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2646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一、 序言 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与发展、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与手段。发展文化产业,就是使文化产品进入流通、交换、消费的环节,按照产业的要求和原则来经营和管理。弘扬和发展客家祖地文化,其最终目的是发展闽西,服务海西,促进海西经济腾飞。那么,如何做大做强客家祖地文化,以此来带动闽西经济的发展,就这个问题,我们的调研小组分赴闽西各个县城对闽西客家文化产业化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我负责了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化现状的实地调研。二、 调查背景上杭是闽西客家祖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副其实地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客家文化的宝地,历来有诗画戏曲之乡、山歌之乡、建筑

2、之乡、谱牒之乡等美称。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加强和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弘扬客家精神,开拓进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贯彻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保护发展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的重要举措。三、调查主题关于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四、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上杭县的客家文化产业化的现状,采取何种策略来保护和发展客家文化,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优势互补,避短扬长,把文化领域的部分

3、行业推入市场按产业来经营,增强文化产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做强做大。考虑到上杭县客家文化产业化刚刚起步,甚至还未做到产业化的程度,本文暂撇去其他客家文化内容,侧重对上杭的客家族谱,傀儡戏和客家山歌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五、调查时间、地点调查时间:2009年7月1日2009年9月1日调查地点:上杭县六、调查人员:胡晓炉七、调研内容客家族谱馆族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与正史、地方志共同构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涵盖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经济史、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志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具有独特的、其它史籍不可替

4、代的文献价值。同时,族谱的收集和整理,对于联系客家人,发展经济、祖国统一都有重大的意义,对两个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联缀和谐之情,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 7月1416日三天,我去了上杭族谱馆,详细的了解了关于客家族谱的一些情况, 有幸拜访了严雅英馆长、胡加春主任和陈桥文主任,并从他们那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杭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便开始收集客家族谱,以客家族谱为载体,深入挖掘内涵,开展族谱文化研究,吸引了海内外客家人特别是台湾地区客家人前来寻根谒祖,进行族谱对接,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文化交流。2000年10月,经上杭县人民政府批准,上杭客家族谱馆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收

5、藏有 117个姓氏、1600多部、1万余册的客家族谱及相关的家族文书契约、祖图等珍贵文物,成为闽、粤、赣三省客家地区,乃至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客家族谱最多的一家图书馆。在上杭客家族谱馆里,涉台的客家族谱成为一大亮点。其中,已查明的有后裔迁台“李氏入闽始祖、台湾李氏始祖”李火德一脉族谱,有在台裔孙达90多万的“鄞江始祖张化孙”一脉族谱,有“闽、粤、赣、台廖氏始祖廖花一脉族谱”,有记载孙中山上祖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台湾)孙氏族谱、有记载吴伯雄祖地永定吴氏宗谱,还有上杭、诏安、台湾三地对接的游氏闽游二三郎系大族谱,有上杭、永定、南靖、台湾四地对接的吕氏一脉上杭太拔张芬吕氏四修族谱、有丘逢甲先生为祖地

6、修谱作序的丘氏百五郎公家谱等珍贵谱牒。此外,还收藏了相关文书契约、祖图、谱版、祭祀祖先的器皿等珍贵文物。严管长告诉我说,上杭客家族谱馆通过发掘研究,印证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血缘关系。上杭客家族谱馆编写了与两岸客家人血缘关系密切的60个姓氏的源流篇,整理出与台湾有渊源关系的30个姓氏的播迁图、还悉心采编蕴藏在60个姓氏族谱中的客家人的上祖世系、族谱族规、宗祠祖墓、裔孙派衍、名人轶事、修谱序文等图文编撰工作。并为台湾客家续谱修谱做了大量的工作,馆藏两岸共同新修撰的丘、王、李、江氏等20多姓近百种族谱。今年3月份,上杭县政府组织了赴台的客家族谱展,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深受台湾客家乡亲的欢迎和社会各

7、界的关注。陈主任给我详细介绍了这10年多来,上杭客家族谱馆以族谱为媒介,主要做的一些工作:一、挖掘客家族谱文献内涵。重点挖掘蕴藏在族谱文献中的大陆与台湾的渊源关系。通过族谱资料的发掘研究印证了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二、举办客家族谱展。先后举办了“闽台渊源关系族谱展”、“客家族谱展”、“寻根与认亲客家族谱选展”等活动,引起了海内外读者、客属社团很大的反响。三、服务海内外客家人。近两年来,有近60批数千人次的台湾客家乡亲和专家学者到该馆读谱、寻根与研究,还为台湾乡亲续谱修谱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四、跻身客家研究队伍。先后发表专著闽台客家血缘关系、客家族谱研究两书及十几篇论文。同时,陈主任也说了族谱馆在发展

8、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一是经费方面,由于研究族谱是一项很繁琐并且是项长期的工作,它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它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二是收集研究的队伍上,要有一支客家族谱收集研究队伍。目前,做族谱工作的只是族谱馆现有的工作人员,力量还很单薄,它需要一些热心人士的加入。三是工作环境有待改善。目前的工作环境无法与客家族谱馆这个品牌相适应了,现在的办公室狭小,设备缺乏,周围又太吵,严重影响了研究人员的工作。幸运的是,客家族谱馆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客家族谱馆也即将建设起来,并在2009年底将完成建设并开馆。胡加春主任认为,客家族谱研究将打造成为闽西一个很好的文化品牌,我们将把它建成海峡两

9、岸对外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客家人家族史料收藏中心、客家民系成果展示中心、两岸客家学术研究和交流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在海西建设、“两个先行区”建设中也将发挥独特作用。上杭白砂乡傀儡戏闽西(上杭)傀儡戏和闽西汉剧、闽西山歌戏并称闽西三大剧种,亦是福建省有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 上杭是人们公认的闽西木偶戏的故乡。龙岩地区志说,闽西木偶戏“旧称傀儡戏,建国初正名为闽西木偶戏,属提线木偶。明初由浙江传入上杭,后扩至闽西各地,远及江西修水,湖南平江,台湾和海南岛”。上杭白砂乡是中国闽西(上杭)木偶的发源地。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朝初年,上杭白砂乡张坑农民赖法魁、白砂塘丰农民

10、李法佐、李法佑、温发明等4人,到杭州学高腔木偶戏艺,艺满之后,回到上杭,带回一套傀儡18个(俗称十八罗汉)。白砂乡水竹洋村梁姓先祖由浙江杭州钱塘县迁徙而来,把傀儡戏带入上杭。 木偶戏传入白砂后,逐渐在本县各乡流传和发展。至清光绪(18751908)年间,全县的木偶戏班已发展到120多个,木偶戏从业人员达数百人。单水竹洋(上杭县白砂镇的一个自然村)所在的大金村就有高腔班13个,乱弹班19个,同时也迅向毗邻地区和省外传播。目前木偶戏团有近20个,规模在150人左右。 1995年,台湾学者叶明生到上杭追寻台湾木偶戏的根源,返台后出版了闽西上杭高腔傀儡与夫人戏,文中说:“人们普遍认为,白砂是闽西高腔傀

11、儡戏发展的中心,而大金村水竹洋则是高腔傀儡戏的发祥地。”“田公”是历代木偶戏艺人尊敬的祖师、戏神,“田公堂”是木偶艺人祭供祖师的场所,水竹洋建有“田公堂”,历史上传承有“田公会”,有会田收入作活动经费。田公祖师(又叫“田公无师”或“田相公”、“田公师傅”)是历史代艺人尊奉的戏神雷海青。梁缘春以随行香火带回田公祖师,后来在村中心地段建田公堂(又叫田公庙),堂中安奉戏神的木雕像。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田公祖师的生日,木偶艺人都要到这里来拜祭,祈求今年戏路多,生意好。水竹洋田公堂是座三面泥墙,一面敞口的小庙,占地约30平方米。田公堂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是闽西地区最早的戏神庙

12、。1929年,田公木雕像被毁,以后改用红纸写上“田公神位”贴于天屏上。文化大革命时期,田公堂又险拆掉.2001年8月,经过修茸后,重新开放。2002年7月23日,上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2日,在“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举行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揭幕仪式。在2008年农历6月24日又成功举办了首届上杭水竹洋天公堂木偶戏艺术节暨学术研讨会。 7月20到21日,在白砂镇宣传委员曹永江支持下,我有幸见到了傀儡戏的著名艺人梁利忠老人,他给我介绍了一些关于傀儡戏的有关情况。他认为,傀儡戏虽然现在在当地政府关心支持下,还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表象,但同任何一种传统文化

13、一样,随着现代神会商品化合电子网络全球化的影响与冲击,正面临着呗其他文化现象蚕食直至消亡的危险。 这些危险我结合我的有关资料和认识以及梁老先生反映的情况,整理成以下几个方面:1、 生存空间锐减。由于社会政治环境、意识形态等现象发生巨大变化,无神论渐进式的深入人心,而且有神职性的傀儡戏特别是高腔傀儡戏,介入民间宗教、民俗活动的机会减少,与民众人生礼仪的关系也日趋淡化,有次导致生存空间锐减。2、 傀儡戏艺人锐减。傀儡戏艺人需要养家糊口,然而傀儡戏行业收入水平不稳定,在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影响下,傀儡戏艺人人心不稳,较年轻的纷纷改行,事业心创造力减少,同时对社会人才特别是青少年吸引力明显不足,加上老

14、手艺人急剧地人亡艺绝,青黄不接危机堪忧。3、 傀儡戏观众锐减。由于影视、网络等新兴艺术与外来文化,几乎不受阻挡进入本土,原有的民俗礼仪不断简化、流变,民俗文化萎缩变异严重,傀儡戏艺术存在的空间正在逐渐缩小。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对傀儡戏的兴趣愈来愈淡薄,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倾向,均不利于傀儡戏行业的生存与发展。4、 保护措施乏力。资金和力量投入不足,对重点艺人保护不力,学校尚未固定开设傀儡戏乡土课程,即使有开设也很难延续,县木偶戏剧团开办了木偶少年培训班与成年培训班,但缺乏培训经费等等。5、 不当的政策宣传把“田公会”民俗活动片面归为迷信活动加以排斥,严重影响了“田公会”和傀儡戏的传承与发展。6

15、、 水竹洋当地群众外迁多,壮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现存仅10余户,大多是老人小孩,加上受其他文化的冲击,对“天公堂”举办傀儡戏表演兴趣越来越淡化,自觉性自发性逐渐下降,没有群众的支持,傀儡戏难以支撑。7、 民间艺术保护的机构、队伍、经费、设施和政策没有形成科学、规范、正常运行的体系,工作处于零散无序状态。傀儡戏新的发展形式“客家木偶戏文化艺术节研究会”作为新兴的民间傀儡戏行业组织,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活动经费全靠镇政府拨付,而当地政府也财力有限,这必然影响木偶戏的发展。另外,由于傀儡戏的道具、服饰等设备老旧,亟待资金的支持。山歌文化上杭是全国十八个文化特色县之一山歌之乡。山歌、民谣等是这一文化的重

16、要组成部分,是他们在劳动、生活中抒发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山歌成为最具有大众化和普遍性的,是劳动人民的心声。上杭山歌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形象生动的比喻,精炼流畅的语言,婉转悠扬的声调,抒发人民对爱情的坚贞、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山歌在口头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凝炼和升华,有的达到字字玑珠的境地,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太平盛世的出现,上杭山歌更为活跃而充满时代的气息,这不仅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从中汲取的有用营养,而且还是我们为人处世不可缺少的精神资源。因此,风情浓郁的上杭山歌,唱出了客家的最强音,唱出了和

17、谐之韵。山歌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在客家文化产业化中必然产生一个积极的作用。 8月7日到10日,我分别走访了上杭的珊瑚乡、南阳镇和才溪乡,拜访了当地比较有名的山歌名人,了解到山歌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山歌是一种朴素的艺术形式,它的生存依托在田园,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风民俗不断淡化,当田园的牧歌环境向现代工业化转型的时候,这种艺术形式已经遭受到了表达的挫折。再也没有集体劳动的那种热火朝天的劲头,也再没有上山打柴的那种艰辛的浪漫,山歌所依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种原始的隔山对歌,一唱一和的山歌形式,已不适应时代要求,曾经四处传唱的山歌出现了危机。主要是因为:一是年轻人纷纷外

18、出打工,老中青传帮带后继无人;二是西洋文化、流行音乐正在渗透、取代着传统文化;三是山歌作为生产、生活的交流手段,现代社会缺乏了生存的土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唱,或者说根本不愿唱。如何传承客家山歌音乐,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如何保护与创新客家山歌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山歌要在今后的发展中起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中体现出它的价值,我们小组认为:第一、必须对赣南客家山歌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立档,文化主管部门要制定好闽西客家音乐保护规划。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收集记录原生态的客家山歌,建立档案和数据库,这是保护和传承的基本。在真实记录

19、的基础上再进行整理、研究、出版,或以博物馆等方式予以展示、保存。同时努力推动客家音像市场,鼓励客家音乐的市场化。 第二、闽西客家山歌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因此要加强理论研究力度。如开设有关“客家山歌”内容讲座,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意识,让客家山歌之花绽放在学生课堂上。第三、把发展旅游产业与保护土家山歌结合起来,闽西各县市都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巧妙融合是打造旅游品牌的明智之举。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景点的内容,使旅游景点锦上添花,还是保护土家民歌的极好途径,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的事情第四、抓好民间文艺的培训、传授工作。为了使山歌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流传下去

20、,必须抓好培训和传授工作。文化宣传部门要随着改革开放变化了的新形势,用山歌的形式组织编排一些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伟大的祖国新变化的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山歌舞蹈节目,并组织民族文艺表演队到乡、村进行巡回演出,以此唤起人们对山歌等民间文艺的兴趣。另外也可以通过举办高层次、高规格的山歌比赛,不断扩大壮族山歌的影响力,向外界展示壮族山歌艺术的无穷魅力,使原生态的山歌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八、总结 文化经济是一种新型产业,客家文化经济的开发与创新也是新事业,而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 上杭客家文化资源丰富、积淀深厚,但上杭客家文化产业初露端倪,但文化产业规模小,在深度上没有可以引领的

21、大品牌。要做大文化产业,政府必须把办文化事业转为管文化产业,这方面课题做得多,但没有带来实际效益,应把课题转化为产业,转化为生产力。2. 文化剧团只是停留在会议应酬方面的免费演出,而地方的剧团因资金等因素无法维持,没有形成产业。旅游、演艺、出版事业相当落后,需努力发展。3. 上杭客家文化产业有优无势,没有深加工,没有形成大品牌。客家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没有“规划”的理念和精品意识。弘扬和发展上杭客家文化,使上杭客家文化产业化,为上杭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海西建设做更大贡献,笔者认为,上杭可以以“族谱文化”作为主打品牌,充分发挥上杭“诗画戏曲之乡、山歌之乡、建筑之乡、将军之乡”等文化品牌和生态文化品牌这几大优势,坚持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提出客家文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制定出上杭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