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52975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项目概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地区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1.1.2主要建设规模及内容:1.1.2.1草地改良及设备购置建设子项目:新建人工草场3.7万亩;改良草场8.5万亩,围栏草场4.7万亩;购置铡草机200台;牧草收割机29台,青贮机1台,小型青贮收割机3套,兽医设备18套。1.1.2.2畜牧生产建设子项目:购买种公羊360只;架子羊52800只;新建棚圈46680平方米;维修棚圈47900平方米;建青贮窖32250立方米;药浴池24座。1.1.2.3市场体系建设子项目:新建畜牧兽医配种站30座;活畜交易市场3座;剪毛站1座。1.1.2.4培训技援子项目培训800

2、0人次。1.1.3项目建设地点:乌苏市、沙湾县、裕民县各乡镇场和地区种羊场1.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796.77万元。资金筹措为:世行贷款3106.211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700.80万元,自治区配套265.64万元,地州配套177.09万元,县市配套407.85万元,农牧民自筹139.19万元。1.1.5项目建设期限:6年(2004年-2009年)1.1.6项目法人:*地区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办公室1.1.7法人代表:1.2项目建设背景世界银行贷款畜牧综合发展项目是1998年由农业部提出的以有偿贷款的形式支持新疆、甘肃等省畜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

3、生态环境的外资项目。世界银行贷款新疆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总投资亿多元人民币。今年,新疆九个地、州的个县(市)和个种羊场开始实施该项目。我区乌苏市、裕民县、沙湾县和地区种羊场列入了项目实施县(场),项目总投资4796.77万元,其中:世行贷款3106.211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700.80万元,自治区配套265.64万元,地州配套177.09万元,县市配套407.85万元,农牧民自筹139.19万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草地改良与建设、畜牧生产、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等大方面,农牧民的牲畜棚圈建设、种羊、饲草料加工机械的购置、草地围栏、改良建设,以及活畜交易市场建设等都属建设内容范畴。项目实施期限为6年,从

4、2004年开始实施。本项目的实施将会大大促进我区畜牧业的发展,对提升全区畜草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项目建设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保证农牧民增产增收的需要*地区素有新疆粮仓、肉缸之称,畜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目前由于缺乏更多资金投入,全区的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草地改良步伐跟不上,草场过牧现象严重,以致制约了畜牧业的更快发展。本项目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畜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通过草场改良,棚圈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引进优质绵羊和大范围的导入杂交选育,加速旧型绵羊改良步伐,

5、促进羊毛和羊肉的生产,更加适于市场要求,使项目区开展经济杂交、集约化生产优质羊肉(毛)有了资源保障,将有力促进全区绵羊生产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实用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利用及以草定畜、以内涵挖潜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营造出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的发展,推动养羊业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高效畜牧业的跨越。养羊效益的增加,将使项目区广大农牧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普遍受益,为农牧民开辟了一条致富门路,有利于强区富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1.2项目建设是社会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的需要绒、毛制品及原料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必须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纺织科技进步,绒毛制

6、品需求量将会有增无减,并向着高档化发展。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种羊,加快绵羊品种改良步伐,提高区域绵羊整体发展水平,可为今后对羊毛原料品质和数量的需求提供保障。2.1.3项目建设是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需要目前,*地区绵羊的饲养还主要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长期以来由于草场超载过牧和人为影响,造成草地植被破坏严重,草场“三化”现象加剧,现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不及时加以治理,势必还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本项目的实施通过人工草地建设和天然草场改良,可有效增加饲草产量,减少单位面积草场的载畜量,减轻草场承受负荷,达到保护草场的目的。同时,可大幅度增加草场植被的覆盖率,扩大绿

7、地面积,可有效地防止和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改善气候和区域生态环境。2.1.4项目建设是顺应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002年自治区、地区先后召开了畜牧业工作会议,做出了加快传统畜牧业改造,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明确了新阶段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目标和任务。为全面贯彻畜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自治区发展边远牧区经济总体规划及*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实现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向以养殖业为主的转变,把我区畜牧业发展与调整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扎实有效整体推进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程,围绕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地委扩大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

8、社会奋斗目标和自治区党委部署,制定了我区2010、2020年规划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地委、行署出台了*地区发展现代畜牧业规划暨实施意见。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项目区草地、耕地自然资源优越*地区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8580.58万亩,占全地区土地面积的60%。草场牧草品种繁多,野生优良牧草有:*黄花苜蓿、天山苜蓿、西伯利亚驴食豆、白三叶、野豌豆、雀燕麦、羊茅、星星草、冰草、野燕麦、狗尾草、木地肤、布顿大麦、小蒿、野韭菜、新疆早熟禾等175种;引进优良牧草有:苏丹草、春箭舌豌豆、哈尔满燕麦、红豆草、沙打旺、紫花苜蓿、穿叶松香草等,牧草资源丰富。今后采取积极的保护建设,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

9、发展大草原无污染畜牧业潜力优势可观,畜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2.2.2项目实施政府重视,受益户积极性高为确保全区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地委、行署专门成立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农牧业的副专员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畜牧、农业、计委、科委、科协、财政、银行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地区畜牧局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实施方案审核、项目验收、项目实施中的协调、日常监督、资金落实、优惠政策制定实施等。各乡场镇也组建相应管理机构,负责把项目年度建设目标和投资落实到个项目县(场),同时,项目区农牧民对项目实施也积极性很高

10、,踊跃申请争做受益户,项目选择乡镇多为条件较好,有一定还贷能力的农牧户为受益户,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2.2.2项目建成后资源配置合理。项目实施建成后,使当地的资源优化整合起来达到资源合理配置,全区各项目实施乡镇场将充分发挥其优势和潜力,进一步促进和带动当地绵羊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化。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3.1 自然概况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部,地处东经82168721、北纬43254715之间。*地区区境东西横距约394公里,南北纵距约437公里,总面积10.4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约占全疆总面积的6.5%。其中山地面积7840平方公里

11、,占总面积的8.2%;浅山丘陵面积31437.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9%;平原面积44757.3千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8%;沙漠面积11581.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1%。3.1.2 气候条件3.1.2.1水资源*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天山山脉的依连哈比尔尕山和婆罗科努山北侧海拔3600米以上的高山区,以及萨吾尔山木斯套峰南侧3380米以上,有大小冰川1361条,冰川总面积1160.45平方公里,冰储量82.63平方公里。境内最大的冰川是位于巴音沟河上游的哈尔阿特52号冰川,长9公里,面积39.6平方公里,冰储量5.9平方公里。冰川融化水每年约8.26亿立方米,占地区13条主

12、要河流年径流量的33.28%。冰川对河流径流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农牧业灌溉十分有利。地区境内大小河流107条,其中年径流量1亿立方米以上的有12条,0.11亿立方米的有36条,1001000万立方米的有58条,全地区河流年径流量52.79亿立方米。这些河流除用于农牧业、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外,山区河流河床纵坡陡、落差大,水能总蕴藏量16.85万千瓦,可开发量13.7万千瓦。*地区有山泉126条,年均总径流量约1.94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在0.03亿立方米以上的山泉有19条。还有平原泉94条,年均总径流量约7.92亿立方米。这些晶莹清澈的泉水,像甘甜的乳汁滋养着草原和农田。在多年坚持不懈的水利建设

13、中,*地区建成中型和小型水库30座,这些防洪蓄水的人工湖,多数成为碧波浩淼,水鸟翔集,游鱼肥美的新景观。3.1.2.2农业资源*地区幅员辽阔,土地总面积相当于江苏省。全地区宜耕地12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62%。西北部的*盆地包括*市、额敏县、裕民县的平原。盆地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丰沛,昼夜温差大。适宜小麦、油菜、玉米、红花、甜菜、打瓜、油葵、大豆、西瓜、苹果、土豆、苜蓿及各种蔬菜和早熟饲料作物生长。每年春夏之交,绿色的麦田铺盖大地,金黄的油菜连接远山,遍地青翠,果花飘香。东北部和中部谷地包括托里、和布克赛尔。适合小麦、油菜、早熟饲料和牧草生长。国家实施额尔齐斯河北水南调工

14、程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夏孜盖千三角洲的150万亩肥田沃野将变为新的绿洲,*地区富饶的土地资源将流溢出新的光彩。南部平原包括乌苏市、沙湾县大部。热量充足,无霜期160180天。盛产棉花、玉米、小麦、水稻、油葵、豆类、西瓜、甜瓜、花生、葡萄、各种蔬菜。金秋十月,万亩棉花银花绽开,玉米、豆类堆满丰收的场院,葡萄赛珍珠,西红柿、辣椒一片红灿灿。3.1.2.3牧业资源*地区是新疆三大草原牧区之一。全地区天然草场主要分布在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西缘山地、*盆地、托里和布克谷地。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8580.58万亩,占全地区土地面积的60%。本地草场牧草品种繁多。野生优良牧草有*黄花苜蓿、天山苜蓿、西伯

15、利亚驴食豆、白三叶、野豌豆、雀燕麦、羊茅、星星草、冰草、野燕麦、狗尾草、木地肤、布顿大麦、小蒿、野韭菜、新疆早熟禾等175种。引进优良牧草有苏丹草、春箭舌豌豆、哈尔满燕麦、红豆草、沙打旺、紫花苜蓿、穿叶松香草等。*地区牲畜品种有蒙古牛、哈萨克牛、阿拉托吾牛、西门塔尔牛、科斯技罗姆牛、黑白花牛、夏洛来肉牛、英国短角红牛、新疆褐牛、伊犁马、顿河马、奥尔洛马、哈萨克马、蒙古马、黄褐色双峰驼、哈萨克粗毛羊、巴什拜羊、蒙古粗毛羊、兰哈羊、阿勒泰大尾羊、高加索细毛羊、澳洲美利奴细毛杂种羊、白色山羊、花色山羊、瑞士绒毛羊、苏联半细毛羊、骡、驴和猪。还有品种繁多的鸡、鸭、鹅、兔。3.2 社会经济概况*地区辖*

16、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乌苏市、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区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八、九、十师所属的36个农垦团场。目前建有40个乡、27个镇,26个牧场、5个国营农场、8个街道办事处。*地区7县(市)中,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面积最大,为32348平方公里,占地区总面积的31%;其他依次排列为乌苏县、托里县、沙湾县、额敏县、裕民县、*市。*市面积最小,为4356.6平方公里,仅占全地区总面积的4.2%。*地区是汉哈维蒙回柯达锡俄等29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9个(有些资料包括东乡是10个)。全区总人口87.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8.5万人,占地方总人口的43.8%。

17、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4.项目实施目的和意义4.项目的目的:通过采取草原改良措施,引进并推广适合当地特定条件的良种绵羊,改进市场体系,提高羊肉和羊毛的产量和质量,最终目标是通过畜牧业综合技术的推广和资金输入,改善和提高农牧民生活和生产水平。4. 项目的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想解决而无力解决的畜牧业投入不足的问题。通过草场改良,棚圈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引进优质绵羊和大范围的导入杂交选育,加速了旧型绵羊改良步伐,促进羊毛和羊肉的生产,更加适于市场要求,使项目区开展经济杂交、集约化生产优质羊肉(毛)有了资源保障,将有力促进全区绵羊生产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实用高科技技术的

18、推广利用及以草定畜、以内涵挖潜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营造出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的发展,推动我区养羊业增长方式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实现由传统畜牧业向高效畜牧业的跨越。养羊效益的增加,将使项目区广大农牧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普遍受益,为农牧民开辟了一条致富门路,有利于强市富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总的来讲,该项目是一个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生态效益可观的长效项目。4.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主要受益对象为农牧民,其次是县乡两级畜牧兽医草原技术推广机构,还有剪毛站、活畜交易市场经营者、当地加工经营畜产品的个体商贩和企业。项目执行期为六年。项目内容由草地发展、畜牧业生产、市场发展体系建

19、设、项目管理与监测和项目培训五部分组成。4.2.1草地改良及设备购置建设子项目新建人工草场3.7万亩;改良草场8万亩,围栏草场4.7万亩;购置铡草机200台;牧草收割机29台,青贮机1台,购置挤奶设备3套,兽医设备18套。4.2.2畜牧生产建设子项目本项目是一个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畜牧业生产是该项目的核心,其它子项目都是围绕畜牧生产进行的。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项目最终效益的高低与否。畜牧业生产是一个综合系统,本项目以全局的观点,从涉及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方面入手,在投资上,侧重于良繁体系的建设、牧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和完善、饲草料加工设备配备与完善。购买种公羊360只;架子羊52800只;新建棚

20、圈46680平方米;维修棚圈47900平方米;建青贮窖32250立方米;药浴池24座。4.2.2.1畜牧兽医站建设标准畜牧兽医站建筑面积为200M,砖混结构,平房,并进行内装修,地面贴瓷砖。4.2.2.2药浴池建设标准上宽1米,下宽0.55米,深1.6米,长18米,沙石结构。4.2.2.3牲畜棚圈建设标准每座100平方米,长20米,宽5米,砖木结构。4.2.2.4青贮窖建设标准每个为36立方米,长6米,宽3米,深2米。4.2.2.5 发展方向和技术方案1、畜牧业发展方向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核心,在不增加养羊数量的前提下,以提高羊毛(羊肉)质量和产量为目的,增产增收增效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好地方

21、培育良种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优质种羊的引进、扩繁和推广,建设、建立、健全优质细毛羊和良种肉羊繁育体系不断提高项目区良种覆盖率,提高细羊毛质量和羊肉质量,促进养羊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项目区脱贫致富、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的目的。使项目区的养羊业向集约型发展迈出重要的一步。2、技术方案按照“良种、良养、良法”的饲养管理方式,建设受益户。4.2.3市场体系建设子项目新建畜牧兽医配种站30座;活畜交易市场3座;剪毛站1座。4.2.4培训技援子项目培训工作是保证项目正确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培训内容以有关的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和新的营销手段为主,其目的是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参与本项目的水平,从而使本项目取

22、得更加圆满的效果。培训分管理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和农牧民培训,同时分国内培训考察及国外培训考察不同的方面。计划培训人员8000人次。4.2.5 项目管理与项目监测子项目本子项目主要是建立健全市乡两级项目管理机构,完善项目办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其中:市项目办配备项目专用车一辆,购置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机等各种项目办设备。 第五章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4796.77万元,其中:世行贷款3106.211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700.80万元,自治区配套265.64万元,地州配套177.09万元,县市配套407.85万元,农牧民自筹139.19万元。5.1项目具体建设投资5.

23、1.1草地改良及设备购置子项目:新建人工草场3.7万亩;改良草场8.5万亩,围栏草场4.7万亩;购置铡草机200台;牧草收割机29台,青贮机1台,小型青贮收割机3套,兽医设备18套。建设总投资1215.11万元。5.1.2畜牧业生产子项目:购买种公羊360只;架子羊52800只;新建棚圈46680平方米;维修棚圈47900平方米;建青贮窖32250立方米;药浴池24座。建设总投资2901.44万元。 5.1.3市场体系建设子项目:新建畜牧兽医配种站30座;活畜交易市场3座;剪毛站1座。建设总投资148.55万元。5.1.4技术培训及援助子项目:计划培训人员8000人次,培训资金182万元。5.

24、1.5项目管理与监测子项目计划投资348.92万元。5.2 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建设总投资4796.77万元,其中:2004年完成建设投资1052.82万元、2005年完成建设投资1491.61万元、2006年完成建设投资1050.72万元、2007年完成建设投资660.01万元、2008年完成建设投资360.06万元、2009年完成建设投资181.55万元。具体分年度建设内容及投资构成见附表。第六章 项目效益分析6.1 经济效益分析6.1.1通过人工草场、围栏草场建设可使草地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每亩人工草场平均可产干草350公斤,围栏草场每亩可增产干草20公斤,每公斤干草按0.3元计算,

25、项目建成后可新增产值782.6万元。6.1.2通过新建乡镇畜牧兽医站、药浴池等基础设施和完善防疫检疫设备,可大大提高项目区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减少动物疫病死亡率。经专家论证:通过本项目实施,可使家畜死亡率降低0.4%,按照项目区现有家畜存栏195.34万头(只)计算,预计每年减少家畜死亡7813.6头(只),每头家畜平均按300元计算,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234.4万元, 即可为农牧民增收,又有助于实现畜牧业良性循环,使项目区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及规模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这不仅符合国家提出的全国建设规划要求,也符合自治区有关养殖业建设的政策导向,而且有利于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6. 社

26、会效益分析本项目的实施,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应,增强了农村就业机会,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加快农区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稳定和发展边疆地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各民族平等和团结,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步伐,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6.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增加了牲畜存栏,农牧民可以得到大量的优质有机肥,通过还田后,土壤得到大量有机肥料,从而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由于项目中草地改良和人工草料地的建设,以及深化秸秆等农田资源的推广应用,将使天然草场的载畜量减少,缓解草场压力,使草场得以休养生息,更新

27、复壮,这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都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可以说该项目远期生态效益明显。第七章 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和主要措施7.1 项目实施管理机构为确保全区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地委、行署专门成立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农牧业的副专员任组长,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畜牧、农业、计委、科委、科协、财政、银行等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地区畜牧局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从各有关单位中抽调。主要负责实施方案审核、项目验收、项目实施中的协调、日常监督、资金落实、优惠政策制定实施等。各项目县也组建相应管理机构,负责把项目年度建

28、设目标和投资落实到乡、村和专业户,签订市、乡、村、户四级目标责任合同,把任务完成情况同干部年度考核相挂钩,重奖重罚,做到任务落实,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检查定期,把畜牧业发展和项目分期指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农村经济工作考查干部成绩、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7.2 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7.2.1 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各项目县及乡场镇各有关部门,要把畜牧业做为一项战略性产业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县、乡两级要专门成立畜牧业综合发展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亲自负责,抽调专职人员设立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办公室,承担产业协调、规划布局、项目管理、技术规范、信息咨询等任务。确定畜牧业专

29、业乡场镇要配备科技副职,加强对畜牧业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7.2.2 大力培训农牧民,全面提高农牧民的饲养管理水平抓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深入开展对农牧民的培训,特别是科学适用的牧业新技术。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通过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向养殖户传授种草养畜科学知识,要重点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一家养殖户中都有一名以上懂技术的人员。通过培训,大力推行饲草料加工和“三贮一化”技术,提高饲草、秸秆和农副产品利用率;推广实行良种良法饲养,按照科学配方饲喂,提高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保证良种畜的基本品质和生产性能。要引导农牧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

30、保养殖专业户家家有暖圈、青贮池和必要的机械设备。7.2.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发展畜牧业配套扶持措施,对发展规模养畜的要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各项目县乡场镇特别是养殖专业乡场镇、专业村要制定积极的扶持优惠政策,调动农牧民投入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做到人人皆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7.2.4 引导广大农牧民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坚持个人投入为主,国家和集体投入为辅,采取积级的扶持措施,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牧民群众对发展畜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引导农牧民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7.2.5 深化畜牧“三站”管

31、理体制改革制定搞活畜牧科技人员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把科技人员推向市场,鼓励技术人员包村包户开展技术服务,要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与工资、奖金挂钩,多劳多得,激励技术人员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水平。要对发展畜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7.2.6 加强配套技术推广,应对市场挑战,全面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重点推广十项畜牧生产技术:(1)、畜禽良种化技术:包括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地方良种的保护与推广。(2)、畜禽繁殖生物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冷配和胚胎移殖技术。(3)、规模化饲养技术:包括饲草料种植、加工、暖(棚)圈建设等。(4)、饲草“三贮一化”技术

32、。(5)、草原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6)、绿色配合饲料生产技术。(7)、动物疫病综合防治技术。(8)、兽药残留监控技术。(9)、畜牧业机械化生产技术。(10)、畜产品加工、冷藏、保鲜和包装技术。7.2.7 加大牲畜品种改良力度一是要加大良种畜引进力度,迅速扩大良种畜群体规模,提高母畜比例;二是大力开展人工授精、冷配和胚胎移植等先进科学技术,改良土种畜,提高良种比例。到2005年,牛的人工授精率要达到80%以上,其中农区良种牛的冷配率要达到85%以上,牧区达到50%以上。7.2.8 规范种畜管理,抓好良种畜的基础管理工作要严格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全面实行种畜“三证”登记管理制度,各乡场镇要在

33、年内对所有良种公畜实行建档、立卡、标号。畜牧部门每年要统一组织一次种畜普查鉴定,对不合格种公畜按条例规定强制淘汰处理。对购进和胚胎移植的良种牛参照种畜管理办法进行建档、登记,对优质牲畜种群进一步改良、纯化、扩繁。7.2.9 组建畜牧专业协会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养羊、养牛专业协会,专业协会每年自筹资金,作为养畜风险金、品种改良金;加强市场信息收集,发挥组织作用,增强农牧民应对市场的能力;加强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促进农民养畜技术的提高,通过加强畜牧专业协会建设,加速养殖业的产业化进程。7.2.10 建立全方位畜牧业的考核机制要把畜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综合考评和考核各乡(场)镇及有关部门领导工作

34、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抓畜牧业措施得力、工作突出的乡(镇)领导给予表彰奖励。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畜牧业作为*地区五大支柱产业之首,长期以来,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其高效作用。但是,过去的改良育种方式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通过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壮大养殖业,强化畜牧业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而且可以吸纳更多的农牧民参与其中,培植提高商品意识和市场动作机能,从而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所以该项目的实施对于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维护农牧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

35、现实意义。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论11.1项目概况11.2项目建设背景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6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83.1 自然概况83.2 社会经济概况11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24.项目实施目的和意义124. 建设内容及规模13第五章 投资估算165.1项目具体建设投资165.2 项目建设年度投资计划17第六章 项目效益分析186.1 经济效益分析186. 社会效益分析186.生态效益19第七章 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和主要措施207.1 项目实施管理机构207.2 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20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24附表:世行贷款畜牧业发展项目*地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使用方案表附图:羊舍示意图牛圈示意图药浴池设计草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