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9309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MicrosofInerneEx环评报告.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桦甸市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吉林省冶金研究院2015.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桦甸市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桦甸市司法局 编制日期:2015年12月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桦甸市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桦甸市司法局法人代表杨志全联 系 人柳智强通讯地址桦甸市人民路238号联系电话13196096096传 真-邮政编码132400建设地点桦甸市清水大街北侧,滨河国际小区南侧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S942国家行政机构占地面积(m2)1950绿化面积(m2)325总投资(万元)608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6

2、.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36%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6年1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随着桦甸市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桦甸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区内人口数量不断增大,每年需要调解的司法工作和基层司法行政业务数量不断增加,工作任务量逐渐加大。而桦甸市司法局现在各科室办公环境拥挤、办公设备陈旧,办公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司法程序的需要,已经严重制约了司法局的工作效率。因此尽快筹建司法局业务用房已势在必行。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受桦甸市司法局的委托,吉林省冶金研究院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和环保局要求,评价单位通过现场踏查和收集有关资料

3、,对拟建厂址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污染源排放源强及排放特征,分析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为环保部门管理及设计部门设计提供科学依据。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

4、境防治法,2013年修订版;(8)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2号),2008.10.1;(1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决定,1996.8。技术导则与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

5、011。3、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桦甸市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桦甸市清水大街北侧,滨河国际小区南侧。项目西侧30m为桦甸市八中,南侧30m为清水大街,项目北侧6m为滨河国际小区,小区内有住户约900人,东侧为空地,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具体平面布置情况详见附图2。4、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为608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拨款426万元,其余182万元为地方配套资金。5、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桦甸市司法局司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950m2,总建筑面积为1958 m2,其中: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800 m2,车库建筑面积73 m2,

6、食堂建筑面积70 m2 ,门卫建筑面积15 m2,绿化面积为325。主要建筑物见表1,项目组成及规模见表2。表1 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层数长宽高面积(m2)备注1业务用房5层30m12m3.6m18002车库面积1层10.5m7m4.5m73可同时容纳3辆车3食堂面积1层10.0m7m4.5m704门卫面积1层3m5m3.6m15合计1958表2 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概述主体工程业务用房辅助工程食堂,门卫公用工程给水:本项目给水来自城市市政给水管网排水: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城市下水管网,经桦甸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入辉发河。供暖:采用桦甸市集中供热

7、方式。供电:供电由桦甸市供电局统一供给。环保工程食堂内设隔油池,厂区及办公楼内设垃圾桶。储运工程本项目设有地上停车库,可同时容纳3辆车。依托工程桦甸市污水处理厂位于桦甸市永吉街四闸门,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3万t/d,污水处理工艺采用AICS级循环消化法,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标准,污水最终排入辉发河。6、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施工期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见表3。表3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序号名称单位用量来源1水泥t600本地建材市场2沙子m4503钢材t16004混凝土砌块m8005卵石子m7506外墙保温苯板m14507外墙涂料

8、t228内墙涂料9商品混凝土m45007、职工人数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建成后,劳动定员56人,采用8小时工作制,每天1班,全年服务260天。8、公用工程给排水 给水本项目用水由桦甸市市政供水管网提供,能够满足本项目用水需要。项目营运期用水主要为职工生活用水、食堂用水。生活用水按30L/人d计,则用水量约为1.68t/d(436.8t/a);食堂用水定额按25L/人d计,食堂用水约为1.4t/d(364t/a);因此本项目总用水量约为4.2t/d(1092t/a)。排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食堂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生活用水的80%计,生活污水总排放量约为1.34t/d (349.44t/a),

9、食堂废水按食堂用水量的90%计,则食堂废水排放量约为1.26t/d (327.6t/a),因此,本项目废水总排放量为2.60t/d (677.04t/a)。本项目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排入市政下水管网,经桦甸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汇入辉发河。供热本项目供热采用桦甸市集中供热。供热能力能够满足本项目建成后冬季供暖需要。供电本项目用电由桦甸市供电局统一供给,可满足本项目用电要求。 9、投产日期本项目预计于2016年11月投产运营。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是新建项目,因此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桦甸市隶

10、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南、松花江上游,辖区面积为6624.49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45%,是吉林省幅员面积较大的市(县)之一。桦甸市东界敦化,南临靖宇、抚松、辉南,西接磐石,北与永吉、蛟河毗连。绝对地理位置为东经12616-12745,北纬4234-4329。本项目位于桦甸市清水大街北侧,滨河国际小区南侧。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形、地貌 桦甸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势两翼高,中间低,东南和西北向中部倾斜,全市大小山峰共119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4座,最高山为北部与永吉交界的南娄山,海拔1405米,最低处为东北部桦树林子乡松花湖沿岸,

11、海拔仅为249米,相对高差1155米。松花江、辉发河纵贯全境,全境明显地分为山地、低山丘陵、沟川沟谷平地三部分,总的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3、水文桦甸市主要河流为第二松花江最大的支流辉发河。其径流量占丰满水库入库总量的26%,水量随季节变化极大,汛枯可相差超过1000倍。辉发河流域在辽金时期为女真回跋部居住地而得名。上游干流杨树河上建有大型水利枢纽海龙水库,主要支流有莲河、梅河、沙河、一统河、挡石河、三统河、金沙河等。根据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其水体功能属于类水体。4、气候、气象桦甸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严寒漫长。年平

12、均气温3.9,最热在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72年,为36.3;最冷出现在1月份,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970年,为零下45。10以上活动积温多年平均2731,日照多年平均为2379小时,日照率为54%。年平均降水748.1毫米,且多集中在7至8月份。初霜多在9月下旬,山区9月上旬即可见霜,终霜期一般在5月中旬,山区有时延迟到5月末或6月初。无霜期一般在125天左右,山区110天左右。一年之中降雪长达6个月,最大冻土深度197厘米。总的气候条件基本适合各种早中熟农作物生长发育。社会环境概况:桦甸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南、松花江上游,辖区面积为6624.49平方公里

13、,占全省面积的3.45%,是吉林省幅员面积较大的市(县)之一。桦甸市东界敦化,南临靖宇、抚松、辉南,西接磐石,北与永吉、蛟河毗连。绝对地理位置为东经12616-12745,北纬4234-4329。桦甸市共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街道、9个乡镇、总人口45万人,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其他19个少数民族人口数为1.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5%。2001年3月被吉林市政府确定为建设中等城市试点,赋予部分地级管理权限。桦甸市城区位于桦甸市中部偏西南的辉发河畔,市区地势平坦,周围群山环绕,交通方便,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西北部,规划面积6.29平方公里,辖

14、7个行政村。6镇:红石砬子镇、夹皮沟镇、二道甸子镇、八道河子镇、金沙镇、常山镇。3乡:横道河子乡、公吉乡、桦郊乡。5个街道办事处:胜利街道、启新街道、明桦街道、新华街道、永吉街道。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桦甸市清水大街北侧,滨河国际小区南侧。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点布设及监测频率本项目在评价区域内共布设2个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布设位置详见表4和附图1。表4 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的布设 序号监测点布设目的1#大龙村(项目上风向2.1km处)了解项目地上风向环境空气质量2#滨河小区一期(项目的下风向0.8

15、km处)了解项目地下风向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项目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以及区域废气污染特征,监测项目确定为PM10、SO2、NO2、三项指标。监测单位及时间监测数据由吉林森源环保检测有限公司2015年12月8日-12日对监测点进行了现状监测。测定方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规定,各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相见表5。表5 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序号污染物项目手工分析方法自动分析方法分析方法标准编号1PM10重量法GB/T154322SO2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紫外荧光法、差分吸收光谱分析法3NO2盐酸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化学发光法、差分吸

16、收光谱分析法评价方法采用极值指数法对各监测点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为:Ii=Ci/Si式中:Iii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 Ci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最大值,mg/m3; Sii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采用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果现状监测结果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详见表6。表6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监测项目时期监测点位1#2#SO212月8日0.0180.02412月9日0.0160.03312月10日0.0370.02912月11日0.0260.02512月12日0.0310.027NO212月8日0.0190.02112

17、月9日0.0220.02312月10日0.0190.01912月11日0.0200.02112月12日0.0220.022PM1012月8日0.0570.05512月9日0.0450.04712月10日0.0610.06612月11日0.0550.06212月12日0.0580.059现状评价结果本次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果见表7。表7 统计及评价结果表监测点监测项目日均值浓度范围mg/m3超标率%最大浓度占标率%达标情况1#SO20.0160.037024.67达标NO20.0190.022027.50达标PM100.0450.061040.67达标2#SO20.0240.033022.00达标

18、NO20.0190.023028.75达标PM100.0470.066044.00达标由表7可以看出,项目所在区域监测点评价结果PM10、SO2、NO2各监测点监测结果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由此可见,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有一定的环境容量。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监测断面的布设本次地表水评价在辉发河共布设了2个监测断面,断面位置、编号和布设目的详见表8,具体位置详见附图3。表8 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序号水体监测断面说明1#辉发河 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对照断面2#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km控制断面监测单位及监测时间监测单位:吉林森源环保检测有限公司监测时间:201

19、5年12月8日监测项目监测项目选择5项指标,即pH、BOD5、COD、氨氮、SS。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法,其评价模式如下:式中:Sij单项污染物i在第j断面的标准指数;Cij污染物i在监测点j的监测结果,mg/L;Coi第i种污染物评价标准,mg/L。pH的标准指数计算式: 7.0pHjSpH.j= pHj7.0 7.0pHSd pHj7.0SpH.j= pHj7.0 pHSU7.0式中:SpHjj断面pH的标准指数; pHjpH在j断面的监测值; pHSd标准规定pH值的下限; pHsu标准规定pH值的上限。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若大于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不能满足

20、使用功能要求。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采用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监测结果本次监测结果详见表9。 表9 地表水监测断面监测数据统计结果表 单位:mg/l (pH除外)监测项目辉发河标准值(类)1#2#pH7.217.0969COD16.317.120BOD53.43.64NH3-N0.4360.4741.0SS171725评价结果枯水期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详见表10。表10 地表水监测断面现状评价结果表(标准指数)监测项目辉发河1#2#pH0.1050.045COD0.8150.855BOD50.850.90NH3-N0.4360.474SS0.680.68由上表可知,项目所在区

21、域监测点的污染物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的要求。但水体中COD、BOD5环境容量较小,故应控制项目废水的产生量并按照要求对废水进行治理,避免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3、环境噪声质量现状监测点的布设为了掌握本项目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的有关规定,并结合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在项目四周厂界外1m处共布设4个监测点位,详见附图2。监测时间与方法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于2015年12月8日昼间和夜间对项目监测点位噪声进行了监测。 评价标准按照桦甸市对噪声区域的划分规定,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

22、0962008)中1类区标准,即昼间55dB(A),夜间45dB(A)。现状评价结果及其分析监测结果详见表11。表11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时间1#2#3#4#昼间声级dB(A)44.243.843.542.9夜间声级dB(A)38.540.139.138.7由表11可知,项目厂界处噪声值均能够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要求,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位于桦甸市清水大街北侧,滨河国际小区南侧。项目西侧30m为桦甸市八中,南侧30m为清水大街,项目北侧6m为滨河国际小区,小区内有住户约900人,东侧为空地。本醒目主要敏感目标为滨河

23、国际小区及桦甸市八中,地表水保护目标为辉发河,项目主要敏感目标详见表12。表12 主要保护目标一览表项目敏感目标方位距离人数保护目标空气滨河A区住宅楼北侧6m900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桦甸第八中学西侧30m2000地表水辉发河东侧5.6km类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体标准声滨河A区住宅楼北侧6m900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桦甸第八中学西侧30m2000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功能与敏感程度及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范围与程度,本次环评所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护周围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4、)中二类区标准,保护该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程度;对进入项目区内的汽车加强管理,使项目区域环境噪声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标准;控制生活污水中各种污染物浓度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三级标准,经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后排入辉发河,保护辉发河水体标准功能不受影响。加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管理,保证其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级(类)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大气二级污染物PM10SO2NO2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mg/m3)0.150.150.08地表水类污染物CODBOD5NH3-NpHGB3

25、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染限值(mg/L)2041.069噪声1类区时间标准值dB(A)昼间夜间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5545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源标准级(类)别单 位污 染 物 标 准 限 值标 准 来 源大气小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油烟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2.0去除效率60二级污染物NOX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240废水三级污染物CODBOD5SS氨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放浓度(mg/L)500300400本项目施工作业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6、GB12523-2011),限值如下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限值(GB12523-2011)昼间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我国“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目标之一是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约束性指标的总量控制目标分别相比2010年降低8%、8%、10%和10%。本工程运营期无生产废气产生;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因此,本工程无需申请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生产工艺流程:1、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属新建项目,其环境影响期包括工程施工期和建成营运期。工程施工期间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绿化工程、设备购进、工程验收等建设工序将

27、产生噪声、扬尘、固体废弃物、少量污水和废气等污染物;营运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包括生活废水及餐饮废水、食堂油烟、噪声及生活垃圾等。从污染角度分析,可将本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工艺流程及产污情况图示如下:(1)施工期基础工程送城市建筑垃圾厂工程回填噪声简易沉淀池回用废气扬尘弃土废水固废主体工程噪声废气扬尘废水固废噪声扬尘固废装饰工程回 用余土绿化工程设备购进工程验收施工人员生活废水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市政管网桦甸市污水处理厂桦甸市圾处理厂图2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情况图(2)营运期生活噪声生活垃圾司法局生活废水桦甸市垃圾处理厂桦甸市污水处理厂食堂餐饮废水隔油池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经烟道高空排放

28、图3 营运期项目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情况图2、土石方平衡本项目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挖方量为0.40万m3、填方量为万0.36m3,管网施工过程中挖方量为0.03万m3、填方量为0.02万m3,道路施工过程中挖方量为0.04万m3、填方量为0.03万m3,因此,本项目总挖方量为0.47万m3、填方量为0.41万m3,弃土量约为0.06万m3。产生的弃土可用于项目区内部平整土地和绿化用土,故本项目无弃土产生。本工程土石方用量详见表13。表13 土石方工程量工程名称主体工程(万m3)管网工程(万m3)道路(万m3)合计(万m3)挖方填方挖方填方挖方填方挖方填方司法局业务用房0.400.360.030

29、.020.040.030.470.41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主要污染工序:(1)扬尘本工程施工中的扬尘主要有以下两种来源:建筑材料和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扬尘;运输机械产生的扬尘。由于施工场地周围建筑材料和工程废土、水泥的堆放,粒状材料的装卸、拌料过程以及运输车辆在运载工程废土、回填土和散装建材时,由于超载或无防护措施,常在运输途中及施工场地散落,从而会产生大量扬尘。出入工地的施工机械的车轮轮胎将工地上的泥土粘带到沿途道路上,经过来往车辆辗轧形成灰尘,造成雨天泥泞,晴天风干,飘散飞扬。在风速大于4.5m/s时,会引起建筑材料和工程废土扬尘,影响厂区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据预测,在风速大于10m/s时

30、,扬尘的影响较为明显,当风速达到22m/s时,扬尘的最大落地浓度将达到1mg/m3,对环境影响较大。运输机械产生的扬尘由于道路不同,产生的量也不同,不容易定量,但其影响通常小于材料和废土扬尘。上述扬尘可以通过采取合理设置设备和材料的堆放点,建筑材料设立临时仓库,经常洒水及对出入工地车辆冲洗、封闭运输等措施来减轻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噪声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包括推土机、装载机、静压装机、振捣棒、吊车、升降机等以及各类运输车辆,这些机械车辆的动力性或机械性的噪声,并且噪声级都比较高,都会对周围居民和集中办公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夜间施工。经类比调查,常用施工机械在作业时的噪声值

31、详见表14。 表14 常用施工机械作业时的声级范围 单位:dB(A)施工阶段声源测距声级(dB)土方阶段推土机、挖土机运输车等5m7585打桩阶段冲击锤、打桩机、运输车等5m95105结构阶段混凝土运送车、电锯、电焊机、振捣棒、模板撞击、电刨运输车等5m90100装修阶段电锯、电锤、手工钻、运输车辆、木工刨等5m9095由上表可以得出,施工机械声压级较高,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应在施工阶段尽可能的采取有效的减噪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在四周与原有建筑较近的施工现场设置一些临时的屏障设施,阻挡噪声的传播;同时,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严禁在夜间施工,尽量减轻由于施工给周围居民

32、带来的影响。(3)固体废物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将产生大量的建筑渣土;同时,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居住在现场临时工棚内,也会产生生活垃圾和废弃物。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可用作施工场地的回填土或运至城建部门指定的地点,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生活垃圾箱,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避免随意抛弃,禁止乱倒垃圾。(4)废水本项目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泥浆或砂石的工程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项目所在地已铺设了完善的污水管道,建筑施工废水排入沉淀池将上清液回用于材料搅拌或直接排入排水管网,沉淀的泥渣与建筑垃圾一并外运处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理,生活污水建议在厂区内设置临时排水管网,将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城市

33、污水管网。(5)汽车尾气施工中将会有各种工程及运输用车来往于施工现场,主要有运输卡车、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将产生一定量的汽车尾气,一般燃汽油和柴油卡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非甲烷总烃、颗粒物、CO、NOx等污染物。二、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运营期废水主要为职工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生活污水总排放量约为1.34t/d (349.44t/a),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食堂废水排放量约为1.26t/d (327.6t/a),总产生量为2.60t/d (677.04t/a),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氨氮、动植物油,污水中污染物及其产生浓度参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生活

34、废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本项目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和排放量详见表15。表15 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表废水类别废水量(t/a)污染物浓度(mg/L)产生量(t/a)去向CODBOD5SSNH3-N油脂CODBOD5SSNH3-N油脂生活污水349.44300150200300.100.050.070.01污水管网餐饮废水327.640025025030500.130.080.080.010.02隔油池处理后进入污水管网本项目产生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经桦甸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辉发河。2、废气根据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废气主要来自停车位汽车尾气和食堂油烟。 汽车尾

35、气司法局进出办事车辆均停泊于室外,由于地面室外停车汽车尾气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且车辆进入地面停车场后均处于怠速状态,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小,对区域的环境空气影响较小。同时,司法局内部车辆在进、出地上车库时会排放含有HC、NOX等污染物的汽车尾气,汽车尾气属无组织排放,由于车库为地上车库,可利用建筑物门窗等开口进行自然通风和排烟,地上车库4间(每间设置2个车位),停车辆较少,对项目区环境空气影响较小。食堂油烟食堂拟设灶头数为2个,本项目就餐员工为56人。经类比调查,油烟产生量约为0.01kg/h,风机的排风量为4000m3/h,则油烟的产生浓度约为2.5mg/m3,年产生油烟量约为0.014t/a,

36、经过处理效率为60%的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油烟的排放浓度为1mg/m3,年排放油烟量约为0.0056t/a,其排放浓度满足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mg/m3的要求。本项目产生的油烟经过油烟净化器处理后通过食堂预设烟道高于建筑物(食堂)高空排放,可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小型规模标准要求。3、噪声本项目为国家行政机构建设项目,其本身就要求具有良好的声环境,项目无大型的产噪设备,主要噪声为进出场区的汽车产生的交通噪声,其噪声值在55dB(A)65 dB(A)之间。4、固体废物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固体废弃物具有两重性:随便堆放

37、与丢弃会破坏自然景观,污染水域、土壤和大气,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又是一种资源,如果充分利用使之资源化,可以造福人类。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典型成分见表16。表16 生活垃圾的典型成分分类成分食物脂肪、混合食品废物、水果废物、肉类废物等纸制品卡片纸板、废杂志、废报纸、混合废纸、废包装纸袋、浸蜡纸板箱等塑料混合废塑料、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氯化物等经类比调查,生活垃圾排放量按每人0.5kg/d计算,本项目劳动定员56人,则项目生活垃圾排放量约为0.028t/d(7.28t/a),建议建设单位在项目区内合理设置生活垃圾箱,业务用房内设保

38、洁人员2名随时巡查,定时清理外运,再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转运指定地点集中处理。对于垃圾箱、桶、站定时清运、定时消毒,做到周围无垃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厨房油烟油烟2.5mg/m3,0.014t/a1mg/m3,0.0056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COD300mg/L,0.10t/a300mg/L,0.10t/aBOD5150mg/L,0.05t/a150mg/L,0.05t/aSS200mg/L,0.07t/a200mg/L,0.07t/a氨氮30mg/L,0.01t/a30mg/L,0.

39、01t/a餐饮废水COD400mg/L,0.13t/a400mg/L,0.13t/aBOD5250mg/L,0.08t/a250mg/L,0.08t/aSS250mg/L,0.08t/a250mg/L,0.08t/a氨氮30mg/L,0.01t/a30mg/L,0.01t/a动植物油50mg/L,0.02t/a10mg/L,0.003t/a固体废物行政办公生活垃圾7.28t/a7.28t/a噪声社会生活噪声源强75-95dB(A)厂界噪声昼间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区标准其他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958m2,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挖方现象,将改变土壤的理化指

40、标,造成短期内的水土流失,但随着施工结束,表面土地固化,水土流失现象将逐渐消失,建议增加绿化面积,绿化植物既可以防风,固尘、降噪、涵养水分,净化空气,又可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可弥补或减轻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泥浆或砂石的工程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期工地应设临时污水管线,生活污水经临时污水管线排入市污水管网;同时设置简易沉淀池,施工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泥浆水沉淀分离后上清液收集后经处理后回用,不会对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本建设项目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均可得到妥善的处理与处置,不会对地表水环

41、境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所述,为减小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本评价提出以下措施:项目设置二级沉淀池,将施工废水经过一定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中喷洒工序和施工产地洒水降尘,以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量。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尽量避开雨季施工,特别是土石方较大的工程必须集中安排于旱季,并尽量缩短施工期限。2、施工期废气环境影响分析(1)扬尘本项目土石方挖掘过程会产生扬尘;建筑材料装卸、运输、堆放过程中,因风力作用将产生扬尘污染;运输车辆往来将造成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将产生扬尘。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污染主要决定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等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根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研所等单位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实测资料,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为2.5m/s,建筑工地内TSP浓度为其上风向对照点的2-2.5倍,建筑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在其下风向可达150m,影响范围内TSP浓度平均值可达0.49mg/m3。当有围栏时,同等条件下其影响距离可缩短40%。当风速大于5m/s,施工现场及其下风向部分区域的TSP浓度将超过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而且随着风速的增加,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由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