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27612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289 大小: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9页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9页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9页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9页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雪山来客整理).doc(2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乾隆吴谦 等编著(1742年)本文档由雪山来客首发于民间中医网:(原始文档下载于中医e百:(【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目录】【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目录】1【电子版整理说明】3【医宗金鉴的编纂过程】6刘渡舟老前辈对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的评价7【订正仲景全书凡例】8【医宗金鉴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10桂枝汤方13桂枝加附子汤方23+白虎加人参汤方-见阳明篇24+调胃承气汤方-见阳明篇24五苓散方2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29十枣汤方31桂枝人参汤方37葛根黄芩黄连汤方38桂枝去芍药汤方40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40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41瓜蒂散方43大陷胸汤方45小

2、陷胸汤方47三物白散方49大陷胸丸方51文蛤散方55【医宗金鉴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57麻黄汤方5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64+调胃承气汤方 见阳明篇65桂枝新加汤方66+四逆汤方 见少阴篇67+白虎加人参汤方 见阳明篇68茯苓甘草汤方70小建中汤方72炙甘草汤方(一名复脉汤)73桂枝甘草汤方75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76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7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79栀子豉汤方80栀子甘草豉汤方82栀子生姜豉汤方82栀子厚朴汤方83栀子干姜汤方83桃核承气汤方90抵当汤方91抵当丸方93大黄黄连泻心汤方94附子泻心汤方96甘草泻心汤方97生姜泻心汤方99半夏泻心汤方100赤石脂禹余粮汤方102

3、旋覆代赭石汤方103【医宗金鉴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105大青龙汤方108+真武汤方 见少阴篇110桂枝二麻黄一汤方111桂枝麻黄各半汤方112桂枝二越婢一汤方114小青龙汤方116干姜附子汤方120茯苓四逆汤方120【医宗金鉴卷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126白虎加人参汤方136白虎汤方137小承气汤方139麻仁丸方140调胃承气汤方141大承气汤方142蜜煎导方150猪胆汁方150+土瓜根方(缺)151猪苓汤方157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166茵陈蒿汤方168栀子柏皮汤方169【医宗金鉴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188小柴胡汤方192柴胡桂枝汤方198柴胡桂枝干姜汤方200黄连汤方203大柴

4、胡汤方206柴胡加芒硝汤方209【医宗金鉴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全篇】214理中丸方216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218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220桂枝加芍药汤方222桂枝加大黄汤方223【医宗金鉴卷七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227麻黄附子细辛汤方229麻黄附子甘草汤方230附子汤方233四逆汤方234白通汤方236白通加猪胆汁汤方237真武汤方241通脉四逆汤方244吴茱萸汤方246四逆散方254黄连阿胶汤方256猪肤汤方258甘草汤方259桔梗汤方259半夏散及汤方260苦酒汤方260桃花汤方262【医宗金鉴卷八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全篇】267乌梅丸方271当归四逆汤方273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5、274白头翁汤方287【医宗金鉴卷九合病并病脉证并治篇】296葛根汤方297葛根加半夏汤方297黄芩汤方29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299【医宗金鉴卷十辨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脉证并治篇】307枳实栀子鼓汤方308牡蛎泽泻散方309竹叶石膏汤方311烧(衤昆)散方313【医宗金鉴卷十一辨坏病脉证并治篇】314阳旦汤方(补)319甘草干姜汤方319芍药甘草汤方320麻黄升麻汤方32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323不可发汗例六条(汗、衄、亡血、咽干、淋、疮)324桂枝加桂汤方327不可火灸例七条328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33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332【医宗金鉴卷十二辨温病脉证并治篇】334【医宗

6、金鉴卷十三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337桂枝加葛根汤方341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方346甘草附子汤方347【医宗金鉴卷十四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篇】351四逆加人参汤方357【医宗金鉴卷十五辨可汗不可汗病脉证等篇】358辨可汗病脉证358辨不可汗病脉证篇360辨可吐病脉证篇366辨不可吐病脉证篇368辨可下病脉证篇368辨不可下病脉证篇372【医宗金鉴卷十六平脉法辨脉法篇】383平脉法篇383辨脉法篇406【医宗金鉴卷十七伤寒论注正误存疑全篇】428正误篇428存疑篇450附录: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454附录:三阳三阴经各图(图略)455%【电子版整理说明】伤寒论首此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汇集整理(

7、公元300年前后),又经宋林亿奉朝廷之命组织整理,最后到清乾隆期间,吴谦奉谕旨编著医宗金鉴,而伤寒杂病论列其榜首,该次整理朝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人数逾百,是历史上最大一次整理订正伤寒论杂病的工程。正如吴谦所说:“世远残阙,多编次传写之误。今博集诸家注释,采其精粹,正其错,删其驳杂,补其阙漏,发其余蕴,于以行之天下,则大法微言,益昭诸万世矣!”一、该版本的特色:1、与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比较,医宗金鉴将后者的“卷一辨脉法平脉法”移至书后卷十六。将卷二的“辨痉湿暍病脉证”移到书后卷十三。从而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桂枝汤系列列为卷一,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麻黄汤系列列为卷二,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8、”大青龙汤系列列为卷三,这样编排次第,突出了伤寒论三阳三阴的理论总框架,既可使读者在开卷时开门见山,避开了难读难懂的内容,从而直接切入与临床直接相关的实质性内容,玩味日久藉以掌握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应对临床。2、在各篇之首提示本篇之纲领。各道方剂之后附以方解,对各段经文加注及集注,便于学习及理解。3、校对订正了伤寒论在长期传抄过程中所形成的错误。二、本电子版的原始文档下载于中医e百网站,然后用word重新作如下编辑整理:增加目录、分别字体字号。某些存疑内容与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医宗金鉴正版出版物进行互校。发现原始文档与该出版物有某些出入,例如在方剂的剂量方面,有时存在“二两”与“三两”

9、之间的差异。顺便纠正了原始文档中的录入及排版错误。但因卷帙繁浩,本文档在整理过程中并未能对原始文档全面精校,相信遗留错误尚存不少,读者们在使用时若发现问题,尤其是使用其中方剂的剂量时,当以正式出版物为准。草草整理推出,不求精善,但求快速,以应当前学习使用伤寒论的需要。三、原始文档所存在的录入疏漏甚多,如缺少所有“硬”字、“衄”字,但凡所见之处,随手补入,但缺漏之处尚存多多。字库中缺少的字则拼凑为格式:“(讠严)”。留存问题就待后人去圆满吧。顺便介绍古文注音常识。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就用“音切”的方法注音,如“强,群养切”,意思就是用“群”字的声母“q”去拼“养”字的韵母“iang”。在每一卷的末

10、尾都有一个【音切】表,为本卷所出现的难字注音。在读音方面:“项背强几几”,应当读作“shu”,不读“ji”。“shu”是另外一个字,但是与“几”的外观非常接近,故多被忽视而弄混了。是借用短羽鸟飞行时颈部状态,来形容伤寒后颈部转侧僵硬不便的感觉。但现在字库中缺少(shu)字,整理者没有在所有出现该字处加注,请阅读时注意辨别。四、当前在全国范围所掀起的中医热,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为社会现实所迫,这必将对中医今后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影响。由于西医的先天缺陷,庸医的后天不足,导致了无数国民长期陷入疾病的泥潭无法自拔,也迫使了明智之士将目光投向了炎黄文化的瑰宝伤寒杂病论,但苦于缺乏锲入门径。而这部工具书无异

11、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既方便初学锲入,也适合临床提高。所谓雅俗共赏,新老皆宜。五、关于使用方法方面的问题:1、法贵精专,否则将散漫无归。以整理者的经验,建议初学先精读太阳病的卷一桂枝汤、卷二麻黄汤,这两道方可对比着读,并注意辨别桂枝证与麻黄证的辩证要点与区别,及调和荣卫的理趣,由此得太阳表证理趣。次读卷五少阳病小柴胡汤,得半表半里理趣;再次读卷六太阴病理中丸、卷七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四逆汤,分别得中焦下焦里证理趣;然后卷八厥阴病的当归四逆汤,再后卷九辨合病并病。对各卷内容若有精力,亦可缓缓通读,否则暂时束之高阁亦可。这样精读几个重点内容,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总框架体系就已经有了一点基础,且不会有

12、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之弊。2、理论结合实践,读书结合临床,细嚼慢咽:先将桂枝汤、麻黄汤辨证要点玩味记熟,在临床对比使用,使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亲朋好友。临床熟悉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反复耐心地进行,才能有所把握。若能成功运用几次,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当然上条所述次序也可以据自身情况作适当调整。而全部完成上述过程,可能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当前中医科班教育的失败,就是因为仅注重知识的记忆积累而远离了临床,而临床则是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与运用的能力,而紧扣临床的自学在培养能力方面,绝不比学院科班教育差。3、系统法与渗入法“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正规教学,是用系统法,也就是循照章节次

13、第推进。而业余学习则须用渗入法,即打破章节次第,紧扣重点,结合临床,各个击破。其优点是重点突出,又能紧密结合临床,故成功的可能更大。所谓的方法,就是掌握工具,也就是说先得“学会学习与实践”。六、版权声明:为方便诸多同仁获仲景师之垂教,而本电子版公诸于众,余不保留任何版权,任何人无须征得余之同意,即可转送、打印、复印、编辑、广为发行,以弘扬华夏之医学瑰宝,广传仲景之仁术,挽国医于沦丧,启万民于蒙昧。雪山来客 于辛卯年惊蛰(2011/3/6)【医宗金鉴的编纂过程】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帝敕命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力鼎盛,宫廷医学也达到顶峰阶段。乾隆皇帝务求标榜文治,于乾隆四

14、年(1739)下谕太医院编纂医书:“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任命御医吴谦、刘裕铎担任总修官(相当于主编),陈止敬担任该书的经理提调官。为保证医书的质量,选派有真知灼见、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学者共同编纂,设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武维藩等作为纂修官参加了编写。此外,还有审效官、誊录官等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编写工作。编撰中,不仅选用了宫内所藏医书,还广泛征集天下新旧医籍、家藏秘籍和世传良方。 1742年,医宗金鉴纂修完成,乾隆帝赐名为医宗金鉴,并御赐编纂者每人一部书、一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自1749年起,清太医院将医宗金鉴定为医学生教科书;这部书还广

15、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 医宗金鉴是作者们对18世纪以前的历代医学著作加以校订、删补,并节录编辑而成书的,是宫廷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医宗金鉴一书,从医学文献校订整理的角度体现了宫廷医学的学术水准和成就。 吴谦(16891848年):医宗金鉴的总修官,字六吉,安徽歙县人,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速”,使乾隆帝很快就痊愈了。吴谦等因而受到了嘉奖。在为宫廷服务期间,吴谦多次受到这样的恩赏。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

16、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9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刘渡舟老前辈对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的评价医宗金鉴这部书,原为清乾隆太医院右院判吴谦的未成之著,后被政府发展,认为可以作国家的医典,仍指令吴谦、刘裕铎本着“酌古

17、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纂。大约又过了两年,于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书共为九十卷,计分十一个科目。它与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剂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并驾齐驱。 徐灵胎评价此书有“源本灵,素,推崇伤寒沦、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博采众论,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执”的美誉,也就说明了这部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仅在东北三省发生影响,而且远及全国和东南亚各地。在老师的指示下,我买了一部医宗金鉴。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其中的订正伤寒论注搜集了诸家之长,参以己意,说理明畅,使人读之发生兴趣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埋首于伤寒论的学习。从这开始,方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

18、向自学迈出了新的一步。 【订正仲景全书凡例】一、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原是一书,自林亿校刊遂分为二,殊失先贤之意,后赵开美仍合为一书。今复其旧,使后学知伤寒与杂证原非有二也。二、全书经文,诸家旧本,或字有增减,或节有分合,或重出不书衍文,或正误各不相同。是集则以仲景全书为准,而参之各家,以昭画一。三、伤寒论、金匮要略,法律本自井然,但系千载遗书,错误颇多,虽经历代注家编次诠解,然各执己见,位置无常,难以为法。兹集伤寒分经,仍根据方有执 条辨,而次序先后,则更为变通。金匮门类,悉照林亿校本,而纲领条目,则详为分别。并不拘泥前人,惟在启发后学,足裨实用。四、经中凡错简遗误,文义不属,应改、补、删、移者,

19、审辨精核,皆详于本条经文之下。其有全节文义不相符合,绝难意解者,虽勉加注释,终属牵强,然其中不无可采之句。故另汇二帙一曰正误;一曰存疑。附之卷末,以备参考。金匮要略仿此。五、书中辞精义奥,注释诚难。若徒尚辞华,必支离蔓衍,何以阐发微言!是注惟期简易明显,发挥经旨,间或旁参互证,亦惟援引本经,不事虚文,用滋眩惑。六、伤寒论自成无己创注以来,踵之者百余家;金匮要略自赵良衍义后,继之者十余人。各有精义,羽翼经文。然或涉浮泛,或近隐晦,醇疵并见,难以适从。兹汰其重复,删其冗沓。取其精确,实有发明者,集注于上,用资考证。七、上古有法无方,自仲景始有法有方。其规矩变化之妙,立法成方之旨,各有精义,皆当明晰

20、。兹于每方必审究其立方主治之理,君臣佐使之相辅,功能性味之相合,一一解于其后。即方中用水之甘澜、麻沸,火之宜文、宜武,煎之缓急,渍之迟速,服之频顿,莫不各有适病之宜。前人或置而不论者,必备录而详解之。八、是集伤寒,则首六经,次合病、并病,次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次坏病、 温病、痉、湿、霍乱,次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次平脉、辨脉法,此一书之次第也。首纲领,次具证,次出方,次因误致变,次因逆成坏,此一篇之次第也。首经文,次注释,次集注,次方药,次方解集解,其经文有缺误者,则加辨论于经文之下,以按字冒之,其与本条互相发明,而非专论本条者,加辨论于本注之后,亦以按字冒之,此逐条之次第也

21、。俾后学了然心目,易于融会贯通。金匮要略序法仿此。九、金匮二十五章,内有与伤寒文同者,十之一二,虽为重出,然亦间有义别之处。今将伤寒论中已有专注者,则不复赘释,其与本经切要者,必重加发明,以阐扬其旨。十、古人姓氏,有传记详明者,昭昭可考。若仅书其字,则无从知其名矣。夫以其人竭虑殚精,久而泯其迹,所不忍也。故于无考者书其字,可考者书其名,以示不没其善之意。 注:凡例下载于“网上医学小百科”:伤寒论后汉张机所着,发明内经奥旨者也。并不引古经一语,皆出心裁,理无不该,法无不备。盖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但世远残阙,多编次传写之误。今博集诸家注释,采其精粹,正其错,

22、删其驳杂,补其阙漏,发其余蕴,于以行之天下,则大法微言,益昭诸万世矣! 【医宗金鉴卷一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太阳主表,为一身之外藩,总六经而统荣卫。凡外因百病之袭人,必先于表。表气壮,则卫固荣守,邪由何入!经曰: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是也。若表气虚,则荣卫之气不能御外,故邪得而乘之。经曰:虚邪不能独伤人,必因身形之虚而后客之也。 卫,阳也。荣,阴也。风,阳邪也。寒,阴邪也。邪之害人,各从其类,故中风则卫受之,伤寒则荣受之。卫分受邪,则有汗为虚邪,桂枝证也。荣分受邪,则无汗为实邪,麻黄证也。荣卫俱受邪,均无汗,皆为实邪,大青龙证也。大纲三法,用之得当,其邪立解,用违其法,变病百出。缘风为百病之

23、长,故以风中卫列为上篇,寒伤荣与风寒两伤,列为中、下二篇。其条目俱详于本篇之下,俾读者开卷了然,有所遵循也。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 太阳膀胱经也。太阳之为病,谓太阳膀胱经之所为病也。太阳主表,表统荣卫,风邪中卫,寒邪伤荣,均表病也。脉浮,表病脉也。头项强痛恶寒,表病证也。太阳经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连风府,故邪客其经,必令头项强痛也。恶寒者,因风寒所伤,故恶之也。首揭此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凡上、中、下三篇内称太阳病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按】 荣卫二者,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其气之清者为荣,浊者为卫。卫即气之剽悍者也,荣即血中之精粹者也。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

24、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荣卫。荣行脉中,故属于阴也;卫行脉外,故属于阳也。然荣卫之所以流行者,皆本乎肾中先天之一气,故又皆以气言,曰荣气、卫气也。 【集注】 滑寿曰:脉在肉上行,主表也。 方有执曰:表即皮肤,荣卫丽焉。故脉见尺寸俱浮,知病在太阳表也。项,颈后也。 恶寒者,该风而言也。风寒初袭而郁于表,不能再胜风寒之外忤,故畏恶之。 程应旄曰:太阳经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 吴人驹曰:头为三阳之通位,项为太阳之专位,有所障碍,不得如常之柔和,是为强痛。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太阳病,即首条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之谓也。卫为表阳,风属阳邪,风邪中人,则

25、卫受之,从其类也。风中于卫即发热者,以风、卫,皆阳,其性本热,故变热甚捷,不似伤寒待其闭郁而始热也。卫病不能固表,又为阳邪所蒸,故腠理而汗出也。汗出表虚,为风所忤,故恶风也。风性柔软,故脉缓也。此承上条言太阳病又兼见此脉证者,名曰中风,以为中风病之提纲。后凡称中风者,皆指此脉证而言也。 【集注】 方有执曰:脉缓即下文阳浮而阴弱之谓,言既有如首条所揭之太阳病,加之发热,汗出,恶风而脉缓者,则其病乃是触犯于风所致,故名中风。 汪琥曰:中风,非东垣所云中府、中藏、中血脉之谓。盖中字与伤字同义。仲景论中,不直言伤风者,恐后学不察,以咳嗽、鼻塞、声重之伤风,混同立论,故以中字别之也。脉缓当作浮缓看,浮是

26、太阳病脉,缓是中风脉。中篇紧脉,亦当仿此。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注】 太阳中风,即上二条合而言之,又详举其证以出其治也。后凡称太阳中风者,皆指此脉此证也。阴阳指荣卫而言,非指尺寸浮沈也。阳浮,即越人曰:三菽之浮,肺之浮也。肺主皮毛,取之而得者,即卫分之浮也。六菽之浮,心之浮也。心主血脉,取之而得者,即荣分之浮也。荣分之浮较之卫分之浮,则无力而弱,故曰:阳浮而阴弱也。卫为风客,则卫邪强而发热矣。故曰:阳浮者热自发。荣受邪蒸,则荣不固而汗出矣。故曰:阴弱者汗自出。荣卫不和,则肌表缓,故有啬啬之恶寒,淅淅之恶风

27、,翕翕之发热也。然在皮肤之表,非若伤寒之壮热无汗,恶寒虽近烈火而不减,恶风虽处密室而仍畏也。皮毛内合于肺,皮毛不固,风邪侵肺,则气壅而鼻鸣矣。胸中者,阳气之本。卫阳为风邪所干,不能敷布,则气上逆而为干呕矣。故宜桂枝汤,解肌固表,调和荣卫也。 【集注】 程应旄曰:啬啬恶寒者,肌被寒侵,怯而敛也。淅淅恶风者,肌因风洒,难御也。 翕翕发热者,肌得热蒸,合欲扬也。啬啬、淅淅、翕翕字俱从皮毛上形容,较之伤寒之见证,自有浮、沉、浅、深之别。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 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

28、,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当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按】 桂枝汤方,桂枝下有去皮二字。夫桂枝气味辛甘,全在于皮,若去皮是枯木矣,如何有解肌发汗之功?宜删此二字,后仿此。【雪山按:现有网友对“去皮”提出质疑,谓皮味涩,会有收敛作用。且有人将去皮与不去皮作对照服用,发现不去皮发汗作用差,而去皮后容易发汗。请参见: 【方解】 名曰桂枝汤者,君以

29、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荣阴。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荣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荣,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荣卫之第一方

30、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其它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故麻、葛、青龙发汗诸剂,咸用之也。若汗不出,麻黄证也。脉浮紧,麻黄脉也。固不可与桂枝汤。然初起无汗,已用麻黄发汗,汗解后复烦,脉浮数者;与下后脉仍浮,气上冲者;及下后下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经中皆用此以解外。诚以此时表虽未解,腠理已,邪不在皮毛,而在肌肉。且经汗下,津液已伤,故脉证虽同麻黄,而主治当属桂枝也。粗工妄谓桂枝汤专治中风,不治伤寒,使人疑而不用。又谓专走肌表,不治他病。不知此汤,倍芍药生姜,加人参,名桂枝新加汤,用以治荣表虚寒,肢体疼痛;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再加黄耆,名

31、黄耆建中汤,用以治虚损、虚热、自汗、盗汗。因知仲景之方,可通治百病也。适寒温服,啜热稀粥以助药力,欲使谷气内充,易为酿汗也。温覆令一时许,微似有汗,不令如水流漓,谓不可过汗也。盖取汗,在不缓不急,不多不少,缓则邪必留连,急则邪反不尽。汗多则亡其阳,汗少则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谓病轻者,初服一升病即解也。停后服,不必尽剂,谓不可再服第二升,恐其过也。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谓初服不汗出未解,再服一升,根据前法也。又不汗后服,谓病仍不解,后服第三升也。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谓服此第三升,当小促其服,亦不可太缓,以半日三时许为度,令三服尽,始适中其服之宜也。若病重者。初服一剂,三升尽,病不解,

32、再服一剂,病犹不解,乃更服三剂,以一日一夜周十二时为度,务期汗出病解而后已。后凡有曰依服桂枝汤法者,即此之谓也。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注】 此释上条阳浮阴弱之义也。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卫为风入则发热,邪气因之而实,故为卫强,是卫中之邪气强也。荣受邪蒸,则汗出,精气因之而虚,故为荣弱,是荣中之阴气弱也。所以使发热汗出也,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集注】 方有执曰:上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荣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荣弱即阴弱,彼此互言而互相发明者也。救者,解救救护之谓。不曰风邪,而曰邪风者,以本体言也。 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

33、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注】 此释上条荣卫不和之证,而又就其时发热汗出者,以明其治也。藏;里也。无他病,谓里无他病也。有时发热,有时不热,有时汗出,有时不汗出,其表病流连而不愈者,非荣不和,是卫强不与荣和也。当于未热未汗之时,预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迎而夺之,以遏其势,则热退汗敛,而病自愈矣。 【集注】 方有执曰:时以暂言。卫气不和者,表有邪风而不和也。先其时者,言于未发热之先也。 程知曰:阴虚诸病,亦时发热自汗。若里无他病,而时热自汗,则为卫受风邪,未得解散,宜于将发之时,先用桂枝汤、乘其欲动而击之。程应旄曰:桂枝为解肌之剂,而有时云发汗者何也?以其能助卫气升腾,使正气得宣而汗出,

34、与麻黄汤逐邪气,使汗从外泄者不同。 汪琥曰:及其发热自汗之时,用桂枝汤发汗则愈。苟失其时,则风邪入里,病热必深,桂枝汤非所宜矣。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注】 此又释上条荣卫所以不和之义也。言病有时常自出汗者,此为荣气已和也。荣气和而热仍不解者,则是卫外之气犹不谐,而不与荣气共和谐也。所以荣气虽和,而时时自汗出,病犹不解也。盖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不和,则荣虽和而病不解。故复发其汗以抑卫而和荣,荣卫和而病自愈矣。亦宜桂枝汤。 【集注】 方有执曰:此与上条同。上以暂言,此言常者,谓无时不然也。

35、上言藏,藏为阴而主里。此言荣,荣亦阴而主里,以暂言,故其词略;以常言,故其词详,两相互发,义不殊也。 喻昌曰:此明卫受邪风,荣自汗出之理。凡汗出荣和,而发热不解,是卫强不与荣和也。复发其汗,俾风邪从肌窍外出,斯卫不强而与荣和矣。正如中酒发狂,酒去其人帖然也。荣受寒邪,不与卫和,宜麻黄汤亦然。 吴人驹曰:上条发作有时,此时无时。而不自汗出,但热不解者,亦属荣卫不和。盖荣卫相得之为和,而荣不得独为之和也。 张锡驹曰:卫气者,所以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也。今受邪风,不能卫外,故常自汗出而热不解,此为荣气和而卫不和也。 魏荔彤曰:前以桂枝解肌者,和其卫而时发热之热止;此以桂枝发汗者,和其卫而常自汗

36、之汗止。盖发其表而热解矣。故总结之曰:荣卫和则愈。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注】 太阳病,服桂枝汤,外证不解者,可更作服。今初服不惟不解,而反加烦,是表邪太盛。若遽与桂枝,恐更生烦热。故宜先行刺法,疏其在经邪热,然后却与桂枝,发其肌腠风邪,俾外内调和,自然汗出而解矣。 【集注】 方有执曰:桂枝全在服法,发汗切要如经。若服不如法,汗不如经,病必不除,所以反烦。反者、转也,言转加热闷也。风池穴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阳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风府穴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二经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 张志聪曰:

37、风池、风府虽非太阳穴道,乃属太阳经脉所循之部,故刺之以衰太阳之病势。魏荔彤曰:恐误认此为已传之躁烦,故标出以示人。言不解则太阳之证俱在,但添一烦,知其非传里之烦,而仍为表未解之烦也。 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也。 【注】 汗之不解而烦,太阳证仍在者,是表邪盛也;有阳明证者,是里热盛也。然亦有欲自解而未解先烦者,则又为邪正相争,作汗之兆也。当其烦时,解与不解,固不可定,但诊其六脉俱浮,则知邪欲还表、当汗出而解矣。 【集注】 程知曰:天地郁蒸而雨作,人身烦闷而汗作,当以脉浮决之。设脉不浮则烦,又为入里之候矣。 程应旄曰:如诊得脉浮,即是邪还于表之兆,切勿妄治其烦,

38、使汗却而当解者反不解也。 沈明宗曰:夫自解证,有从解,有从下血而解,有从下利而解,有从小便暗除而解者,此即太阳战汗之一端。或从脉辨,或从证参,仲景妙义,散见诸篇,务必合参则备。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注】 病至六七日,手足阴阳三部脉皆至而浮,忽然大烦,口噤不能言,躁扰不宁者,此邪正俱实,争胜作汗之象。故曰:必欲解也。 【集注】 成无己曰:手足三部皆脉至,为正气盛,邪气虽甚,必欲解也。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脸,内际黄者,此欲解也。 【按】 脸字当是睑字。睑,眼弦也,作脸字非。 【注】 脉和而大烦者,其解未可卜也。若其人目重睑者,是睑覆下垂目欲合也

39、,为阴来济阳之兆。内际黄者,为胃气来复之征,故曰:此欲解也。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注】 脉偏胜则病,脉和平则愈。今寸口、关上、尺中三部脉,俱见浮沉、迟数、大小同等,阴阳和平之象,即有寒热不解之病,虽剧亦当愈也。 【集注】 内经曰:寸口、人迎两者相应若引绳,大小齐等者,名曰平人。 程知曰:大小、浮沈、迟数同等,谓三部九候无相失也。盖大、不甚大,小、不甚小,浮、不甚浮,沈、不甚沈,迟、不甚迟,数、不甚数,为冲和平等之象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

40、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注】 病谓中风、伤寒也。有初病即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中风之病,发于卫阳者也。有初病不发热而恶寒者,是谓伤寒之病,发于荣阴者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合七数,阴合六数也。 【集注】 方有执曰:此推原中原、伤寒之所以始,以要其所以终之意。凡在太阳皆恶寒也,发起也,愈瘳也。 程知曰:此辨太阳病,有发热,有不发热之故也。风,阳也,卫,亦阳也;寒,阴也,荣,亦阴也。中风、伤寒均为表证。而风入卫,则邪发于阳而为热,寒入荣,则邪发于阴而不即热。阳行速,故常过经而迟愈一日;阴行迟,故常循经而早愈一日。观此,则风寒之辨了然矣。 魏荔彤曰:风伤卫,寒伤荣,既在太

41、阳,则未有不发热者,但迟速有间耳。至于恶寒则同也。发于阳、发于阴之义,不过就风为阳、卫亦阳、寒为阴、荣亦阴而言,殊未及于三阴也。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注】 凡病之起,不外乎阴阳以为病,非阳胜阴,即阴胜阳。凡病之愈,亦不外乎阴阳以为和,非阳得阴解,即阴得阳解。阳得阴解者,谓日中得病,今日夜半愈也。阴得阳解者,谓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也。 【集注】 方有执曰:日中、夜半以大略言,余时可仿此意而推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

42、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注】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谓太阳受病,其邪传行六日,三阳、三阴经尽,至七日已上,三阳、三阴之病日衰,大邪皆去,此不作再经,故自愈也。再者,再传阳明经也,谓其邪已传经尽,热盛不衰,欲再转属阳明故也。针足阳明,以泄其热,使其一邪不再传,则愈矣。 【集注】 方有执曰:七日已上者,该六日而言也。 魏荔彤曰:方有执谓针以遏其邪,喻昌谓针以竭其邪,言遏、言竭,皆言泄之也。凡针刺者,泄其盛气也,故前言刺风池、风府,亦主泄其风邪暴甚之意。因刺法乃治热之善策,不欲人妄施汗、下、温三法也。言足阳明,自是胃之经穴,必有实欲再传之势,方可刺之。 闵芝庆

43、曰:太阳受病,以次而终于厥阴为传经尽。诸经受病,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为行其经尽故也。今有自太阳再传之说,若果传遍六经,厥阴再传太阳,太阳再传阳明,则何不于厥阴未传太阳之前,预针太阳;而必待传阳明,然后针阳明哉!于此可知三阴从无再传太阳之病,但转属阳明耳。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注】 风家,谓太阳中风也。表解,谓用桂枝汤病已解也。不了了者,不清楚也。言用桂枝汤其表已解,而犹不清楚者,在经余邪未尽耳。十二日经尽之时,余邪尽,自然愈也。 【集注】 魏荔彤曰:此条申明太阳中风病愈后,风邪留滞之证,应听其自愈也。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重出衍文。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注】 夫桂枝汤,本为解肌,中风表虚之药也。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乃伤寒表实之病,不可与也。当须识此为麻黄汤证,必令误与桂枝汤也。 【集注】 程应旄曰:可与、不可与,在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