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03527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闯过鹧鸪育雏鬼门关(2010.7.15)(主持人)刚才您看到的这个红嘴、红脚,脖子上还戴着黑项链的小家伙,名叫鹧鸪,也被称为石鸡,它和咱家养的鸡一样都属于鸡形目,雉科,但不属于家鸡属,也就是说,它们和家鸡是亲戚关系。不过要想养好鹧鸪,并不容易,尤其是5日龄前的小鹧鸪,被养殖户称为育雏期的“鬼门关”。15日龄的小鹧鸪,之所以被养殖户称为育雏期的“鬼门关”,是因为这个阶段的小鹧鸪主要依靠来源于母体产生的抗体,抵御病毒的侵袭,也就是说它们自身的免疫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都很差。如果养殖户在防疫、温度、饮食等方面把握不好的话,很容易造成小鹧鸪的死亡。(采访)杭:每次养到3-4天以后的,就发现小鹧鸪大量

2、的死亡。杭育华是江苏省海安县的一位养殖户,他从2004年开始养鹧鸪,但在养殖的头两年,小鹧鸪的死亡率达到了50%以上。(采访)杭:大批的鹧鸪死亡了江苏海安,有“禽蛋之乡”的美誉,在养鹧鸪之前,杭育华也养过一两年的肉鸡,但由于养鸡的人越来越多,利润也就薄了,他看到老朋友王美存养了一种大家很少见到的禽类鹧鸪,效益不错,自己也想试试。(采访)杭:鹧鸪跟鸡比起来,比鸡吃料少,一只鹧鸪一生只需要2斤饲料,再加上苗的成本大概有5块多钱,市场上卖的价格是15块钱左右一只。从小鹧鸪养到商品鹧鸪,只需要5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消耗两斤饲料。您瞧,光饲料就能省不少钱!可卖的价格却比鸡贵,一只6、7两的鹧鸪,在

3、海安当地能卖15块钱左右,是鸡价钱的3倍。其实,鹧鸪之所以卖得贵,是因为野味十足!鹧鸪原本是山中的珍禽,被人工驯养的历史只有短短五十年。鹧鸪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据唐本草记载,鹧鸪肉,利五脏,开脾胃,益心神。在了解了这些信息之后,杭育华卖了鸡,养起鹧鸪。可没想到小鹧鸪买回来没几天就死了。(采访)杭:进了2万只,最后损失了6、7万块钱。杭育华当初发财心切,一次从孵化场就进了近两万只小鹧鸪,可是没想到养了不到5天就死了一大半。杭育华是第一次养鹧鸪,没经验,赶紧找来了对鹧鸪养殖有经验的王美存。王美存根据自己的养殖经验判断,小鹧鸪是饿死的。这可让杭育华没想到!因为饲料他可一点没少喂,(采访)杭:喂颗粒料

4、,鸡吃的这个料,我想小鹧鸪跟鸡一样也是禽类。杭育华喂的颗粒饲料,就是市面上销售的配合鸡饲料。现在,还没有专门为鹧鸪配给的饲料。杭育华想,这鹧鸪和鸡不还有点亲属关系嘛,饮食习惯上应该没什么差别。鸡小的时候他喂的就是这种饲料,挺好!所以小鹧鸪回来的时候,他喂的也是这种颗粒饲料。而且他明明看着小鹧鸪料啄的挺欢实,饲料也见少,怎么就会饿死呢?可是,当他抓起来小鹧鸪,一摸嗉囊,发现全是瘪的。(采访)王:料太粗,鹧鸪嘴巴小,吃不下去,这样就会饿死。原来,是喂小鹧鸪的饲料颗粒太大了!王美存告诉杭育华,这样的饲料喂小鸡没问题,可对于小鹧鸪来说不合适。我们通过和小鸡比较就会发现,鹧鸪的嘴巴比小鸡的嘴巴得小将近一

5、半呢!拿小鸡吃的颗粒饲料喂小鹧鸪,明显太大了。虽然小鹧鸪一个劲儿的在啄,但饲料没吃到肚子里多少。不过让杭育华不明白的是,既然小鹧鸪没吃进去多少,那为什么每天喂给它们的饲料都会变少呢?通过观察,他发现,原来饲料都被鹧鸪啄到笼子下面的隔板上了。小鹧鸪被饿死的原因是搞明白了,那该给它们吃什么样的饲料才合适呢?,(采访)王:它体积小只能吃面粉,让它一个星期以后,就渐渐的换料,换大一点的。王美存所说的面粉就是玉米粉,属于微粒状的料,只有颗粒饲料的三分之一那么大,15日龄的小鹧鸪,适合吃这种饲料。像杭育华喂鹧鸪的这种颗粒饲料从营养角度来说没问题,但是必须粉碎成微粒状再喂才合适。(主持人)小鹧鸪的饲料得到了

6、改善,杭育华想着,能吃到合口的食物,小鹧鸪的身体就会棒,可以顺利闯过“鬼门关”了。所以,他又进了一批。可没想到,他这次进的小鹧鸪还是没有闯过鬼门关。杭: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慢慢的养,慢慢的养3-5天鹧鸪,又造成大批量的死亡。不到五天,小鹧鸪又死了一大半。加工后的微粒的饲料,小鹧鸪吃得特别欢实,看来饲料没问题呀!杭育华又找来了王美存,王美存认为这次的死亡主要是感染了肠道疾病。因为和健康的小鹧鸪相比,患有肠道疾病的小鹧鸪,看上去精神萎靡不振,羽毛松乱,腿脚干瘪,连行走都困难。在杭育华的养殖厂里有很多小鹧鸪都有这样的症状。其实对于肠道疾病,杭育华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以前养过鸡,他知道,养殖环境不卫生和

7、温度不合适,是最容易导致肠道疾病的。可小鹧鸪进养殖场之前,他已经把养殖场上上下下都消过毒了。(采访)杭育华:水壶、料槽都清洗、消毒了,房子也是用熏蒸的方法消过毒。也就是说卫生方面的隐患很小。要说温度,杭育华认为应该也没问题。因为他知道,15日龄的鹧鸪最怕冷,因为它们羽毛稀疏,自身的体温调节机能还不健全;而且它们个头小、采食量少、消化机能很弱、自然产生的热量不多。所以适宜的环境温度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求,而且还能促进卵黄的吸收,脐带收缩的也好。杭育华在了解过这些信息后,在小鹧鸪回来的前两天,就把育雏室的炉火烧得旺旺的。(采访)杭:在温度低的情况下,我们把火门开一开,在温度偏高的时候,把火门稍微放小

8、一点。此外,为了让温度达到鹧鸪生长的需要,杭育华还让饲养员给底层的笼子里接上了灯泡。因为,用炉子加温,室内的热空气会往上升,冷空气会往下沉,因此分层笼养的小鹧鸪,如果上面几层笼子的温度合适了,下面笼子的温度就会有点低,为了让住在下面笼子里的鹧鸪,温度也合适,杭育华就让饲养员在下面的两层笼子里接上了灯泡。杭育华认为,这样他就可以把育雏室的温度基本都控制在38左右,对小鹧鸪来说,不冷不热,刚刚好。而且杭育华还告诉王美存,第一次养鹧鸪的时候,他就是这样的控制温度的,没问题呀!可王美存却说,小鹧鸪得肠道疾病,就是因为在温度上出了问题。他提醒杭育华,前两天不是下过一场大雨吗?(采访)杭:外面的温度噔的变

9、低了。(采访)王:这样温度达不到小鹧鸪生长的需要。原来,小鹧鸪刚进回来,第二天就下了一整天的雨,温度骤然下降了好几度!导致室内的温度也跟着下降。15日龄的小鹧鸪,原本就体质弱,免疫力差,肠道和消化功能尤其脆弱,环境温度忽然降低了,很容易让它们受凉、拉肚子,患上肠道疾病。(采访)王:1-5日是它的鬼门关,容易得肠道疾病。不仅如此,室内温度低于要是低于37的话,还有一个很大的隐患。(采访)温度低,它就不能活动,不能活动就扎堆。扎堆,其实就是小鹧鸪挤在一起取暖。压在下面的呼吸困难,会被压死或踩死。不过温度太高了也不行。如果温度高于41度,小鹧鸪会一个个伸直脖子,大口、大口的喘气。这时候,小鹧鸪的饮水

10、量会增加,采食量下降,也容易出现拉稀,患上肠道疾病。(采访)王:温度忽高忽低,会降低鹧鸪的成活率。归根到底,养殖环境的温度忽高忽低,是鹧鸪得肠道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除了温度不合适,还有饮食、应急等等因素,都能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有时候真是防不胜防。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鹧鸪肠道疾病方面的疫苗,所以王美存建议杭育华,最好在进鹧鸪的当天就给它们喂一些治疗肠道性疾病的药,,这样能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采访)王:要在水里面加氧氟沙星和肠道疾病的药,这样子防止它生病。通常是50毫升的氧氟沙星,兑100千克水。王美存还提醒说,一种预防肠道疾病的药,不能用太长时间。(采访)王:一个疗程,那么五天以后停两天

11、,再给它加其他的肠道药物。不能一直用一种药物.有抗药性。给小鹧鸪预防肠道疾病的药一般需要喂两个疗程,一个疗程是五天。第一个疗程可以吃氧氟沙星之类的药,到第二个疗程就得换一种药了,这样可以避免抗药性,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主持人)看来,温度忽高忽低,很容易使小鹧鸪得肠道疾病,对成活率影响很大。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美存帮杭育华在他的育雏室里做了几个小小的改装。为了应对忽高忽低的温度变化,王美存在杭育华鹧鸪育雏室内帮他做了三个小小的改进。首先,他在地面上接了两个500瓦的电热棒,主要为了应对低温天气。(采访)王:如果温度过低,电热棒会补温上来,提高温度,补充炉子温度。电热棒发热很快,当外面天

12、气忽然变化,室内温度下降的时候,只要打开电热棒,就能在短时期内提高育雏室内的温度,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3840度之间,这样才能适合小鹧鸪生长。王美存做的第二个改装是在杭育华的小卧室里安上了自动报警器,在鹧鸪育雏室里安上了温度调控器。温度调控器,类似于温度计的作用,育雏室的温度,通过温度调控器,显示在自动报警器的小屏幕上,标准温度是3840度。如果温度太低或太高,自动报警器都会报警提醒杭育华他们及时采取补温和降温措施。第三个改进,就是摘掉了挂在底层笼子里的灯泡,在育雏室的屋顶装上了风扇。为什么要摘掉灯泡呢?,王美存认为,灯泡虽然能给下面的两层笼子补充一些温度,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隐患。(采访)专家:

13、看见光它就打,一个笼子里面它要打一个王,打了王以后它逐渐平息下来,而且有啄癖现象,它啄电线,能把电线裸露出来。屋子里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小鹧鸪的生长。可是光线太强了,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禽类爱啄的天性会被激发出来了,啄电线、互相啄,它们一刻也闲不住,表现得很活跃,如果看到一只受伤,流血,其它的就会群起而攻之,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它们的成活率,所以要把挂在底层笼子里的灯泡摘掉,在屋顶安上风扇。(采访)王:用一个小风扇把上面的温度压下来,它使风机转动,让空气均匀流动。达到均衡温度的目的。王:不过风扇有一定的要求的。风力过大了,房间的温度太低,风扇过小了,把上面的温度压不下来。可杭育华的育雏室只有四十来平

14、米,用什么样的风扇合适呢?(采访)王:用的直径大概是70公分-80公分口径就可以。像这样四十来平米,高度在两米五左右的育雏室,安装两个直径7080厘米的风扇,就可以使屋子里的冷空气和热空气均匀流动。风扇、灯管、报警器,就这几个小家什,让育雏室内的温度不但变得恒定、容易掌握了,而且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采访)王:原来两个人能养2000-3000最多了,现在养一万只,只要一个人就可以了,减轻了劳动的强度。此外,王美存把自己不久前从资料上学到的一招,也传给了杭育华。这一招,不仅有利于小鹧鸪闯过鬼门关,还能降低日后的死亡率。(采访)王:刚回来的时候敲打、拍手,来点刺激,让它们适应以后的生活环境。这一招,

15、让杭育华感到很奇怪,因为他了解过,鹧鸪胆小,听觉灵敏,视觉发达,因此对外界刺激很敏感,特别容易引起惊慌。人工饲养的时候,尽量要避免不必要的刺激,为它创造个安静的环境。如果动静太大,那些没有受过刺激锻炼的鹧鸪,受到惊吓不但会乱撞、挤压,引起伤亡,而且它们的食欲也会下降。可王美存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之呢?(采访)王:因为它胆子小,不适应这个环境,在时候,要给它的来点强迫,让它适应一下环境。小鹧鸪怕动静大,王美存偏偏拍手,敲炉子,制造声响,您瞧,受惊的小鹧鸪,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小鹧鸪怕光线明暗的变化,王美存就却把房子里的等开了又关,房子里忽明忽暗的。您别说,几轮刺激下来,小鹧鸪的反应还真没刚开始那样

16、激烈了,它们听到刺耳的声音稍微一停顿,就又埋头吃食去了。王美存提醒杭育华,这样的刺激锻炼最好在鹧鸪3日龄以内的进行。(采访)王:太小,不懂,好适应。因为这个日龄段的小鹧鸪,懵懵懂懂,可塑性强。人为的用各种干扰、它们很快就能适应了,只有这样,在以后的生长中,鹧鸪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就不会再那么强烈了。通过改善饲料,温度调控,刺激锻炼,这一系列的措施,小鹧鸪的成活率得到了提高,杭育华也不再为鹧鸪闯过鬼门关而发愁了。(采访)杭:饮食的难关也度过了,还有一个温度的难关,我们现在目前也搞好了,所以现在小鹧鸪,的成功率基本上都是95%-98%。(主持人)饮食、温度以及应激反应,虽然看上去都是些小问题,但直接影响到小鹧鸪的成活率。看来,要想帮着小鹧鸪闯过育雏期的鬼门关,就得了解鹧鸪的特点,从小处和细节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