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实战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摄影实战技巧.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闻摄影实战技巧2009-08-31本刊编辑部本期嘉宾:金融时报首席摄影记者燕平主办部门:集团品牌管理部培训对象: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相关员工培训目的: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新闻摄影能力与水平,更好地传播方正品牌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摄影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的呈现形式直观、形象而真实,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思想性和导向性功能。目前,主流都市日报将新闻图片大量运用于版面之中,力图透过新闻图片体现新闻内涵。对于我们各公司市场部及负责企业内刊的同事而言,新闻摄影同样重要,掌握一定的新闻摄影技巧对传播公司品牌和提升刊物质
2、量大有裨益。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新闻摄影的实战技巧。新闻摄影的准备工作如今,新闻摄影从业者普遍使用数码单反相机进行拍照。在新闻摄影实战中,不同焦段的镜头、外置闪光灯、备用存储卡、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在日常的摄影采访中,我一般配备三支镜头,它们的焦段分别为17-35mm,28-70mm,以及70-200mm,根据不同的拍摄素材选取相应的镜头。在无目的采访时,我大多只携带一支17-35mm的镜头。采访中,摄影记者很多时候不仅要承担摄影的任务,还要负责文字记录。因此,录音笔、笔记本,以及无线网卡等也是我们需要常备的设备。如果拍摄的场景选在音乐厅、体育场,或者大型会场,还需配备独脚架等装备,以便在灯光
3、较暗或者不允许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任务。在接到采访任务后,我们要争取提前到达采访区域,全面了解采访区域的环境设施和光照条件,并且最好能够拿到此次会议或活动的议程,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如何利用好现场光在新闻采访和拍摄过程中,摄影记者要熟悉各种题材的常规表现方法,充分了解各类活动的议程,观察现场的地形,以便选取最佳的拍摄角度。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室外光对活动现场的影响,室内灯光照度是否合适,如何设置闪光灯等问题。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分别在不同设置模式下进行拍摄,以保万无一失;在室外拍摄中,要考虑到阳光对拍摄的影响,必要时用闪光灯进行补光。通常情况下,公司会议和大型活动都是在弱光的氛
4、围中进行,这就给我们的摄影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现场光摄影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一、新闻现场不允许使用闪光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适当调高相机的感光度,增加快门速度,保证拍摄的成像质量;二、拍摄的场面太大或被摄主体远离拍摄地点;三、摄影记者要在画面中突出现场气氛。 利用现场光进行摄影时,我们应尽量选择大口径的镜头,如70-210mm/F2.8,28-70m/F2.8等镜头。这类镜头光圈较大,可以确保一定的快门速度,因此成像质量会比较好。一般来说,我们大多采用手执相机的方式进行室内拍摄,这就要求快门速度不低于最低限度。如使用17-35mm的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要控制在1/15-1/30秒左右;使
5、用28-70mm镜头拍摄时,快门速度应控制在1/30-1/60秒左右。如何使用好闪光灯我们这里所说的闪光灯是指外置闪光灯,其闪光头可以随意调整角度。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闪光灯直打被摄主体容易造成曝光过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把闪光头调整到一定的角度,伸出反光板,光源通过反光板和天花板进行反射。这样操作可以消除被摄主体的投影,改善光照不均造成的影响;如果会议现场空间狭小,被摄主体距镜头相对较近,可以将闪光灯调整到90度,通过天花板和周围的墙壁反光,打亮被摄的主体。在日常的新闻摄影实战中,我们可以多尝试不同的闪光方式,不断积累闪光灯的使用经验。在拍摄领导人讲话,或者转瞬即逝场景的时候,我建
6、议大家把闪光灯调整到TTL自动模式上,这样可以为我们节省不少的时间,拍摄的成功率较高,保险系数更大。如何拍摄领导讲话和会场全景拍摄领导讲话、演讲等场景之前,要与其进行充分的沟通,告诉他们在讲话中可以适当保持微笑,调整好坐姿,在感知到摄影记者准备拍照时,尽量给予一定程度的配合。摄影记者在准备拍照前,也可以给领导一个手势或暗示,把握最佳的拍摄时机进行连拍与抓拍。在会议拍摄中,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密切关注演讲者的动向。发现演讲者渐入佳境进行脱稿讲话时,要立即上前进行连拍,将其最佳的表情和手势收入镜头中。需要注意的是,会议现场的麦克、水瓶等物品可能会对被摄主体造成遮挡,破坏构图。我们在会议摄影中要注意
7、寻找最佳的角度,尽可能避开遮挡物。会议现场拍摄难度确实很大。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现场光和闪光灯。在拍摄动辄数百人参加的大型会议时,我们要在构图中全盘考虑观众、主席台领导及主席台展板等要素,这个时候要巧用闪光灯。我自己摸索出一个窍门:将外置闪光灯向上略微调整一个角度,这个时候,闪光灯输出的是最大的闪光量,保证距离较远的主席台曝光充分,而距离镜头较近的物体也不会造成曝光过度。在会场现场光足够的情况下,则可以关闭闪光灯,选择较大的光圈和快门速度(注意上述提到的最低快门限度),并以主席台背板的LOGO或者主席台上就座的人物为标准进行平均测光。如何挑选新闻照片新闻照片的发稿形式主要包括单幅照片、组照和专题摄
8、影。单幅照片是摄影记者平时工作中最常用的发稿形式。单幅图片拍摄的基本要求是:表现有形象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典型瞬间,注意细节、人物情感及体态语言。组照可以是对同一新闻现场不同侧面的描述与表现,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场景的组合。组照多用于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新闻事件,深化主题。我每年都会参与全国两会的新闻摄影报道。两会结束后,我会把会议现场,代表讨论的现场,以及代表和委员考察、交流、撰写议案等场面的照片挑选出来,形成组照,进行刊发。专题摄影是指通过多张照片,多个角度反映一个新闻主题。每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或一个情节,要有开头照片、高潮照片及结尾照片,串联起一个完整的故事。专题摄影要注意大场景、中景
9、、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采用,以及横竖版照片的配搭,时间跨度较大,淡化时效性。我们最终选择发布的照片要具备以下要素:一、被摄人物的动作、表情自然;二、最能代表新闻事件本质的瞬间;三、兼具特写与大场面;四、图片构图合理且具观赏性;五、图片动感较强;六、抓拍得到的图片。新闻摄影应把视觉冲击力放在首位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新闻摄影的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称之为视觉吸引力。长期以来,许多新闻摄影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在这两大要素中,新闻价值是首位的,因为新闻摄影是属于新闻范畴而不是属于艺术范畴。然而,笔者在近几年的新闻摄影教学中,多次让同学们在任何
10、报纸或指定报纸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10幅新闻照片,发现同学们选择的标准首先是照片本身的画面效果,照片的新闻价值是处于第二位的。当笔者和同学们探讨为什么不是首先考虑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时,许多同学说,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往往从报纸的文字报道或电视、广播上已经获悉,因而看照片时就更倾向于关注画面效果了。重新审视我国长期以来的新闻摄影实践与读者对报纸上新闻摄影的评价,把照片的视觉冲击力要素放在首位,应当更有利于改进我们的新闻摄影报道,更有利于新闻摄影报道的创新,也更切合读者对新闻摄影的需求。一、重视读者视觉感受的选择新闻宣传要“贴近群众”,研究读者的视觉感受与选择的特点,对改进新闻摄影报道具有强烈的
11、现实意义。新闻摄影属于视觉新闻,它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形象。图片的标题与文字说明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读者选择新闻摄影报道时,首先也是选择图片的形象。因为人们接受新闻摄影是从接受图片形象开始的,进而才会去阅读其文字说明。一幅新闻照片如果本身没有视觉吸引力,则很少会有读者继续去看其文字说明了。当然,犹如对任何事物的判断有多面性,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或吸引力的照片未必都是好照片,但好的新闻照片则必须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或吸引力。人的视觉是一种主动性很强的视觉形式,具有强烈的选择性。人们常说的“视而不见”一词,就说明纳入视觉范围的东西仍可“不见”,“没看到”,这就是视觉的选择性。它只看到吸引它
12、的对象,也就是对它有较强刺激力、冲击力的对象。从新闻摄影的角度来看,什么样的对象会对读者的视觉产生较强的刺激、具有冲击力或吸引力呢?心理学家早就指出,视觉最不喜欢的东西,是那些静止不变的或者是那些不断重复的形象。所谓“熟视无睹”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当视觉面对一个陌生的对象时,才会“睁大自己的眼睛”。人的视觉具有求新纳异的倾向,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者如想使自己拍摄的照片具有吸引力,就不能满足于拍摄人们普遍看得见的内容与形式,而应着力于把人们普遍“看不见”的内容与形式变成“看得见”的摄影报道。内容与形式均是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毫无疑问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仅仅“形式”(即照片的画面效果)是独一无二的新
13、闻摄影报道,也会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仅仅是“内容”独一无二的新闻摄影报道则是第三等的,因其照片本身的画面效果对读者来说“熟视无睹”。新闻摄影者应想方设法拍出让读者有“第一次看到”而产生新鲜的感觉。二、强化求新思维在新闻摄影中的运用求新思维具有鲜明的喜新品质。它的思维指向是活跃的、积极的、向上的。朝向那些过去没有发生过的、没有见到过的、没有报道过的对象。这种思维符合报刊属性。报刊的存在是为了报道新闻,一切着眼于一个“新”字。新闻摄影的求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求内容之新;二是求形式之新。内容的求新,要求新闻摄影去寻找、发现值得报道的对象。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先生在“影响新闻发现力诸要素的分析”一
14、文中,对此提出了六个主攻方向:一是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二是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三是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四是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五是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六是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的趋势。以上六个方面都是紧紧围绕一个“新”字。内容之新,还不是新闻摄影的全部。新闻照片怎么拍,即形式创新更是至关重要。
15、有了再好的新闻内容,照片拍得俗套、拍得老一套、拍得图解式、拍得司空见惯,这样的新闻摄影报道,没有视觉吸引力,读者会不屑一顾。形式的求新主要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拍什么,二是怎么拍。形式求新中的“拍什么”主要指同一新闻内容是直接表现还是间接表现。例如要报道一家大型医院破土动工,既可以拍摄正在破土动工的画面(直接表现);也可以拍摄老医院里挤满了人的画面(间接表现),这正是新医院破土动工的原因。究竟拍什么,要看哪种画面效果对读者更有视觉冲击力。又如报道外事送往迎来的新闻图片,我们司空见惯的是“握手”、“献花”、“检阅”等正规、严肃、庄重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对外事活动是应该拍的,但是否只能这样拍呢?严肃的
16、题材是否也可用幽默、轻松的画面来表现呢?如“奥,你的帽子”(见上图)是报道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奥尔布赖特访问韩国的新闻。图片的文字说明是:“10月25日,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结束了对朝鲜的访问后抵达汉城,对韩国进行访问。图为奥尔布赖特在专机抵达汉城军用机场后,走下舷梯时,帽子被风吹飞”(新华路透)”。这样的画面效果既有视觉吸引力,也无损美国国务卿的形象,同时又报道了严肃的外事新闻。形式创新中的“怎么拍”是指拍摄时的画面构图,如拍摄点的选择、景别的运用、前景与背景的运用、虚实的运用、画幅的选择、用光技巧、镜头焦距的运用等等。那种认为新闻摄影只需要抓拍技能的观点是狭隘的。摄影的技术技巧对新闻摄影同样
17、重要。例如表现环境题材的新闻摄影报道“天鹅啊,你为何不南飞”(见下图),画面上充满虚实、光影和效果。没有高超的摄影技巧,是拍不出这样优美的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图片的。三、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现代社会已进入了读图时代。人们获取形象新闻并非只有新闻摄影一种媒介。相对于电视新闻,从传播新闻的角度,新闻摄影总体处于弱势地位。前者是“动”的,后者是“静”的,前者是有声的,后者是无声的;前者可在新闻正在发生时同步传送报道,后者总会有一定的滞后才能与读者见面。面对这种弱势,新闻摄影还有没有优势呢?回答是肯定的。新闻摄影的优势在于对新闻对象的典型瞬间的抓取,在于对新闻瞬间精华的定格,以使读者可以细细品味。新闻摄影要
18、想在与电视新闻的竞争中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就应扬长避短,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新闻摄影中的“典型瞬间”又称“决定性瞬间”。它是指新闻对象的瞬间精华、精彩瞬间。不同内容、不同对象,其典型瞬间表现形式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它们或是最有代表性的瞬间;或是最生动的瞬间;或是最富特征的瞬间;或是最能说明问题的瞬间等等。照片都是瞬间形象,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才是形象价值较大的照片。只有抓住了典型瞬间,才能真正使瞬间变为永恒。因此,新闻摄影的拍摄应该致力于抓住对象的典型瞬间。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一系列不同的瞬间形态。典型瞬间却不多,稍纵即逝。典型瞬间寓于事物发展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这种典型瞬间的出
19、现时机,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即“将到而未到的顶点”的瞬间;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从实践的角度来说,不能要求摄影者对每一新闻对象,只拍一幅画面就抓住其典型瞬间。这是不现实的,也是难以办到的,尤其对动态性、突发性新闻的拍摄,摄影者没有充分的考虑时间。这就要求摄影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景别拍摄新闻全过程中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画面。事后再进行精心选择,选出具有典型瞬间价值的画面进行报道。注重“典型瞬间的抓取”,“抓取”指的是采用抓拍的摄影方法,即不干
20、涉对象的现场选择的拍摄方法。抓拍不是自然主义地随意拍摄,它是建立在敏感的观察力与准确的判断力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与敏捷的动作的基础上。只有具备了这些扎实的抓拍基本功,才能提高抓取新闻对象典型瞬间的成功率。 摄影技巧:细说使用数码相机的人像摄影技巧 2004-8-11 17:25 太平洋电脑网人像摄影是摄影重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纪实风格和艺术写真风格两种。两者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因此也谈不上谁优谁劣。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去拍人像,我们不可能象大师一样有着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精彩的一瞬间,也不可能有机会使用专业的灯光和化装师去给你所拍摄的model达到专业的效果,因此我们只能走一
21、条中庸之路好在两者在技巧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首先我们看一看以下两幅作品第一幅是布勒松的名作,典型的纪实手法,抓拍的相当出色,把握了小男孩的精彩瞬间。第二幅是典型的艺术写真风格,用到了人造光源和出色的化装效果。以上图片手法完全不同但是技巧上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1 首先对于拍摄主体的突出都使用的浅景深,使焦外部分虚化。如第一幅的道路和行人的虚化,第二幅的头发部分的虚化。2 眼神的把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神直接的反映着自己的表情,因此两幅作品都抓住了眼神。3 就是画面的安排,我们表现的主体因该在画面中间,不能偏的的太厉害,可以画个九宫图来构图。4 然后最后是暴光问题,亚当斯的
22、区域暴光理论把照片的暴光分为11个区,10区和0区最亮(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和最暗(相片上一片漆黑),人物的主体皮肤一般安排在4(阴影部分),5(中灰色,皮肤色调较深)或6(皮肤影调正常),7(皮肤影调很浅),8(皮肤上有高光)区。(对皮肤侧光的所举参数只适合白人或化浓妆以后的效果,对于肤色较深的人不合适要适当调整)下面我们就围绕上述4点针对数码相机的自身特性讲述一下如何拍人像(主要针对消费级产品)。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和传统相机相类似,但是特性却有所不同,首先就是景深偏小,带来的结果就是背景虚化不很理想,这就给人像摄影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但是数码相机根据其大变焦的优势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在传
23、统相机拍摄人像时一般合适的焦距范围是85-105mm,因为这个范围还原真实,景深控制也很合理但是数码相机就不大一样在笔者的实践当中笔者拍人像基本上都用到了110-200的焦距范围才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浅景深,使背景虚化合理。什么是景深,简单的说就是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现在我们就谈谈决定景深的一些因素:(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具体的公式就是:景深 L = L2 + L2 =2f2FL2 /f4 - F22L2
24、-容许弥散圆直径f-镜头焦距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L-对焦距离L1-前景深L2-后景深L - 景深公式中f2表示f的平方f4表示f的四次方 其他类似的也是一样。让我门再看看图片效果:通过这些想必大家对景深有了一定认识。可能大家在实际当中由于器材的限制对背景无法进行很理想的虚化,没关系由于数码相机有着很便利的图象处理(不必像传统底片一样去专业冲洗店用底片扫描仪记录成电脑数据)。这就给我们用图象处理软件处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其实上用photoshop就能很容易的做到浅景深效果了,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 上图就是修改前后的两幅图片 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用快速蒙版抠像(注意头发)分离背景。然后绘画涂抹(以
25、上图片摘自色影无忌)这种方法可以使背景产生真实的眩光效果而不失真。眼神是心灵的窗口,人像摄影的关键就是拍摄出独特的表情,而表情就集中体现在眼神上,可以这样说如果拍摄者很好的抓住了model的眼神,其他如构图方面的缺点都可以忽略不记了 ,如何抓住眼神?我们不可能有大师那样的明锐目光,但是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多和model交流沟通让model的表情尽量自然。然后就靠你慢慢捕捉了。下面我们看两幅图片这两幅都是大师的作品,这两幅图片拍摄的是同一个人-小提琴家伊莎克?斯特恩。第一幅是纽曼的,第二幅是卡什的,就笔者的欣赏角度觉得第1幅效果比第二幅好,第一幅近距离的拍摄,很好地表现出了人物的眼神,让观众感到一
26、种亲切。第二幅虽然从构图,暴光以及层次上都比第一幅出色但是却使画面失去了一种个性特点。没有个性的摄影作品自然就是臆见比较平庸的作品了。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构图,对于一幅照片并不是拍出来了就结束了,通过后期的裁剪往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通过裁减可以弥补前期构图的缺点。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第一幅是原图,第二幅是剪裁过的,第一幅图主体不够突出,而且给人一种偏右的感觉。而且在左下角有双讨厌的鞋子严重影响美观,周围的建筑物也过多对整体效果有影响。剪裁后的第二幅感觉就好一些了。另外拍摄构图时也应让主体向中间靠。可以通过比划一个九宫图来构图,还有要提醒的是选购数码相机还是应尽可能选择高像素的,这样便于构图和后期
27、剪裁。最后我们再来谈谈暴光问题。这也是摄影中应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数码相机不同与传统相机的彩色胶片(负片)。他的宽容度很小几乎达到了反转片的宽容度。这样我们就要十分注意暴光问题,不要在照片中出现过暴区和欠暴区。这两个区域都会是照片产生严重的失真,使照片变为废片。 既然如此测光准确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人像摄影我们因该围绕model去测光。中心就是model的脸部,我们必须准确的对model的脸部进行测光。先来讲讲亚当斯的区域式暴光这一经典理论:这个理论把照片暴光分为11个区如下:0区 相片上一片漆黑,底片上除了片基本身的色调和灰度外,没有任何可用的密度1区 相片上已非全部漆黑,略有影调,但没有影
28、纹,这是有效临界曝光。 低调区 2区 相片上初步显出影纹,影象最暗的部分影调深黑,缺乏纹理。 3区 黑暗物体,影调正常,阴暗部分显出了足够的影纹。 4区 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表现正常。在日光中拍摄人像,阴影部分表现正常 。 5区 呈中灰色(反射率18%)。北部天空影调较浅,皮肤色调较深,石块呈灰色,木头影调正常。 中调区 6区 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影调正常。石块,阳光下的雪景阴影,以及用全色片价浅蓝滤镜拍摄的北部天空,影调都较浅。 7区 皮肤影调很浅,一般物体呈灰色,侧光照射的雪景,影调正常 8区 明亮部分影调细腻,有适当影纹,雪景影纹相当明显,任务皮肤上有高光。 9区 明亮部
29、分没有影纹,接近于纯白色,与1区的略有影调而没有影纹颇为相似, 用聚光型放大机将小规格底片放大,相片呈纯白色,与10区无明显差别。 10区 呈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以上主要是针对黑白片。通过以上理论大家以对测光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实现在很多相机的测光系统都是采用区域测光比如nikon的256区平均测光。但是对于彩色效果呢?特别是数码相机的拍摄应是如何呢?下面我们就进入这个话题。我们的数码相机出来的图片和传统胶片中的反转片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宽容度,色彩的饱和度等。以下是对反转片的测光表暗调区-2ev 影像呈黑色,没有细节,色彩无法分辨,在有的胶片和真正的黑色尚有区别,但是需要较大幅面的底片
30、才能区分 -1ev 影响明显暗于眼睛所看到的实际景象,有细节,但细节和质感难以辨认,色彩晦暗,颜色过深。 -1/2ev 影像略暗于实际景象,细节质感表现清晰色彩较为深,有时看上去会显得饱和度较高。 正常区0 曝光正常,细节,色彩表现正常 +1/2ev 影像略为明亮,细节质感仍然清晰,但是色彩偏淡,饱和度变差。 +1ev 影像明显亮于实际看到的景象,细节和色彩弱化,偏淡 +2ev 影像发白,没有细节,色彩。但是有的容度较宽的胶片上会有很前的色彩,但影像几乎不可分辨 曝光过度可以看出我们因该尽量将人脸的暴光放在正常区。而且环境因该尽量选择明暗反差不要过的地方。除非你要突出照片的个性特点,或者喜欢那
31、种视觉上的冲击。对于脸部的测光,可以采用点测光,因为中国人的皮肤偏黄,这样暴光时不能完全按18%灰度暴光,这样有时候会欠暴光使片上的model感觉上面部发黄,我个人的建议是在原有测光的基础上加强1/3档到1/2档。曝光不足另外对于光线的选择,应避免侧光或逆光这个就不会产生面部阴影。如果环境限制的话可以采用使用反光板和闪光灯进行补光,因为我们不需要非常专业,反光板用的较少,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闪光灯的用法。曝光准确对于在自然光(日光)下摄影,一般不需要辅助照明,因为自然光有足够的亮度。可是在有些情况下则不然,如在强烈的日光下拍摄侧光或逆光的近景和特写人物活动,或在窗前拍摄在日光直射下的逆光人像
32、,或因景物明暗反差过大,或因光线不匀,就需要补光。小型闪光灯既轻便,又容易控制光量,色温适宜,还可以多灯同闪,是比较理想的补充光源,如果运用得好,有助于弥补自然光的不足,改善照片质量。 现以侧光摄影为例:在直射日光下拍摄侧光人物,曝光可以面部强光为准,其明暗反差,通过闪光灯补光,一般控制在1:3到1:4比较合适。如果使用自动闪光灯,要控制上述明暗反差的比例很简单,只要在选择闪光灯上的自动光圈级时,选用比相机上所用光圈大一级到一级半即可。倘若闪光灯上正好没有这个档次,还可通过调整相机上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曝光组合来解决。在直射日光下拍摄彩色片,如加用闪光,要注意日光色温的变化。特别是在日出后和日落
33、前的一段时间拍摄人像,为了保持现场光的色调和气氛,一定要在闪光灯上加用降低色温的滤光片。在阴雨天的散射光下拍摄人物照片,常因拍摄对象受光平淡,反差很弱,而使照片基调灰平、沉闷。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闪光作造型光,用闪光灯订出侧光和逆光等光线效果,以达到增加反差、丰富层次的目的。具体作法有两种:一种是,把闪光灯作主光,或置于被摄体的侧高处,打出侧光效果;或置于背侧高处,打出轮廓光的效果。曝光可以人物脸部自然光为准,把闪光灯的功率和距离调到比相机所用光圈多一级到一级半即可。不过这样作,需要一条较长的导线。另一种是,可以完全仿照双灯摄影的布光法,一只作主灯,一只作副灯,光位和光比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不同的
34、是因曝光是以自然光为准,副灯的主要任务是引发主灯,所以在确定副灯的功率时,要比相机所用光圈少一级为好,以免破坏自然光的效果。说了这么这么多,忘了说最重要的了,就是实践,实践和理论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既然数码相机不用胶卷,随你怎么拍都没关系,那就赶快拿起你的相机快快练习吧。镜头下的真实写照 突发新闻摄影全攻略技巧新闻摄影, 攻略, 技巧, 镜头, 写照2008-03-28作者: 来源:IT世界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cynicker,又到了我们IT世界网每个星期四的数码单反镜头推荐栏目了。相信大家都对三月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几件事情都有所了解,当然,还有咱们的两会,都是关系到老百姓的民生
35、大事。两会的成功举办,都让咱们中国老百姓有一种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国民意识,在此,小编代表IT世界网全体同事为这次两会作出报道的记者同行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而温总理的两会期间一直在网上关注网友的提问题、提建议,也突显了互联网的高速性得到了最有利的发挥,而网络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也让中国的老百姓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更多。说了这么多,那么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要问了,咱们这个数码单反镜头推荐栏目,在这一期到底要说一些什么呢?记得在前几期的栏目中,小编就为大家做了一些新闻摄影中的高端镜头推荐,让更多的玩家感受到如今新闻题材摄影师的器材使用配置。在这一期中,小编就要针对近期发生的突发事件为大家介绍介绍在这些
36、新闻拍摄中,我们在装备上都应该使用到哪些行头,毕竟,摄影本身就是一个记录事件的产品。| 摄影包新闻类摄影师在出发之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配置一个自己熟悉并且质量过硬的摄影包,如此才能把自己的所需要的摄影器材按部就班的各归各位,为拍摄做好准备。那么,如今在市面上我们见到的众多摄影包中,我们都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选择呢?双肩包目前我们所说的摄影包都是根据相机,镜头以及周边的一些器材进行设计的。比如如果要是做长时间的摄影,中间过程又没有补给,那么就要求在器材方面尽可能多的进行规整。所以,一般的摄影师都会选择一个双肩的大型摄影包。这其中可容纳的玩意就非常的多了。我们常见的旅行摄影包一般可放置两个单反机身,
37、3-5支镜头,1-2个外置闪光灯,笔记本电脑,存储卡,数码伴侣,电池,清洁用具。这么算下来,这么一个包的重量一般都是在15公斤往上,对于摄影师的负重要求就比较高。不过,这样的摄影包一般对于摄影师而言,只是作为一个旅行箱使用,到达目的地之后,就会选择更加方便的便携包进行活动。单肩包单肩摄影包,这样的类型我们见的多了。参加我们IT世界网活动的兄弟们都经常使用单肩的摄影包,原因是单肩摄影包相对双肩包来说,更换摄影器材更加方便,对于不同的环境和景物的拍摄能够更加快捷。其容量一般为一个相机机身,2-3支镜头,一个外置闪光灯,存储卡,电池等。那么这样的摄影包对于短途摄影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突发性新
38、闻摄影来说,以上两种摄影包都并不算合适。原因是目标太大。并且这样的摄影包就好像在摄影师的脸上打了摄影两个字的logo,非常容易暴露摄影师的身份。腰包作为一个突发性摄影师来说,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腰包。首先,腰包的便携性要比单肩包和双肩包都要好,能够解放双手,为拍摄营造最有利的环境。其次,腰包的隐蔽性非常好。一个腰间摄影包能够很好的隐藏摄影师的身份,而更加容易靠近拍摄环境,这样拍出来的图片更加具有现场感染力。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突发新闻摄影师而言,他的装备一般都不多,基本上就是一个单反机身加上两支镜头就足以应付所面对的拍摄环境。而这对于一款腰包来说,容量就足够了。至于摄影包的耐久度,防水性能,抗震性能和
39、人体工学设计,在小编看来,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所以建议咱们广大的玩家,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摄影包,为咱们宝贵的摄影器材找一个最安全理想的家。| 摄影包新闻类摄影师在出发之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配置一个自己熟悉并且质量过硬的摄影包,如此才能把自己的所需要的摄影器材按部就班的各归各位,为拍摄做好准备。那么,如今在市面上我们见到的众多摄影包中,我们都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选择呢?双肩包目前我们所说的摄影包都是根据相机,镜头以及周边的一些器材进行设计的。比如如果要是做长时间的摄影,中间过程又没有补给,那么就要求在器材方面尽可能多的进行规整。所以,一般的摄影师都会选择一个双肩的大型摄影包。
40、这其中可容纳的玩意就非常的多了。我们常见的旅行摄影包一般可放置两个单反机身,3-5支镜头,1-2个外置闪光灯,笔记本电脑,存储卡,数码伴侣,电池,清洁用具。这么算下来,这么一个包的重量一般都是在15公斤往上,对于摄影师的负重要求就比较高。不过,这样的摄影包一般对于摄影师而言,只是作为一个旅行箱使用,到达目的地之后,就会选择更加方便的便携包进行活动。单肩包单肩摄影包,这样的类型我们见的多了。参加我们IT世界网活动的兄弟们都经常使用单肩的摄影包,原因是单肩摄影包相对双肩包来说,更换摄影器材更加方便,对于不同的环境和景物的拍摄能够更加快捷。其容量一般为一个相机机身,2-3支镜头,一个外置闪光灯,存储
41、卡,电池等。那么这样的摄影包对于短途摄影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突发性新闻摄影来说,以上两种摄影包都并不算合适。原因是目标太大。并且这样的摄影包就好像在摄影师的脸上打了摄影两个字的logo,非常容易暴露摄影师的身份。腰包作为一个突发性摄影师来说,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腰包。首先,腰包的便携性要比单肩包和双肩包都要好,能够解放双手,为拍摄营造最有利的环境。其次,腰包的隐蔽性非常好。一个腰间摄影包能够很好的隐藏摄影师的身份,而更加容易靠近拍摄环境,这样拍出来的图片更加具有现场感染力。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突发新闻摄影师而言,他的装备一般都不多,基本上就是一个单反机身加上两支镜头就足以应付所面对的拍摄环境。
42、而这对于一款腰包来说,容量就足够了。至于摄影包的耐久度,防水性能,抗震性能和人体工学设计,在小编看来,还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没有什么投机取巧的,所以建议咱们广大的玩家,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摄影包,为咱们宝贵的摄影器材找一个最安全理想的家。| 高速对焦这个也是我们摄影师非常关心的问题。既然是突发性新闻,那么往往是转瞬即逝,如果在对焦上出现问题,那么就只能望洋兴叹,悔之晚矣了。高速连拍世界上没有一个摄影师敢说他的出片率是百分之一百的。尤其是面对突发新闻时,往往都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等待拍摄,而是高速连拍下以数量求质量,所以,高速的连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精准测光世界上也没有一个摄影师在面对复杂高速的变换
43、环境中使用手动M档位,而更多的是依靠光圈优先或者快门优先,因为时间并不允许他们进行精准的M档位设定。所以,这就需要了非常精准的测光系统帮助其完成相对理想的曝光,为新闻拍摄的成功率提供保证。当然,目前的顶尖数码单反相机还具有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和功能,但是对于突发性新闻摄影来说,以上的几点都是至关重要的。引用孙子兵法上边的话说:兵者,生死之道。最后,在拍摄时,小编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这样容易曝露身份,一方面会引起事件人物的反感,另外一方面也对于自身的安全有一定的危险。| 至于镜头,小编觉得在突发性新闻中,标准变焦镜头是最佳的选择,再搭配一个轻巧的长焦镜头,就绰绰有余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44、介绍一个经典的组合。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以此焦段组合作为参考配置其它品牌的镜头。佳能 EF 24-70mm f/2.8L USM 镜头不管是专业的还是发烧的,这支镜头实在是舒服,仅仅焦段而言,涵盖了广角到中段焦距,被咱们号称万能头,同时也是佳能最富盛名的变焦镜头之一,是L三剑客中最为实用的焦段,也是铁杆C家FANS人手一支的牛头。L级红圈,拿出来不管是亮骚还是实用性都绝对的没话说。作为一支倍受好评的人像变焦镜头,2470mm经常断货,尤其是水货更是抢手。虽然8800元并不便宜,但是却依然有无数的玩家心甘情愿的掏出大把的银子。说实话,这支镜头不放在全幅单反上,就基本上不能展现它在焦段上完美的魅力。
45、从全身到大头,方便。在镜头的表现上,整个焦段都有很高的锐度,就算是在最大的F2.8光圈全开下,也相当不错。另外,这支镜头的色彩表现也很抢眼,有佳能浓郁的饱和倾向,让人像显得充满魅力。为适应数码单反相机而设计制造,同樣也适用在传统相机。镜头采用2片非球面镜片,以及低色散玻璃和优化的镜头镀膜,在全焦距范围內均可达到极高的成像素质。更快的自动对焦速度。镜头结构为13组16片,采用8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38mm,USM超声波对焦马达,滤镜口径77mm,体积123.583.2mm,重量950g。在价格方面,9300元的售价贵不贵,这个就要自己来衡量了。| 佳能 EF 70-300mm f/4.5-5
46、.6 DO IS USM 镜头70300mm这个焦段是佳能在中长焦的一个主力焦段,也可以说是在70200mm外的选择,其中包括了EF 70-300mm f/4-5.6 IS USM,EF 70-300mm f/4.5-5.6 DO IS USM和EF 75-300mm f/4-5.6 III USM/DC这三支。在价格上,EF 75-300mm f/4-5.6 III USM/DC只有1700元左右,EF 70-300mm f/4-5.6 IS USM在4000元左右,而这支DO镜头最贵,甚至比佳能 EF 70-200mm f/4L IS USM的价格还要高出一些。但是它轻巧,适合在光线复杂的
47、环境中进行拍摄。在我们以前对DO镜头进行介绍的时候,小编就已经为大家说过,多层衍射光学元件(Multi- Layer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在成像质量上已经兼容了萤石和非球面镜片,所以,在成像素质上,是和L镜头处于一个级别,甚至在色散控制上,DO镜头还要比L镜头高出一筹。这支焦段在70-300mm的远摄变焦镜头,是目前在佳能镜头库中最贴近咱们摄影发烧友的,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焦段上,都是非常实用的。从这支镜头的型号上我们能够看到,它采用了多层衍射光学元件,内置佳能的IS光学防抖系统,USM超声波对焦马达,是全部按照专业摄影的要求进行配置。整支镜筒采用的金属材质,在变焦和对焦环的设计上,阻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