,应提供专利检索报告;项目验收时应就项目进展中参考的专利、规避的专利、尚存

13、在侵权风险的专利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专利信息的收集、分析、输出、利用等管理规范,将专利数据库的利用和项目管理、标准化、产业规划、侵权风险处理、进出口等相结合,并将部分专利信息通过企业报中“科技先锋”“行业信息”等栏目对外输出和展示。实施初期,可先建立专利信息检索登记(或审批或抽检)制度。做出专利检索的项目组或部门应填写专利文献检索登记表并交专利管理部门审核后备案。专利管理部门可以指导技术人员完善检索方案,继而提高检索质量、得出尽可能全面、准确的结果,并继而推动技术人员提升专利检索分析技能。(四)、建立长效的专利奖惩机制目前企业专利奖励项目比较单一(只是授权后的一次性奖励)且并不能保

14、证每次准时到位,技术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并不高。建议根据企业每年的效益设立 “专利奖励基金”,把授权后的现金奖励改为积分奖励,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或年底)才能克现现金。同时扩大专利奖励的范围,使其涵盖:发明人/设计人的专利申报、申请、授权、实施的奖励;新项目组实施公司已有专利的奖励;技术人员提升专利技能的奖励;优秀专利联络员和专利管理优秀部门的奖励等。这种长效的专利奖励机制,不但能够缓解某期间可能出现的专利奖励的资金压力,更能使得拥有多项发明创造的技术人员或具有创造能力的技术人员在公司扎根,技术人员队伍趋于稳定。另外,专利奖励范围扩大到公司专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能激发技术人员申请、实施专利的积

15、极性,能调动全体员工参加专利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能协调其它部门、专利联络员配合专利管理部门进行专利管理的能动性。(五)、建立多层次的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体系目前,引进国内外知识产权专家来公司培训,费用昂贵,但收效并不明显,主要是专家的讲座大多是纯理论知识较多、内容枯燥、不贴合实际操作,行业或专业岗位针对性不强,学员缺乏共识,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建议结合公司制度、行业特点编写更加实用的专利知识培训教材;充分利用现有的专利工作交流站和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定期培训、建立包括入职新员工、普通技术人员、各部门专利联络员、专利管理人员在内的知识产权培训体系:专利工程师的培训(导师制为主、内外训为辅)。要

16、求掌握全面、系统的知识产权理论知识和运用技巧;了解公司所在行业的基础知识和最新技术。专利联络员的培训(内部为主,远程教育和外训为辅)。定期集中培训(每年36天)。重点掌握专利说明书的撰写、专利检索技巧、专利侵权分析判定及规避设计等知识和实战技巧;普通技术人员的培训(远程教育和内部培训相结合)。重点在于启发创造能力(例如TRIZ理论),积极挖掘发明点,充分利用专利文献资源、加快研发进程、避免重复开发。入职新员工的培训。普及知识产权基础知识。另外,还要安排针对特殊人员的培训:对公司管理高层的专利战略培训;对市场、销售部门的知识产权侵权信息的收集技能培训;对人力资源部利用专利信息进行人才选拔技能的培

17、训等。(六)、规范管理和技术相关的其它知识产权专利管理部门应充分了解和分析技术信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协调处理技术秘密、专利、技术性论文间的关系,统筹管理与技术相关的各项知识产权。1.论文的管理大禹治水的经验告诉我们,“疏”比“堵”更有效。企业对技术性论文的发表最好施行审批、登记制度。专利管理部门至少应对欲发表论文进行专利申请的干扰可能性审查,和进行商业秘密的泄露可能性审查。优选的一种操作方式是:技术人员发表论文前,应填写技术性论文发表申请审批登记表,经所在部门领导、专利管理部门、知识产权总监三级审批后,交专利管理部门备案后方可发表。为保证最终发表论文与批准发表论文内容相一致。技

18、术人员在进行发表申请时,应将论文全文随上述表格递交。论文发表后,技术人员应将实际发表时间及相关发表信息告知专利管理部门,由其予以登记并核实。2.技术秘密的管理为了能在技术秘密纠纷案件中提供有力证据,建议将技术秘密进行备案管理。技术秘密通过申报、审批后认定产生并备份。企业对备案的技术秘密可参照专利进行奖励。申报人应完成对技术成果相关资料的整理并提交技术交底资料,填写技术秘密申报审批登记表,办理相关技术秘密申报审批程序。 若对技术秘密和专利申报区分不开的,可先按照公司专利申报审批的相关规定办理,后根据审批部门要求做出调整。申报人所在部门领导应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申报人提交的前述资料进行

19、审核,初步判断申报主题是否具有技术秘密的特性。部门领导初步判断申报主题具有技术秘密的特性后,再对该技术秘密的项目情况(新技术新产品科研技术改进 QPP降低成本)、商业价值(实用情况描述经济利益分析)、保密措施(密级分类归档保管)等做出判断或说明。只有具有商业价值和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成果才能进一步认定为技术秘密。专利管理部门应根据提供资料进行技术分类,并进行信息检索,经分析判定为不是现有技术后再提请公司相关领域的技术专家对该技术成果的新颖性和创造性进行判断。应做为专利保护的技术成果,专利管理部门应要求申报人按照公司专利申报审批的相关规定办理。知识产权总监依据以上审批结果和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决定是

20、否批准该技术成果作为技术秘密进行保护。(七)完善专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由知识产权总监、专利管理部门、各部门(研究所、生产基地)专利联络员组成三级专利管理组织,形成公司员工全员参与的专利工作体系。1.专利(知识产权)总监负责审议并制定公司专利(知识产权)战略,审批公司专利(知识产权)规章制度的修订,统筹、组织、协调公司各部门(研究所、生产基地)全面参与公司的专利(知识产权)管理,批准专利的申请;领导和监督专利(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工作等。目前,可由工程研究院院长兼任该职位。2.专利管理部门目前没有商标、版权的专门管理部门,建议将专利和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权统一管理,即成立知识产权部。其中专利管理功能

21、可做如下定位:进行公司专利战略研究,制定公司专利策略、专利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专利信息情报分析,预测行业发展趋势,评估技术生命周期,为公司高层的产业规划提供参考。负责公司内部的专利申报审批,向外办理专利申请手续;如果委托代理,要跟踪和监督专利外包服务,配合专利代理机构完成审查意见答复;对本公司拥有的专利进行数据统计、更新、维护。为本公司员工提供专利咨询服务;针对本公司的产品、技术特点,编写出具有公司特色的专利培训教材;建立公司多层次的专利教育体系,开展各级员工的专利培训;指导各部门的专利联络员开展工作。指导、协助各部门进行专利检索、分析;对各部门反馈的专利侵权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做好本公司涉嫌

22、侵犯他人专利权的风险预警,并及时协助相关部门打击侵犯本公司专利权的他人行为。搜集和管理与本公司有关的专利文献,建立和维护本公司的专利文献数据库。跟踪、审核各部门的专利技术实施情况,对各部门的专利文献的检索和利用情况、专利申请情况进行监督并考评,为专利奖惩提供依据。配合各部门对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监控、规避、无效、异议;协助法务部门处理专利纠纷、专利诉讼。专利权转让、许可时做出专利价值评估,并审查本公司和其他单位技术合作中的专利权属。参加知识产权相关研讨、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国家、省、市知识产权局组织的知识产权知识培训学习,开展与国内外知识产权管理先进单位的互访和合作。负责论文和技术秘密的管理等与专

23、利相关的工作。人员设置,根据目前的业务量,初期计划46人:专利文员1人,负责专利流程、文档、数据管理和部分文献翻译,并做好专利维护、统计、奖励计算,组织专利培训和申报各种政府奖项等;助理专利工程师或专利工程师24名,其中化学(材料)、机械、电子专业各一名;负责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和意见答复,重点项目中的专利文献检索和分析,各部门项目中的专利审查等(人员不足时,专利申请相关业务可外包专利代理机构);资深专利工程师1名,审核专利申请文件和意见答复,编写内部教材并开展培训,辅导专利工程师,专利无效和侵权纠纷处理等。3. 各部门(生产基地)专利联络员专利联络员接受专利管理部门业务指导,负责本部门的专利管

24、理工作,主要包括指导、协助本部门技术人员办理专利申报和审批手续、完成专利申请中的相关资料,指导、协助本部分内各项目组进行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工作,跟踪和汇报本部门的专利实施情况,组织员工进行知识产权学习等。人员设置:各部门(生产基地)至少12名;争取达到和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源配比为:1:20。(八)、加强专利管理部门与公司其它部门的协作目前的专利管理工作仅是限定在研究院,并未在全公司展开,管理很难做到完善。为此,建议专利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协作,形成包括专利风险预警、专利侵权信息反馈等在内的完整的企业专利管理体系,其协作关系主要有:1. 专利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的协作采购涉及专利标记的

25、产品,应收集供方的相关专利信息,必要时应要求其提供权属证明。收集到的相关专利信息要及时分析,确保采购活动中没有侵权风险和专利欺诈行为。在委托加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对外协作生产的过程中,应在加工、生产合作中明确相应专利权属、涉及专利的许可使用范围、产生专利侵权的责任承担等内容。2. 专利管理部门与销售、市场、技术部门的协作在产品上柜销售前,需要宣传引用专利信息时应明确专利法律状态,做出正确宣传。应实施专利产品销售市场监控,及时跟踪和调查相关专利被侵权情况,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及时分析做出处理。应及时收集用户、消费者对产品的不同意见、改进建议,并及时反馈到技术部门进行分析,并对产品进行相应的技

26、术改进。应配合专利申请或实施等相关部门,完成专利产品的相关市场调查。例如,对某专利在整个产品利润中的实际贡献率进行市场调查等。3. 专利管理部门与对外贸易部门的协作在对外贸易中,外贸部门应将产品型号、销往国家名称等信息反馈到专利管理部门,由专利管理部门对涉及的专利进行分析,了解该专利在输出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状况、输出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知识产权法律的规定,避免贸易活动中产生专利侵权风险和专利欺诈行为,尤其保证出口产品不得侵犯该国专利。4. 专利管理部门与版权、商标管理部门的协作共享知识产权师资资源和培训机会;对公司技术形成版权(计算机软件)、商标、专利、技术秘密、外观设计等多项知识产权的立体保护,谋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5. 专利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和行政部门的协作建立专利奖励和专利惩罚制度并保障其真正实施。6. 专利管理部门与标准管理部门的协作 将优势技术形成专利池,继而推动行业或国家标准的建立,获取技术垄断地位。参考文献:【1】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实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