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关系的若干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关系的若干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关系的若干思考1 引言 市场经济越发展,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就越严格。产品质量的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 1本要求,表达了产品质量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 。产品质量的好坏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要提高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讲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没有质量就没有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既是数量的基础,又是经济效益的基础2。企业只有搞好全面质量管理,才能取得好的综合经济效益。2 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概述2.1 产品质量的概念 产品质量是指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生态
2、回收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产品质量包括产品内在质量和产品外在质量3。 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内在属性,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五个方面。 产品的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外部属性,包括产品的光洁度,造型,色泽,包装等,如自行车的造型、色彩、光洁度等。2.2 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是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映了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例关系4。2.3 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的主要使命是获取经济效益,效益与产品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关系。产品质量太低了或者
3、太高了,都有可能不利于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所以产品质量的控制要适当。 一方面,产品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好的产品质量,就不会有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要能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加强产品的全面质量管理5。 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5。全面质量管理的
4、根本目标是要做到质量高、成本低、服务好,这也正是经济效益中最核心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强调质量与经济效益关系的统一。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得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可以扩大产品的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由此可以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二,产品有质量上的优势,它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来出售,由此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良好的质量管理,可以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产品的质量水平高意味着更少的缺陷和更低的服务
5、费用,意味着产品成本的降低,以及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一方面,在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关系中,产品质量过高、过低对经济效益都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起到的是削弱作用。 质量过高或者过低,最直接的影响便是企业成本的提高或降低,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质量越高,成本越高。质量要求过高,必然会有更多的支出。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质量过高产生的多余支出就是浪费。反之,质量过低,无法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这样会给企业带来生产停顿、产品不合格、生产效率下降、质量投诉增加、竞争力减弱、市场萎缩等问题。无疑,这些影响最终都会反映在经济效益的下降上。 质量与成本是相互影响、相互矛盾的。 1过高的追求质量会提高成本;反
6、过来说,质量不合格而进行修复或整改,也必然造成成本上升,最终也达不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成本控制,应以满足质量为提前,如果产品应该保证的质量都达不到,就违背了成本控制的最初目标,成本控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那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何谈起? 所以说,成本控制就以满足质量为前提,但又不能以追求过高质?课勘辏非蠛细癫返幕希龊贸杀究刂疲跎倮朔眩锏狡笠岛蜕缁嵝娴淖罴炎刺? 协调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关系的若干建议3.1 强化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因此,企业的各级领导首先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把产品质量切实放在生产经营的首位,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用户意识
7、,法制意识,主动接受用户和政府的监督,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种思想贯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积极开展质量兴厂的活动7。产品质量的提高不是一个人,一个车间,一个部门的事,而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它需要全员联合起来参与行动,企业的质量责任制要落实到每个人,从而使每个员工在实际生产工作中,都能够严格地按照工艺规程操作,遵循质量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岗位技能和熟练程度,最终将产品的质量事故降到为零。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第一步就是对企业强化质量意识,提高产品质量,首先就要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思想,从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到产品生产直到产品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这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8。 牢
8、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强化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会议或者其它形式来宣贯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每个人的工作不到位,都有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合格。例如,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设备维护不到位,造成精度不足;产品生产环境维持不到位,导致洁净度、相对湿度等控制不到位;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时,对产品性能指标验证不足;未充分考虑产品的加工方法;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编写不到位;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不到位等等。在宣贯过程中,如果能够穿插具体的实例,这将更有说服力,同时 9也可避免枯燥性
9、 。 第二,定期制作警示牌或者在现场拍摄图片将其制作成幻灯片,组织相关人员尤其是操作人员观看。 第三,上岗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必要时也可以签定质量责任书,以约束其质量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晓其所负的质量责任,并且对他们能完成相应质量工作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价。3.2 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的高质量源于产品设计开发的质量10。可以说,如果产品设计开发存在缺陷,即使后续工作付出再多努力,也不会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甚至还会给后续工作带来误动作,因此,为了实现产品的高质量,加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无疑是头等重要的工作。为此,应掌握提高
10、产品设计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抓源头,切实做好与产品设计有关的评审,并且需要满足产品质量标准中相应条款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关注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在实际使用时是否符合产品所要达到的指标,以避免设计、检验指标与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出现偏差。 其次,要让用户了解自己产品的特性,及时与用户取得充分的沟通,优化产品指标。既要考虑实际应达到的工作性能,同时又兼顾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寿命等。 第二,严格执行设计和开发程序,但对于产品的交付进度等有特殊要求的,制作程序可以灵活多样一些,以不变应万变来解决特殊的要求。例如:充分借鉴成熟产品 11的设计思想,针对不
11、同阶段进行重点的策划、评审、验证等 。 要设计评审专家的专业性,要与被评审产品特性相关,且应全面,避免对产品性能达到的程度所进行的评审不到位,也就是说避免不能够充分发现问题或者对发现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派设计人员到专业院校学习、请专业人士到承制单位授课、委托相关专业单位对承制单位设计人员实地培训等等12。增加产品评审力度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首先,评审会的时间要足够充分,不能仅限于对会议文件的审查,还要对实物产品进行全面审查。 其次,在评审过程中,还不能忽略下述三点: 1将输出与输入的文件、产品进行一一对照,输入包括用户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相应文件,同时对用户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元
12、器件的规格、型号甚至是否在指定的供方购买等内容进行审查; 2除了审查最终产品的性能外(毕竟只是抽样),还要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控制情况做重点审查,或者直接到操作现场进行审查,效果会更佳; 3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信息,由评审组亲自向用户询问,这样将更加真实可信。 再次,除进行产品出厂质量评审之外,还应该加强产品生产前状态评审的力度,含原材料/元器件、设备、环境、加工方法、人员资格等方面,将产品质量控制点前移,尽可能地避免后续出现不合格品,而给承制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第三,对于生产定型,即使用户没有强制要求,各承制单位也应该做,尤其是对那些批量生产暴露出问
13、题的产品。同时应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用户,共同寻求解决方案,避免带着问题生产,留下隐患。3.3 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严格的按照质量标准生产和检验每个产品是否符合合格的质量标准,在产品的生产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尽可能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同时,企业还要逐步按照严于一般质量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组织生产,以满足用户特殊的质量要求13。 质量是每道工序生产出来的,只有好好重视每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水平。这就要求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把好质量关。在精益生产过程中,实现产品质量零缺陷,还必须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制造不良品、不流
14、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这是对待不良品的基本原则,也是首先必须保证的原则,是具体保证品质零不良的基础14。 不制造不良品,这是每个现场生产人员首先必须保证的,只有不生产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变为一种可能来实现。 不流出不良品,作为操作者一旦发现不良品,必须及时停机,将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要在本工序内制定处置和防止再发生的对策。 不接受不良品,后工序人员一旦发现不良品,应立即在本工序实施停机,并通知上道工序。上工序人员必须立即停止生产,追查其产生的原因,采取应对对策,控制流出的不良品。 具体来说,就是针对原材料的输入、验收、投入到产品的验收、入库、进入市场等每个环节,这每个环节
15、都要严格的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将产品合格地输送到市场中去,让用户放心的使用。因为只有这样,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并牢固地占领市场,企业才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减少人员的流动性,尤其是对那些以手工操作为主、特殊工序较多的产品更应如此,可以针对人员的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工作岗位对人员的吸引力;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激励员工热爱本职工作。这比换人操作导致产品质量波动造成承制单位经济损失、声誉的降低而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其实,现在的市场竟争,无疑是
16、产品质量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竞争。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也是一个企业所有岗位技能的集中体现15。所以,企业应把全员培训作为立业之本,追求全员卓越,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要注重感情管理,感情与企业经济效益是密切企业中人与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树立群体精神,激励和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创造性。 第二,减少产品的流动性。通过合理地编排研制、生产计划,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的流动性。一旦出现多个用户提出的产品交付进度重叠,那么就可以与用户先进行协调,尽量将交付进度错开。 第三,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
17、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与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雄心、恒心、事业心、孝心、关心、慈悲心、同情心、怜悯心、善心相比,是“群心”灿烂中的核心。制定经营员工责任心的举措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建立严格的工作流程。企业要保证员工尽职尽责,首先要对服务、业务等方?娴墓髁鞒探泻侠砘杓啤用恳桓龌方凇附谌胧郑言惫牍鞲谖坏牡谝徊剑焦鹘崾蟮淖詈笠徊剑加米龀鲅细瘛钢碌墓娑蛭宦勰母龌方诔隽宋侍猓钪斩蓟嵊跋觳返闹柿浚饩鸵笤惫匦氚凑展娑瓿伤泄鳌庋惫墓鞑拍茏龅接姓驴裳械姆攀浮凑沾斯髁鞒蹋湍芡瓿勺约旱谋局肮鳎惫匀痪涂梢跃熬穑敲垂芾硪簿突岚迅丛拥奈侍饧虻虻奈侍饬鞒袒产
18、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其次,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制定了工作流程,接下来就是要求员工按照流程及时正确的完成工作,这就要求必须有监督制度。制度是条文性、没有生命的东西,没人监督制度就形同虚设。企业要实行内外监督两手抓的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部门内有专人监督,各部门之间互相监督;在企业外部,要让员工的责任心在工作期间时刻处于警惕状态,不敢出现丝毫松懈。另外,公司的各级管理、监督人员更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古人曰正人先正己,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身作则。 再次,思想教育,教化人心。员工的责任心是处于对工作的热爱和忠诚。一个员工热爱忠于他的本职工作,就会尽心尽力,发挥自己
19、最大的潜力投入到工作中,会把工作当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同时也需要企业的文化、理念、制度深入人心、贴近员工,这样才能与广大员工达成共识,还需要向员工宣传,使之在员工心中扎根,让每位员工都对企业产生信心,坚信企业的明天会更好。 员工的责任心是一点点培养出来的,是需要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员工的责任心才可能提高,才能确保产品质量,最终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总之,员工工作责任心的主要责任应该在企业而不是员工本人,当然员工自身也必须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才能保证完成企业预定的工作目
20、标。 第四,充分发挥检验人员对产品研制、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作用。搞好监督检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表现。 首先,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中)的检验要点及检验方法要规定到位,使检验操作有依据; 其次,检验员亲自操作; 再次,保证检验员数量的充分性。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标准推动了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为企业抢占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只要以贯彻质量标准为基础,以实施为根本,坚持始于教育,终于教育的贯标思想,把贯标有效、合理的应用到全面质量管理中去,一定能够让企业实现高效益运作16。3.4 合理控制产品质量等级 产品质量提高了,但是多付出的成本却无法转嫁出去。多付出了成本(时间、精力、资源等都可以
21、折算为成本),就会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所以这个成本要设法转嫁出去,则需要合理控制产品质量等级,使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首先,要么把产品售价提高,抵消多出来的成本,至少保持单个利润不变。 其次,要么保持产品售价不变,由于成本增加,单个利润降低了,但质量提高肯定会增加吸引力。如果销量因此而大大增加,也会使总效益增加。 企业一定要分析消费者是否愿意为产品质量提升而多付钱!否则质量过剩,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4 结论 通过本文上述分析,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经济效益问题,企业素质等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提高产品质量,没有好的质量就没有好的经济效益,质量是企业的生
22、命,企业的生存在于质量,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在于质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提高质量有许多工作要做,而当前抓好全面质量管理最重要,最现实,只有坚持不懈地推广应用,通过不断地认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水平,就一定会收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为用户提供更加满意、更加放心的产品。 【参 考 文 献】1 王又庄衣延章.质量成本与质量责任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011:282.2 ?跤肿?现代企业成本会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071:540.3 高鹏举.经济管理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21:340.4 王春利李大伟.管
23、理学基础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0.5 周秀淦宋亚非.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96.6 张智利.潘福林企业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338.7 单凤儒.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10.8 颉茂华.现代市场成本控制新理念EB/OL.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4-235.10 王世良.生产与运作管理教程理论、方法、案例Z.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2.11周祖城.管理与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9.12 桂文锋陈豪湘黄晓虹.关于企业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思考
24、J.航空科学技术200004:246.13李静波.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发展J.中国质量2003.75.45.14 李晓萍李成.论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J.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199803:98-100.15 宋远方成栋.管理信息系统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77-78.16 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C.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3.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选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首先本论文在选题及写作过程中得到贠晓兰老师的悉心指导。贠老师多次询问论文的进程,并在我论文写作出现困难时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 其次,我感谢09级会计专业升本班的所有同学。在大学的这两年里,大家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在生活中相互关心、帮助,给我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最后,我感谢学校,院系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使我们能在大学中快速成长,学到更多的知识,所做的各种工作使我铭记在心。我一定会在今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完善自我,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