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21420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 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 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一)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1.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工业聚集区、产业园区的布局,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严格落实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实现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水利厅各级地方政府、水利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2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口,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作为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的前置条件。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水利厅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水利部门3建立建

2、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制度和业主单位、论证单位、评审专家及审批机关责任追究制度。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各资质单位、各取用水户2.严格控制用水总量4建立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对取用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取水建设项目。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各级地方政府5对取用水总量接近控制指标的地区,优先保障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产业发展,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实现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省水利厅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3.严格实施取水许可6严格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取水或改变用水计划。省水

3、利厅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7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延续的建设项目,要全面评估产品、规模、技术、工艺和实际取用水变化情况,合理核定取用水量。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8建立全省取水许可管理登记信息台账,建立健全水平衡测试制度。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4.加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9深入勘查,查明可有效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赋存情况及开发利用潜力,形成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10合理规划,有序推进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农委11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预警预报和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制定和完善地下水保护政策,防

4、止地下水过度开发、水质污染和水源破坏。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环境保护厅5.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12依法按时足额征收水资源费,禁止协议性收费,加强计量管理,实行按计量收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减免水资源费。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省质监局、省物价局各级水利部门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5.加强水资源费征收管理13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在2015年底前,地表水资源费平均征收标准调整到0.1元/立方米以上,地下水资源费平均征收标调整到0.2元/立方米以上。省物价局省水利厅、省财政厅6.加强水资源管理调度14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本地水与外来水、常规水

5、资源与非常规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矿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15制定全省水资源年度调度计划和应急调度预案,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供水调度,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环境保护厅(二)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1.严格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16建立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实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区域年度用水计划管理相结合的制度。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水利部门17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在每年11月底前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下年度用水计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定用水计划。省水利厅

6、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18对不按规定申报用水计划的,依法进行处罚。对超计划或超定额用水的单位实行累进加价制度。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2.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9开展节水型社会省级试点创建工作,建设一批节水型示范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水利部门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2.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严格限制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农委、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21加大国家节水技术推广政策和技术标准贯彻执行力度

7、,支持节水技术改造和示范工程,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省水利厅、省农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各级水利部门22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推动节水器具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省水利厅、省质监局、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委、省科技厅、各级水利部门3.严格节水“三同时”制度23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实行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24未落实“三同时”制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25逾期不改的,依法

8、进行处罚。各级水利部门、各取用水户4.积极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26积极开展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加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断探索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方式。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环境保护厅、各级水利部门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4积极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27矿山聚集区要加强矿井涌水处理回用,干旱缺水区要加强雨水积蓄工程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省地矿局、各级水利部门 (三)建立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制度1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28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体系,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工作,提出重要水功能区限

9、制排污总量意见。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29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制定入河湖排污总量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年度入河湖排污控制指标,确保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目标。省环境保护厅、省水利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级水利部门2强化入河湖排污口设置审批管理30新建、改建和扩大入河湖排污口要进行科学论证,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入河湖排污口进行登记、审批及监督检查。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31对现状排污量超出纳污能力的地区除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湖排污口外,还要限期整改使其达到水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厅各级水利部门3加强饮用水源安全保障32落实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相关规

10、划,到2015年,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要达到90%,纳入中央规划内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环境保护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卫生厅、省农委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水利部门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3加强饮用水源安全保障33加强执法检查,防治水体污染;强化水量水质监测、工程维护、科学调度。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厅各级水利部门、各级环保部门34完善供水应急预案,加快备用水源建设,重要城市必须建立备用水源。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水利部门4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35以重要河湖、湿地和城镇水环境的恢复与改善为重点,积极

11、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严禁非法侵占河湖水域,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改善人居环境。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厅、省林业厅省发展改革委、各级水利部门(四)保障措施1落实水资源管理责任制36加强对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领导,省人民政府成立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省政府办公厅、省水利厅各相关部门37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省水利厅各级地方政府2建立监督考核制度38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

12、系,省人民政府对各市(州)、贵安新区和重点县(市、区)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对各市(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省水利厅各相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2建立监督考核制度39具体考核办法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省水利厅各相关部门、各级地方政府3加强水资源监测与管理40组织开展贵州省水资源监测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实时管理,提高信息

13、化、现代化管理水平。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各级水利部门、财政部门4加大资金投入41省、市(州)、贵安新区、县(市、区、特区)财政部门要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强对水资源监测管理系统、水资源保护、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执法监督等工作的投入。省财政厅各级地方政府42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和标准,严格征收,规范使用和管理。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管理、节约和保护。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物价局各相关部门各级水利部门5加强队伍能力建设43加强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人员和装备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省人

14、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水利厅各级政府、各级水利部门44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各级水利部门45打造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执行力好、知识结构合理,能适应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的水资源管理队伍。各级水利部门任务名称(21项)序号具体工作(50项)牵头部门配合部门6理顺管理体制机制46逐步建立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清晰、运转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体制。省水利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各相关部门、各级政府、各级水利部门47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实施。省水利厅各相关部门、各级水利部门7加强宣传与监督48广泛宣传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弘扬“节约水、爱惜水、保护水”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省水利厅各级新闻媒体、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水利部门49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决策透明度,积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省水利厅各级水利部门50公开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等相关政策、监督方式和考核制度,强化社会监督。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国土资源厅、各级新闻媒体、各级水利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