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4181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家习俗1讲述资料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客家习俗,客家人的故事,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江西等省的本地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一、了解客家人,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客家人勤劳、勇敢、诚信、好客,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风俗民情中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气息。,客家围屋,围龙屋是客家人最典型、最成熟、最具特质的民居建筑。它承袭并发展了华夏民居建筑的人文精神和营造艺术传统,其

2、方、圆式围楼结构和堂、横屋纵横交织的综合性大型建筑形制,具有极强的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及风水意识。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客家小伙伴,您是客家人的孩子吗?,说说你知道的客家故事。,注意客家人的特征,客家凉帽,客家凉帽是一种汉族特色民俗文化。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客家妇女要和男人一样下田种地,那时的妇女不能随便抛头露面,戴上有帽帘的凉帽外出就可避免违俗。此帽经过不断改良,慢慢发展成今天的客家女性专用的凉帽。,小故事:客家凉帽,相传几百年前,在连年战乱中,从北方逃来的

3、难民中有位皇亲贵族公主,逃到南粤一带的一个小山村,敌兵追杀过来,这个山村正在织篾的几位篾匠,机灵地把织竹帽的半成品扣在逃来的女难民头上,旁边的客家妇女用黑布头巾往竹帽上一搭,挡住了脸庞,拉她们在田里劳作,躲过了一劫。,你知道客家的哪些风俗和习惯?,客家饮食,客家山歌,节日习俗,客家服饰,客家来源,客家饮食,梅州的客家菜偏重“肥、咸、熟”,其形成自然与梅州客家先民的生活环境大有关系。首先因为他们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是梅州客家人在历史上因长期粮食不足,多数人家长年累月喝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加体内盐分;再

4、次是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客家菜的形成特点反映客家人勤奋节俭、刻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一位九十高龄的海外老华侨曾动情地说,尝尽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琼浆,都不如家乡的农家菜好!如今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不难发现客家菜的身影,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馆里,红焖肉、清水鲩丸、酿豆腐、盐焗鸡等客家菜也颇受青睐,客家饮食,红焖肉,盐焗鸡爪,酿豆腐,盐焗鸡,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梅州客家山歌是广东省梅州市境内(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汉族客家民歌,它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乡土生活气

5、息浓郁。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客家人的性格,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之态,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这些都颇和客家山

6、歌的产生有点关系,欣赏客家山歌,客家习俗,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而它又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著名的有元宵盛会走故事、游大龙、客家娶亲、春节、祭龙舟、客家民歌。,元宵盛会“走古事”,流行于连城的罗坊、北团的溪尾、下江坊、城郊隔川等地。尤以罗坊蔚为壮观。“走古事”,出七棚(棚者,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男童两人,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据传,昔日常闹旱、涝,当地清举人把流传于湖南的“走古事”移传乡梓,以祈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兼兴元宵民间娱乐活动,自此流传延续至今。,元宵盛会走古事,姑田“游大龙”,在客家民俗文化活动中,

7、奇特而壮观者连城姑田镇正月十五日的“游大龙,。,“游大龙”是起于明朝一种深受客家人喜爱的民俗活动。按当地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大龙出游的日子。这天,当地客家人以村为单位,进行舞龙活动。每年“游大龙”者都由同一姓氏家族人联袂进行,一年一姓氏轮流 举办。被选中“游大龙”的姓氏家族,先抽签决定由谁家来制作龙头,抽到户是荣耀的象征,这家人必须制作出高米,长米,直径公分的龙头,龙口大张,含一直径公分的大红龙珠,以显示大龙吞云吐雾、威震山河气势。其余同族每家至少须制作一节竹编纸糊龙身,龙身一般高.米,长四米,游龙则是由一节节龙身相结组成,姓氏大,龙则长,姓氏小,龙则相对短。,客家民俗你了解吗?,这

8、是什么,叩娘,迎亲,客家娶亲,闽西客家人的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家的迎亲队抵达女家,新娘出门站在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创业。接着背出家门,上车(古时用轿)时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此时,新娘放声恸哭。到达男家后,在一福命妇手捧盛着柑橘(寓甘甜,吉祥的园盘)的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以示“兴旺”。入门时,新娘跨鸡而过,称“拦门鸡”。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深夜闹洞房,酣乐为止。,春节,我们再去瞧瞧客家人的春节,客家春节,祈福,客家人过年,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客家人过年是从农历腊月二十四开始,

9、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说,过年是从传统的过“小年”开始。小年过后,家家户户准备年货,炒粉皮、结米糖、炸豆腐,以及购买鸡鸭鱼肉、香烛爆竹之类。此外还少不了抽出时间来打扫庭院、擦拭门窗等。到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早早地贴上对联、年画,然后准备年夜饭。年夜饭最讲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汤”,主要有大肉、萝卜、肉丸和菇类。吃年夜饭前要先做两件事:一是给长辈端上热气腾腾的“年汤”;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尔后,一家人才团团圆圆吃年夜饭,这一餐一定要吃点饭,表示吃到了“年饭”,长了一岁。饭后,年长者会为小孩包上吉利的“压岁钱”,除夕才算过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们早早地便起来洗漱干净,然后点香、,烛、放爆竹,给长辈拜年

10、。之后,装上一盘。这一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为主。给长辈拜年。之后,装上一盘。这一天有很多讲究,不捞饭、不扫地、不打水,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早餐也要吃斋,并以芹菜、豆腐为主,意粉皮、米糖、花生,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为勤劳致富发财。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杀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纸钱”上,谓之“血钱”。早饭后,一家人便穿戴整齐,和家族人一起带上香烛爆竹、茶酒斋饭,上坟祭祀祖宗。祭祀完毕后,家族人便开始一家一家拜年,一边说着祝福的话,一边喝着滚烫的酒。这一天,新媳妇还要和丈夫一起赶回娘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开始走亲

11、戚。,大祭龙首,祈丰求顺,端午“祭龙舟”,祭龙舟,有山有就客,有水必有“龙”。中国,被称为“龙”的国度,“龙”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大山孕育出赣江,赣江承载着客家的厚重历史。演绎客家人尊崇“龙”文化的独特民俗风情之一是“祭龙舟”。祭龙舟”是竞龙舟的很重要仪式仪程主要有:请龙王、祭龙首、装龙舟、举龙身、舟下水、安龙头、装船舵、游江、热身、比赛等。“祭龙舟”仪式一般在江边或龙王庙前进行。这时家家户户大人、小孩穿着新衣,带着“三牲”和粽子来到现场,拜龙王、摸龙须、沾龙气。祭典隆重、庄严、热闹。锣鼓声,鞭炮声,唱和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场面壮观,声势撼人。龙舟游江所到之处都有乡亲摆祭品、放鞭炮、行大礼,

12、以示恭迎和崇敬。,客家服饰,客家服饰,顾名思义就是客家人的服饰。客家服饰的种类繁多。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衫指上衣,裤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文化特性,客家服饰是客家文化的表象特征,也是折射其历史的一面镜子。客家服饰的款式结构、首饰佩件、装饰图案,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定的来源,形象而含蓄地承载着本民族的历史。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灰色(一说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漂蓝缎乌成衣,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体现。,客家服饰,客家来源,客家源流客家一词出现于清朝。旧时,南方客

13、家地区的长者一辈都自称福广人、岭东人或者循州人、嘉应人、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当地县名为名。,客家人是近代学者罗香林构建的 一个民系,罗香林在其著作客家源流考说客家人来自中原,然而客家人和现在的中原人无论语言还是相貌差距甚大。客家源流考中说客家人通过所谓的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汉族的一个新民系。客家人的大本营是赣南、闽西、粤北三角地区。后又因战乱和人口膨胀等原因一部份又从这三地继续迁往其他地区,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语。,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客家的风俗习惯,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