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32789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筠连县雨琨石环评报告.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筠环监验字2015第1号项目名称: 筠连县雨琨石材厂 委托单位: 筠连县雨琨石材厂 筠连县环境监测站二0一五年三月报 告 编 制 说 明1、本报告按验收监测依据编制。2、本报告的数据和检查结论来源于筠连县环境监测站。3、本报告涂改无效。4、本报告无本站公章 、资质章、业务章、骑缝章无效。5、未经本站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承担单位: 筠连县环境监测站站 长: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审 核: 审 定: 参加人员 : 电话:(0831)3897053传真:(0831)7728977邮编:645250地址:筠连县环境监测站目 录1、前言 5页2、验收监测依据 6页

2、3、建设工程概况 6页4、环保措施 7页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及方法 10页6、验收监测内容 10页7、环境管理检查 16页8、结论及建议 17页 附件:筠连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筠连县雨琨石材厂建设项目执行环境标准的函(筠环函20157号)筠连县环境保护局关于筠连县雨琨石材厂(砂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筠环函201524号);附图: 附图1:项目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附图1:项目平面布置图附图1:项目外环境关系及监测点位图筠连县筠连镇筠连县雨琨石材厂项目验收监测报告1前言筠连县雨琨石材厂位于筠连县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总占地面积10000m2,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县城83方向,直线距约17km

3、。行政区划属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管辖。位于东经10437471043751,北纬281047281050。矿区距腾达镇3km,距筠连县城17km。项目开采区均不在重要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项目建设前应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四川省筠连县雨琨石材厂向筠连县环保局提交了项目申请,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015年3月筠连县环境监测站有关技术人员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相关资料,编制了筠连县雨琨

4、石材厂项目验收监测方案。3月22日-26日由筠连县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现场验收监测,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筠连县雨琨石材厂项目验收监测报告。1.1本次验收范围包括:筠连县雨琨石材厂新建工程。1.2本次验收监测的内容包括:(1)新建工程无组织排放监测。(2)新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3)该项目厂界噪声监测。(4)环境管理检查。1.3验收监测项目组成表表1-1 验收监测项目组成项目内 容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噪声厂界噪声环境管理生态环境、档案、制度、风险评价措施、固废处理。2验收监测依据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2.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5、(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3号)2.3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环发200038号)2.4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适用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国家环保总局 环函2002222号)2.5关于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通知(四川环保局 川环发2003001号)3建设工程概况3.1工程基本情况筠连县雨琨石材厂位于筠连县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总占地面积10000m2,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县城83方向,直线距约17km。行政区划属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管辖。位于东经10437471043751,北纬281047281050。矿

6、区距腾达镇3km,距筠连县城17km。项目开采区均不在重要交通沿线可视范围内。3.2生产系统及排污流程图3-1 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示意图矿山表层清理挖掘开采装车外运固体废渣固体废渣噪声、粉尘3.3项目用水及水平衡图本项目水平衡图见图3-2蒸发损耗0.360.80.53.31.0冲洗轮胎用水绿化用水0.5吸收、蒸发、损耗经沉淀后,回用蒸发损耗0.2生活用水1.81.44经旱厕收集后,全部用作农肥,不外排图3-2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4环保设施和相应主要污染物及排放情况该项目的污染物产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4.1废水项目各生产环节中均不涉及用水,无生产废水产生

7、,在运输车辆出场时,轮胎上会携带少量砂土,为了在运输过程中不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主要采用冲洗轮胎,此部分水经场地内的导排沟收集到贮水池,经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故在项目内需设置贮水池一个,整个项目生产过程中无生产废水产生。项目工人均为附近农民,本项目施工期、营运期均不设置办公、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项目内生活废水经旱厕收集后全部用于附近山坡地、林地农肥,不外排。4.2废气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包括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机械废气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4.2.1粉尘排放及治理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属于无组织排放,由于开采过程采取湿式凿岩的方式进行除尘,粉尘从源头就得到

8、了很好的控制,再加上开采区位于山中,产生的粉尘受地形控制不易扩散,且项目周边绿化面积较大,距离周围敏感点也较远。因此,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少量粉尘可以通过自然通风扩散,达标排放。针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的产尘点处的生产操作人员采用配戴防尘口罩和穿戴防尘服进行自我保护。4.2.2机械废气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有扬尘、汽车尾气产生,通过车辆用密目网覆盖上路、洒水降尘、禁止使用含铅汽油等措施使扬尘和尾气达标排放。4.2.3运输车辆扬尘车辆在运输过程中将产生粉尘,通过对主要运输道路应定期进行洒水降尘,粘土外运时应覆盖,严禁沿路遗洒。4.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来自挖掘机、装载车,项目周边绿化面积较大,距

9、离周围敏感点也较远,噪声能实现达标排放。4.4 固体废物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是砂岩开采过程中的表层剥离土方以及砂岩矿分选产生的废石材。项目岩体剥离的表层土用于矿山的恢复植被及绿化建设。今后矿山开采完后要及时平整土地复垦或造林,对项目内表层剥离土作临时堆放,临时堆放点紧邻砂岩暂存区,表层剥离土暂存量少,无废弃土石方产生,对表层剥离土临时渣场进行规范安全设置,做好防雨、防渗、围护及场内导排水措施。废石材首先是用于本项目内道路运输路线的修补和维护,尚有剩余的可用于道路建设碎石等综合利用。同时,砂岩运输车辆合理化安排运输路线,尽可能避免交通扰民,运输时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尽量错开车辆高峰路段,保

10、持一定的行驶速度,不超载超速行驶,运输车辆需用篷布覆盖,不沿路遗洒。4.5环保措施本项目建设总投资200万元,本项目环保建设投资约9.0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4.5%,具体环保设施及投资见表4-1。表4-1 环保措施内容类型排放源污染物名称防治措施治理效果大气污染物施工期粉尘自然扩散达标排放营运期粉尘湿式作业达标排放车辆废气加强绿化达标排放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废水自然蒸发不外排生活废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附近山坡地、林地施肥资源化化利用营运期办公生活废水经旱厕收集后用于附近山坡地、林地施肥资源化化利用冲洗轮胎废水经导排沟收集至贮水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固体废物施工期土石方用于进场道路回填资源化化利用营运

11、期开采区的固体废渣日产日清资源化化利用噪声营运期机械设备噪声距离衰减和绿化降噪达标排放生态保护项目选址于筠连县腾达镇官井村九组,开采区内植被较少,该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为恢复被破坏植被,闭矿后进行植被恢复。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及方法表5-1 验收监测标准类别监测标准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日均值二级标准 单位:mg/m3SO2NOxPM100.150.100.15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 单位:dB(A)昼间LeqdB(A)60夜间LeqdB(A)50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

12、1996)表2 单位:mg/m3颗粒物监控点与参考点浓度差值1.0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 单位:mg/L项目pHCODCr氨氮BOD5石油类标准6-9201.040.056 验收监测内容6.1验收监测期间的工况要求验收监测期间,及时监督生产工况,保证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85%以上。6.2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合理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对监测的全过程(包括布点、采样、样品贮运、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等)进行质量控制。6.2.1 严格按照验收监测方案和方案审查意见的要求开展验收监测工作。6.2.2 合理布设监测点,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

13、和代表性。6.2.3 采样人员严格遵守采样操作规程,认真填写采样记录,按规定保存、运输样品。6.2.4 监测分析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或推荐方法,监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持有上岗证,所有监测仪器、量具均经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6.2.5 噪声测定前后校正仪器,以此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控制。6.2.6 无组织排放与环境空气监测采用做空白滤膜,在测量前后各称量一次作比较并校正。6.2.7每批次监测样品做全程序空白样品,不少于20%的平行样和10%加标回收。6.2.8 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6.3噪声监测内容6.3.1监测布点按照环评要求对噪声监测共布2个监测

14、点,各监测点位具体见下表。表6-1 厂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点位表序号监测点位1#项目厂界东侧外1m2#项目厂界南侧外1m6.3.2监测频次连续监测二天,昼夜间各监测一次。6.3.3 噪声监测使用仪器及其型号本次噪声监测使用AWA6218B型噪声振动监测仪。6.3.4监测结果表6-2 噪声监测结果 单位:dB(A)监测日期 监测点位等效声级 LeqdB(A) 昼 间夜 间3月22日155.447.4255.645.3平均值55.546.43月23日156.546.5257.244.3平均值56.845.4监测结果表明1#、2#各点位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

15、类标准。6.4无组织排放监测内容6.4.1监测布点在工业广场外设2个监测点,即1#(参照点):项目所在地风上向20m;2#(监控点):项目所在地下风向30m。6.4.2监测项目本次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因子为颗粒物。6.4.3监测频次颗粒物连续监测五天,每天连续采样12个小时。6.4.4 监测方法表6-3无组织排放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项目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编号检出限(mg/m3)颗粒物重量法GB/T154321995TB-214电子天平0.001 6.4.5监测结果 表6-4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监测项目监测时段点位编号3.223.233.243.253.36颗粒物(mg/m

16、3)06:00-24:001#0.1220.1320.1250.1320.12806:00-24:002#0.1240.1350.1360.1330.131标准值无组织排放限值浓度(监控点与参照点浓度差值)1.0监测结果表明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标准。6.5环境空气监测内容6.5.1监测布点空气质量监测共设1个点,即1#:项目所在地中央。6.5.2监测项目本次环境空气监测因子为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可吸入颗粒物(PM10)。6.5.3监测频次连续监测5天,SO2、NOx每天采样4次,采样时段为:07:0008:00、11:0

17、012:00、15:0016:00、19:0020:00。采样流量为:SO2 0.5L/min;NOx 0.4L/min,PM10每天连续采样12个小时,流量为100L/min。6.5.4 监测方法表6-5环境空气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项目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编号检出限(mg/m3)二氧化硫甲醛缓冲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用10mL吸收液采样30L时,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检出限为0.007 mg/m3氮氧化物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722S可见分光光度计用10mL吸收液采样24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

18、.015mg/m3可吸入颗粒物重量法HJ618-2011TB-214电子天平 0.0016.5.5监测结果 表6-6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监测项目监测时段点位编号3.223.233.243.253.26二氧化硫 (mg/m3)07:00-08:001#0.0460.0550.0480.0440.05211:00-12:001#0.0450.0540.0470.0490.05315:00-16:001#0.0470.0480.0520.0520.04619:00-20:001#0.0520.0470.0540.0540.051平均值1#0.0480.0510.0500.0500.051氮氧化物(mg/

19、m3)07:00-08:001#0.0280.0310.0350.0320.03111:00-12:001#0.0310.0330.0340.0360.03115:00-16:001#0.0290.0290.0310.0240.02819:00-20:001#0.0320.0240.0290.0280.029平均值1#0.0300.0290.0320.0300.030可吸入颗粒物(mg/m3)06:00-24:001#0.1120.1090.1120.1130.109监测结果表明本次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6.6地表水监测

20、内容6.6.1 监测布点在项目区域地表水进行了监测,共设2个监测断面,即1#项目上游500米,2#项目下游500米。 6.6.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pH、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石油类(Oils)共5个项目。6.6.3水质监测方法表详见下表表6-7 地表水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mg/L)方法来源使用仪器pH玻璃电极法0.01(pH值)GB6920-1986台式pH计化学需氧量重铬酸钾法5GB11914-198950ml滴定管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0.025HJ535-2009722分光光度计五日生化需氧

21、量稀释接种法2HJ505-2009恒温培养箱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0.01HJ637-2012红外光度测油仪6.6.4监测时间及监测频率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一次。6.6.5监测结果及分析表6-8地表水监测结果日期点位pHCODcr(m g/L)氨氮(mg/L)BOD5(mg/L)石油类(mg/L)3.221#7.2413.80.2342.10.0112#7.6214.50.2352.00.0123.231#7.3412.60.2442.00.0092#7.3514.70.2412.20.0123.241#7.2615.40.2522.10.0112#7.4816.20.2402.30.013监

22、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水质标准。6.7主要污染因子、点位、特征污染因子与验收监测污染因子、点位汇总见下表 污染类型主要污染因子特征污染因子评价因子点位验收监测点位验收污染因子无组织排放颗粒物颗粒物-1#参照点2#为监控点颗粒物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项目所在地中央可吸入颗粒物噪声LeqdB(A)LeqdB(A)1#-厂界东侧外1m,2#-厂界南侧外1m, 1#-厂界东侧外1m,2#-厂界南侧外1m,LeqdB(A)地表水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CODcr、石油类1#项目上游500米,2#项目下游500米。1#项

23、目上游500米,2#项目下游500米。pH、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7环境管理检查7.1 建设项目按要求执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工程竣工后,经县环保局同意后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无污染纠纷;7.2环保设施建设、运行、维护情况:防尘喷淋设施一套、冲淋水水收集系统一套,旱厕一套;7.3固体废弃物:表层剥离土用作植被恢复,废石材用于铺路、建筑工地等;7.4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情况:环境档案基本齐全,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比较完善;7.5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基本齐全;7.6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制度、配备和建设的应急设备及设施情况

24、:为确保在异常情况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快速、高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制定了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8结论与建议8.1结论8.1.1筠连县雨琨石材厂项目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投产后运行正常。8.1.2无组织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2标准。8.1.3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中二级标准。8.1.4各点位的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8.1.5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水质标准结论:综上所述筠连县筠连县雨琨石材厂项

25、目环保设施处理效果好,该项目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无组织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标准(GB16297-1996)。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表1二级标准。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各项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类水质标准固体废弃物均妥善处理。通过以上分析,该项目基本符合建设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8.2建议8.2.1厂区应加强绿化,在厂区四周可种植对大气含尘浓度不产生有害影响的树木和灌丛。8.2.2加强环境管理,认真履行各项目规章制度,确保环保正常运行。8.2.3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8.2.4落实生态保护措施,控制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