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05911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3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龙海市海澄中心小学 黄秀莲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篇幅不长,意义深长,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在有趣故事的叙

2、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读,识记掌握新字新词。 在朗读中感受母亲对儿子的爱,感受老爷爷话语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母爱,学会孝顺、体贴母亲。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老爷爷说话的涵义,懂得要孝敬、关心父母的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做游戏

3、。 开小火车读生字卡片 小组比赛读生字卡片 强调读准:前鼻音 拎捅 沉甸甸 后鼻音 嗓音 水桶 二、观看请妈妈洗脚广告 你喜欢片中的谁?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三个儿子 板书:三个儿子 三、学习课文 听录音读课文 女生朗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着水,就说起自己的儿子来了。故事中的妈妈是怎么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呢?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 1第一个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板书:聪明 有力气 2第二个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板书:好嗓子 让我们大家也像他们一样来读读两位妈妈的话吧! 3两个妈妈都夸自己的孩子,觉得自己的孩子们很了不起,可是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呢?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4、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板书: 没有什么特别。你们能猜猜这位妈妈的心情会怎样呢?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一下吧! 4你能把三位妈妈说的这三句话并成一句话吗? 一个孩子_,一个孩子_,另一个孩子_。 那么,孩子们是不是像妈妈说的那样本领大呢?有一位老爷爷看见了拎水这件事后,他又是怎么评价这三个儿子的? 男生朗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2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啦!水_,三个妈妈_,胳膊都了_,腰也了_。 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理解走走停停:什么叫走走停停呢?妈妈为什么会走走停停呢?请你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结合实际生活:你有过拎东西时胳膊痛、

5、腰酸的经历吗?那时,你有 么想法?假如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那你认为他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呢?为什么? 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你能把这三句话并成一句话吗?(先观察插图,再填空) 一个孩子_,一个孩子_,另一个孩子_。 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

6、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是他知道关心妈妈,3 知道帮助妈妈分担。) 师:正是这个普通的孩子确是最有孝心、最关心妈妈的孩子,所以老爷爷说 出示句子: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第三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所以会帮妈妈做事的孩子才是孝顺、关心父

7、母的孩子。) 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么说? 四、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扫地.洗碗等) 五、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可配上适当的动作。 1小组里演一演。 2全班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 六、作业: 1.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允许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2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课外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细细阅读,相信能给你们

8、很多的启发。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4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一个 二个 三个 聪明 有力气 好嗓子 没有什么特别 翻着跟头 唱着歌 帮妈妈 ? ? 好儿子 三个儿子课后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23课,教材内容浅显,识字词的量也不多,但是在这简单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一个深刻而朴素的道理,即孝敬父母。本课教学中,我没有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没有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我主要是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进行读书讨论理解。本节课教学后,自己感觉有以下

9、几点: 一、用学生熟悉的广告请妈妈洗脚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二、重视词句教学。词语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小老师领读词语、读词语说话,读词语做动作等。如抓住这些动词的描述体现三个孩子不同表现。抓住这些动词的描述体现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这样的学习,一环紧扣一环,学生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使得原本枯燥的词语学习变得有趣,学生学得扎实有效。又如安排两次练习:你能把这三句话并成一句话吗?一个孩子_,一个孩子_,另一个孩子_。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进行句子训练。 5 三、读与悟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教学中,我总是引领学生朗读,读着读着你感受到了什么?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让学生在读书时有联想,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使课堂变得生活化。让学生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但是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的范读可以多一点,培养学生听、读、欣赏的能力,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