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5867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四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课题 主备人 一、文本解读: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时 日期 第一课时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与人们关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从人们平时谈论的话题切入文章,引出问题“网是怎么回事”。第2、3自然段解答问题,具体介绍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的密切关系。第4自然段总结课文,指出互联网对我们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读题找到题眼:“奇妙”这一词,契领全文,设计中心问题 “想想课文从哪

2、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 整体把握全局,展开教学, 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向课文,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通过研读,让学生明白,课文是从巨大无比、传递信息快、内容多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的。 二、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本文条理清楚,共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大段。第一段提出“网”是怎么一回事情的话题。文章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议论入手,切入所要介绍的问题,并且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追索情绪。第二段具体介绍国际互联网的相关知识。一是覆盖面十分广阔,传递速

3、度非常迅速;二是内容非常丰富,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无所不有,有着难以想象的多种功能。第三段总括指出国际互联网的重要价值。 2.学情分析 我们班大概有10人有电脑,但是学生平时开设信息课,学生也能近距离接触互联网,对于互联网的功能还是知道的比较多。 四、教学环境 使用多媒体 1 四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 教师活动 环节 用时 一、导入新课 5 1、投影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你知道这是谁的诗句吗?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2、“天涯若比邻”只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

4、们却真真切切地做到 “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3、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5、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你想了解它吗?你想到网上漫游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走进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好吗? 生齐读诗句,并说说诗句的大意。 齐读这句话,找出其中的两个反义词,并说说这句话重点强调的是什么。 齐读课题 学生质疑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的答案。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再读课文,熟悉内容,理解生字词。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描红抄写。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书写水平。 注重学生兴趣的

5、培养,让学生从以往学习的古诗中初步理解课题,了解网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初读课文 25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你在课文中找到自己想了解的问题了没有。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的个别疑问及时解答。 2、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自己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和小组同学交流。 3、集体交流:通过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关于国际互联网的知识?知道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1、出示生字,自主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练习描红,抄写生字。 2 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习生字 10 四下第五

6、单元集体备课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语。 2、练习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3、有机会的话,去上上网,体会一下互联网的奇妙。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板书设计 它奇妙在哪儿? 它为什么会这么奇妙? 教后反思 执教: 课题 主备人 一、课时目标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赵佩东 教时 日期 第二课时 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反复朗读,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认识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3 四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这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人们关系的介绍,让我们

7、了解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也越来越多。这是一篇科普读物,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一些国际互联网方面的知识,所以在注意语言浅显易懂的同时,还用了一些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语言生动活泼,意思表达深入浅出,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如:“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对这样句子的理解,不必展开详细分析,只要让学生能体会到这样打比方的语句,使课文内容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2、学情分析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学生对国际互联网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生对网络的熟练程度已超过老师。应该说,在

8、学习本文时,难度并不大。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不要沉迷于网络,要合理使用。 三、教学环境 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一、检查复习 二、学习课文 33 教学 教师活动 用时 5 前面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简单了解了国际互联网的一些情况,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1、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它像什么? 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 我们再次用朗读体会这张团团包住的巨大的网。 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请你听老师的朗读,并且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把这张能把地球“团团包住”的神奇的网。 让我们再次体会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 4 学生活动 集中注意,激发兴趣 交流。 感情朗读 闭

9、上眼睛想象 齐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 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 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 四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这里的“网”和“线”为什么加引号? 教师提示: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引号,那是表示特殊意义。 引读: 2、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投影出示 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3、过渡:既然国际互联网那么奇妙,还是让我们到互联网上看看吧,看看我们可以在网上获得什么呢?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呢?你是如何知道的呢? 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这说明了什么

10、? 你还想让互联网帮我们做什么呢? 同学们的想法很好,这些更加奇妙的功能有待于同学们去开发,网络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彼尔盖茨。 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可以这样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有了 5 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交流。 齐读这句话 讨论:假如现在让你给远在美国的叔叔写一封信,你想用什么方式呢?为什么? 集体交流,评价。齐读第三小节 再次齐读课文 国际互联网还可以为我们做很多事。 自由发言 读课文 利用学生的互助互

11、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四下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三、总结谈话 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互联学生认真倾听。 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还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这一环节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2 作业设计 说说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板书设计 19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提出话题 “网”是怎么一回事 结构 分别叙述 工作原理 与人们关系密切 总结全文 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6 四下

12、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课文语言生动,时代感强,学生比较喜欢。 上课时,我主要抓住国际互联网的三个特点来教学。一是“大”。让学生在第二小节中找到能表现国际互联网“大”特征的词语,读出“大”的感觉。接下来要解决国际互联网的工作原理。这需要学生明白这个“网”中的“线”其实就是电缆、光缆和无线电波。因此就能归纳出它的第二大特点:“快”。课文举了一个例子正说明了国际互联网的速度很快,让学生理解“地球村”的含义。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多”,国际互联网的作用多。课文用了整整一个自然

13、段来写,也没有能详尽地描述。学生通过朗读,知道了国际互联网的作用,有很多自己知道的,还有很多自己没有听说过的,不能了解的。最后让学生感觉到,国际互联网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常言道,文章有“文心”,题目有“题眼”, 紧扣文章的核心设计教学,能凝神聚力切实高效展开教学活动,成就高效简洁的课堂。 教后反思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问题的有效性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每一问都应该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学伊始,我问:“爱上网吗?平时你都喜欢在网上干什么?”,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大大激起了学生上课的热情。直奔文章要核心,想想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了“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的?”,引导学生走进深度走进精读。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明白,课文是从设计面大、传递信息快、内容多三方面来说明国际互联网的奇妙时。再次引导学生:哪些语句讲了互联网传递信息快?哪些语句讲了互联网内容多?再次引导了学生读书探究,也引导了学生抓住了重点,最后准确地找出“ 天涯咫尺”“无所不有”“巨大的蜘蛛网”等语句。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和我的孩子们走进课堂教学实践,我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着课堂教学的快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执教: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