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97471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广东省首批立法保护道地中药材候选品种简介目 录1、阳春砂22、广陈皮33、沉香 44、化橘红55、肉桂66、何首乌87、广藿香98、巴戟天109、檀香1110、广佛手1311、穿心莲1412、高良姜1513、益智1614、山柰1715、龙眼肉(高州桂圆)1816、广金钱草1917、鸡骨草2018、牛大力2119、溪黄草2220、降香231、阳春砂 阳春砂仁为姜科豆蔻属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辛,性温,具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功效。临床上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主产于广东的阳春、高州、信宜、广宁、

2、封开、新兴、云浮、丰顺、佛冈,其中以阳春市蟠龙镇金花坑所产者最为道地。砂仁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药用历史悠久,为“香砂养胃丸”等数十种中成药的原料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阳春砂的种植面积曾经一度不断减少,基本处于半野生状态,管理粗放;加上受限于阳春砂仁的生物学特性,导致其产量极低。阳春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春砂仁生产,为利用阳春砂带动阳春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户积极发展阳春砂生产,打造阳春砂品牌。发动农户对原有的砂仁种植地进行恢复和扩种,开展阳春砂种植技术培训活动。在农户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阳春市砂仁种植规模扩展至6万亩。经过中国经济林协会的审评,阳春市获得了“

3、中国春砂仁之乡”的美名。2005年11月,春砂仁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阳春地区砂仁种植主要依赖人工授粉,种植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地生态也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再加上劳动力流失,导致砂仁种植业的发展不稳定。调查资料表明,2008年阳春地区砂仁干果总产量为550吨,2010年则仅为441吨,药材产量波动较大,难以满足药用需求。2、广陈皮广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的干燥成熟果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广陈皮是广东新会古老而名贵的著名土特产,已有70

4、0 多年的种植及药用历史。广陈皮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药用价值,成为新会著名特产,位列广东“三宝”之首,是“十大广药”之一。以广陈皮中的橙皮苷为原料制成橙皮苷片、复方橙皮苷胶囊及橙维C等药品,具有扩张冠脉血管、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脆性等作用,可用于预防及治疗高血压、脑溢血或其它出血性疾病。广陈皮是平胃散、橘皮竹茹汤、蛇胆陈皮散、二陈汤、六君子汤等方剂的配伍药,对咳嗽痰多有较好疗效。复方有顺气化痰、祛风健胃、止呃平喘的作用,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有显著疗效。广陈皮是陈皮中质量最优、产量最少、价格最贵的品种。茶枝柑的人工驯化栽培始于13世纪,新会所产陈皮为道地药材,在历史上被定

5、为贡品,享誉华南、港澳台美加、东南亚等地。2006年10月, 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新会陈皮产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为新会陈皮产品品牌保护以及规范化种植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新会陈皮种植业发展平缓,新会茶枝柑的种植规模已达60000亩。全区新会柑果品年产量超15万吨,年加工陈皮量达7千吨,年出口量达40吨,初级产品年产值逾400万元;己开发了陈皮的多系列产品, 形成销售、研发和加工龙头, 新会陈皮全行业年产值已超亿元。近年来新会柑的价格节节攀升,贮藏3年的新会陈皮 200-250/公斤,贮藏10年的新会陈皮800-1000 元/公斤。3、沉香 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白木香Aquil

6、aria sinensis (Lour.) Gilg含树脂的木材,又称为国产沉香、土沉香、沉水香。其味辛、苦,性微温,具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用治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等症。沉香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极高的药用价值,是著名的名贵南药,为沉香化滞丸、沉香曲、沉香养胃丸等逾百种中成药的主要组方原料,被中医临床广泛用于消化、呼吸、心脑血管、风湿、肿瘤等症组方治疗中,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近代临床试验研究尚表明,沉香是胃癌特效药和很好的镇痛药。由于沉香香韵清幽持久,自古以来就被用作珍贵的香料,在香疗法和香熏文化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此外,沉香还可用于日常保健品

7、和日用品的开发。白木香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自然资源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长期以来,由于白木香种群的自然繁殖率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虫害和人为掠夺式的砍伐等原因,其野生种群遭到严重的破坏,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由于沉香药材生产周期长、自然结香不稳定等原因,国产沉香药材生产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我国曾在“七五”、“八五”规划期间,将沉香药材列入重点扶持发展的药材品种之一,先后在广东的陆丰、陆河、湛江南药试验场和海南屯昌药材场开展了白木香栽培及人工结香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国产沉香野生药材产量的日趋枯竭及药材价格的不断攀升,在白木香自然分布区广

8、东、海南两省始有大规模的种植,其中广东省在沉香药材生产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电白、东莞、中山、深圳、陆丰、陆河、鹤山、惠东、汕头均有种植,种植规模已达数万亩,并形成了“民营企业+科研+基地+农户”的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牵头,科技支撑,药农参与”四方有机协调的组织形式。初步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广东省种植的白木香林约10万亩。因此,生产技术的发展已显著推动了广东珍贵树种白木香的生产,对沉香资源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4、化橘红 化橘红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y未成熟果实的外果皮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其未成熟果外果皮密被黄白色绒

9、毛,习称“毛橘红”,是祛痰镇咳常用中药。味辛、苦,性温。具有理气宽中,燥湿化痰之功效。临床上常用治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等症。自古以来,化橘红以化州市特有品种毛橘红品质最优,曾被列为皇室贡品。化州柚为柚C. grandis的变种,有性繁殖易产生变异,适生环境局限于广东省化州市部分地区,品质地域性很强。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化橘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由于化橘红适生区域范围较狭,药源短缺,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柚的果皮(光橘红)亦被中国药典收载为化橘红的来源之一,对化橘红的生产造成极大冲击,使得化州柚品种曾一度濒临灭绝,毛橘红基本为国外高价收购,国内市场早已鲜见,价廉质

10、劣的非道地药材光橘红充斥国内市场,导致化橘红药效显著下降。因此, 对化州柚进行种质资源保护,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化橘红是我省通过国家药监部门GAP基地认证的药材品种之一。目前省内化橘红总种植规模约4万亩,其中化州的化橘红种植面积达3万亩。以其为原料生产的20多种中药产品多年来一直畅销国内外。目前化橘红及其系列产品已为广东化州市支柱产业。化橘红为常用大宗中药材,原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的3737种成方制剂中,以化橘红为原料的中成药有39种,化橘红与橘红均可入药的品种有33种,仅橘红丸(片)的生产厂家就有112家;加上中药方剂配伍,及食品、香料工业中的应用,国内外年需求总量在5000吨左右,处于供不

11、应求的局面,市场前景颇佳。道地化橘红毛橘红目前市场均价400元/公斤,其饮片市场均价500元/公斤,道地产区年产优质化橘红-毛橘红约900吨,年产优质中药饮片约2700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5亿元/年,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5、肉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和清化肉桂Cinnamomum cassia var. macrophylla Chu的干燥树皮。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临床上用治阳瘘宫冷,腰膝冷痛,肾虛作喘,虛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等症。肉桂是我国常用名贵中药,也是重要

12、的食品香料。肉桂的利用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肉桂的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植物肉桂以多个部位入药,名称各有不同:茎皮称肉桂;枝条横切后称桂枝;嫩枝称桂尖;叶柄称桂芋;果托称桂盅;果实称桂子。肉桂的人工种植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迅速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造林面积逐年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是世界上出口肉桂产品最多的国家,桂油和桂皮是中国传统的外贸物资,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国内肉桂栽培种类有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清化肉桂Cinnamomum cassia var. macrophylla Chu.。肉

13、桂是乡土树种,种植面积较大;清化肉桂在70年代引入我国种植成功。广东的肉桂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浮市和肇庆市, 其中云浮市种植面积最大为罗定市和郁南县。2002年罗定市被国家林业局定为“中国肉桂之乡”;2008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罗定肉桂(西江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郁南县种植肉桂始于道光20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但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才开始大规模种植, 是西江桂的主产区之一。肇庆市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土壤、土质、水质、气候和光照等条件比较适合肉桂生长,已有约300年的种植历史,是全国的肉桂重要产区。肇庆肉桂种植主要集中在高要、广宁、四会、怀集、封开、德庆

14、等地,种植品种为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其中, 高要拥有全国最大的县级肉桂基地, 现有肉桂种植面积超过5195 亩, 年产桂皮约80万公斤、桂油8万公斤。在高要的水南、禄步、小湘等11个镇,有超过5万农户、30万人种植肉桂。2000年3月, 高要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肉桂之乡”。此外,在广东的信宜市、湛江等地还种植有清化肉桂Cinnamomum cassia var. macrophylla,该品种的种子、苗木为上世纪70年代从越南广宁省引入我国,分别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省(区)种植。目前,全国只有广东保留了该品种的规模化种植。清化

15、肉桂是中国肉桂的一个变种,无论是桂皮厚度还是桂油含量都高于肉桂,被中医药界公认为药材品质最好的肉桂品种。6、何首乌何首乌来源于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其块根、藤茎、叶均可入药。块根入药,称“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制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亦可治疗高血脂。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主治大便秘结、瘰疬、痈疮等症。以何首乌为原料的中成药有七宝美髯颗粒、平肝舒络丸、再造丸、血脂宁丸、产复康颗粒、更平安片、龟鹿补肾丸、首乌丸、养血生发胶囊等。何首乌在食疗方面可制

16、成多种药膳及保建品。何首乌藤茎入药名为夜交藤,味甘、微苦,性平。有安神、通络、祛风的功能,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等症。以首乌藤入药的中成药有夜宁糖浆等。何首乌年需求量在8000-10000 吨。早在明代时期,广东德庆已有人工栽培,栽培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被誉为“首乌之乡”。据统计,1977 年德庆县种植何首乌6799.5亩,产量达1560 t,当时德庆县何首乌年产量可供全国一年半的需求。近年来,由于德庆柑橘、沙糖桔等水果在国内外市场畅销,种植柑橘、沙糖桔等水果效益远高于种植何首乌,德庆县何首乌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此外,云浮市新兴县何首乌有200-300 年的种植历史。但近年来劳动

17、力流失,何首乌的种植面积不大。其主产区由南向北、由发达地区到山区转移,目前广东高州、化州等地的何首乌种植却发展势头强劲,种植面积达9360-11700亩。而贵州的施秉县、四川的米易县、湖北的利川市等地也在大力发展人工种植。7、广藿香 广藿香来源于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又名刺蕊草、藿香、枝香。广藿香是著名南药之一,其味辛,性微温。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能。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等症。广藿香最早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引入我国,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悠久。

18、广藿香以“藿香”之名始载于东汉杨孚的异物志, 其后诸家本草多有记载,到了明清时代部分著作才出现“广藿香”的记载。据文献记载,从宋代以后,广藿香在我国岭南一带已普遍种植。广藿香是 “藿香正气丸”、“抗病毒口服液”等30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广藿香被历代医家视为暑湿时令之要药,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佳,是著名的道地南药。此外,从广藿香中提取的广藿香油还是医药工业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用于配制各种药剂、化妆护肤品、定香剂和杀虫剂等。广藿香是广东家种的大宗道地药材,广东广州、湛江、阳春、肇庆、高要等地均有种植。粤西是广藿香的主产区,种植面积约1.5万亩,化州、阳春与遂溪的种植面积约5000多亩。以该品

19、种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有“抗病毒口服液”、“藿香正气丸”等几十个品种。粤西地区的广藿香年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年需求量已达450万公斤以上,除供药用,还大量出口或蒸油工业使用等,出口创汇。广藿香在岭南一带已有几百年的悠久种植历史。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由于不同生态环境的影响,广东省内出现了3 个不同的栽培品种。据本草文献记载,广州近郊石牌、宝岗等地原是广藿香的主要产地,商品称“石牌藿香” (牌香), 传统经验认为其品质最优, 是道地药材。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发展, 广州近郊早已无藿香种植,“石牌藿香”已成为濒危品种。肇庆高要等地自上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大面积种植广藿香,商品称为“高要藿香” (“肇

20、香”或“枝香”),传统经验认为, 其品质稍逊于“石牌藿香”。此外湛江吴川、遂溪、雷州及海南万宁产的广藿香分别称为“湛香”和“南香”。其中“牌香”和“肇香”多药用,而“湛香”多用于提取精油,种植地常见有品种混杂现象。按产地不同习惯上分为石牌藿(枝香)、海南藿香(南香)、高要藿香(肇香)。广东省产的藿香供药用,以广州市郊和高要为主要产地,海南和其它地市所产藿香主要供香料厂榨油和出口。而原产于广州市郊石牌、棠下的石牌藿香,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2000年仅留存2亩多地作种质资源圃,使得牌香这一濒临灭绝的品种得以保存。因此,广藿香药材品种尚有待进一步保护。8、巴戟天 巴戟天来源于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21、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巴戟天味甘、辛,性微温。具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临床上用治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温痹痛、筋骨痿软等症。巴戟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在我省已有悠久的栽培和药用历史。药物出产辨记载:“广巴戟产广东清远、三坑、罗定为好。下四府,南乡等均次之” 。其中肇庆市高要、德庆等地为道地产区。所产巴戟天是近代巴戟天的主流商品。巴戟天野生资源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在上世纪60年代前,巴戟天自然分布广泛,野生资源产量较大。由于社会的需求,巴戟天的市场销售量年年增加,使得巴戟天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已濒临灭绝,中国植物

22、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将巴戟天列为濒危植物。由于多年的掠夺式采挖,且未有人工保护,巴戟天现在只有零星野生分布。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倡种植,巴戟天人工种植栽培面积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等省区进行人工栽培。广东省有40多个县种植巴戟天,其中郁南、德庆和高要县栽培面积较大,原德庆县高良镇是巴戟天的主要产区,现为广东省农业一乡一品(巴戟天)镇,至今已有40多年的种植历史,产地涌现出一大批巴戟专业户与重点户,是当今巴戟天药材的集散地。巴戟天药材价格比较平稳,农民种植巴戟天的积极性比较高。高良镇还建有巴戟市场,每月开市一次。9、檀香中药檀香来源于檀香科檀香属半寄生植物檀香Sant

23、alum album L. 树干的干燥心材,又名旃檀、真檀。檀香味辛,性温,具有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治于寒凝气滞,胸膈不舒,胸痹心痛,脘腹疼痛,呕吐食少等症。从檀香的心材中提取的檀香油为檀香药材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抑郁、消炎、杀菌、解疫、利尿、祛痰、杀虫、镇静安神等作用,在皮肤疾病,支气管炎,黏膜炎,抑郁失眠等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檀香天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及太平洋的一些群岛,最初是指从印尼和印度输入中国的白檀或印度檀香(Santalum album L.)。但18世纪后,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诸岛发现了檀香属的其他种类并大量采伐投入市场,檀香也逐渐成为檀香属

24、植物的统称:如产自澳大利亚的大果澳洲檀香(S.spicatum)、大花澳洲檀香(S.lanceolatum),产自美国夏威夷的滨海夏威夷檀香(S.ellipticum)及斐济檀香(S.yasi)等。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只收载檀香(S.album L.)一个品种。1962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首次从印尼引种檀香成功,并在广东湛江、广州扩大种植面积。上世纪80年代广东省相关科研单位在广东、海南开展“檀香扩大栽培技术研究”。檀香人工林大规模种植的各种技术障碍已经克服,大规模种植的檀香人工林保存率均较高。我国使用檀香虽有多年的历史,但引入檀香种植还不到100年,已经成材的檀香数量远远达不到

25、市场需求。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十分缓慢,8年左右才开始形成心材,30 40年方可采收利用。现世界檀香木的年需求量为6000 7000吨;现有资源几乎都是从天然林中采集,长期掠夺性的采伐利用导致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产品供不应求(年仅能提供约5000吨);檀香油年交易量接近100吨,主要来自印度。为大力开发、保护和利用国内的檀香资源并解决我国檀香药材的短缺和质量问题,国家在“七五”、“八五”规划期间,在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建设了多个檀香种植基地并对檀香的繁育、种植、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广东是全国檀香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初步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广东省檀香种植面积己近3000多公顷,约5

26、0000亩。10、广佛手佛手来源于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味辛、苦、酸,性温。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临床上用治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等症。因其气香味厚,故亦可用于食疗。商品佛手因产地不同有广佛手、川佛手、金佛手和建佛手之分。主产于广东高要、肇庆、广西凌乐、灌阳、大新等地的称“广佛手”;行内认为广东肇庆佛手品质最优,视之为道地药材。佛手临床用药已有较长历史,其花、叶、根、果实均可入药,据中药大词典记载:佛手花,气香,味微苦,主治“平肝胃气痛”。佛手果皮中含大量挥发油,佛手的果肉

27、含橙皮甙、挥发油和少量香叶木甙。果味甜、微苦、性甘温,具有和胃健脾、舒肝理气、止咳化痰之功效。可治肝胃气痛、胃腹胀满、食必呕吐等症,对防治胃癌、肝癌、肺癌等癌症也具有一定的功效。除药用外,佛手还可提取香精并加工成佛手糖、果脯蜜饯、佛手酒、佛手解酒茶、佛手戒烟糖等保健食品。1963年佛手始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其挥发油为高级的天然香料,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在国外,佛手主要作为一种名贵的香料油植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佛手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广东、四川、浙江、福建、江苏、广西等省区都有种植。广佛手主产于高要乐城镇、德庆武垄、云浮、郁南等地,栽培历史悠久,为广东地道药材。广东

28、肇庆是广佛手的原产地,也是著名的“中国佛手之乡”。2004年5月德庆武垄镇播荫村被省政府评为我省第二批“一乡一品”的广佛手乡镇。11、穿心莲穿心莲来源于爵床科穿心莲属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Burm.f.) 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为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印度草,苦草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蛇虫咬伤等症。穿心莲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泰国和印尼等亚洲平原地区,中国最初引种于广东和福建南部。现长江以南各省以及山东、北京、陕西等地均有栽培。其中

29、,广东(湛江)是我国行业内公认优质穿心莲的主产地之一。近年来,关于穿心莲内酯类成分治疗肺炎、肝炎、结肠癌、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和艾滋病等药理研究报导越来越多,穿心莲药材在国内外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迫切需要优质高产稳定的药材供应。穿心莲是广东省特色中药材之一,以穿心莲为主要组成药物的消炎利胆片是广东省名优产品。穿心莲是中医临床应用较多的大宗药材, 也是许多中成药的重要原料。除了这些传统的药用价值,新近的研究还表明,穿心莲具有抗癌与抗艾滋病毒的巨大潜力与应用前景。以穿心莲为原材料的中药制剂主要包括穿心莲片、穿心莲内酯片、复方穿心莲片、穿心莲软胶囊、穿心莲内酯软胶囊、穿心莲注射液、消炎利胆片、清感穿心莲

30、片、炎琥宁注射液、穿琥宁注射剂、穿心莲注射剂、喜炎平注射液等,生产厂家多达数百家。其中消炎利胆片、穿心莲片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该药材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全国每年市场需求量上亿吨,因此,穿心莲是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的中药材品种。12、高良姜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来源于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其味辛,性热,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等功效。临床上主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暧气吞酸等症。现代药理学等研究表明: 高良姜还具有镇痛、抗菌、抗炎、抗肿瘤、抗腹泻等功效。高良姜是汉药二天油、驱风油、清凉油、万金油、良附丸、仲景胃灵片、胃疡宁丸、八宝瑞生丸、菖蒲四味

31、丸、胃炎康胶囊等中成药的主要配伍原料,被列为“十大南药”之一。高良姜还是“药食同源”品种,被大量用作食品调味料、香料、咖喱粉、药酒及驱虫剂等,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药用和习俗食用市场,是出口创汇的大宗品种。据文献记载,高良姜野生资源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而目前高良姜野生资源面临濒危衰竭。20世纪60年代初徐闻县率先人工引种野生高良姜获得成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区域也曾扩增到广东的遂溪、廉江、雷州、阳西、惠阳和东莞等市县,以及广西和海南部分市县。但高良姜“道地”主产区首指广东的徐闻。徐闻高良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600hm2左右,最高的种植量达到4467 hm2,总产量10余万吨。目

32、前徐闻县高良姜种植面积及干姜产量均占全国90%以上。徐闻高良姜在海外享有“中国徐闻良姜”之美誉。2006年8月“徐闻良姜”以“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标志。但由于整个产业链不完善,产品附加值低,导致高良姜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3、益智益智来源于姜科山姜属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e Miq.的成熟果实,别名益智子、益智、智仁及摘艼子。益智味辛,性温,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摄唾之功效,临床上用治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等症。此外,益智也兼具益气、健脾胃、补肾、安神的药用功效,是优良的药食两用品种。益智是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为历版

33、中国药典所收载。益智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海南、粤西,广西、福建、云南等地仅有少量栽培。清嘉庆年间阳江县志物产篇中就有记载“(阳江特产)药有益母草、金樱子、五味子、益智子之类”,说明阳东县产益智历史悠久。阳东县大八镇是广东省最大的益智种植、加工基地。大八镇属山区,由于特殊的气候、土壤和自然环境,山高林密,所生长的植物,不管数量和质量都比其他地方优胜,其中尤其以药材生产著称,而益智则是当地药材中的代表产品。20世纪70年代大八镇种植益智有1600多亩;由于市场需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益智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目前,大八镇益智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00亩。2006年大八镇被命名为中国果用益智之乡。201

34、0年12月,阳东县大八镇益智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此外,粤西茂名信宜市洪冠镇也被誉为“中国益智主产区”之一,主要特色为林下种植益智上万亩,年产益智占全国总产量的15%。目前益智在国内外需求量约在每年1700吨左右。14、山柰山柰来源于姜科植物山奈属山奈Kaempferia galanga L.的根茎,又名沙姜、三赖、山辣等。其味辛,性温;具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临床上常用治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寒湿吐泻,骨鲠喉,牙痛,跌打肿痛等症。山柰资源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广西、云南等地,主产于广东和广西,以家种为主,野生品已很少。山柰是传统南药,历版中国

35、药典均有收载。山柰又是著名的香料和食物调味料。山柰大部分用作香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以及日用、医药等工业的原料。在粤港澳地区民众普遍鲜用作家常的香料。山奈挥发油还可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香精的调配。山柰药用历史悠久,古籍文献中本草正义、本草纲目、品汇精要、本草汇言等对山柰就有一系列描述,现代本草岭南采药录对山柰也做了详细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柰对宫颈癌、结肠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山柰还具有抑菌、对肠道平滑肌的作用以及其他消炎作用。山柰在广东种植利用的历史已有400 多年,历史文献记载山柰过去是以广东惠东、惠阳为主产区,后来主产区迁移至阳春、湛江等地,并以阳春种植的面积较大、加工最为密集,质量较

36、好。在阳春已形成由圭岗镇、陂面镇、合水镇、春湾镇、马水镇、潭水镇的农户自家种植,然后货源运往双窖镇加工的生产格局,阳春双窖镇是目前我国山柰主要的加工、交易集散地。目前我国每年山柰的需求量大约是6000吨,最高峰时达8000吨,市场对山柰药用和调料需求量是逐年增加,而生产上则受到连作障碍、姜瘟病多方面因素所制约,种植面积缩减,年产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价格逐年上攀。15、龙眼肉(高州桂圆)药材龙眼肉来源于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 的假种皮。其味甘,性温;具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效。 临床上用治心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在中医临床上,龙眼肉是多

37、种汤剂的配伍药材,如济生方归脾汤,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等。我国龙眼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地区,其中广东是我国龙眼适宜种植地域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优良品种最多的省份。高州有着1000 多年的龙眼种植历史,并以品质优异而著称。高州龙眼在汉代成为重要的贡品,汉书和帝记有“旧南海(沙田)献龙眼”的记述,早在清朝时期,高州就形成了龙眼加工成桂圆肉的传统,自古深受人们喜爱。高州桂圆,产品独特,肉质硬朗、质优味佳,饮誉国内外。高州桂圆有“南方人参”之美称,闻名省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2011年7月,高州龙眼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高州桂圆年产量500多

38、吨,产值3000多万元,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16、广金钱草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sb.)Merr.为豆科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又名落地金钱、铜钱草、假花生、马蹄草、假地豆、山地豆等。本品为广东、广西地区常用草药。商品为豆科植物广金钱草的地上部分。广金钱草味甘、淡、性凉。归肝、肾、膀胱经。有清热、利尿、排石的功效,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结石、胆石症、急性黄疸型肝炎等。 广金钱草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以龙鳞草(金钱草)记载,并描述其叶圆如钱。该植物后经庄兆详增订为广金钱草Desmodium styracifolium (O

39、sb.) Merr.岭南草药志则以广金钱草记载,为与四川大叶金钱草(过路黄)相区别。历史上沿用的广金钱草则多以金钱草一名入药,与四川主产的金钱草、聚花过路黄常相混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则首次将广金钱草与金钱草以两种不同学名记载。广金钱草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目前以人工栽培为主。主产地广东、广西是广金钱草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栽培面积占全国栽培面积90%以上,达到约3955.5亩,年产量约572.8吨。广金钱草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年消耗量逐年提升,已成为大宗药材,以其作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消石饮”、“石淋通”、“消炎利胆片”、“金钱草冲剂”、“利胆排石片”等近十种广东

40、省中药企业生产产品的处方药材,药材用量大。17、鸡骨草鸡骨草来源于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干燥全株,又名小叶鸡骨草、猪腰草、黄食草、土甘草,因其最早发现在广州白云山,故又称广州相思子,药材名为鸡骨草。其味甘、微苦,性凉,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治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等症。用于治疗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等症。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鸡骨草在保肝护肝、治疗肝炎、肝硬化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以鸡骨草为原料的中成药制剂有“鸡骨草胶囊”、“复方鸡骨草胶囊”、“鸡骨草肝炎丸”、“鸡骨草肝炎颗粒”、“结石通

41、片”等。此外,鸡骨草还可做夏季清凉饮料,是广东凉茶的原料之一。在两广地区,民间常喜用鸡骨草做保肝祛湿的汤饮。鸡骨草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野生或栽培均有。目前主要以家种供应市场。广东省药材标准主要以广州相思子的全草作为鸡骨草药材的来源,而广西则以毛鸡骨草(民间习称大叶鸡骨草)为多。而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鸡骨草正品为广州相思子,主要用于配方中成药的原料。 据文献报道,近年来全国鸡骨草正常年种面积约64957005亩,产量为19002100吨,年销量为2000吨左右。随着国内外对鸡骨草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资源减少,人工种植鸡骨草(小叶鸡骨草)是对该资源的有效地实施保护途径之一,

42、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 国家对鸡骨草的研究提供了专项经费资助。18、 牛大力牛大力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美丽崖豆藤( 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的干燥根。俗称山莲藕 、血藤、九龙串珠、大力薯等,野生于山谷、溪边、灌丛和山坡疏林边。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等地。牛大力味甘,性平,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清肺止咳,清凉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治肺虚咳嗽、咳血、肾虚、腰膝酸痛、遗精、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慢性肝炎等等症。牛大力用药历史悠久,素有“南方高丽参”之称。古籍本草生草药性备要和陆川本草都有

43、相关的记载。现代本草文献岭南草药录、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广东中药材标准、广东中药志等对其原植物形态、生态环境、药性、化学成分、药理等均有记述。同时, 牛大力又是一个多民族使用的民间草药, 中国民族药志要中记载牛大力是仫佬药、壮药等。现代研究结果显示,牛大力所含芒柄花素具有调节体内血脂代谢、抑制肝脏脂肪沉积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时能改善骨质疏松和改善妇女更年期症状等。牛大力不仅可供药用,在广东、广西民间也被用作保健汤料,以鲜用为多,为岭南地区著名的药食两用植物。此外,牛大力也是“壮腰健肾丸”、“强力健身胶囊”等中成药的原料药材。一直以来,牛大力药材来源都以野生资源为主。由于牛大力在两

44、广地区被广泛用作药膳、药酒的原料,补腰肾、强筋骨功效显著,社会和市场对牛大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山区野生牛大力经长期挖采,野生资源已趋枯竭,庞大的需求拉动了人工种植牛大力产业。据了解,目前人工种植牛大力统货价格已超30元/斤。广东全省各地种植牛大力的规模已达20000多亩。19、 溪黄草中药材溪黄草药材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线纹香茶菜Isodon striatus (Benth.) Kudo、的干燥全草,又名熊胆草、血风草、手擦黄、黄汁草、香茶菜、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 、土黄连、四方蒿等。溪黄草味甘、苦,性凉,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之功效,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

45、癃闭和跌打瘀肿等症的治疗。 溪黄草是民间习用草药,在古籍中未见记载,但作为清肝利胆药,在广东潮汕地区已有很长的使用历史。近年来,溪黄草在广东的临床应用非常普遍,并开发出多种以之为主要原料的防治肝炎的保健产品,如溪黄草冲剂、溪黄草袋泡茶等,是消炎利胆片、复方溪黄草颗粒、复方胆通片、溪黄草护康茶等中成药的原料,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线纹香茶菜野生资源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湖南、四川、云南、江西等省区,全国的最适宜分布区包含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4个省区。有调研结果表明, 粤东地区( 含粤赣闽三省交界的客家地区) 是药材溪黄草的主产地。广东平远、丰顺、阳东等地已有几十年的溪黄草栽培历史和种植习惯

46、, 也有一定的规模。目前,溪黄草在广东省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狭基线纹香茶菜在翁源、丰顺、饶平等地产量相当大。20、降香中药材降香来源于豆科黄檀属植物降香檀 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其味辛,性温;具化瘀止血,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伤痛,呕吐腹痛等症的治疗。降香檀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其心材为珍贵中药降香,木材作为高档红木 “黄花梨”。降香檀在20 世纪末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植物。本草拾遗中描述了“花榈出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格古要论则记载

47、“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淡者低”。降香檀是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中医认为降香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之功。降香檀还是冠心丹参片、乳结消散片、复方降香胶囊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从降香檀种提取的挥发油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广东省内陆地区就进行了降香檀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并获得成功,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均对降香檀进行了引种和栽培技术研究。近年来,广东省揭阳、肇庆、怀集、封开、高州等地已建有降香檀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到2011年底,广东省种植降香檀的种植面积已近2000 hm2,约3万亩,对我国降香檀资源的迁地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