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9877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 .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新闻评论类节目播音主持艺术(三),第一节主持人专访特点与类型,一、主持人访问的类型 当前以主持人的访问为主构成完整节目的节目形态主要有两种:主持人专访、主持人调查报道中的访问。1、主持人专访的界定 主持人专访是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一定的主题在特定场景进行谈话的一种节目形态。,第一节主持人专访特点与类型,专访,本属于采访中的一种方式。主持人专访,实际上是由记者专访演变发展而来的。当专访作为一种节目形态“栏目化或栏目主持人化”了,或采访者相对固定、并充任该栏目主持人时,就转化为主持人专访或主持人专访节目了。,第一节主持人专访,拉里金(Larry King)是CNN(美国有线新闻网)的节目主持

2、人,他所主持的“拉里金现场”(Larry King Live)是CNN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第一节主持人专访,专访作为一种节目形态,它既可以成为一次杂志型、板块型主持人栏目的重要节目形式,也可以独立构成一次完整的节目。前者如央视东方时空中的东方之子,后者如央视的面对面。此外,专访这种节目形态也广泛运用于社教、体育、综艺等各类节目中。,第一节主持人专访,2、主持人的专访按功能分大约有三种类型:事实性专访、意见性专访、人物专访。这三种专访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实践中常有交叉和综合。从栏目看,有的是纯粹的人物专访栏目,如央视的高端访问、面对面,有的则是以专访为主要节

3、目形态,事实性专访、意见性专访、人物专访都做,如央视的新闻会客厅。,第一节主持人专访,(1)事实性专访。一般指就新闻事件向当事人、知情者、报道记者、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所做的专访,目的在于详尽了解事实本身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认识事件的本质意义。,第一节主持人专访,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为受众所关注,在各媒体以消息形式做事实报道后,主持人节目常不失时机地约请有关人士做进一步的专访,给受众提供更多的信息,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欲。一方面,主持人作为受众的代言人,在专 访中提的问题应是受众最想知道的、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另一方面,主持人作为媒体传播者,其专访还应同时起到以正视听、引导舆论的作用。时效性和说明性

4、是事件性专访的特点。,第一节主持人专访,(2)意见性专访。是就社会关注的某类现象、问题或最热门的时事、新出台的政策,邀请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人士做大跨度的、深入的采访。围绕宏观的背景、事物的发展变化、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关系、外部各有关因素的影响、客观的社会效果和作用,以及前景的预测等等,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表明态度,展开多角度、多侧面、多层面的交流和不同观点的争鸣。,第一节主持人专访,这样的意见性专访有利于受众了解全局,开拓思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意见性专访重在了解权威人士的看法,即使有受众提问,也是为了征询嘉宾的意见,不同于嘉宾与受众间平等的讨论,因此针对性和权威性是这类专访的区别性特征。

5、,第一节主持人专访,(3)人物专访。是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的专访,包括党政要人、卓有成效的各行业知名人士,包括炙手可热的体育、演艺界明星,还有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劳动模范、国际政要,等等。人物专访重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其精神品格、人生感悟、取得成就的心路历程、人物的独特风貌都将给受众生动感人的启迪。,第一节主持人专访,优秀主持人到位的提问激发起访谈对象强烈的谈话愿望,加之专访时间较宽裕,容量较大,访谈对象可以敞开心扉做深入动情的谈话,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感人的细节以及蕴含其中的情操、境界,常令听众心灵震颤,不期然地得到净化和升华。人文性和深入性是人物专访的区别性特征。,第一节 主持人访问类型

6、与特点,3、主持人在调查性报道中的访问 所谓调查性报道,即就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公众关注的现象进行专题性的深入调查、核实、分析、解释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型主持人,自始至终贯穿整个调查过程,并作为栏目主持人直接面向受众进行报道。,第一节 主持人访问类型与特点,调查性访问对一件事情从各个不同侧面、不同方向刨根问底,从质疑到追问,环环相扣,必须客观、理性、平衡、深入地展开。它要求主持人的质疑精神,强调严谨思辩的逻辑推理,对事物的全貌有整体的全局把握和平衡、客观的考量,还需要心理的较量。,第一节主持人专访,3、主持人专访的特点(1)双向交流的感染力。首先,专访以语言交流为本质特征,是人际传播与大

7、众传播结合的产物,具有人际传播亲切可感、双向沟通、直接反馈的优势。专访格外得到受众青睐的重要原因。再者,主持人的职业角色具有比记者更贴近受众的色彩及个性化特点,专访中特别在意谈话的“人情味”。,第一节主持人专访,(2)受众强烈的参与感。真实记录、“原生态传播”的访谈,其真切的现场感能迅速调动受众的深层参与,即身不由己地由“局外人”的收听和观看,进而积极思考所谈论的问题或深入体味被采访人的内心。,第一节主持人专访,(3)主持人专访过程几乎等同于节目本身。采访在其最基础的意义上本是新闻生产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采集素材,调查研究,它的成果表现为各种新闻作品,如报纸、广播、电视等不同媒体的消息、通讯、

8、评论等等。而广播电视的主持人专访这种节目形态,其采访过程不经过文字符号的转化加工,如果是专访同步直播,那么“过程”即“结果”(节目成品);即便是录制播出,为了有正常的谈话状态,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按直播状态进行,所以说访谈过程也就是主持节目的过程,也就是节目本身。,第一节主持人专访,(4)主持人专访的“百姓视点”。主持人与访谈对象的谈话实际上全是说给受众听的,所以,首先必须考虑到受众的需求和心理,他们想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疑问;其次,专访传递的信息无论从广度、深度上肯定应大于受众原有的信息量,如何使受众对新信息产生兴趣,引起关注,如何方便受众对比较深奥或生疏的观念的理解,

9、是主持人在专访中必须考虑和设法解决的。因此主持人专访在访谈的目的性、有序性、可接受性、艺术性上都有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第一节主持人专访,(5)主持人专访的个性魅力。专访的信源信誉,一方面来自专访对象,一方面来自主持人。那些思想和知识实力雄厚并且对自己职业角色拿捏得恰到好处的主持人,在专访中,其个性魅力不仅能获得访谈对象的好感,有利于访谈的进行,而且也必然得到受众的好评,与节目相应生辉,成为提高节目收视率、收听率的关键因素。,第二节访问的准备,二、专访的准备 访谈的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料的准备、谈话的准备和心态的准备。,一、资料准备 首先是占有资料。所要谈论的事件、话题的有关常识、背景、现

10、状、事实本身、包括有关的政策法规、社会的各种反映,访谈对象所持有的观点。做人物专访还要了解访谈对象的经历、专长、成就、特点、性格、习惯、爱好等情况。可通过检索书籍、网络的文字、图片以及音像等资料,还要特别注意活的第一手材料的收集,可向有关的人做调查询问、做外围采访,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其次,对占有的资料要能够做到“钻进去,跳出来”,前者指“了解”,后者指“见解”。占有资料和分析资料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二、谈话准备 是从理性还原感性的提问设计过程。主持人专访的谈话准备有如下三个要点:1、明确谈话的方向和重点。形成采访的框架提纲和几个重点问题的块状结构。2、从受众视点寻找访谈的贴近性。反映

11、受众视点、代言受众问题,要善于找到传播目的与受众意愿的结合点,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带着受众可能会有的问题发问引导,使谈话贴近老百姓的利益、兴趣或疑虑、困惑,从而增强专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设计提问并形成采访脉络,三、心态的准备1、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是访问的首要原则2、媒体立场、受众视角、真诚自我三位一体的身份把握3、真诚面对受访对象4、对自身言行举止的把握,第三节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一、善于倾听 第一,“倾听”是主持人发出的重要的无声信号。第二,由于倾听,主持人能敏锐地捕捉到新问题的生长点,以便突破预设及 时跟进开掘。第三,“倾听”才有掌控专访过程和结果的基础。,第三节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二

12、、精于提问 提问,理所当然是专访主持人的基本功。1、提问的一般规律。打开局面的第一问;适应对方,有的放矢;具体准确,简明易懂;层次分明,控制节奏;讲究“入点”与“落点”,不落俗套;有问有谈,视界融合;方式多样,灵活变换。,提问方式灵活多样:正问,最为常用,即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侧问,寻找新的、不同的角度,采用“迂回前进”“曲线救国”的方式提问,常能使问题反映得更加全面、客观和深刻。反问,运用逆向思维,突破顺向思维的常规惯例,从对方回答问题的反面提出质疑。,追问,对已经展开的话题发出进一步的细致的,或深一层的跟进式的、短平快的问题,往往是挖掘细节或背后深层原因的简短插话,抓住主要矛盾层

13、层剥笋,使真相大白。设问,常以“假如”打头,或者在提问的落脚点设计几个答案供对方选择。设问往往是问在对方平时一般不去考虑的方向,突然给定或限定条件,可以增添谈话的情趣和迭宕。,第三节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2、提问的不同风格。1)绵里藏针。即主持人的提问听起来并不尖锐,态度谦和,但是一个个问题构成了严密的逻辑链条,在表层的“绵软”中指向问题的实质。2)犀利质疑。采访中善于提出尖锐问题。,第三节访问中的倾听与提问,3)两面提问。两面提问,就是从正反两方面的提问方式,既有正面的使受访人感到舒服、乐于回答的问题,也有挑战性的、出其不意的、让受众觉得可能会让受访人不快或窘迫的反面提问。4)叙事攀谈。有的专访寓提问于叙事之中,在顺情顺势的不断插话中使问题逐步深入,渐入佳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