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43394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00亩蓝莓绿色生态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1.4 项目预期效益. 2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32.1项目背景. 3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2.1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2.2.2 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52.2.3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2.2.4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5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市场和可行性分析. 73.1项目区概况.

2、 73.2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83.2.1蓝莓种植栽培情况. 83.2.2蓝莓产品及其市场需求与前景. 83.2.3蓝莓生产的成本效益分析. 9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第四章 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 134.1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134.2项目规划原则. 134.2.1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原则. 134.2.2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144.2.3 经济效益原则. 154.2.4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原则. 154.2.4 文化提升、以人为本原则. 154.3开发建设标准. 164.3.1 水利措施及标准. 174.3.2 农业措施及标准. 174.3.3 田间道、生产道及标准. 174.

3、3.4 生态防护林、绿化措施及标准. 184.3.5 科技措施及标准. 18第五章 项目总体规划及主要建设内容. 205.1项目总体规划. 205.1.1项目技术路线. 205.1.2功能区域规划. 215.2主要建设内容. 235.2.1 蓝莓种植及深加工区. 235.2.2 设施蔬菜生产区. 245.2.3种苗繁育区. 255.2.5生态养殖区. 255.2.5蓝莓文化主题及园林景区. 255.2.6温泉宾馆区. 265.3配套设施. 265.3.1 灌溉与排水设施. 265.3.2 农畜产品加工贮藏设施. 275.3.3 生态农业科技研发与产品检测中心. 275.3.4 园区道路工程及生

4、态林网绿化工程. 275.4主要产品方案. 285.4.1蓝莓和鲜果产品. 285.4.2优质种苗. 285.4.3有机蔬菜产品. 285.4.4养殖畜产品. 285.4.5 优质微生物活性有机肥产品. 285.4.6农业休闲观光产品. 28第六章 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296.1投资估算. 296.2 运行费估算. 296.3 财务效益分析. 306.4 综合效益分析. 31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337.1结论. 337.2建议. 33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生态园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生态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资源,集成种、养、加、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业生态等现代技

5、术,建立种植、养殖、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节相互衔接,物质、能量互为利用的新型生产体系,以构建现代农业果蔬种植加工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景观式绿色生态园区为载体,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事生活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绿色生态旅游、温泉休闲疗养、会议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园区。本项目位于*市于洪区,紧邻农博园和国家级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九龙河、蒲河交汇处,地处温泉带,距小韩村、美国郡等仅9公里;项目占地面积约1590亩,项目区拥有原生态的景观资源与纯美的田园风光。农业生态周边环绕304国道、沈彰高速、蒲河景观大道等多条主次干道,路网通畅便捷。项目建设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符合

6、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优势明显。项目以蓝莓为主要种植品种,通过近1000亩的蓝莓种植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结合生态种植、休闲采摘、蓝莓产品深加工、园区旅游开发等提升产品附加价值获得高额收益,形成辽宁地区从蓝莓育苗、苗木种植、果实销售、蓝莓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形成区域蓝莓种植技术、生产成本、经营品牌优势。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蓝莓种苗繁育、种植及深加工区规划占地1000亩2.设施蔬菜生产区规划占地60亩3.果树种植区规划占地100亩4.生态养殖及有机肥料处理区规划占地30亩5.温泉宾馆区规划占地200亩。6.蓝莓文化主题及园林景区规划占地100亩1.3投资估算和资金

7、筹措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80%由企业自筹,20%申请财政支持。1.4 项目预期效益 项目建成达到设计产能后,年增纯效益4900余万元,经济效益显著。通过项目建设,园区林草覆盖率达到85%以上,增强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使园区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改善和提高区域环境质量生态效益突出。园区通过核心技术的示范,强化对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的创收技能,促进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各个环节,增加农民收入,并逐渐实现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促进农村繁荣。可壮大主要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完善产业化链条,促进产业的发展,建设

8、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社会效益巨大。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要求更高,绿色有机富含营养价值的农业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旅游、度假、养生等娱乐休闲活动消费也随之迅速发展。伴随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态园区在满足其生产性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旅游的生活性功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农业生态园(Agriculture ecological garden)也称农业休闲园,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

9、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的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是集旅游功能、农业增效功能、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结合的产物。农业生态园区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随着农业生态园区的建设,经营与发展,在提升农产品价值,扩大农业和旅游收入,带动农民致富,改善环境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因此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同时农业生态园也向循环经济化、产品和服务特色化、教育和文化消费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

10、依靠区域资源优势,以高新示范园区为基础,以产业化经营为模式,具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同时随着农业生态园区大规模建设,农业生态园区市场竞争也越来越大,园区产品和经营的特色化日益成为园区经营发展中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本项目以蓝莓作为主题园区。蓝莓的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它是多年生绿叶或常绿灌木,果实为浆果。蓝莓栽培最早的国家是美国,1906年美国人考维尔(Coville)开始野生蓝莓的选种、选育和栽培,在美国和欧洲已有百年以上的文化。蓝莓营养丰富,不仅富含常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极为丰富的黄酮类和多糖类化合物,因此又被称为“水果皇后”

11、和“浆果之王”。因为其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所以风靡世界。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蓝莓产品市场巨大,发展迅速。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耕地数量一定的前提下,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科技应用水平是决定综合生产能力的两个关键性因素。建设生态型循环农业产业示范园,可以快速提升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使先进适用的农牧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大幅度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使土地产出率得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得到保障,进而提高本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2.2 实现农业产业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应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

12、条件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在现代装备武装下,大范围、高水平应用农业现代科技成果,进行集约化种养殖生产,打破农民一家一户的传统生产模式,农民的身份转变为农业工人,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还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持续增加。2.2.3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园区集成了多项现代生态农业的成熟技术,遵循可持续农业发展规律,对农牧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园区及其辐射带动耕地的肥水管理、种植养殖品种等要素进行总体设计,形成田间保护林网、沟渠、塘坝相配套的农田生态保护体系,养殖业、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之间资源互为利用,最大限度利用有用资源,减少

13、人工合成化肥、农药使用,严格保护自然资源,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2.4 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有利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通过实施生态化农业生产示范工程,不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生态化等关键问题,还可以大幅度改善农村环境,在山青水秀的环境中形成强劲的农业生产能力。通过科学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有效延伸农牧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市场和可行性分析3.1项目区概况本项目位于*市于洪区,紧邻农博园和国家级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九龙河、蒲河交汇处,地处温泉带,距小

14、韩村、美国郡等仅9公里;拥有原生态的景观资源与纯美的田园风光。农业生态周边环绕304国道、沈彰高速、蒲河景观大道等多条主次干道,路网通畅便捷。*是辽宁省省会,中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东北的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市总面积逾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822.8万人,市区户籍人口约600万。2012年人均GDP达80532元,同比增长9.2%,已超过了国际通行的GDP1万美元的衡量标准,*已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的发展水平。2012年,*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1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0

15、02元。*属于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3536之间年平均气温6.29.7,全年无霜期155180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降雪较少;夏季时间较短,多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3.2项目产品市场分析3.2.1蓝莓种植栽培情况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进行蓝莓栽培,总面积约12万公顷。中国的蓝莓品种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日本,现已引进适宜中国南北各地种植的品种100多个,适合在全国各气候条件下栽培。我国蓝莓的种植主要一企业化和规模化方式进行,一般起点1000亩。根据蓝莓发展规律和中国蓝莓产业发展预测,中国规划蓝莓

16、发展面积2万公顷为适度规模,要达到这一规模还需要20-30年,开发潜力巨大3.2.2蓝莓产品及其市场需求与前景1.蓝莓产品由于蓝莓特殊的保健价值,产品的深加工市场非常广阔。蓝莓及深加工产品主要有蓝莓鲜果、蓝莓果干、蓝莓果酱、蓝莓果糖、蓝莓酒(蓝莓冰酒、蓝莓干红、蓝莓果酒)、蓝莓蛋糕、蓝莓果汁、蓝莓胶囊、蓝莓眼保健产品、蓝莓老年保健产品、蓝莓色素等。2.市场需求与前景国际市场对蓝莓产品的营养价值认识较高,有较强的消费习惯,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极大,从全球看,目前约有30多个国家栽培蓝莓,总面积约12万公顷,产量仅能满足需求量的4050,且售价昂贵,产品供不应求,发展蓝莓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前景

17、诱人。我国蓝莓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另外,由于蓝莓果实采摘不适宜机械化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利用我国目前的劳动力资源开发蓝莓产业具有较广阔的前景。3.2.3蓝莓生产的成本效益分析1.露地栽培(元/亩,土地费用除外,按购买7年生蓝霉树苗,结果10年计算)(1)每亩初始投入:土地改良费11000元;苗木费=200元*220株/亩=46000元;机械作业费1000、人工费1000元,小计59000元。每亩每年人工、灌溉、肥料农药、田间管理费等4800*10年=48000元。合计107000元。(2)产出:第一年大约每株产果1斤左右,每亩约产果220公斤;第二年大约每株产果3

18、斤左右,每亩产果660斤;第3年后每株产果6斤左右=1320斤,10年产果约11440斤,收入约为11440斤*60元/斤=686400元。(3)10年纯利润:686400-107000579400元;10年内年平均利润为57940元/亩。2.保护地栽培(元/亩,土地费用除外,按购买7年生蓝霉树苗,结果10年计算)(1)投入:温室建设费100000元,土地改良费11000元;苗木费=200元*220株/亩=46000元;机械作业费1000、人工费1000元,小计59000元。每亩每年人工、灌溉、肥料农药、田间管理费等10200*10年=102000元。合计261000元。(2)产出:第一年大约

19、每株产果1斤左右,每亩约产果220公斤;第二年大约每株产果3斤左右,每亩产果660斤;第3年后每株产果8斤左右=1760斤,10年产果约18480斤,产值约为18480斤*60元/斤=1108800元。(3)10年纯利润:1108800-261000847800元;10年内年平均利润为84780元/亩。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自然环境优势项目区生态环境优美,九龙河、蒲河水系贯穿全域,林木茂盛、河水清澈,生态环境良好。区内拥有丰富的地下温泉资源,储量达10亿吨以上。示范区内土地平坦,集中连片,土质肥沃,适宜发展现代农业。土壤以黑粘土为主,PH为5.8偏酸性比较适于蓝莓的种植。沿304国道和10

20、7省道,村镇相对集中,利于生产配套区快速启动。2区位优势项目区位于*市于洪区,是*经济区重要的产业增长极之一,是沈阜产业带的桥头堡,是蒲河、九龙河生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核心区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拓展区规划面积118平方公里。示范区距市区15公里。沈彰高速、304国道、107省道和沈山铁路穿境而过,距*桃仙机场仅40分钟车程,距市区1小时车程。与大连、营口、锦州等港口成鼎足之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3.产品市场优势*市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人们对绿色营养的高端农产品及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提高,市场前景巨大。本项目将蓝莓产品及农

21、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区有机结合充分的迎合了市场需求。辽宁地区尚无以蓝莓种植为主的大型农业生态园区,项目在区域内差异化特色明显,区域成本优势突出。表3.1*市周边农业生态园区情况表园区名称地点占地面积特色和经营内容农业品种*三农博览园新民市大柳屯镇600亩民族和民俗文化、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百科园景区、三圣寺景区等葡萄园、灵芝园*市苏家屯区马耳山生态旅游风景区苏家屯区8000亩马耳山的自然景观、林果蔬菜种植采摘园区已发展到6000余亩,蔬菜采摘园区500余亩大樱桃、苹果梨、寒富苹果等果品类,蔬菜类;榛子、核桃、山樱桃等山果类。*市乐农庄园和平区浑河西街道满融村1040亩农业生产示范、旅游观光、休闲

22、娱乐水果葡萄种植,特种蔬菜种植、百合园区、树莓种植。 4政策优势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将发展现代农业列为未来五年重点发展产业。辽宁省也相继出台了多项发展现代农业的鼓励措施和办法。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市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总体目标之一,为示范区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5.科技优势*市共有30余所高等院校,116个市级以上独立科研机构和国内外其它相关科研机构。学科设置齐全,专业人才众多,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智力支持。同时在规划建设中也得到了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开发院的专家的支持。第四章项目建设总体目标和规划原则4.1项目建设总体目标*生态园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

23、农业生态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资源,集成种、养、加、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业生态等现代技术,建立种植、养殖、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节相互衔接,物质、能量互为利用的新型生产体系,以构建现代农业果蔬种植加工基地、畜禽养殖基地,景观式绿色生态园区为载体,打造一个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事生活体验、农业科普教育、绿色生态旅游、温泉休闲疗养、会议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园区。通过对园区森林景观园区式建设构建绿色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通过深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业生态旅游消费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和高标准建设一个生态良好、田地肥沃、设施配套、田间道

24、路畅通、有机高效的生态型循环农业示范园区。4.2项目规划原则4.2.1特色突出、主题鲜明原则特色是旅游休闲产业的经营基础,也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作为生态农业示范和观光农业旅游项目,本项目将围绕蓝莓产业构建特色园区,以蓝莓种植为基础,将蓝莓观赏、采摘、蓝莓产品开发、蓝莓深加工、蓝莓酒庄、蓝莓餐厅全产业链进行有机整合,积累形成蓝莓苗木培育、种植、深加工等成本技术优势,宣传蓝莓营养保健作用,培养蓝莓消费习惯、借助生态园区建设,营造“绿色、有机、生态”主题,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农业产业新型模式。4.2.2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园区规划以生态学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充分整合园区各种自然条件,合

25、理、高效地配置田、路、水、植物和养殖点等各类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形成生态环境改善,种植、养殖、加工相协调的高标准、可持续的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重点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原则。生态景观是生态旅游最终成功的重要基础,首先应突出下列生态景观:1、从水生植物到旱生植物的生态系列景观。2、结合规模化生态农业生产形成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季相特色(四季各有大面积的花、彩叶和观赏果木)。第二,生态技术:即利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立体种植、生态因子综合配置等原理设计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第三,环境保护:旅游势必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也会成为污染源,必须高度注意生态方面的

26、要求,如停车场的位置设置;园内低污染交通工具的使用;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利用生物种类配置和生物防治技术以减少病虫害,控制农药污染;依据食物链原理配置动植物生产环节使全园的废物循环利用,以消灭污染源等。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生态园区成功与否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4.2.3 经济效益原则从效益原则出发,规划中将考虑最佳投入和综合效益最高的项目组合。生态园区的建立结合基础设施的建立,势必带动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发展势必带动生态产品的消费;生态产品的消费势必带动生态农业示范的完善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

27、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三方面的项目将有机联系,互相促进,同时通过循环经济经营模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创造出比单独经营更大的经济效益。4.2.4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原则园区规划将充分利用项目的自然生态景观、土壤生态特性、水系及温泉资源优势,将发展农业产业化与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规划。注重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苗木种植、农业休闲观光、市场营销等产业发展各环节相互配套和相互促进。将种、养、加、农业休闲观光各环节有机结合;实现各环节平衡发展,实现经营管理组织化、产品生产标准化、市场营销专业化、土地利用规模化。综合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园区交通、水电、食宿、餐饮、娱乐、会议、教育

28、等多功能的合理布局,打造精品园区项目。4.2.4 文化提升、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充分满足现代人消费需求。首先通过园区农业生产设施与园林景观完美结合,园路、水塘、种植区色彩斑块、绿化色带和各式建筑物构成和谐的现代农业景观,给人以舒缓身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美学感受。以优美惬意的环境和优质有机的农副产品吸引周边城市居民到园区参与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了解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是农业生态园最重要的特色亮点。规划中要强调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的紧密结合,使城市游客广泛参与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亲自动手获得乐趣和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多层面地体验农产品饲养、

29、种植、采摘、加工、收获;动物的驯化、逗趣;农业高新技术的操作及农村生活的趣味等等,使游客享受到源于乡村又高于乡村的文化氛围,享受到现代湖滨、田园、花海的风光。通过农业生产技术展示,农业生活体验、农业科普教育、农业景观欣赏等方式宣扬农业文化,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项目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4.3开发建设标准根据本地区水土、环境、人文等实际,采取综合整治措施,科学规划,连片开发。通过开发建设,使当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2年内,项目区产出的农畜产品达到优质安全标准;3-5年内,达到有机认证标准,主要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4.3.1 水利措施及标准科学规

30、划排灌工程,合理布局各项水利设施。主要项目有:新建配套农用机电井6眼,饮用水深井1眼,排灌泵站1座,新建小型集雨设施(方塘)2处;新建和整修沟渠2260米(其中明渠 2000米,暗渠260米)。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节水措施,把项目区建成灌、排、蓄、保、节相结合的农田水利系统。灌溉保证率达100%,其中喷灌、滴灌精准节水灌溉面积各70亩,占园区种植面积的90%。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干沟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灌溉用管材管件均达到饮用水标准,符合有机蔬菜生产要求。水泵、电机、施肥器、过滤器、阀通等配套齐全。4.3.2 农业措施及标准项目区治理后达到土地相对平整,集中连片,利于灌溉和机械作业,

31、农业生产设施配套,社会化服务手段完备,能满足种植业结构调整后各种农作物生产的需要,注重养殖业与种植业的科学配置。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的益生菌群辅助种植、养殖生产,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施用富含益生菌群的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改良土壤。养殖业科学使用活性益生菌剂,提高畜禽抗病性和产品品质。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高效种质,种养殖原良种覆盖率达到100%。4.3.3 田间道、生产道及标准新建和整修田间道600米,田间道与县道及乡、村公路相连。道宽6m,采用碎石水泥稳定层基础、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路缘采用当地花岗岩路缘石。新建和整修生产作业道1200米,路宽4m,其中600米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600米采用砂

32、石硬化路面。所有道路旁均设置排水沟。保证晴雨天畅通,满足农产品运输和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4.3.4 生态防护林、绿化措施及标准保护项目区现有生态防护林网,采用片植、行植相结合的方式,延道路、沟渠种植兼具生态防护与绿化美化功能的乔、灌木。乔木树种采用适应当地气候的杨、柳、槐、榆、火炬和松、柏树、银杏以及五角枫、紫叶李、美洲红枫等彩叶树种,灌木采用连翘、丁香、四季锦带、榆叶梅、金银忍冬等开花树种。乔木树苗规格要求胸径达到5厘米以上。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8%以上。形成片、行结合,四季有绿,三季有花,高矮交错的农田防护林网,农田防护林控制面积达到100%。4.3.5 科技措施及标准在项目建设期间

33、,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施工建设,确保水利、农业、林业、道路等措施项目建设达到相关设计标准,项目寿命期达到30以上。项目建成后,重点推广种、养、加三元结合型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种苗资源良种化,生产方式标准化,病虫害防治无(低)毒化,农畜业及加工生产低碳化、废弃物资源化、排放减量化。项目建设和实施期间,定期对技术员、农工和相关农户进行政策法规及种、养、加三元结合型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使其熟悉掌握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方面的要求和主要生产技术。充分发挥项目科技辐射作用,扶持合作农户,拓宽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范围,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效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第五章项目总体规划及主要建设内容5.

34、1项目总体规划5.1.1项目技术路线采用种、养、加三元结合型标准化生产技术,图5.1是其技术路线示意图。如图5.1所示,果蔬及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为加工生产提供原料,产生的残次果、菜叶、茎秆等废弃物用于补充畜禽养殖的饲料,加工清洗废水用于淡水鱼、鸭、鹅养殖;淡水养殖废水用于畜禽舍冲洗或灌溉、鱼塘淤泥是优质有机肥;畜禽粪污经过复合生物菌剂发酵加工成优质有机肥用于种植生产。整个生产过程“三废”实现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排放,既改善了环境又降低不可再生能源和化肥的消耗量。残次果、菜叶、茎秆等废弃物农副产品初加工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加工有机肥水产养殖果蔬、苗木种植畜禽养殖加工原料加工清洗废水废水用于畜禽舍冲洗

35、畜禽粪污鱼塘水用于灌溉,淤泥用于施肥富含活性益生菌的优质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菌剂生产养殖用菌剂种植用菌剂图5.1种、养、加三元结合型标准化生产技术路线示意图5.1.2功能区域规划5.1.2.1农业生产示范区功能一、农产品生产,主要包括:1.蓝莓种植区2.设施蔬菜生产区3.生态养殖区(1)鱼类养殖垂钓类(鲤鱼、鲫鱼、草鱼)观赏类(锦鲤等)(2)家畜类养殖(猪、牛、羊)(3)家禽类养殖(鸡、鸭、鹅)(4)特种养殖(梅花鹿)功能二、种苗繁育主要包括:1.蓝莓和果蔬种苗繁育功能三、农产品深加工1.蓝莓果酱2.蓝莓果汁3.蓝莓酒5.1.2.2休闲娱乐区功能一:住宿餐饮功能(1)温泉小区(2)温泉宾馆(会议、

36、婚宴、娱乐)(3)农家小院(4)蓝莓情侣小屋(5)蓝莓主题生态餐厅(6)蓝莓酒庄功能二:娱乐消费功能(1)农事生活体验区(2)蓝莓、果树采摘体验园(3)垂钓园(4)运动休闲娱乐城(保龄球、台球、小型高尔夫练球场、健身中心、电游城、羽毛球、乒乓球)温泉游泳馆(5)动物喂食(6)有机产品销售中心5.1.2.3文化景观区(1)农业文化科普馆(2)水系园林景观区5.1.2.4.综合管理区1.园区管理中心(综合服务区、管理办公区、安全消防监控、员工宿舍等)2.绿色节能环保系统控制区(1)温泉地热系统控制区(2)污水处理区(3)沼气生产区(4)废物处理及有机肥料(5)太阳能采集利用系统5.2主要建设内容5

37、.2.1 蓝莓种植及深加工区蓝莓种植及深加工区规划占地面积950亩,其中主要规划有:1.裸地栽培:占地面积400亩,主要种植矮丛蓝莓。矮丛蓝莓和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矮丛蓝莓的生长期较短,约在100-150d间;其特点是抗旱、抗寒能力强, 在-40低温地区可以栽培。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简单,极适宜于东北高寒山区大面积商业化栽培。亩产量500kg左右。树高30-50 cm,果实较小,宜作加工原料,也适合家庭盆栽和庭院栽培(可少量栽种在园区的其他区域)主要品种有美登、芬蒂。部分用于蓝莓鲜果采摘销售,部分用于园区蓝莓深加工原料使用。2.冷棚栽培:占地面积320亩,主要以半高丛蓝莓种植为主,半高丛蓝莓

38、需要生长日数为160d以上。其特点是抗寒性强,树高在1 m左右,果实比矮丛蓝莓大,但比高丛蓝莓小,属中型果,适合采摘特别是儿童采摘,主要品种有北陆、北蓝、北村。部分用于蓝莓鲜果采摘销售,部分用于园区蓝莓深加工原料使用和鲜果销售。3.温室大棚栽培:占地面积200亩,温室大棚150栋。可种植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高丛蓝莓又分为南高丛和北高丛2类。南高丛的特点是耐湿热,抗寒性较强,树高2 m左右,果实较大,果实直径1 cm左右,对低温的要求量约为200 h左右,即使在无霜期为260 d以上的地域也能栽培,露地栽培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发展,在北方进行温室种植可选用该系列品种。北高丛抗寒性强,但不耐旱、涝,

39、树高1-3 m,果实较大,品质好,风味佳,要求生长期在160 d以上。产品可用于采摘和鲜果销售。可采用滑盖式节能日光温室,该项技术集成了大型联栋温室和普通日光温室的优点,保温蓄热性能优异,光照、温度分布均匀,防雨、雪、风性能良好,建造安装周期短,主体骨架寿命达20年以上,操作维护方便。占地面积为800m2/个,室内有效面积700m2。4.蓝莓加工和仓储区: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8000m2,主要用于蓝莓初级鲜果仓储、包装、蓝莓果酱生产、蓝莓果汁、蓝莓酒、蓝莓花青素的生产。产品销售主要通过园区内部餐厅、宾馆、酒庄内部和外部销售。5.2.2 设施蔬菜生产区规划占地面积60亩,现代化温室大棚30栋

40、。采用滑盖式节能日光温室技术。蔬菜类既有常见的朝天椒、空心菜、苦苣、西兰花、西芹等,也有新特蔬菜,如产自荷兰的水果黄瓜、串番茄、东方长茄、奶油生菜,产自日本的甜瓜、彩椒等。预计每栋温室年生产蔬菜1.5万斤左右,产值可达4-8万元,此外,温室的建成可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预计每3栋温室需工人1-2名。生产区产品主要用于园区内部使用和对外销售,可实现农业生产观光功能。5.2.3种苗繁育区种苗繁育区规划占地面积50亩,主要进行蓝莓种苗和蔬菜种苗的繁育。主要用于园区自用和为周边地区大棚业户提供种苗培育有偿服务,可降低其运输、育苗生产成本30%。本区包括组培楼、温室、荫棚、凉雾引种育苗播种生产车间等设施。

41、5.2.4 果树种植区果木种植区规划占地面积100亩,通过种植苹果、梨、葡萄、樱桃等多种果树,提高园区内生态多样性,增加采摘品种,丰富农业产品类型和经营项目,满足多元需求。 5.2.5生态养殖区规划占地面积30亩,主要少量饲养家畜类养殖(猪、牛、羊)和家禽类养殖(鸡、鸭、鹅)主要用于园区养殖参观、园区内部餐饮供应和销售。品种以丹东黑猪、昌图黑猪等地方优势瘦肉品系为主,散养方式的饲养芦花鸡、大骨鸡等。鱼类和特种养殖主要结合在水系园林景观区。设置复合微生物菌剂生产设施1处,占地面积2亩,建筑面积2500 m2,用于生产复合微生物菌剂、养殖区畜禽粪污堆场和有机肥加工处理,造价300元/m2。5.2.

42、5蓝莓文化主题及园林景区规划占地100亩,主要规划建设内容有:1.蓝莓酒庄。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米,地下一层为地下酒窖分为四个区域:桶储区、瓶储区、贮酒领地、VIP品鉴区。一层为产品产区融销售,参观,品鉴,餐饮于一体。二层为蓝莓酒研发中心。2.蓝莓主题生态餐厅以生态温室为餐厅载体,以蓝莓文化介绍为主题,通过绿色植物的有机分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消费环境,集合餐饮、观赏、休闲、娱乐、绿色食品推广、节能环保等多种功能,带动园区绿色有机产品的推广销售。3.水系园林景观区通过园林式景观设计打造精品景观休闲区。包括垂钓区养殖黄鳝、泥鳅、鲤鱼、鲫鱼、草鱼等多种品种,可以垂钓也可赏荷观景。通过自然水系

43、导引,园林小桥相连,将梅花鹿、孔雀、鸵鸟等特种动物养殖区、农业生活和农事体验区自然贯穿。5.2.6温泉宾馆区 规划占地200亩,可实现建筑面积15万平。主要包括温泉小镇和温泉宾馆蓝莓情侣小屋。温泉小区独立式温泉小屋构成主要面向高端消费人群,温泉宾馆可以承担旅游团体住宿,大型会议、婚宴的活动,并配有农业文化科普馆、温泉游泳馆和运动娱乐休闲城。5.3配套设施5.3.1 灌溉与排水设施园区内设置农用机电井6眼,分别设置在畜禽养殖区(2眼)、淡水养殖区(1眼)和种植区(3眼)。生活区设置饮用水深井1眼。井深按水文勘探结果确定。以上4个区域分别建立独立供水管网。饮用水管网采用内外涂环氧树脂复合钢管(SP

44、-T-EP),造价40元/米;其它采用PE管,造价20元/米。园区内设置排灌泵站1座,排水管网采用明暗结合设计,养殖与种植区域之间及生活区排水管网采用直径110mmPVC管埋地连接,用于输送液态有机肥(沼液),生活区排水管网与化粪池连接。管路总长度1360m,单价60元/m2; 园区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明沟,采用毛石混凝土结构,沟宽40cm,深50cm。园区排水明沟长度2200米,种植区温室之间设置排水明沟与道路两侧设置排水明沟相连,采用混凝土或土质结构,在园区低洼处设置集雨池2处,兼做养鱼池和水禽养殖池,集雨池规格为4020m,护岸采用土质结构,岸边种植护岸乔灌木,池塘水边种植芦苇、蒲草、美人蕉

45、等水生植物。5.3.2 农畜产品加工贮藏设施园区内设置农畜产品初加工厂1处,占地面积5亩,建筑面积2800m2,其中冷(仓)库1000m2,挑选、清洗车间500m2,加工包装车间600m2,准备间400m2,办公及员工休息间300m2。以上建筑土建造价为1550元/m2。全套生产设备及工器具造价150万元。5.3.3 生态农业科技研发与产品检测中心生态农业科技研发及产品检测中心占地5亩,建筑面积1500m2,用于科技研发、产品检测及办公、员工休息用房。土建造价为1550元/m2。配套仪器设备及家具造价150万元。5.3.4 园区道路工程及生态林网绿化工程园区新建道路面积6000 m2,价220

46、元/m2,新建绿化景观面积为3000m2,造价180元/m2。5.4主要产品方案5.4.1蓝莓和鲜果产品 蓝莓和果木种植区可实现年产蓝莓鲜果120万斤,通过深加工产品销售和有机采摘的附加价值提升,可实现产值6800万元5.4.2优质种苗园区利用标准化日光温室及露地繁育蓝莓、优质果蔬种苗40万株/年,自用10万株/年,销售30万株/年,年产值400万元.5.4.3有机蔬菜产品园区种植区可实现年产各类有机蔬菜20万kg,年产值480万元。5.4.4养殖畜产品 各类养殖产品年产值440万元。5.4.5 优质微生物活性有机肥产品园区养殖业年产粪肥1万吨,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生产优质微生物活性有机肥6000吨,年产值40万元。5.4.6农业休闲观光产品园区每年可接待游客6万人次,消费标准100元/人次,每年可实现产值600万元。第六章 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6.1投资估算 项目计划总投资为9620万元。项目建设计划分3年完成,第一年投入7200万元,第二年投入1900万元,第三年投入520万元。表6.1 *生态园蓝莓绿色生态主要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投资额(万元)1蓝莓种植区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