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摘 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立法精神和理念、基本制度上均有重大改革和创新,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处理的要求,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义重大。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着重基于法理与比较法视角,在分析劳动争议的概念和本质、西方各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本质;处理模式;特征;完善 年月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获得通过,于2008年月日起施行。这部
2、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权威大法”的立法精神和理念、基本制度上均出现了重大改革和创新,有许多值得肯定的“亮点”。例如,明显突出了调解功能,扩大了仲裁的受理范围,延长了仲裁时效,缩短了仲裁审理期限,确立了先行裁决与先予执行制度,增加了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对于劳务派遣情形下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专门予以明确,劳动争议仲裁不再收取费用等等,基本上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处理的要求,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意义重大。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本文基于法理与比较法视角,在分析劳动争议的概念和本质、西方各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3、的不足及完善进行了初步探讨,期盼对我国将要进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配套立法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本质 (一)劳动争议概念界定 开展一项研究,首先应当弄清研究的对象,这就涉及对劳动争议概念界定。尽管“在每一研究的初期阶段,概念恰恰最难界定。”1在我国,最早对劳动争议概念进行界定的学者是史尚宽先生,且该界定对后世影响最广泛:“劳动争议,广义的谓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一切争议。于此意义,因劳动契约关系,雇用人与受雇人间所生之争议,或关于劳动者之保护或保险,雇用人与国家间所起之纷争,雇用人团体及受雇人团体本身之内部关系所生之纠纷,以及雇用人或雇用人团体与受雇人团体间因团体的交涉所
4、生之纠纷,皆为劳动争议。然本章所称劳动争议,乃指狭义之劳动争议而言。即仅以各个之雇用人与受雇人间所生之争议及雇用人或雇用人团体与受雇人团体间所生之争议为限。如因争议之当事人而为区别,前者可成为个人争议,后者称为团体争议。”2黄越欽教授认为,“劳资争议四个字乃一法律上具有特定意义之专有名词,并不是一切冲突、械斗、纠纷均可称之为争议行为。”因为:“依据宪法生存权之理念,劳工得行使团结权,以进行团体交涉,进而行使争议权,以达成其改善劳动条件之目的。为达此目的,劳工之争议权最后将落实在与雇方签订团体协约,故争议权行使之目的在缔结团体协约。(凡不是以缔结或修订团体协约之行为,均不是劳资争议,笔者注)”所
5、以,“可惜不论在立法上或在实务上甚至在学术上均有庸俗化的倾向,不但不能正确体认此一专有名词之法律上的意义,甚且任意加以切割或以其他名词加以混淆。”3318王全兴教授认为,劳动关系有单个劳动关系与团体(集体)劳动关系之区分。与单个劳动关系对应的劳动争议为狭义劳动争议,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关于劳动权利义务的争议。与团体(集体)劳动关系和单个劳动关系对应的劳动争议为广义劳动争议,其中包括狭义劳动争议和团体(集体)劳动争议。4 基于上述分析,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其与史尚宽先生的狭义劳动争议、王全兴教授的广义
6、劳动争议是一致的。因为王全兴教授的广义劳动争议实际上就是史尚宽先生的狭义劳动争议。这一含义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劳动争议的主体是特定的,即一方是劳动者及工会,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及用人单位团体。(2)劳动争议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劳动权利和义务本身就具有广泛性,既有法定权利,也有约定权利,既有财产性质权利,也有人身性质权利。包括就业、工时、工资、劳动安全与保护、劳动保险与福利、职业培训、民主管理、奖励惩罚等若干方面。同时,在集体合同争议中还会围绕相关利益生争议。(3)劳动争议是劳动领域中的经济利益的冲突。例如,劳动关系解除争议,从其实质讲,都是为了一定的利益而产生的争议。(4)劳动争议是主体权利或利
7、益主张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劳动争议的处理也就成为解决这种权利或利益冲突的法定程序。(5)劳动争议由于以劳动关系为基础,而劳动关系又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因此,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公正会对劳资关系的稳定产生重要作用。 (二)劳动争议的本质 劳动争议的现象呈现出多重个别性和不完整性。从世界范围看,总结劳动争议现象的个别性,可抽象出的共性是:权利或利益的要求是彰显的,形式上表现为争执和冲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劳动争议呈现出与社会变革相适应的时代特征:一是劳动争议案件数持续大幅增长;二是非国有企业劳动争议数量急剧上升;三是集体劳动争议大幅增加。以上劳动争议所呈现出的个别性特点,一方面说明了劳动
8、权利义务配置的复杂性,不同的争执涉及各个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权利请求权;另一方面也使得解决劳动争议的各种程序法更应具有操作性,更应符合程序正义。 冲突只是社会主体利益不协调的外部表现。虽然冲突表示“有明显抵触的社会力量之间的争夺、竞争、争执和紧张状态。”5但西方的冲突理论也认为,冲突具有社会整合功能,实际上,权利救济本身的目的,正在于通过对冲突现象的价值评判,抑制冲突的负面效应,减少冲突的发生或防止冲突的恶化,从而引导社会变革。因此,以法律解决或限制冲突的基础在于确认权利,而以法律解决或限制冲突的前提则在于权利本质属性。对劳动争议性质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对劳动关系本质的分析基础之上。 劳动关系是
9、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这种社会经济关系是一个矛盾体:追求生存机会与追求利润的不同价值取向。劳动关系矛盾体要求法律对其的调整,既要实现人格的自由和平等,又要反映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二者和谐的统一。 从历史分析方法着手,劳动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具有极强的社会关联性。从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线索考量,雇佣劳动时代,是劳动关系的革命时代,自由主义者将劳动关系全面债权化,实现了劳动关系“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利益的差别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使劳动关系的矛盾性也日益凸显。但是抽象的平等性却掩盖了这种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并在人权平等的幌子下,忽略了劳动关系冲突的
10、积聚过程。而且,伴随着工业的膨胀,劳动关系社会化加剧,自发和自觉的双重力量使劳动者群体力量逐步产生。进入20世纪后,随着社会权利理念的确立,工会法及其团结权等制度赋予劳动关系更丰富的内容。以注重对劳动关系的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有机调整的劳动法,也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而被立法者所重视。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劳动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与其的联系是如此紧密,而法律思想和法律理念的转变:公法私法社会法的运行和融合轨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劳动关系的本质及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二、劳动争议处理模式及其特征 (一)劳动争议处理模式 以上分析了劳动关系内部结构的不同利益取向以及外向性表现权利冲突,并指出劳资争执是
11、劳动关系运行的必然结果。劳动关系的社会化及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密切性,使得调整这种关系的实体法劳动法颇具独特性:集中体现劳动权本位思想,使私法中的自然人格在劳动法中得以扩张,而成为法律关怀下的真实人格。6 西方各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之形成与发展,与各国所采劳动法制模式有紧密关联。台湾著名劳动法学家黄越钦先生将这些模式划分为四种,即斗争模式、多元放任模式、协调自治模式和统合模式。373斗争模式目前已无采用国家;多元放任模式主要指美国,与欧洲解决劳资问题大异其趣;协议自治模式又分为劳资抗衡式和制衡式两种,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统合模式比较复杂,形成了社会统合模式、经营者统合模式和国家统合模式,分别以瑞典、
12、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这些模式的差别主要在于劳资争议及劳动条件改善所依托的力量:协议自治模式强化工会在其中的作用,而统合模式则强调国家、团体在其中的作用。 (二)西方各国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的特征 1.普遍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个别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争议,并采取不同的程序法救济。 按照争议标的不同,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权利争议,是指劳资双方依据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规定,当事人主张权利存在与否或有无受到侵害或有无履行债务等发生的争议。按照“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劳动争议当可以公力救济诉讼解决。利益争议,一般指因为确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这类争议并不具有法律上
13、的可衡量性和可诉性。利益争议在各国均以专门设计的调解、仲裁解决,在必要的时候,如日本、美国等采取公力强行介入的“紧急调整程序”。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之划分,成为程序立法乃至于管辖划分的重要依据。 按照争议主体的不同,将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劳动争议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个别争议发生于劳动者个人与雇主之间,争议的内容一般是劳动合同所约定的劳动权利和义务。这种争议涉及的是具体的劳动者直接的和切身的权益。其争议主体是个别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和雇主。 集体合同劳动争议,是指工会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之间因为签订、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集体合同劳动争议的一方是工会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 划分个别劳动
14、争议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的意义在于,二者在争议处理中采用不同的程序。 2.三方机制原则是劳动争议程序法中的主要原则。三方机制原则在劳动争议程序法的体现,主要在不同的程序中予以构建。美国仲裁机构,虽分为特设仲裁机构和常设仲裁机构,均由三方人员构成;德国的权利争议案件由劳动法院受理,初审法院由1名职业法官和2名来自雇员和雇主的名誉法官组成,二审法官组成与初审相同,但二审中要求雇主方面必须有雇主协会的代表、雇员方面必须有工会代表出庭应诉,当事人不能出庭。三审法官除与一、二审相同外,职业法官和名誉法官的比例都有所提高。利益争议之调解仲裁机构,一般由邦劳工部长担任主席或任命,其他委员则由雇主团体与受雇劳动
15、者团体组成。 3.健全的工会法律制度及集体谈判法律机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颁布有工会法或工会法律制度。在西方一些国家,工会成为本国劳动法制模式中重要的因素。如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劳资抗衡模式,推崇工会理想主义,强调劳资关系自治;以德国、奥地利为代表的劳资制衡模式,推崇“产业民主化”,除经营参议会制度外,尚强化工会的维权作用;以瑞典为代表的社会统合模式,其最大特征是工会在全国劳动者中的领导地位,全国总工会与全国雇主联盟之协调构成个别劳动关系的基础,反对国家干预;以经营者统合模式为代表的日本,虽没有像瑞典那样有强大的工会力量,但仍强调在企业层级的工会与雇主之间的协商机制。与以上工会的法律地
16、位相对应,各国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集体判决法律机制。而且这种法律机制,绝不仅仅是签订集体合同或团体协约,而是建立在结社权、缔约权、行动权等“团结三权”基础上的劳资协商的有机体系。 4.法定的和平义务。劳资争议之表象冲突,决然不能只理解为械斗,激烈的外部对抗。各国劳动法或劳动程序法对当事人均得以法定的和平义务。如对罢工权的行使,一般规定必须由工会来行使,而且必须是谈到破裂时当可行动。根据资料统计,瑞士有57%的团体协约中订有绝对和平义务。376而当劳资双方以协商程序订立集体合同或团体协约后,则应全面履约,不得违背协约内容而加以争议,否则违反和谐义务。 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足及完善的初步探讨 劳
17、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其以前的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存在的诸如仲裁前置限制了当事人的诉权、仲裁机构与行政职能不分、程序周期过长及效率低、“三方原则”存在虚拟性等问题和弊端进行了相当大程度的解决,出现了文章开头所言的许多值得肯定的“亮点”。 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这部新法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有:劳动争议以个人劳动争议为程序法构建重点,没有将集体争议列入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仍坚持实行强制仲裁制度(只是在个别情况下部分案件实行一裁终局),而且争议仲裁范围又只限权利争议;立法技术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以利于将要进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配套立法工作。基于法理与比
18、较法视角,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完善应围绕上述问题与不足从以下几方面问题着手: (一)完善集体争议处理机制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的劳动争议针对的是个别劳动争议与集体劳动争议。由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的集体劳动争议是指10人以上具有共同诉求的劳动争议,其本质仍属个别劳动争议,所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际上没有涉及集体合同劳动争议,这实为一大遗憾。实质上,从集体合同劳动关系的产生原因看,它以个别劳动关系为前提,并对个别劳动关系进行内部机制约束,其主体、内容、客体、运行的方式及范围,对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所产生的影响力,都与个别劳动关系有着差别。从一定意义上说,集体合同劳动关系的运行结果,影响着一国的经济
19、基础,进而会间接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变化。集体合同劳动争议也不仅仅只是集体合同履行纠纷,既包括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纠纷,也包括罢工权的行使以及确认不当劳动行为纠纷等。在我国,由于没有罢工权立法和系统的不当劳动行为立法,实质上这两种争议已完全脱离权利救济法的运行机制。而集体合同的缔约纠纷与履行纠纷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实际上没有涉及,这就使得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极不规范。 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不完善与对集体合同劳动关系的功能认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实际上,无论是劳资抗衡模式抑或劳资制衡模式以及社会统合模式,均强调了劳资之间的自治功能。而这些模式之代表国家在市场经济初期也与我国当前情形相类似
20、,即主要依赖个别劳动关系法和劳动基准法来调整劳资关系。但由于劳动基准法的低标准性和刚性特征,使得劳资之间的对立难以和谐。二战后,西方各国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寻求自治途径,并逐步强化了工会法律制度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目前,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基本上使用了三层法律结构:以个别劳动关系法为主线(中层结构),以劳动基准法为基础(下层结构),以集体合同劳动关系法为重点(上层结构)。 完善我国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基础是健全工会制度和强化劳动者的团体权。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职工民主管理,还是集体协商,抑或集体合同劳动争议,都应以健全的工会制度和协调、谈判机制作保证。由于我国实行
21、一元工会制度,自上而下的工会结构体系在国有企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私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扩大,在其中建立工会组织成为当前一个重要任务。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对立情绪较为严重,解决集体争议的情绪化手段普遍。而在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工会的代表性问题值得重点关注。代表性弱化或丧失代表性,实际上等于丧失了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基础。就劳动者的团结权而言,应以法律规范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并就协商和集体合同争议建立单独的解决机制,强化“三方机制”,注重调解和集体合同劳动争议仲裁。在当前法律还未赋予劳动者罢工权的条件下,拟应在原解决因签订集体合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基础上扩大调解范围。在相
22、关法律中,将雇主与劳动者的协商谈判课以义务。在集体劳动争议中,宜将利益争议和权利争议分开,利益争议主要以调解机制解决,而权利争议则应以仲裁机制解决。 (二)进一步改革劳动争议仲裁体制及程序 我国以前劳动争议实行强制仲裁制度,这实际上过度强调了仲裁程序作用,其立法之出发点概以为仲裁机关具行政依托性所致,由此又使得劳动仲裁行政化倾向加重。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部分案件实行一裁终局,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强制仲裁制度,但这只是在个别情况下,实际上强制仲裁制度并未根本动摇,而且争议仲裁范围又只限权利争议。西方多数国家推崇诉权平等的宪法原则和权利,以“司法最终解决”为原则,构建了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诉求的不同
23、解决机制,有着严谨的学理基础和制度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因“诉讼爆炸”3320之现实影响,一些国家试图以调解程序分解法院之压力,但并未改变司法程序的主要救济功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各国的实践表明,劳动争议仲裁并非是争议解决的关隘和必经之路,实行强制仲裁的范围大多被严格控制在影响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范围内的劳动争议。”7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完善,宜应以个别权利争议与集体争议划分为标准,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个别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集体争议处理程序。个别劳动争议(权利争议)以司法解决为主途径,集体争议以“三方机制”主导下的仲裁程序为主途径,两个途径均可配之以调解程序解决,充分体现程序的公正价
24、值。 (三)立法技术要高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制度中的许多规定是立法技术缺陷造成的。主要表现为:(1)用绝对确定性规则的形式表达了相对确定性规则的内容,用相对确定性规则的形式表达了绝对确定性规则的内容。例如,劳动法第80条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0条并未明确解决这一问题。既然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置是“可以”,那么,如果一个企业里不设置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该如何调解?等等,这一切都需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明确规定。(2)目前存在的多头制定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的现象,尤其是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办事机构发布关于时效、管辖与主管、当事人制度、保全制
25、度与先予执行制度等一系列事关仲裁制度、仲裁体制以及诉讼制度、诉讼体制这样一种状况。(3)由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没有涉及劳动争议诉讼制度、诉讼体制问题,那么如何认定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先行确定劳动争议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等重大问题的合法性?根据立法法的第8条“仲裁和诉讼制度只能制定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处理诉讼制度、诉讼体制也应当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来制定,以求法制权威统一。 参考文献: 1罗豪才.软法与公共治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6. 2 史尚宽.劳动法原论M.台北:正大印书馆,1978:241. 3 黄越欽.劳动法新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4 王全兴.劳动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73. 5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1. 6 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M/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王闯,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184. 7 郑尚元.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的现代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