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桦甸市站前区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桦甸市站前区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环评报告.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桦甸市站前区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建设单位桦甸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守华联系人潘海群通讯地址吉林省桦甸市联系电话15981223052传真 邮政编码132400建设地点桦甸市区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2道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公里)1.73绿化面积(平方米)4670总投资 (万元)3038.0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7环保投资比例(%)1.5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 项目建设必要性随着近几年桦甸市经济大踏步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
2、发展速度远不及人们对生产及生活水平需求提升的速度,特别的位于中心城区北部的站前区,包括道路及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更是相对滞后。拟建项目位于桦甸市中心城区北部,紧临桦甸火车站。所处区域为货运及人流的集散地,但其道路和排水系统相对落后,且项目区域地势较周围道路地势低,每到雨季,路表经常积水,内涝严重使本来就已损坏严重的道路更加泥泞不堪。北小河渠道上下游皆为暗渠,只有连接光明路至渤海大街的段落为明渠,由于该段明渠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河道内到处是垃圾,尤其在夏天,蚊虫滋生,臭气熏天,对该段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加上两岸非法建筑侵占,北小河已经不满足排水要求。恶劣的交通和生活环境给区域内的企事业单
3、位、居民的交通运输、生活出行都来了严重不便和困扰;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滞约了站前区的经济发展,也影响了桦甸市的发展。桦甸市站前区道路排水改造工程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根据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受桦甸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本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单位在接到委托后,立即开展工作,经过现场查勘、收集有关资料,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写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桦甸市环保局及监测站的热心帮助,并得到了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8)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61号文件关于贯彻实施的通知;(10)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1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07号文件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5、有关问题的通知;(1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13)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14)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169-2004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15)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的决定(2013.2.16);(16)环发200628号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2.24;(17)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
6、功能区;(18)吉林省水土保持条例2013.11.29;(19)桦甸市站前区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桦甸市站前区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建设性质:改建。建设地点:桦甸市站前区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位于桦甸市区内,共分三个部分。其中站前街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位于桦甸市中心城区北部,桦甸火车站南侧,铁路线以南,西起规划金城路,东止既有人民路;光明路排水改造工程位于站前街东,渤海大街以北段,北起站前街,南止渤海大街。北小河排水明渠的改造工程位于光明路与站前街交汇南侧100m处,项目两侧主要为商户及北台子村居民。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周围环境现状见照片。4、总
7、投资及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3038.03万元,全部为企业自筹。5、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包括道路工程、排水管渠工程及道路照明及绿化工程。桦甸市站前区道路排水改造工程包括站前街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光明路排水改造及北小河排水明渠的改造几部分。其中站前街为城市支路,红线宽15m,一块板形式,西起规划金城路,东止于既有人民路,路线全长581m,本次改造道路不加宽,不新建道路,在原有道路上进行翻新,并将站前街人民路以西明渠填平,新建雨水管网。光明路排水改造,北起于站前街终点,南止于既有渤海大街,改造长度约145m;北小河改造渠道改造范围是光明路与渤海大街段的排水明渠改为盖板暗渠,改造长度约200米。本项目
8、照明工程,采用高压钠灯,双臂路灯并双侧对称布置,不新增电缆。绿化工程主要包括穴状整地380个,栽植乔木380株,栽植花灌木760株,人工换土380株,树木支撑380株。工程平面布置见附图2。5.1路网总体方案拟建项目位于桦甸市站前区,改造道路路线位置基本沿既有站前街布设,线形在原有线形的基础上,以实用性、经济性、合理性的原则进行截弯取值。5.2排水管网总体方案将站前街人民路以西的明渠填平,同时新建雨水管道,直至光明路,光明路排水由站前街至渤海大街段进行改造。5.3北小河改造总体方案北小河上下游皆为暗渠,因此将光明路与渤海大街的排水明渠改为暗渠较为合理,考虑到排水暗渠清淤检修的方便,将暗渠顶与岸
9、边平齐,做成活动式盖板。暗渠岸墙采用浆砌石结构,可节约造价。6、主要技术指标及采用的设计标准(1)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备注1道路工程米581红线宽15m(翻新)1.1车行道平方米52299米宽1.2人行道平方米34863米宽(两侧)2站前街雨水管线米595DN1600管径(mm)3站前街雨水管线米67222002000管径(mm)4光明路管线米14522002000管5北小河排水明渠米200宽2-4米深2.0米(2)设计标准设计荷载:城市A级路面荷载:BZZ100行车道宽度:3.5m抗震设计:按地震烈度按度设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道路等级:
10、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km/h7、工程占地表2 项目占地情况 单位:m2序号指 标单位数量占地类型1道路工程区hm21.27交通运输用地(原有)2排水工程区hm20.46交通运输用地(原有)合计hm21.738、土石方平衡该工程土石方总量为1.54万m3,其中挖方总量为0.77万m3(含表土剥离的0.13万m3),填方总量为0.77万 m3(表土临时堆放0.13万m3),临时堆放表土用于植树时换土,本项目土石方平衡见下表:表3 土石方平衡表分区分类开挖(万m3)回填(万m3)表土堆置(弃方)数量(万m3)去向道路工程区土方0.120.41表土0.100.100.10绿化用土小计0.220.51
11、排水工程区土方0.520.23表土0.030.030.03绿化用土小计0.550.26合计土方0.640.64表土0.130.130.13小计0.770.770.139、公用工程本项目道路及排水改造工程施工期有给水、排水、用电情况产生,而运营期项目不涉及给水、用电及供热等公用工程,但雨水管线内会有雨水排放。10、交通量预测2014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早7:30-8:30高峰期,项目路段高峰期的行车量占到全天行车量的10%左右;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行车量的日昼比为8:2,昼夜间一般分为:昼间06:0022:00,夜间22:0006:00。对站前街现状交通量进行了观测,观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12、。表4 交通量调查表 车型道路大型货车(辆/小时)大型客车(辆/小时)小客车(辆/小时)折合小客车(辆/小时)站前街2124371473由于城镇道路的通行能力是对高峰小时小汽车交通量而言的,故需将上述车辆换算成小汽车。车种换算系数为:小客车1.0;大型客车2.0;大型货车2.5。根据桦甸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车辆增长趋势,同时参照同等规模城镇的交通量增长情况,确定路段交通量增长率为:20152019年为9%;20202024年为9%;20252029年为8%。考虑月不均匀和日不均匀的影响,需对折算小汽车交通量进行修正。月不均匀系数取1.02;日不均匀系数取0.97。由于缺少相关资料,工程实施后产
13、生的吸引交通量和发展交通量分别按基年交通量的20%估算。基年高峰小时交通量为现有交通量、吸引交通量和发展交通量的总和。根据交通量增长率法,即假定交通量是以一定增长率等比增长,公式Nn=N(1+r)n-1 。 式中:Nn设计年限第n年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辆/小时); N起算年份的高峰小时交通量(辆/小时); r交通量增长率;n交通量达到饱和时的设计年限(年),设计年限取15年。表5 交通量预测值序号年份单位站前街12014辆/h47322015辆/h51532016辆/h56142017辆/h61152018辆/h66562019辆/h72472020辆/h78982021辆/h86092022辆
14、/h937102023辆/h1021112024辆/h1112122025辆/h1200132026辆/h1296142027辆/h1400152028辆/h1512162029辆/h1633预测2029年的远景高峰小时交通量分别为站前街1633辆/h。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11、工期安排具体实施进度建议如下:(1)2014年10月12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报批工作;(2)2015年1月2015年2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招标;(3)2015年3月2015年11月工程施工;(4)2015年12月,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
15、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所处区域为货运及人流的集散地,但其道路和排水系统相对落后,且项目区域地势较周围道路地势低,每到雨季,路表经常积水,内涝严重使本来就已损坏严重的道路更加泥泞不堪。北小河渠道上下游皆为暗渠,只有连接光明路至渤海大街的段落为明渠,由于该段明渠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河道内到处是垃圾,尤其在夏天,蚊虫滋生,臭气熏天,对该段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加上两岸非法建筑侵占,北小河已经不满足排水要求。现存环境问题主要是车辆通过时引起的扬尘污染较严重,排水设施不健全引起的内涝,随着本次改造项目的进行,原有路面改造、排水工程改造、增加绿化,现有环境问题将得到减缓。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
16、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桦甸市隶属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县级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南、松花江上游,辖区面积为6624.49km2,占全省面积的3.45%,是吉林省幅员面积较大的市(县)之一。桦甸市东界敦化,南临靖宇、抚松、辉南,西接磐石,北与永吉、蛟河毗连。绝对地理位置为东经12616-12745,北纬4234-4329。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桦甸市市内,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2、地形、地貌与地质桦甸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势起伏,东南、西北高,中间低,是典型的半山区。境内南楼山最高,海拔1509m,错草沟屯地势最低,海拔仅249m,高低相差
17、达1155m。全市总的地貌结构特征为“八分山林,一分田,一分草地、村屯、道路和水面”。3、气象、气候市区属亚洲大陆东端的中纬度地带,大陆性气候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温度为3.8,最高气温36.3( 1972年7月8日) ,最低气温-45(1970年1月4日)。平均无霜期132d,最大冻土深度1.97m。最大年降水量1079. 5mm,最小年降水量531mm,多年平均降雨量748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43mm。降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最大风速20m/s,主导风向为西北风。4、水文、地质桦甸市区地下水埋深浅,出水量大,有利于
18、开发利用,但是极易受到污染。市区及周围地区地下水由于受工业、居民和农业活动影响,已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特别是大厂矿所在地,地下水污染较严重。总的来说,盆地内除火龙河、柳树河冲洪积扇等地的地下水可做饮用水外,其它地下水都受到了污染。桦甸市河流均属松花江水系。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流经我市白山镇、红石镇,于桦树乡流入松花湖。松花江在市域内的主要支流有辉发河、金沙河、木其河等。桦甸市河流密布,水量充沛。桦甸市座落在山老三系地层组成的开放式盆地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阴山复杂构造带之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张广才岭的西南缘,老三系桦甸组由页岩系构成桦甸开放式盆地。该地区地震烈度为VI 度。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
19、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中东部,地处张广才岭(俗名长岭)西侧,龙岗山余脉北侧,松花江上游。东邻敦化市、蛟河市,西接磐石市,南靠靖宇、抚松两县,北与永吉县毗连。至2013年,桦甸市共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个街道、6个镇、3个乡,市政府驻桦甸市桦甸大街36号。全市总户数13.08万户,人口44.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万人,城区人口14.6万人。桦甸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地势起伏,城区四面环山,东南西北高、中部低,是典型的半山区。境内有第二松花江、辉发河、金沙河、公别河、发别河、木其河等河流。著名的松花湖、红石湖、白山湖及相关的红石、白山两大电站均在境
20、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利水能与生态旅游资源。境内长白山西缘低山丘陵与“三湖保护区”森林茂密,覆盖率在75%以上;林下生长着600余种药用植物,50余种长白山特有可食用植物,20余种观赏植物,40余种密源植物。黄金储量丰富,素有“北国金城”之称,油页岩、钼、铁矿等储量可观。2013年末,桦甸市生产总值实现298亿元,增长9.7%(同比,下同);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9.9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15.7亿元,分别增长14.5%和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增长23%;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2亿元,增长18.6%;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336亿元,增加值实现139亿元,分别增长16.2%和9.
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5.5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9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0200元,分别增长8%和10.3%。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近两年,桦甸市农业得到长足发展,桦甸市最大的发展优势是储藏量丰富的森林资源、水利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林下特产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另外,桦甸市位于我省中东部,地理区位上联“长吉省域城镇发展核心区”,下接“长白山西缘自然资源区”,对应生态省建设,桦甸市为吉林省中东部重点水资源保护与特色产业生态区,潜在的物流、人流、资金流、科技流、人才流构成的商贸集散优势,而且会随着市域经济发展而更加明显。同时,随着阿尔山至长白山一级
22、道路的建设,它的潜在交通区位优势,也会因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而日渐显露出来。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1)监测布点为了解工程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状况,结合本工程的特点,本次评价环境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利用桦甸市城市道路维修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桦甸市城市污水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监测数据。监测点布设情况详见表6及附图3。表6 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表序号监测点名称方向距离(m)说 明1#客运站西南800了解项目上风向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原规划污水提升泵站东北2000了解项目下
23、风向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监测项目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以及区域废气污染特征,监测项目确定为PM10、SO2、NO2三项指标。(3)监测单位及时间桦甸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7月及2013年8月进行现状监测。(4)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选用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5) 评价方法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监测,并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日平均浓度,污染指数和超标率。评价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当Ii1时,表明该项污染物超标;当Ii1时表明该项污染物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要求。污染指数:IiCi/Coi式中:Ci某种污染物实测浓度,mg/m3;Coi评价标准浓度,mg
24、/m3。(6)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结果及评价现状监测结果本次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详见表7。表7 评价区域内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测点项目PM10SO2NO21#浓度范围(mg/Nm3)0.0750.0770.0030.0050.008最大浓度占标率(%)51.326.67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2#浓度范围(mg/Nm3)0.0770.0840.0030.0050.008最大浓度占标率(%)5626.67超标率000最大超标倍数000标准值(mg/Nm3)0.150.150.12由上表可知,1#环境空气监测点的SO2、NO2、PM10的日平均浓度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2%、6.67%、51
25、.3%,各时段均无超标浓度出现;2#环境空气监测点的SO2、NO2、PM10的日平均浓度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分别为2%、6.67%、56%,各时段均无超标浓度出现。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尚有较大的环境容量。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本次地表水质量现状监测资料采用桦甸市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监测数据。(1)监测断面在辉发河上布设3个断面拟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状况,其具体情况如表8,地表水监测断面布置详见附图3。表8 地表水监测断面序号断面备注1#辉发河-集厂子桥了解辉发河桦甸段水质状况2#辉发河-朝阳沟3#辉发河-沙金村(2)监测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BOD
26、5、氨氮、石油类等。(3)监测时间桦甸市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7月进行现状监测。(4)评价方法采用单项水质参数标准指数法,其评价模式如下: Sij=Cij/Csj式中: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污染物i在监测点j的浓度,mg/L; Csj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pH的标准指数评价模式如下: pHj7.0 pHj7.0 式中SpHjpH的标准指数; pHjpH在j点的监测值; pHsd标准规定pH值的下限; pHsu标准规定pH值的上限。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Sij1时,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不能满足指定标准功能要求;Sij1时,表明该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
27、准。(5)地表水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辉发河评价河段为类水体,执行类水功能区标准。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见表9。表9 地表水现状监测和评价结果 单位:mg/L(pH无量纲) 断面项目1#2#3#监测结果标准指数监测结果标准指数监测结果标准指数pH7.330.177.320.167.260.13高锰酸盐指数5.840.975.960.995.870.98NH3-N0.6080.610.6640.670.6650.67BOD52L-2L-2L-石油类0.0510.0510.040.8注:结果“L”表示监测结果低于方法最低检出限或未检出由表9可知:各断面各项监测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等于1,评价河段满足地表水质
28、量标准类水体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1)监测点布设本次环评在评价区域内共设2个监测点位,具体布设情况详见表10及附图1。表10 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设表序号测点位置目的1#明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建设地点周围声环境现状2#站前街与光明路交汇(2)监测方法方法: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测量方法。(3)监测频率及监测时间由桦甸市环境监测站2015年1月进行现状监测,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4)监测结果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11。表11 噪声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表 序号监测点名称监测结果dB(A)评价标准dB(A
29、)评价结果dB(A)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明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136.76050不超标不超标2#站前街与光明路交汇63.854.37055不超标不超标由表11可知,1#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值满足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2类;2#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值满足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4a类要求,说明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较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该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12。表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序号保护目标临近道路方位与工程最近距离1北台子村居民(约500户)站前街道路两侧10m2明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前街道路南侧30m3辉发河站前街道路东侧350m根据该项目排污特点及
30、区域环境要求,确定该项目主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目标如下:1、控制项目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占地数量,占用期要严加限制,占用后要及时恢复。保护区域生态系统,运营期采取必要的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措施,减少项目建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2、控制道路施工噪声,加强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使之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要求,将施工期的声环境影响降至最低,保护区域声环境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2类区标准要求(道路两侧第一排建筑面相道路区域执行4a类区标准,上述区域以外执行2类区标准)。3、控制施工场地扬尘、粉尘及道路铺设过程中沥青烟气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使其满足
31、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保护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要求。4、加强对施工期生活污水及施工废水的管理,严禁直接排放,避免其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产生负面影响。5、控制工程施工期固废物产生量,按规定合理处理/处置,避免产生二次污染。6、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严禁破坏区域内生态景观,及时恢复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所在区域周围生态环境不受影响。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要素标准级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大气二级监测因子PM10SO2NO2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mg/m3)0.150.1
32、50.12地表水类监测因子高锰酸盐指数BOD5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mg/L)64监测因子pH氨氮石油类浓度限值(mg/L)691.00.05噪声2类区时间昼间夜间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dB(A)60504a类区标准值dB(A)7055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源标准级别标准限值标准来源噪声2类标准值dB(A)6050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类7055废气污染物颗粒物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排放浓度(mg/m3)(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1.0废水三级污染物SSBOD5COD氨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
33、放标准排放浓度(mg/l)400300500-另外,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即施工阶段产生的噪声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处的限值详见表13。表1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昼间夜间7055总量控制指标:该项目主要污染源为施工期生活污水,工作人员均来自当地,污水排入附近市政管网,运营期不用热,不用水。故该项目不用申请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设 计 施 工扬尘、噪声、一般固废路面、管道施工绿化、照明建设养 护 管 理图1 本项目道路、排水改造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扬尘、噪声、一般固废河 道 清 理改 造
34、施 工盖板(明渠变暗渠)养 护 管 理图2 本项目北小河改造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本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施工阶段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营运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对沿线声环境及环境空气的影响。项目在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临时占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对植被、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施工扬尘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车辆行驶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施工场地产生的废水和固废物对沿线环境造成的影响。营运期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车辆行驶噪声对声环境和居民的影响;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雨水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2、设计方案(1)道路平、纵断面纵断面设计原则:纵断面设计要遵循路网规划的总体布局,满足道路交
35、通要求,排水要求、防洪排涝要求。在满足防洪、雨水排放要求基础上,使各项标高于原地面标高相互协调,并充分考虑沿线相交道路规划等级,纵断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路面标高。为使线路竖向线形平顺、圆缓、竖曲线半径采用值大于一般最小半径。路线纵断面线形结合规划,现有主要控制点及交通要素,统一考虑,力求平顺、尽量减少波浪型起伏,保证行车的平稳、迅速、舒适。而道路高程及纵坡设置应满足控制因素要求,适应所处的自然条件,同时应满足城市防洪排水要求。道路的标高取值结合现状地形标高、现状道路标高及沿线现状建筑地坪标高,经认真核算,求算出道路各点标高,使其与周围地形在高程上协调统一,尽量避免。纵断面控制见下表。表14
36、 纵断面控制参数表 控制参数规范指标采用指标最小纵坡度推荐值(%)0.30.3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250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400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250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4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25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尽可能减少废弃工程量,并预留各种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依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建设单位的资金情况及并根据道路等级、规划红线、交通功能、沿线地形、沿线用地、沿线既有建筑物、工程造价等综合因素确定道路横断面。由于本工程道路为支路,断面形式比较简单,故本次未做方案
37、比较。道路标准横断面如下图:(2)路基工程工程区域内虽然部分路段地势有一定起伏,但由于受到道路两侧既有建筑物室外地坪高限制,道路路面高程尽量随原有地势起杖,土 方填挖量不大。工程区域内地下水位不高,大部分路基处于干燥状态。对潮湿路段的地基,可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换填或掺入石灰等措施进行路基处理,使土基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土基必须保证密实、均匀,路槽底面土基回弹模量值应大于25MPa。路基均采用自然放坡,填方路段路基边坡采用1:1.5,挖方路段路基边坡采用1:1。(3)路面工程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为车辆提供和保证良好的行驶条件,且便于维修,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由于项目所在地区标准冻深为1.9
38、m,路面设计需考虑最小防冻层厚度问题。在满足道路技术要求和质量的前提下,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节约资金的原则,选择路面结构。路面设计荷载采用BZZ-100KN作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支路12年。路拱横坡采用双向 1.5横坡,坡向道路外侧。人行道采用1.5单向坡,坡向道路内侧。经过对现场及周围走访调查,同时借鉴本地已建道路的成功经验,本次方案设计初步拟定路面结构形式为: 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3)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0)18cm水泥稳定碎石(6%)15cm水泥稳定碎石(4%)25cm天然砂砾 人行道路面结构:总厚24cm6cm水泥混凝土
39、方砖3cm水泥砂浆卧底(1:3)15cm5%水泥稳定砂砾(4)道路交叉口设计依据路网规划,与该道路相交的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的形式。与北外环、吉桦路相交的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或采用右进右出交通组织模式;支路与支路相交可采用信号灯控制。(5)无障碍设计在道路范围内设置无障碍设施,具体范围包括人行道、人行横道、渠化岛等。各种路口必须设置缘石坡道,根据路口型式选用单面坡道、三面坡道,缘石坡道坡面应平整并不光滑,其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小于20mm。盲道设置在人行道上,其位置和走向以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为目的,本项目将盲道宽度为0.60m。盲道按作用分行进盲道、提示盲道。行进盲道
40、为条形凸起人行道砖,厚度与人行道砖一致,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提示盲道为圆点形凸起人行道砖,厚度与人行道砖一致,主要设置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7)绿化工程道路沿线绿化的树木及灌草一定要“乡土树种”,以便管理与养护简便,降低后期维护费用。道路绿化与道路线形、视觉效果、景观环境等综合考虑。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5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本项目人行道宽度为3米的,行道树树穴尺寸为1.4m1.6m。(8)照明工程本项目照明
41、工程路灯为10m长单挑路灯,路灯类型为钠灯,功率为100W,共50套,沿站前街双侧对称布置,不新增电缆。(9)雨水工程设计现有的排水形式为雨污合流制。以人民路为分界线,人民路以东的站前街上铺设有DN800的雨水管路,接入光明路的雨污合流管道,排至北小河。人民路以西至金城路的区域未铺设雨水管道,区域内雨水排入明沟,明沟最终接入站前街上的DN800的雨水管路;根据总规,现有的合流制要改为雨污分流制,站前街的雨水管路(金华路至光明路)要重新铺设,本工程的范围是以金城路的环岛为起点铺设至光明路,再沿着光明路到达北小河明渠,承接沿途区域内的雨水,并最终排放至水体。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本次设计DN1600
42、mm管道采用HDPE管,2000X2200mm的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暗渠。HDPE管和钢筋混凝土暗渠管道基础均采用素土基础,200mm砂垫层;对软土地基,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地基承载力后进行管道铺设,参见06MS201-2/13。DN1600mm的HDPE雨水管上采用规格为AXB=2000X1100的矩形直线混凝土雨水检查井。BXH=2200X2000mm的雨水暗渠预留1000的人孔,与1000的混凝土圆形套筒连接。采用钢筋混凝土偏沟式单箅雨水口和偏沟式双箅雨水口、球墨铸铁井圈及箅子(防盗型)。单箅雨水口、双箅雨水口均采用DN300mm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雨水口和检查井设置间距为
43、不大于50米。雨水口采用单蓖式雨水口,在道路纵坡凹曲线处增设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N300钢筋混凝土管,有路面结构处的管沟,回填水沉砂,没有路面结构处的管沟回填土。(10)北小河设计方案10.1北小河排水渠现状北小河是连接光明路与渤海大街的排水明渠,长约200米,宽2-4米深2.0米。由于该段明渠年久失修,河道淤积严重,河道内到处是垃圾,尤其在夏天,蚊虫滋生,臭气熏天,对该段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北小河已经不满足排水要求,因此需要对北小河排水渠进行改造。10.2北小河排水渠改造规模北小河长约200米,需要满足排放上游来水7.2m3/s(最高)的流量,同时在原河道位置重新修建,将原来明渠变为盖板涵。10.3北小河改造总体方案北小河上下游皆为暗渠,因此将该段明渠改为暗渠较为合理,考虑到排水暗渠清淤检修的方便,将暗渠顶与岸边平齐,做成活动式盖板。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