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9946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讲课.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神卫生法解读(社区),年月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精神卫生法立法进程,1985 年 精神卫生法(草案)开始起草。2011年9月19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且原则通过精神卫生法(草案)。2011年10月24日 精神卫生法(草案)一审。草案明确,精神卫生立法的核心是 强制收治程序;“被精神病”责任人可能被追究民事、刑事责任。2011年10月29日 精神卫生法(草案)及其说明向社会公开 征集 意见。2012年8月27日 精神卫生法(草案)二审。2012年10月23日 精神卫生法(草案)三审2012年10月26日 精神卫生法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精神卫

2、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的精神卫生法,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等作了规定。,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了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实 行自愿原则,设计了非自愿治疗的 前提条件,被视为立法重大突破。,为何立法突然加速?,近几年重大案件北大幼儿园杀人事件。2004年8月4日,具有精神分裂症病史的徐和平持刀行凶,砍伤18人,其中一名儿童死亡。武汉徐武“被精神病事件”。2011年4月19日,在被医院精神科监护治疗4年多的徐武自医院逃离,来到广州,试图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病。4月27日,

3、他在南方电视台大院内接受采访后,被武汉警方的便衣警察带走,并送回其之前接受治疗的武钢二院。,事件简介,行凶者于7月11日凌晨乘坐火车从原籍黑龙江省到北京,下午15时20分即在案发地持刀将一外籍男子砍死,后被巡逻民警在现场附近迅速抓获。经初步核查,该行凶者曾在2011年1月5日、7日先后两次在上海持刀行凶、抢劫,后因精神病被遣送原籍。受害人信息在此案中被伤害致死的外籍男子的身份也已经确认,美国男子,名叫HOWARD THOMAS MILLS,现年62岁,2012年7月3日持普通护照入境。7月11日,安利波在北京持刀砍死一美国籍男子,动机不明。安利波,黑龙江肇州县丰强村村民,35岁,无业。,宁波精

4、神卫生,事件详情,2012年7月11日,安利波和一名外籍男子迎面相遇时,掏出菜刀砍中对方颈部致其死亡 7月11日15点20分左右,安利波出现在北京大栅栏地区的取灯胡同。据媒体报道,安利波和一外籍男子迎面走来,两人在胡同东口公厕旁相遇。安利波掏出菜刀,砍中外籍男子颈部。外籍男子趴倒在地,鲜血不断从颈部溅出。附近居民称:砍人者随后顺着胡同向西跑去。整个过程只有半分钟左右。民警很快封锁现场,搜寻砍人者。警方随后查明,被砍死亡的男子姓Mills,62岁,美国人。据北京警方通报,安利波于7月11日凌晨乘坐火车从原籍到京。安利波的父亲和丰强村村民最后见到他,还是事发前一周。出发的那天,安利波跟家人嚷嚷着要

5、去大庆打工。他的父亲安继富默许这一要求,并要送他。安利波生了气,他情绪大变,涨红脸喊了句“送啥送啊”,转身出了家门。曾有村民看见安利波穿戴整齐,急急地往镇上的方向走,看起来与常人无异。村干部和当地派出所也并没有监控到,一个有过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要出远门了。村里没人知道安利波去了哪里,直到警方前来调查,安继富才得知儿子杀了人,还是在相隔千里的京城。,宁波精神卫生,曾持刀抢劫,2011年2月安利波在上海两次持刀行凶、抢劫,司法鉴定诊断其患精神分裂症,案发时无刑事责任能力 这并非安利波第一次持刀行凶。2011年8月上旬,安利波的姐姐安利英将他从大庆市丰乐镇派出所领回家,安继富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儿子。安

6、利波套着一件灰衣服,“精瘦精瘦的”,“贼溜溜”地看着安继富,不言语,也没叫爸爸,径直走进了屋。安继富一直用“贼溜溜”来形容儿子回来后的眼神:“不正常,像在盘算,带着点凶。”1994年,初中还没有毕业的安利波离开老家,到上海工作。从1994年到2011年,安利波一直在上海,只偶尔回乡探亲。在大城市的他被村里视作“能人”。但2011年8月,当地派出所给安继富打电话,说安利波当年2月在上海两次持刀行凶、抢劫。接着上海市闸北分局的刑警将安利波送到了肇州县公安局丰乐镇派出所。在上海闸北分局刑警带来的书面资料中,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司法鉴定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该意见书对安利波的精神状态诊断为:“精神分裂

7、症,作案时及目前为患病期”,对其刑事责任能力及受审能力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和无受审能力”。,安利波父亲称,当地公安机关未对儿子定期回访,事发前,警方只接触过其一次;安利波杀人后,当地派出所所长被免职。,2012年春天,安利波随安继富回到丰强村,给兄嫂的20亩地帮忙,自此出现在丰强村村民的视野里。他在上海持刀抢劫的事情,也在村里传开。不久,安利波的古怪开始显露,村民看到他在村里漫无目的地穿梭,垂着眼,骂骂咧咧,毫无理由地和村民吵架、打架。通常都是安利波先骂、先动手,可当对方还击时,他往往又会逃走。安利波的出现搅动了整个村庄的平静,许多村民见到他都躲着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犯罪心理学专家李

8、玫瑾表示,作为一名有过持刀抢劫经历的精神病人,安利波有着相当大的危险性。,然而当地警方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曾有村民因安利波的危险行为要求派出所出面管理,但并未得到回应。大庆市公安局称,安利波被送回后,丰乐镇派出所民警将其转交给其家属和村干部,要求他们对其严加看管,固定的监护人是其父亲和村干部;公安机关定时回访。村干部否认了大庆市公安局的说法。7月15日,丰强村村支书徐建国告诉新京报记者,村委会并不知道安家的状况,而派出所也并未告知有精神病人回到村里。安家人称,不论是村干部监管,还是警方的回访,都不存在。这一点也得到了其他村民的证实。,地方立法:农村包围城市,地方立法2002年04月07日,上海

9、市精神卫生条例2006年04月01日,宁波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03月01日,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03月01日,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2007年11月01日,无锡市精神卫生条例2010年09月01日,武汉市精神卫生条例2012年01月01日,深圳经济特区心理卫生条例,地方立法:非自愿治疗问题,非自愿治疗涉及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法律保留原则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法律。除上海外,其他六地方法规均规定只能由公安机关强制送诊。北京拒绝出诊。,精神卫生法结构及内容,全文共7章,85条第一章 总则,12条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12条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

10、断和治疗,29条第四章 精神障碍的康复,6条第五章 保障措施,12条第六章 法律责任,11条第七章 附则,3条,立法思路,我国约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00万,而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总体上比较薄弱,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和人员缺乏,截至2010年底,全国仅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1468家,精神科医师约2万名,精神障碍防治和康复能力严重不足。这一立法立足现实,解决防治和康复 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促进精神卫生 事业的发展。,一、是立足现实,解决当前精神卫生工作的突出问题,二、是切实保障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精神障碍患者属于弱势群体,社会上对其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法律应当对其合法权益予以特别关注和切实保障,通过

11、完善的制度设计,保障其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保障其充分享受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同时保障其依法行使司法救济权利。,三、是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 精神卫生法既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社会救助体系,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治救助服务,又建立有序管理的制度,防止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努力实现保护个人权利与维 护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四、是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疗、康复相结合 精神卫生工作重在预防,精神卫生法大力加强精神障碍预防工作,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人单位、学校等的责任,增强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同时,也加强精神障碍治疗

12、、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的整体水平。,五、是明确责任,建立机制 精神卫生工作涵盖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不仅涉及政府和卫生、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还涉及家庭、所在单位、社区、残联等主体。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必须明确各有关主体的责任,在此 基础上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 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重 点,送 诊 治 出,第一章 总 则,适用范围维护和增进公民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精神障碍促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第一章 总 则,方针预防为主坚持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第一章

13、 总 则,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但是,依法履行职责需要公开的除外。,第一章 总 则,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第一章 总 则,综合管理机制政府组织领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第一章 总 则,主管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精神卫生工作司法行政、民政、公安、教育、人力资源社

14、会保障等部门各司其职,第一章 总 则,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 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予以协助。,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卫生行政部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精神卫生监测和严重精神障碍发 病报告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精神卫生工作信 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交流共享。,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应当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医务人员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

15、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第二章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家属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送诊(谁送诊?)1、个人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2、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3、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第三章

16、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送诊(谁送诊?)4、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疑似患者+危险标准 送诊人:近亲属、单位、公安 职责分工:近亲属负责家庭成员中出现危险的疑似患者的送诊 单位负责出现危险的疑似患者员工的送诊 公安机关负责公共场所里出现危险的疑似患者的送诊 无论亲属还是单位,都应当“立即制止”,都有权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定义,精神卫生法中未明确界定疑似精神障碍者“疑似”不是临床诊断概念,也无专业判断标准,而是普

17、通人根据个人经验和社会常识的判断因此才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检查以确诊有明显不同于常人的、或者与本人一贯表现明显不符的异常言语和/或行为异常表现的,均可能被认为是“疑似精神障碍者”虽有精神病史,但当时无法获取相关诊断信息、或长期中断就诊后再次来诊,也应视为“疑似”既往病历和诊断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送诊(住院)5、疑似+危险的,紧急入院观察,及时作出诊断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的伤害自身/危险的,由监护人决定是否住院;危害他人/危险的,如评估为必须非自愿住院,监护人原则上应当同意;如不同意者可以申请再次诊断和鉴定;再次诊断和鉴定维持原诊断意见,监护人必须同意并办理住院

18、手续;如果监护人阻碍,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如监护人不办理住院手续,由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办理,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送诊(办理住院手续)1、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本人没有能力办理住院手续的,由其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2、患者属于查找不到监护人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由送诊的有关部门办理住院手续。3、精神障碍患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监护人不办理住院手续的,由患者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办理住院手续,并由医疗机构在患者病历中予以记录。,必要性判断实例,例一诊断:精神分裂症,目前处于疾病期,具有严重的幻觉和妄想症状、丧失自知力,拒绝治疗风险:患者本次发病中2次砸毁邻

19、居玻璃,多次拿菜刀威胁家人,并有明显的言语威胁例二诊断:反复发作抑郁,本次为中度抑郁发作,明显自杀观念,既往有自杀未遂。拒绝治疗风险:本次无自杀行为,但自杀量表评分23分,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出院1.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2.对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监护人可以随时要求患者出院。3.对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医疗机构认为患者可以出院的,应当立即告知患者及其监护人。,第三章 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出院手续 1、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

20、,医疗机构应当同意。可自行办理出院手续。2、精神障碍患者出院,本人没有能力办理出院手续的,监护人应当为其办理出院手续。3、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患者所在单位等应当依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请求,对监护人看护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医疗机构 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为社区康复机构提供有关精神障碍康复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基层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

21、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和看护知识的培训;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上述工作给予指导和培训。,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残疾人组织或者残疾人康复机构 根据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需要,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第四章精神障碍的康复,监护人 权利:在看护患者过程中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康复机构的技术指导。义务: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第五章保障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2、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人民政府 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机构。国家对安排精神障碍患者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第五章保障措施,医疗费用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费用 按照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的,民政部门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第五章保障措施,特殊

23、对象 1、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对属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城市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供养、救助。,第五章保障措施,居委会/村委会 1、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2、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和要求;3、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第六章法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24、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精神卫生工作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第六章法律责任,民事责任 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情形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综 述,卫生行政部门 1、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精神卫生监测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建立精神卫生工作信

25、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交流共享。2、应当组织医疗机构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综 述,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指导患 者服药和开展 康复训练;对患者的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和看护知识的培训。2、应当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3、为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精神科基本药物维持治疗。,综 述,医务人员 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综 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1、应当协助所在地人

26、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2、精神障碍患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监护人不办理住院手续的,由患者所在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办理住院手续。3、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以及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和要求。4、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患者融入社会创造条件。,综 述,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近亲属)1、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2、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禁止遗弃精神障碍患者;3、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

27、碍诊断;4、精神障碍患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监护人应当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综 述,监护人(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近亲属)5、精神障碍患者出院,本人没有能力办理出院手续的,监护人应当为其办理出院手续;6、监护人应当妥善看护未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按照医嘱督促其按时服药、接受随访或者治疗;7、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遗弃患者,给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他公民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8、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结论表明精神障碍患者应当住院治疗而其监护人拒绝,致使患者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或者患者有其他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情形的,其监护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综 述,公

28、安部门 1、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 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 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即:公安机关负责公共场所里出现危险的疑似患者的送诊)2、精神障碍患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监护人阻碍实施 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 机构采取措施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综 述,民政部门 1、对查找不到近亲属的流浪乞讨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由当地民政等有关 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帮助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2、精神障碍患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困难,或者不能 通过基本医疗保险

29、支付医疗费用的,民政部门应当优先给予医疗救助。3、对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会 同有关部门及时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4、对属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城市中无劳动能 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民政部门应当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供养、救助。,综 述,残疾人组织或者残疾人康复机构 根据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需要,组织患者参加康复活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标志释义: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人的理解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倾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和谐社会的行动标志;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飘扬的绿丝带 中国精神卫生标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