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26996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发展方向.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XXXX毕业论文从免征额探索窥见个人所得税之发展方向论文作者: 专 业: 学 号: 班 级: 指导教师: 答辩委员会主席_ 评阅人_ 论文答辩日期_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

2、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要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总量的增长,社会贫差距局问题日益凸显,个人所得税收是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力杠杆。近年来,其发展变化,更新速度加剧,尤其是以免征额的争议与变化最为突出。为了更好的发挥其调节功能,应在其发展过程中,总结原因,吸取教训,发展规律,从而在各方面作出进一步地

3、完善,实现其有效地调节价值。关键词:发展原因,产生影响,探索规律,展望未来趋向目 录摘 要I目 录II1 绪言12 免征额的概论12.1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发展简史12.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简史12.3世界各个国家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模式22.4免征额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22.4.1国家方面影响22.4.2个人方面的影响43 免征额的设计53.1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变化频繁带来的不良影响63.2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设计依据多元化63.3完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设计73.3.1细化免征额依据73.3.2实行税前费用指数化73.3.3指数化的优点73.3.4实力列举83.3.5简述指数化是免税额未来发展方向指数化、

4、人性化、科学化84 免征额与个人所得税的关系104.1免征额与个人所得税关系104.1.1免征额与个人所得税具有某些相对应的关系104.1.2免征额与个人所得税总额变动存在不确实关系105 从免征额发展预测未来个税发展105.1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几点建议105.1.1实行综合为主、分类为辅的课征制105.1.2采用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115.1.3扩大收入征收范围,将非货币性福利纳入征收范围115.2个人所得税改革前景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1 绪言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所得税发展史表明:个人所得税遵循这样一个发展历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纳税人的数量逐渐增多,个人所得税由

5、起初补充财政收入的辅助税种,逐渐成为一种普及型的“大众税”。而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已有26年之久,近年来,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超速增长引发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一系列讨论,那么,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迅速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探索的经验?并且在其可能出现的改革中,应该以哪些因素为依据?以及其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者说是趋势呢?2 免征额的概论2.1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发展简史内资人员(中国居民)标准发展过程:1994年1月1日起到2005年12月31日,起征点为800元;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2月29日,起征点为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外资人员(非中国居民)标

6、准发展过程:1994年1月1日起到2005年12月31日,起征点为800+3200=4000元;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2月29日,起征点为1600+3200=4800元;2008年3月1日起,起征点为2000+2800=4800元2.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简史1980-1987年,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和城市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1994年税制改革中将以上三税合并,实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1999年宣布从1999年10月1日起对居民储蓄利息开征利息所得税2005年,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第三次修议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标准由每月800元调高到了每月160

7、0元2007年6月,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第四次修议2007年12月,对个人所得税进行第五次修议,将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标准由每月1600元调高到了每月20002.3世界各个国家实行的个人所得税模式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大体分为三类模式:(1)分类所得税制,又称个别所得税制。它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类别的所得,按不同的税率分别征税,而不是将个人的所得合并征税。英国的“所谓分类表制度”是分类所得税制的典范。(2)综合所得税制,又称为一般所得税制。它是将纳税人在一定期间内的各种所得综合起来,减去法定减免和扣除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收。它的特点是将来源于各种渠道的所有形式的所得加总课

8、税,不分类别,统一扣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属于这一类型。(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又称为混合所得税制。它由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合并而成。它是按纳税人的各项有规则来源的所得先课征分类税税费,然后再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所得额,如达到一定数额,再课以累进税率的综合所得税或附加税。它的特点是对同一所得进行两次独立的课税,日本、韩国、瑞典、丹麦等国家的现行个人所得税属于这种类型。综合与分类的混合制,最能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因为它综合了前两种税制的优点,得以实行从来源扣缴、防止漏税;全部所得又要合并申报,等于对所得的课税加上了“双保险”,符合量能负担的要求,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所得税类型。2.4免征

9、额产生的各方面的影响2.4.1国家方面影响 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字面而言,这里所说的“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人,是包括你、我、他(她)在内的所有的个人和集体的众人。而“本”是本位、本体、本义,或曰根本、原本、国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各级党政领导人和全体干部,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想到并且做到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组织人、提高人、关爱人、服务人、造福人、解放人、发展人。在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居民生活收入相对

10、提高的今天,如果仍沿用1993年制定的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纳税人权益的“傲慢与偏见”。因为根据有关资料测算,在2004年,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就已达到16 024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达到7 182元,按人均负担率1.91计算,城镇职工年人均负担家庭消费支出为13 718元,每月为1 143元。从地区结构看,2004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职工人均负担的家庭消费支出分别为1 381元/月、929元/月和1 012元/月,每一组数据都远远大于800元。另外,原有的某些税务立法带有浓厚的行政本位色彩,对税务机关的权力与纳税人的权利的规定明显失衡。这些要求我们的党和

11、国家带领我国全体人民转变观念,由原来的“税务机关为本”转向“纳税人为本”,积极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纵观史实可知,任何漠视纳税人权益的法律或行为终究会激发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当今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正是在积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积极回应广大民意,体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人性、考虑了人情、尊重了人权、满足了人的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利于贯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分配观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没有公

12、平正义就没有和谐。正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称,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也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首先,在调节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才能取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和接纳,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其次,在为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社会

13、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并自觉自愿地为之奋斗和献身。纵观我国历史,造成社会动荡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贫富差距悬殊,“先富不帮后富”,甚至是“劫贫济富”等利益失衡的出现,而利益失衡的症结就在于社会的不公平。有利于鼓励公民诚实劳动,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应要采取措施让绝大部分个人、企业和其他主体自觉或被迫遵守信用管理制度,并接受社会诚信操守。因为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诚信总是与失信、无信共存,诚信缺失势必严重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社会的安定秩序,造成无数个人身心伤害,企业举步维艰,使广大人们对社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也会使一些人靠

14、骗人暴富而加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导致人民群众对社会和政府产生强烈不满。 2.4.2个人方面的影响 个人所得税对个人的劳动与闲暇、储蓄与投资、消费等的选择都会产生影响。在调节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才能取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和接纳,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其次,在为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使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并自觉自愿地为之奋斗和献身。纵观我国历史,造成社会动荡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贫富差距悬殊,“先富不帮后

15、富”,甚至是“劫贫济富”等利益失衡的出现,而利益失衡的症结就在于社会的不公平。得税作为国家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每个人收入的分配,关系到每一位纳税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它的改革与发展一直被大众普遍关注。 而个人所得税2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工资收入有较大提高,月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到2004年已升至60%左右,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也明显呈上升趋势,消费价格指数比1993年提高了67%,远远超过了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每月8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导致职工消费支出不能在税前完全扣除而使税负有所加重,也使贫富差距悬殊现象愈演愈烈。当今进行的把起征点提高到2000元的个人所得税改

16、革,充分体现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分配观,有效地促进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因为只有税负公平,才有效率可言。只讲效率,只求地方政府的收入,不顾公平,最终结果还是不可能有效率的。同时,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缓和了广大群众的税负压力和增长的消费支出,有效地缩小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道德之3 免征额的设计 2005年3月31日据新华社昨天报道,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已经列入今年人大计划安排审议的立法项目。适当调整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很有必要,这对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将起重要作用。2010年3月13日,新华网新闻在2010年的中国

17、官方表达中,“调整收入分配”一词正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也把建议“矛头”直指改革收入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格力电器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多位代表、委员均向两会提交了关于调整个税起征点的建议,引发社会广泛热议. 2010年6月30日,中华新闻网,据广东媒体近日报道,广东省政协委员提议,广东应试行提高个税起征点,广州提高到3000元,深圳调高到3500元,而广东省地税局近日对政协提案的答复中说,根据不同地区物价水平分别处理调整纳税起征点的建议有合理性。 由上述材料中不难看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呼吁声调以骤然抬

18、高,这一现象说明了既定的免征额设计与经济形势发展出现的不和谐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更为合理的,更为科学的设计。 其实,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呼吁已有两年之久,就在个人所得税从1600元上升到2000元时,已经有人提出标准过低,将不得不在短期内再次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4月27日呼吁再次上调个税起征点。这个呼吁出自于原税务官员之口,说明对个税起征点是否体现了公平与消费水准,业内存在异议。 那么,为何国家对这一热点争议未作出大的调整?3.1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变化频繁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一,频繁改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对行政、法律资源的浪费,个人所得税作为一个大税种,如果动辄有人大常委会会议听证,以全

19、国“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整体的上升或者下降,一则社会成本过高,二则无法体现出消费水准的升降,三则没有体现出各地市场的不同消费水平。第二,频繁改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会造成纳税人的思维混乱,引发社会群体争议,更甚者引起社会动荡,不利于社会和谐建设和人民的和谐生活。由于个人所得税直接与公民的个人工资、薪酬挂钩,关系到人民自身的切身利益,所以个人所得税的变动会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一旦变动频繁,必然造成宣传认识等各方面得不到位,就会造成公民对体制的不理解,引发不满情绪。如果免税额不断地调整,导致了税制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期,以及税制在纳税人中的非权威性,在纳税人和政府之间产生恶意的讨价还价现象。这可能是提

20、高免税额带来的非有效的结果。但总体来说,提高免征额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特别是我国现在所处的经济增长阶段,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3.2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设计依据多元化 由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设计需考虑多个方面,而且又必须实用性、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又要法律化兼顾人性化,所以其制定的过程就会借鉴社会大发展的规律以及未来的趋势,而这需要一个相对来说较长的周期,因此,国家才未对其在短时间内作出较大调整。而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界定,需要依据法理、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来进行。依据法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应为维持纳税人本人及其所赡养的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参照国际经验,这

21、个费用大致相当于本国的贫困线水平。但由于我国贫困线标准过低,因此,我们可以以世界银行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线标准作为参考指标。3.3完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设计3.3.1细化免征额依据对免税额的提高与否的认识,必须要正确认识免税额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不能绕开李嘉图以及马克思为代表的劳动价值理论,免税额是指维持劳动力的必要的生活费。这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在正常情况下维持工人本人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是维持工人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是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当时的情况是劳动力的所有者(1人)与劳动力占有者(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存在激烈的斗争,对工人的收入的榨取极有可能使工人基本的生活得

22、不到保证。免税额的规定一方面为工人的基本的权利得到维护的长期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资本家自身利益长期得到保证的条件。可以说,免税额的存在是双方的博弈达到“共赢”的产物。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标准依据又可以分为:合理估计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支出水平综合考虑税收政策效应统筹兼顾财政承受能力。细化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其扣除项目大致可以分为:取得个人收入而支付的基本费用和维持纳税人及其赡养人口基本生活的最低生计费用。把纳税人口细化为:纳税人,有赡养义务人、抚养人口义务人,就业人、正在受教育人以及是否为残疾人等等.3.3.2实行税前费用指数化指数化的含义:即按照每年消费物价指数的涨落,相应调整费用扣除额,费用

23、扣除额得多少随工资、物价水平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通货膨胀对个人生计构成明显的影响,保障纳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真实的反映纳税人的能力,增强个人所得税制的弹性。3.3.3指数化的优点 充分考虑了价格波动对纳税人税收负担的影响。同时也注意到了纳税人内部的收入高低不均所导致的消费支出的差异性。3.3.4实力列举如德国,个税起征点每年都要做一次微调,以保障公众收入不受影响;而美国等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是随纳税人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为了应对通胀压力,中国香港地区多次大面积退税;澳门地区两次全民分红,还富于民。3.3.5简述指数化是免税额未来发展方向指数化、人性化、科学化王素荣提出要

24、实行物价指数调整的免征额和税率机制。她说,讨论的个税起征点问题,起征点其实在税法上应该叫免征额,低于2000元以下是不交税,是免税的。“这个点调整到三千,四千或者五千,不管调整到多少,这个起征点一定要随着物价指数变动来调整,这样防止每年总在讨论起征点的问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的呼吁愈演愈烈,而过高的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相当一部分取得正常工资薪金的人排除在了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群体之外,明显违背了“大众税”的发展趋势。但是,单纯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结果,与调节入分配的初衷背道而驰。指数化:在税率和级距没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只提高免征额,受益的不仅是工资薪金所得在8002000元范围内的纳税人,收

25、入在2000元以上的纳税人与以前相比也少缴了一部分税款,相应地增加了其税后收入。在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收入同时增加的情况下,收入不平等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善并不确定,但洪兴建的实证测算证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提高后,职工的收入不平等进一步扩大了。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将个人所得税与CPI挂钩,建立动态的指数化体系。在个税制度成熟的国家,个税起征点早已与物价涨幅等经济指标挂钩,实现指数化、动态化调整。常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应随纳税人申报状态、家庭结构及个人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不应有统一的标准。比如美国,有单身申报、夫妻联合申报、丧偶家庭申报、夫妻单独申报及户主申报5种申报状态,纳税人可根据各自不同的申报状态

26、和个人情况,计算出起征点。这种征税方式尽可能兼顾了公平正义,因为纳税多的都是真正的高收入者,不会“伤及无辜”。人性化: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定额或定率扣除,没有考虑个人所处的不同情况。我国个人所得税应考虑家庭负担的差异,允许扣除扶养老人的费用和子女上学的学费。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扶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有些老人没有任何收入,靠子女扶养,对有没有收入的老人的家庭,应允许一个人进行扶养老人扣除。扶养老人扣除标准应根据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地税机关确定。子女上学的费用是很多家庭的最总额的增加,同国民收入、居民纳税意识和税收征管强度有密切联系。5 从免征额发展预测未来个税发展5.1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

27、改革的几点建议5.1.1实行综合为主、分类为辅的课征制减少收入类别和税率级次,实行分类综合所得税,我国个人所得税应减少收入类别,简单将收入分为勤劳所得、资本利得和其他所得。同时降低税率级次,税率分为10、20、30和40四级,同样适用于三类所得,但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依次累进适用税率,这样,既保证勤劳所得适用较低税率,起到鼓励勤劳致富的作用,又保证同样的所得缴纳同样的税额,起到公平作用。5.1.2采用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没有随物价进行指数化调整,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提高免征额,这不仅麻烦,而且降低了严肃性。如果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和税率级次边界实行指数化调整,不仅

28、增强了税法的严肃性,而且能够体现税收公平原则,对纳税人扣除物价上涨后的真实收入征税,也是国际惯例。另外,为反映地区差别,可以根据地区发展情况和各地区收入情况,实行有差别的地区免征额,如消费水平较高的北京、上海、广州,地区免征额可以定为5000元,消费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免征额可以定为2000元,消费水平适中的地区可以定为3000元。通过指数化机制,确保物价波动情况下纳税人税负水平的相对稳定,避免通货膨胀导致纳税人实际税负加重。除了提高个税起征点,个税政策调整还须立足公平,做出更为科学的制度安排,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考虑以家庭为单位征收个税。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就是调节社会成员收入

29、的二次分配,但是现行个税征收办法还存在着这样的弊端:收入相同的纳税个人,纳税金额一样,但由于家庭情况不同,赡养人数不同,家庭整体收入差异很大。不考虑家庭支出情况,一刀切计征个税,显然也有失公平。 和谐社会,民生为本。不管是提高个税起征点,还是综合税制改革,都是势在必行的民生大计。税负高低连着千家万户的冷暖,只有真正藏富于民,还民以利,以提高居民收入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社会才有活力,经济发展才能更有动力。5.1.3扩大收入征收范围,将非货币性福利纳入征收范围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对货币性的补贴收入予以征税,而对单位提供住房、单位配车等情况,都没有纳入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内,这使得收入的范围,尤

30、其是高管人员的收入范围有一定程度的减少。我国应借鉴英国的做法,对单位提供住房,按照市场上的租金金额作为雇员的应税所得申报纳税。对于单位配车的情况,个人肯定有一些私人用途,所以,应按照汽车市场价的一定比例,由雇员按年申报个人所得税。5.2个人所得税改革前景1981年,中国首次确立个人所得税时起征点为800元,而官方公布的中国城镇居民的月平均工资水平为60元。按此标准,现行的个税起征点至少应当是月平均工资的13倍。参照2007年中国城镇居民月平均工资1800元左右的现状,2000元这一今年3月1日已付诸施行的最新免征点还存在相当大的上行空间。需要特别补充的是,起征点的提高离不开个税制度的细化。而中

31、国的个税申报制度无疑是十分粗糙的,眼下即便进一步提高了个税起征点,能否将政策落到实处也要打一问号。因此,中国在个税体系完善、个税制度全面建设等方面同样面临着很长的一段山路需要征服。现阶段,个税改革要注重人性化,以改善民生为要。除了今后须通过提高减免标准来调节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以外,还应努力弥补税负不公的制度性缺失,以使更多人群受惠。人性化的个税改革不可忽视中国地区经济的差异性,要正视各地收入水平差异,以不削减民众的日常支出为前提。另一方面,个税改革在追求税负公平的同时,还肩负着“劫富济贫”的艰巨使命,要通过建立成熟的个税体制,使富人成为纳税的主体,同时,使得低收入人群和中产阶级则因富人的税额贡

32、献得以减轻一部分生活负担。相关部门在打击富人恶意避税、偷税漏税等环节须做到不遗余力,并坚决取消类似于以税款补偿代替税收处罚、以税收处罚代替税收刑罚的消极措施参考文献1. 乔新生.个人所得税改革的“五个有利于”.团结,2005(1)2. 王素荣.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3. 王素荣.领导决策:个人所得税改革将走向何方.人民政协报. 2010-9-274. 专家探讨个税改革: 建议随物价进行指数化调整5. 郭剑川.CPI波动与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指数化调整.商业时代2010(21)6. 蒋玉莲.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详解.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1) 致 谢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00老师的悉心指导。00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00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终生受益。对00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00老师、00老师、00老师、00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与研究,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感谢我的同学00等等三年来对我学习、生活的关心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