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493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题材内容与美国的春风化雨和印度的地球上的星星颇为相似。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后来了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拯救了倍受压迫的学生。 最初是在教育心理学课上看的这部电影。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棍棒政策与马修老师的温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方式的鲜明对比,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校长严厉地惩罚犯错的学生。行为主义者的这种做法,将人视为动物,仅仅

2、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被告诫着不许这样做,却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其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 相比之下,马修老师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我想主要还在于他将学生当成有血有肉有尊严的人来看待,会耐心地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他总是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他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贝比诺更多的关爱;当发现校长的十万法郎是科宾所偷时,他询问原因,想要一只热

3、气球的愿望是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单纯,为此他不忍心打碎这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于是又一次成为了包庇窝藏“坏孩子”的“同谋”。那个有着“天使脸孔”的音乐天才皮埃尔,也是多亏了马修老师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无意识流露的态度反差。课上,贝比诺因为答不出玛丽莎内是怎么死的而被罚抄答案一百遍。课下,校长和蔼可亲地给了乖孩子波尼饼干作为奖励,说:“你知道玛丽莎内是被枪决的吧?”波尼自信地说:“是的,先生,就像拿破仑一样。”校长十分尴尬。另一幕,马修老师在厕所里堵住了偷他乐谱的学生,刚好被学校的萧老师撞见。马修老师想要大事化了,谎称是在教学生合唱。萧老师不相信,警告马修不要总是袒护学生。马修老师说:“难道在你眼里,什么都是邪恶的吗?”萧老师转过身冷漠地说:“在这里吗?没错!”如果一个老师认定自己的学生无药可救,那么自然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坏事,哪怕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做,也觉得他很可能是在进行预谋策划。由此可见,在老师的偏见与歧视之下,再天性纯良的孩子,也极有可能成长为心理扭曲的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当引以为戒。 这部电影实在是教益良多,值得我们的教育者细细解读品味!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二者不可或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