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9396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企业劳资关系内在属性与冲突处理研究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劳资关系的内在属性包括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劳动力成为商品。转轨时期劳资关系日益紧张,劳资冲突日益频发,影响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研究表明,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以及确立劳资关系利益主体互动协调机制可以缓解劳资冲突,有助于形成*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资关系;劳资冲突;内在属性中图分类号 F1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97 (2010)02-0055-04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进了经济体制转轨的发展时期。随着转轨时期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劳资关系日趋紧张。从1996到2007年的12年中,劳动争议数目跃升了7.5倍,达到35

2、万件;集体劳动争议也出现大幅度增长,增加了5.4倍。根据2008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7年当年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多达350182件,其中由劳动者申诉的案件数占到92. 98%。在这样的背景下,劳资冲突( labor conflict)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但迄今为止,以劳资关系的内在属性为视角对转轨前后劳动争议形式的对比研究仍比较少,对劳资冲突产生的原因缺乏整体把握,主要停留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较少从经济学和治理学的角度进行整合性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理清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资关系的形成过程,分析其中所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转轨时期中国企业劳资冲突题目的政策建议。一、中国企业劳

3、资关系的内在属性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界并未达成同一的熟悉。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二者存外上存在不同的映射范围,即官们属于不同层次,包含不同内容。相对而言,劳动关系更为基础,而劳资关系则更为具体。限于篇幅及研究的重点,本文侧重于劳资关系的分析。纵观国内外对于企业劳资关系题目的研究,尽管由于不同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劳资关系的表述有所不同,但究实在质都要满足两个基本的属性,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劳动力成为商品。在这两个固有属性的基础上,劳资关系是在就业组织中由雇佣行为而产生的关系。劳资关系夸大的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条件下劳动确立过程中所形成的

4、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联合劳动基础上形成的劳动关系不能被看成是劳资关系。同样,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没有完全分离的个体小私有制中所形成的劳动关系也不是劳资关系。由此可以看到,转轨初期劳动者与全民、集体企业及政府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并不是劳资关系,而是一种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依附关系。在这种单一劳动关系作用下,中国企业劳动争议呈现出规模小、发案率低、对抗性弱的特点。具体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者的就业和基本生活几乎都由国家同一包办,劳动关系的实质构成是劳动者与国家之间的劳动行政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并不包括劳资关系巾的固有属性。在企业的微观层面上,劳动者

5、与国有企业的治理者只是分工的差异,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由于国有企业的委托方和代理方都是政府,因此劳动关系受到国家行政强有力的控制,劳动关系中的矛盾缓和,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直接、简单、有效。此外,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职工的福利保障制度也了却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满足了劳动者需要满足自身及家庭的生存需求,降低了职工与企业之间发生劳资冲突的几率。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进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所有制结构由单一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单一劳动关系向双重劳资关系的转变。所谓双重劳资关系,即在多种所有制结构下两种类型的劳资关系并存,一种是国有企业中以资本国有为主体的劳资关系,一

6、种是在非公企业中以资本私有为主体的劳资关系。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尽管不表现为一种阶级对立的政治关系,但由于其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相互利益得失上不可避免的发生摩擦与碰撞,劳资之间的冲突也在所难免。具体说来,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尤其是私营企业与三资企业兴起,庞大的劳工阶层与企业内部委托代理机制的形成,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身份的分化,成为当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变革现象,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的社会关系和企业结构。在经济体制转轨不断深进的过程中,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关系也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除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外,还有股份合作制经济劳动关系、外商投资经济劳动关系、私营经济劳动关系、个体经济劳动关系等,在复杂的劳动关系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背离*劳动关系的现象,特别是资本追逐利润和劳动者要求进步劳动报酬的矛盾非常突出,一些企业中侵犯职工正当权益的现象相当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