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4063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给低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给低年级语文课堂添点“作料”何为“作料”?“作料”就是烹调时用来增加滋味的油、盐、酱、醋和葱蒜、生姜、花椒、大料等。一道普通的菜肴往往因为合适的作料添加而更显美味。那么,何为语文课堂中的“作料”?就是指穿插于语文教学之中的童诗、童谣、儿歌、谜语、顺口溜等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师生即兴创编的,一般以老师创编的为主。这些“作料”简短通俗,大多琅琅上口,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贴近,深得一、二年级学生的喜爱。那么,语文课堂中的“作料”何时用,如何用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及观察谈些看法。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用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如果能在教学的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眼球,对一节课的成功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导入环节添加“作料”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1、 激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思维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的。”下面是我对看雪(人教版二上)一课的新课导入。教学初始,出示现成的两则谜语:“有些花儿真奇怪, 没枝没叶没人栽, 北风吹来花儿开, 大地房顶全变白。”“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学生在猜谜的同时,想看雪的欲望也被激发起来。之后,教师揭示课题,就显得非常自然,也收到了“课未始,趣已生”的效果。2、 复习旧知一篇课文一般需要两、三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有新鲜感,到了第二、三课时,好奇心

3、就会减弱。教师在复习旧知时添加恰当的“作料”,既可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又能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后续学习。笔者在教学棉花姑娘(人教版一下)是这样设计的,第一课时,感知全文,重点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第二课时导入,出示依托课文内容改编的儿歌: 稻田里,虫儿多,谁能捉?(教师问)青蛙能捉!(学生答)天空中,虫儿多,谁能捉?(教师问)燕子能捉!(学生答)树干里,虫儿多,谁能捉?(教师问)啄木鸟能捉!(学生答)棉花叶,虫儿多,谁能捉?(教师问)- 这首儿歌,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问句,先声夺人;答句,遥相呼应。它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形式。最后一问引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就会迫不及待地走

4、进七星瓢虫为棉花姑娘捉蚜虫的情境中去。在问答的过程中,学生既复习了旧识,又发展了思维。在学完全文,向课外拓展时,鼓励学生去了解更多益鸟、益虫消灭害虫的科学知识,也以这种形式编一编有关内容,丰富了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3、养成习惯孔子家语中说:“习惯若自然。”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生受益。而小诗、童谣本身就是一段创新独具的导语,它能够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将学生带入感情的世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每节课的上课铃声响时,带领学生轻声念读笔者改编的静心谣:亲爱的伙伴,我们上课了。心爱的皮球,你先睡一觉。可爱的小鸟,请你不要吵。心儿静下来,学习效果好。学生在课课念,天天念的过

5、程中,潜移默化为自己静心学习的良好品质,相比教师一味地提醒和劝告,效果更明显。二、 大珠小珠落玉盘课中用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出现波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有效注意的时间更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状态低迷时添点“作料”,会收到犹如在平静的湖水中抛洒几颗珠子,荡起圈圈涟漪的效果。笔者曾两次听过一位老师教学小鸟和牵牛花(人教版二上选学课文),不同之处是第二次该教师在课中加了一首自编儿歌:牵牛花,牵牛花,/缠住榆树往上爬。/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到鸟窝旁。/哒嘀哒,哒嘀哒,/冲着小鸟吹喇叭。/小鸟乐得笑哈哈,笑哈哈!教学中,教师先指名读,再让学生齐读,最后配乐边做动作边

6、读。以课中操形式出现的这首儿歌很有新意,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学生尽情地表演。这首儿歌的语言儿童化,巧妙地复现了“缠”、“终”、“喇”、“叭”等生字。同时它也以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复现了文本,简单易懂,让学生明白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受到了情感熏陶。孩子们学得乐此不疲。还有一种与课文内容没有关联,纯粹让学生放松的“作料”。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手指操、全身运动。在什么时候穿插课中操呢?课中操最终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所以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显得很突兀。这需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课堂生成的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等来选择时机。我自编的课中操是:小陀螺,转起来(双手叉腰,转一圈。) 小船儿,摇起来(右脚上前,身子略前倾,

7、双手做摇橹的动作。) 小绳子,甩起来(做空手跳绳的动作。)好朋友,背一背(同桌背对背,手挽手,把同学背起来,双脚离地。)好伙伴,翻一翻(同桌面对面,手拉手,抬高手臂,同时从手下钻过去,身子绕个圈。) 抬头挺胸手放平,看谁坐得快又好!作为低年级孩子,尤其是二年级,创编和选用课中操一定要做到适度,如果肢体放松操的强度过小,起不到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的效果;如果强度过大,又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劳。最好准备几套不同形式的课中操,交替使用。另外,在课中操渗透合作意识,学生会做得更愉快!三、 曲终收拨当心画收尾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

8、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力求识用结合。”课尾如果能把识字写字与阅读相关“作料”整合起来,会收到一箭多雕的效果。在教学称赞(二年级上册)第一课时收尾时,一位老师先用课件出示之前着重理解和感悟的词语:“清晨、傍晚、粗糙、但是、泄气、自信”,以多种形式读词语后,这些词语就成了学生熟识的“语言”。接着教师出示语段,让学生选词填空:( ),小獾做了三个( )的小板凳。他有点儿( )。( ),小刺猬称赞他的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小獾有了( )。( ),小獾学会了做椅子。这次选词填空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词语的机会,让他们体验了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也是教师检测目标达成情况的契机。然后,老师借助多媒体隐去了语段中

9、的两个生字“板、椅”,取而代之的是田字格。田字格的书写指导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留足时间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写好字。这种定位写字更有情境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又如,笔者曾给借生日(人教版二上)这一课创编了一首儿歌:枕头边,/放着一只布熊。/小云,祝你生日快乐!/皮包里,/装着一只布熊。/妈妈,我把生日借给您!/拿着生日礼物,/妈妈开心地笑了。这两份“作料”都是根据课文内容,基于课文情境重组文本而成。前者从课文中重点词语切入,后者从人物的语言入手。它们旨在增加生字新词的复现机会,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积累词语,学会灵活运用,在运用中内化文本语言,同时使学生受到精神熏陶。

10、前者是“称赞带给人力量和快乐”,后者是“母女间暖暖的亲情”,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融为一体,炼成“合金”。.四、整顿衣裳起敛容复习用到了复习阶段,如果老是“炒冷饭”,手段方式雷同,学生自然不会有新授课当中的强烈求知欲,复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此时,我们应该适当地添加一些丰富多彩的“作料”,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更好地巩固已学知识。老师要潜心思考,找找与课文内容结合巧妙的“作料”,也可以让学生来调配“作料”,活跃课堂气氛,为他们提供一个运用语言的平台,使孩子从中获得教育和启迪。 低年级字词是关键。生字表是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过关。复习生字表,要会读、读熟、记住这些字。这些字平时一课一课学过了,基础好的学

11、生已基本掌握,再反复读,兴趣不高,怎样让学生多读而不厌呢?我在复习一年级上册生字表(二)的100个生字时,给学生增加一点难度,采取的方法是要求学生读完一课的生字后,编一句顺口溜。这样做,我利用了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要做个示范,给学生提供模仿的范本。第一课的生字是“一二三”,先读一遍,再用最后一个字“三”作为开头编一句顺口溜,我编的是“三个小和尚”。第二课的生字是“十木禾”,以“禾”开头可以怎么编呢?禾苗绿油油”。接下来就由学生一课一课地读生字,编一句顺口溜。学生先在学习小组中编,再全班交流。学生为了编顺口溜,就得反复读每课的生字,这样在无形之中,生字读了多遍,而且,编了顺口

12、溜后,妙趣横生,也更容易记住生字了。交流时发现学生有几句编得还真不错,如:“了子门月,月儿像小船”;“巾牙尺毛,毛笔写大字”。学生感到特别难编的几课,教师帮助解决,如:“七儿九无,无风不起浪”;“方半巴,巴西很遥远”。全部编完以后,教师可以请记得快的小朋友带领全班同学念,提高整体的复习效果。而且平时可以把琅琅上口的“生字表顺口溜”当作课中操,同桌一边交叉拍手,一边念。研究证明,动作和语言共同参与,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效果。生字表复习的常见方法有扩词,形近、音近字辨别,同偏旁、同音字归类等。形近、同音字的辨别是低年级孩子的记忆难点,笔者试着给部分形近、同音字添加“作料”,也收到不错的效果。如,同音字“网”和“往”就可以编一句口诀:XX(念:叉叉)织网。/(念:撇撇)来往。一边读,一边带领孩子动作演示XX/。我们要科学合理地给低段语文课堂添加“作料”,把握好“度”。少了不行,缺少滋味;多了也不行,会喧宾夺主。应从整体考虑,不能为添而添。同时,形式和内容要有机统一。创编“作料”,对老师的语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语文老师,只有不断学习,勇于探究,才能做出一道道精美的大餐。参考文献:l、语文教学优课论作者:周一贯 著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4-1 ISBN:7806022465 2、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穿插课中操的研究3、语文阅读课导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