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电视台方言播报新闻以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为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电视台方言播报新闻以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为案例.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民众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之上的区域传媒也取得较大发展。方言由于自身的特性,在区域传媒中的应用呈繁荣趋势,突出表现在广电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中。21世纪以来,地方电视媒体又掀起了一股方言新闻的热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普遍关注。方言新闻缘何兴盛? 观众缘何关注方言新闻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方言新闻的发展空间究竟如何?为了探讨这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杭州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阿六头说新闻为个案,探讨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的报道定位,分析受众对于方言新闻的态度,寻求电视方言新闻
2、的发展途径及策略。 关键词 方言新闻,阿六头说新闻,节目受众目 录一、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产生及其发展 4二、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例分析方言类新闻播报特点优势5(一)节目内容的研究分析5(二)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报道特色及优势 7三、城市居民对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态度8四、阿六头说新闻为代表的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9(一)传播内容出现庸俗化倾向9(二)大众媒体的示范作用削弱,媒体社会责任有所偏离9(三)同质化节目泛滥,总体水平和质量下降10五、阿六头说新闻类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10(一)坚持内容为王10(二)探索更具表现力的形式11浙江省电视台方言播报新闻以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为案
3、例方言作为语言民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众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之上的区域传媒也取得较大。方言由于自身的特性,在区域传媒中的应用呈现日趋繁荣之势。方言新闻最早是应用在广电媒体,1928年6月30日香港第一家广播电台正式开播,粤语新闻随之诞生,这是最早的方言新闻。自21世纪以来,除了粤语之外,其它方言,比如东北方言、四川方言(重庆话)、杭州方言、山东方言等,在大众传播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也说明了方言自身的魅力所在。2004年1月1日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阿六头说新闻,用杭州话来说新闻,收视率迅速提升。其节目主持人安峰不是明星,胜似明星,走到哪里
4、,都有“粉丝”豁着。于是,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推出自己的方言新闻节目,一时掀起。阿六头说新闻已成为方言新闻类的典型代表,而对于此节目的研究将有助于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完善,有助于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与完善,有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完善。一、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产生及其发展从2004年元旦开始,杭州电视荧屏上出现了这样一档新闻栏目:它以杭州本地方言为播报语言,采用非新闻播音员为主播,形式活泼新颖,内容贴近民生,评说尖锐犀利一一这就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这档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不仅有别于传统新闻播报的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甚至还大胆地把表演、说唱、FLASH等多种艺术手段运用于新闻播报,
5、因而深受杭州观众喜爱。开播后收视率节节攀升,据AC尼尔森收视率调查,在第五周就排上本地收视率排行榜前十名,从第三个月开始就稳居收视率前列。目前,收视率已经超过11%,是杭州绝大多数电视新闻栏目的五倍左右。业内人士认为,阿六头说新闻确实是全国电视新闻界的一个收视奇迹。这是一档面向市井的节目,用家乡话,说身边事,阿六头说新闻就是用普通百姓自己的语言,讲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不起眼的家长里短,生活中的奇闻趣事,这些被传统新闻所漠视的元素,在阿六头说新闻里却登堂入室,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角。阿六头说新闻开播之初,将目标受众锁定于占人口70%以上的城乡中低阶层市民。通过近十年的运转
6、,节目的受众人群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目标观众,像年轻白领、大学教授这样与所谓“俗文化”距离较远的人群,许多也已经成为阿六头说新闻的忠实观众。图2-2: 报道内容二、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例分析方言类新闻播报特点和优势图2-3:民事纠纷(一)节目内容的研究分析1. 节目条数本人选取2013年10月份阿六头说新闻节目播出的新闻条数进行统计后发现,十月份一共播出新闻192条,每天的节目条数均在58条之间波动,最少的一天播出5条新闻,最多的一天播出8条新闻,平均每天播出新闻6.4条。从每天播出的新闻节目条数来看,阿六头说新闻节目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即每天30分钟(9: 30-一22: 00)的节目时间基本
7、上播出新闻六条左右。图2-4:家庭纠纷2. 节目内容图2-5:报道方式本文选取2013年10月份阿六头说新闻节目播出的192条新闻,将其分成“政治类、事故与不幸类、民事纠纷类、文明道德类、奇闻轶事类、社会公益类、文艺类、警示新闻类、民风民俗类”九个类目,统计后发现:阿六头说新闻节目内容以民事纠纷类、奇闻轶事类、警示类新闻和文明道德类题材为主,其相应节目数分别是96条、27条、21条和20条,分别占到节目总条数的50%, 14%, 11%和10%。贴近百姓的软新闻是该栏目的主要选题,强调新闻的接近性、时新性以及导向性。另外,阿六头说新闻是百姓的传声筒,由百姓来讲述自己的经历、遭遇、烦恼、困难,选
8、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其中,占节目总条数达1/2的民事纠纷类报道又以家庭纠纷为主。在笔者选取的2013年10月份共96条民事纠纷报道中,家庭纠纷共70条,占到民事纠纷报道的73%。每天都有关于家庭纠纷的报道内容,而且这类报道通常排在节目的最先位置。 3. 报道方式:从报道方式上来看,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以单一报道为主,但也并非全部运用单一报道,而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的报道方式,比如追踪报道、连续报道等。一般来讲,连续报道和追踪报道的界限不是太分明。为区分两者,本文以这样一个原则为准:从字面意思出发,对一件事情的进一步发展所进行的报道,后续报道,称为追踪报道;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事情的报道
9、称为连续报道。本人在对2013年10月份共192条新闻的报道方式进行统计后发现:单一报道是主体。(二)、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报道特色及优势 1. 强调四个基本点:即时性、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目前大家都会赞同地坷新闻的内容要强调即时性、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即时性是指把握好突发事件,做好第一现场,在第一时间把突发的新闻报道出去。地方电视台在这方面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对地方突发新闻事件地点的接近,对突发事件作第一时间的反应;故事性是指像讲故事一样,从本地老百姓的角度出发,通过通俗的语言将新闻娓娓道来;情节性是指要注重细节,以情来动人,以情来感人;趣味性是指一些好玩好看、民间奇人异事的事
10、件可以适当报道,给节目添点佐料。阿六头说新闻作为地域新闻节目的代表自然也非常强调这四个基本点。2. 强调内容的本土化、人文意识和互动性除了强调新闻内容的即时性、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这四个基本点以外,阿六头说新闻节目还注重内容的本土化、人文意识和互动性:、注重内容的本土化地方电视台比省级以上大媒体的优势是它更熟悉本地民生民情,而要在新闻节目中体现这一优势,就需要在新闻节目内容中体现内容本土化的特征。国家大事观众可以通过国家级媒体进行了解,国外信息人们现在也懂得通过网络等先进的媒体渠道获得。目前开发地方本土新闻这一块阵地,是地方电视台应所坚守的。、注重内容的人文意识培养观众对地域新闻的收视习惯,
11、就要让观众觉得收看这档节目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而节目要成为陪伴观众的良师益友,就应该让人文意识贯穿其中。一句简单的问候,提醒观众注意天气的变化,节假日注意交通安全,天气预报等,把这些日常形态的资讯纳入到新闻的播报框架中,足以让观众体现节目的独具匠心。在阿六头说新闻节目中,不仅有专门的板块充分体现节目内容的人文意识,几乎每条新闻内容都能体现。在笔者取样的2013年10月份共192条新闻中,社会公益类、道德文明类以及警示类的新闻就有51条,占到26% ,还有关于社会公益的,道德文明的新闻也随处可见。并且在每条新闻的最后都有主持人的简短评论,这个评论不单单是对一件事情的建议,更多的是传达了“人
12、类要和谐,社会要和谐”的信息,充分体现了阿六头说新闻节目正确的舆论导向功能。、注重内容的互动性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观众可以通过与节目的互动形成一个良性的沟通。目前,很多新闻节目都会设有观众拨打热线电话、发电子邮件和发送手机短信等环节,增强与观众的沟通。观众通过这些联系途径,除了可以向节目提供新闻线索以外,还可以就当前播出的话题发表个人意见,打破传统新闻传播单一的传受途径,形成多维的互动方式。这种大众传播由此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同时能够让观众找到自己的“收视位置”,从而提高收视兴趣和积极性。3. 用杭州方言播报充分体现地域文化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以独特的新闻理念和操作方式,冲破电视剧和娱乐节目
13、的重重包围,获得了其他自办栏目难以望其项背的收视率。理念的创新和个性的张扬是栏目成功背后所具备的特质。阿六头说新闻可以说集合了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电视小众化” “新闻娱乐化”和“电视木士化”等几大热点概念和优势。作为地域性的方言新闻节目,有方言市场的优势,有其存在的现实上壤,也有其文化上的价值,在其播报的内容上也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三、城市居民对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态度在传播学概念中,受众是指一切大众传媒的接受对象,是信息传播的终端或次终端。受众的需求,受众对媒介信息内容的选择性接触活动等,都对大众传播的效果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大众传播的效果如何最终要在受众这里得到反映。为了进一步考察杭州
14、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本人选取海宁市中心100户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在2013年10月份,在每天18: 00到19: 30这个时间段,共对市中心100户城市居民进行访谈和调察,其中主要考察城市居民对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关注度和态度 在笔者在对海宁市中心的100户城市居民进行了为期近1个月的访谈和调查后发现,主持人安峰己经成为他们,尤其是那些文化程度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的中老年人耳熟能详的人物。此外,家庭妇女通常是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忠实观众。在这100户城市居民中,几乎没有一户不知道安峰其人,不看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有的甚至是阿六头说新闻的铁杆观众。在本人走访的100户城市居民中,蔡x
15、x家的女主人则完全是阿六头说新闻的铁杆观众,可以说,她是每天都会看阿六头说新闻,虽然每天不一定是从头至尾的完全看完,但一般能看大部分。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这走访的100户居民中,他们更多的提到了“安峰”,而不是阿六头说新闻节目本身。当被问及他们平时都看什么电视,他们的回答如果有阿六头说新闻这个节目,也一般不会说阿六头说新闻,而基本是用“安峰”代替。可见“安峰”己经成为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代名词。他们对“安峰”的评价基本是:挺有意思,说的事挺实在的,让人感觉挺亲切,他说的话非常对等等。作为一般的受众来讲,他关心事物的程度是跟事件发生地与自己的距离成反比的,也就是说离自己越近的事越关心,这就好象万有
16、引力一样。阿六头说新闻注重节目顺序的安排:先是家长里短的,然后才是时政和国际新闻,先是家、所在城市和省内,最后是全国性的新闻事件。阿六头说新闻说的全是人们的身边事,它己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它也是城市居民中文化程度不太高的中老年朋友喜欢的对象,尤其是家庭妇女所钟爱的对象。“安峰”也己经成为阿六头说新闻节目的形象代表,成为城市居民耳熟能详、交流谈论的对象。四、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代表的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阿六头说新闻虽然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但却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主持人的点评过于犀利、严重、苛刻,新闻内容有同质化和媚俗化的倾向。这是方言新闻节目
17、未来应该避免的地方。方言新闻和民生新闻在选材标准、范围上也都非常相似,这就容易造成选材上的“撞车”。由于几个方言新闻节目的成功,众多电视台效仿成风,在形式上出现很多雷同。而节目也较庸俗化,并刻意迎合受众,改变了媒介在传播中客观、中立的态度。有些方言新闻经常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方言或理语,在客观上放大了这些不健康语言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久而久之,对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总结发现,这类节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播内容出现庸俗化倾向由于很多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定位于市井文化,导致有些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走向一个极端,盲目的追求高收视率,传播的内容趋向于平庸低俗,暴力化庸俗
18、化新闻不时出现。例如在报道一些案件的时候,有时将犯罪嫌疑人如何准备作案、如何行凶、作案后如何毁灭证据、事后如何反侦察的细节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样的传播内容存在着危害社会的可能。再有,有些倾向猎奇,偏好隐私,例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丑不可外扬,而家长里短、邻里纠纷却常常充斥在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中。用低俗、刺激、耸人听闻的内容吸引受众,带有“星、腥、性”色彩的节目经常能见诸荧屏,有些节目用平民化的外衣来遮盖低级趣味的内容。(二)大众媒体的示范作用削弱,媒体社会责任有所偏离传播学中有一种“受众即市场”的理论,把受众看作是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这种理论认为:1,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必
19、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以商品交换的形式在市场上交换出去;2,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具备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换句话说,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3,传媒活动既然是市场活动,那么各传媒机构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关系,而竞争的对象自然是消费者。现在,有些地方传媒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将这种受众即市场的理论曲解,形成唯收视率论,忽略了自身传媒所担当的社会责任,把赢利作为第一目标,不惜误导受众,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倾向。它不仅危害了整个媒体,同时实际上也在危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三)同质化节目泛滥,总体水平和质量下降当前,以方言为载体的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各地方言新闻节目纷纷上马。由于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的高收视率,它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商业利益的驱使,致使各地方电视台不顾自身实际,对节目进行缺乏创意的挪借,导致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特色全无,终究会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劳。而且,各档方言新闻节目质量参差不齐,在节目中时常能看到采访者或被采访者说的普通话,和节目的整体风格大相径庭。而节目的内容基本上和当地其它新闻节目别无二致,只是语言方言化的处理,没有形成专属于栏目,完善的采、编、播机制。五、阿六头说新闻类电视方言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 内容为王永不过时,电视新闻也不例外。方言新闻作为地方电视新闻的主打,节目都充分表现出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习俗、文化习惯,内容
21、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采用平民化的表述方式,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突出了地域接近性的特点。地方电视新闻作为各地的大众主流媒体,采访对象基本上是本地区的,收看观众也是本地区的,因此,为了满足观众了解身边事的欲望,更大程度地吸引观众的眼球,方言新闻大篇幅地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这也最真实地回归了新闻的本质。但同时也应避免同质化、媚俗化等不利于方言新闻节目发展的趋向,并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坚持内容为王方言新闻节目要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首先必须从内容上下功夫。要坚持新闻事业的“三贴近”原则,内容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关注老百
22、姓的喜怒哀乐。播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新闻,讲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闻,还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新闻。要具备品格力量,具有打造精品的意识,努力打造精品方言新闻。阿六头说新闻虽然把民生新闻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但在内容选择上还是表现出此类节目较大的局限性。用方言来交流和传播,人的视野局限性必然只能在方言区域,另外节目所选择的大多是张家长李家知的内容,近则近矣,但不可能大气。节目虽有较高的收视率,但铸就的是精细与小气的品质,节目流于小气与俗气。出于对新闻功能的坚持,鉴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扩展内容,节目不仅仅包罗杀妻打夫、杜鹃开几万朵花之类的新闻,更要包罗变迁过程中大量的经济生活、观念变革、社会发展的重大事件。贴近的也
23、不仅仅是受众的娱乐需求,也要把全世界、全国的鲜活状态拉近到市民百姓的信息生活中;不仅仅有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的行动,也要涉及到公众的政治权力。要在扩大市民受众的信息视界,提升市民受众的现代思维方面更有作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方言类节目虽然有着较高的收视率,但仔细研究其受众构成就会发现,这此人大多为该地区的中老年人,而青年人是否有持久的观看热情则取决于节目的内容是否合乎他们的信息需求。可见,节目内容才是保障节目生命力的真正源泉。(二)探索更具表现力的形式 方言新闻节目在做好新闻内容的前提下,应坚持创新意识,努力探索更具表现力,更吸引观众的形式。毕竟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来呈现,各地方言新闻节目应从自身
24、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形式,增强方言新闻节目的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内容和形式两者不可偏废,真正做好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方言新闻节目才能让观众感到“可亲、可信、可乐、可看”。参考文献1 朱寿桐主编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2 丹尼斯麦奎尔/著崔宝国李馄/译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3 戴维莫利著史安彬主译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4 约翰塔洛克著严忠志译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第1版5 王磊,当前电视新闻节目改革的特点.理论观察,2006年(5)6 潘茹,对新闻方言化热潮
25、的思考.新闻界,2006年(1)7 陈飞,方言新闻的矛盾分析.新闻实践,2006年(5)8 张建民 李哲莹,研讨,从阿六头说新闻切入.新闻实践,2004年9 邵培仁 潘翔辉,新闻媒体“方言言说”的社会成本分析.现代传播,2005年(2)10张婧,有关方言新闻节目的探讨.新闻实践,2006年(5)11金月成,播报方言新闻应把好度.新闻实践,2006年(6)12蔡丽,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现状与发展探析. 新闻传播. 2012年(10)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26、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A. 终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赞科夫3.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是( )。A.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划分的B. 从课程的功能角度划分的C.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划分的D. 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的4.( )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A. 教育
27、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5.(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6.(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A. 视角 B. 视敏度 C. 视野 D. 明适应7.考察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是( )。A. 常模参照测验 B. 标准参照测验 C. 目标参照测验 D. 团体参照测验8.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作为传统教育学
28、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学者是( )。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10. 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内容11.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 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2. 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13.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29、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4. 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5.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16. 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17.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和。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和,使之达到自我的目标。19.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20. 奥苏贝尔指出,一切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包
30、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学习的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21.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与的综合表现。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动机强度越高,越有利于取得成功。23. 智力高者,创造力必定高。24.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5. 教学26. 学校课程27. 有意注意28. 社会抑制29. 学习策略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0. 为什么说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1. 促进学生学习迁移的策略有哪些?32. 简述影
31、响社会知觉的特点。33. 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34. 简述桑代克的三条主要的学习律。六、论述题(11分)35.试述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七、教育写作题(16分)36.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01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 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一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思想成为很多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B解析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
32、纽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3.D解析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任务的角度,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教育阶段的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角度,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4.D解析 略5.A解析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
33、行分析,发现被观察者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6.B解析 视敏度在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的大小表示。7.A解析 被试在常模参照测验中的成绩必须放到所在团体中,以被试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评估其能力水平,这一团体即为常模团体。8.A解析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9.C解析 赫尔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10. A解析 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11. D解析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12. A解析 场
34、依存型者的知觉倾向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从题干可以看出该同学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很可能就属于场依存型。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二、填空题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动的 17. 不同刺激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18. 监督调节19. 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 20. 认知内驱力 21. 态度情感三、辨析题22.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通常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在中等强度动机的情况下,个体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
35、强度的增强而提高,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3.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创造力是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能力。二者的关系十分复杂。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创造力还受到一些非智力因素,如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兴趣等的影响。创造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24.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又有其特点:首先,以间接经验
36、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再次,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四、名词解释25.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6. 学校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以下具体含义: (1)是某级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3)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37、,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27.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28. 社会抑制: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五、简答题30. 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定型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
38、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31. 答案要点(1)把各个独立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2)强调简单的知识技能与复杂的知识技能、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系;(3)注重学习原理、规则和模型等方面的重要性;(4)对学生应用其他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予以鼓励。32. 答案要点(1)认知者本身的特点。主要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性格和认知者的需要。(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是指该对象对于认知者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社会意义的大小。(3)知觉的情境方面。在
39、社会知觉中,除去知觉的主体、客体之外,知觉的情境也具有重要作用。(4)逻辑推理的定势作用。定势在对人的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陌生人形成初步印象时,这种作用特别明显。33. 答案要点韦纳等人认为,对于构成人的行为的原因,除去按照控制所在分成内在的个人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还可以按照另一维度即稳定性划分。在内部因素里可以分为稳定的(如能力)和易变的因素(如努力程度)。在外部因素里可以分为工作难度,这是稳定的;机会和运气,这是不稳定的。34. 答案要点(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40、。(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因而对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简单机械的重复不会造成学习的进步,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
41、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六、论述题35. 答案要点(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
42、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七、教育写作题36. 参考例文道德养成途径之我见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将美德与知识等同,由知识的可教而得到美德可教。但是美德又不仅仅是知识,美德可以是“知识”以外的东西,是一种人们践行道德的“见识”。这样,美德就不可能仅仅通过德育的说教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在普罗塔哥拉斯中苏格拉底也曾提出过“美德不可教”的命题
43、,前后矛盾。道德究竟可教吗?我认为,道德不是单纯由“教”得来的,但道德是在有教育的环境中养成的。我认为道德养成途径有三条:基本知识的传授;专门的道德知识的教授;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这三条途径的地位是不同的,其中占首要地位的是榜样的树立与环境的习染。由于人的社会属性,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化进程和受到社会各个方面(如家长、教师、同伴、媒体等)的影响,社会氛围无疑在个体道德认识和情感体验及价值判断中占重要地位。关怀理论注重人的情感的关注与培养,通过关怀与理解营造一个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环境,经验会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使个体更有可能在看待和对待他人时充满温情。其次是基本知识的传授。这里的基
44、本知识是指除专门的道德知识以外的知识,并且是指在学校中进行的有组织地学习知识,既包括学科知识,又包括活动课程知识。虽然各个学科有各自的主要教育目标,但道德教育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隐含其中普通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其对道德的情感体验。如对汉语的学习,使个体常常会沉醉于其优美的文字,产生对祖国独特文化的热爱,这种热爱极有可能在社会行为中转化为维护社会公德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对一般知识(非德育知识)的学习,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转变其思维方式,使其自然而然处于一种高姿态。因而,对社会甚至整个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暂时的利害和个人的
45、得失,从而提高了个人的道德境界。活动课程不仅可以获取知识,同时也把道德实践包含在内,使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更全面。再次为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知识偏重于“教”而非“育”,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结与体系化,是独立的德育过程。这种专门知识自成体系,是有意的研究结果,对于培养受教育者道德意识,规范受教育者行为有一定作用,但易流于教条主义和口号化,使人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道德是每个人所应追求的品质,但其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生要做的功课。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对于学生的道德养成,应提供良好的氛围。不但在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以及学校氛围营造上下工夫,而且要给学生道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教育心理学案例
46、分析案例1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2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