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5750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发挥想象力,并在感悟诗情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亲近自然,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验为别人带来快乐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感情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播放音响,听辨季节。我们二1班的小朋友上课小耳朵是不是特别灵?哎,那请坐好!竖起小耳朵,闭上小眼睛,认真听好了: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下雷雨了、青蛙叫了,那

2、是什么季节来到了?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一首描写夏天的优美诗歌师读、生读 2、复习 师:夏姐姐来了,她穿着绚丽多彩的衣裳,来到了我们班级。首先,她带来了一组词,能不能把它读好?1生读第一行,师点拨,全班一起把它读完 同学们的表现让夏姐姐很满意,她禁不住热情的问:想变点什么? 我们来学夏姐姐 ,热情地问一问吧:再热情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中的我是如何热情地回答夏姐姐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1课,一起来热情地回答夏姐姐。 2、看同学们回答得这么热情这么快乐,老师也想来热情地回答夏姐姐。请同学们拿起笔,一边认真听一边把文中的“我”想变的事物画出来。准备好了吗? 3、谁来说说我想变点什

3、么? 汇报:我想变-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 大拇指:同学们的耳朵真的特别灵!我想变得可真多啊,有都用笔把它们画出来了吗? 三、精读感悟 1、变成这些可爱的事物,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我们先来学习诗歌的第2小节。 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那是怎样的雨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透明的事物吗?(你们都是细心的孩子)透明的雨滴可爱吗? 那大大的绿叶就是小雨滴的,微风轻轻吹来,小雨滴摇呀摇 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是呀,多舒服啊!谁来读一读?3个别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那是怎样的小河?“清凌凌”的小河是怎样的?能在清凌凌的水里游玩的小鱼一定很那谁来

4、做一条小鱼,快乐地读一读?3个别读、小组赛读,齐读。 跟着老师表演诵读第2节,好吗?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把掌声送给自己! 2、 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体会到雨滴、小鱼的快乐的?我们是通过边读、边想、边演,体会到了变雨滴和小鱼的快乐。接下来请同学用同样的方法自由的大声读读诗歌的3、4小节,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动作表演把你的感受美美地读出来,好吗?大声地自由地读吧 第3小节:2生读:谁来读第3节?变蝴蝶和蝈蝈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穿梭”是什么意思?看我们二班小朋友的笑脸多美啊,坐在这里就像一丛一丛的鲜花。谁愿意上台表演,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快乐穿梭?小蝴蝶,心情怎样?请你再快乐地读

5、一读吧。男女读,齐读。 第4小节:谁来读4节?2个别读,分组读,齐读 3、我们3个小节一起来,老师引读前面,你们接读后面,好不好?你们很棒,真的很棒!再次把掌声送给自己! 四、品味内涵。 2 1、从“真想”一词看出我最想变的是什么?文中的我想变雨滴、想变小鱼、想变蝴蝶、想变蝈蝈、想变星星、想变新月,但是!“我”最想变的就是这“大大的荷叶”,你想问点什么吗?真是个会提问题的聪明孩子!想弄明白吗?好,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诗歌第5小节。 2、齐读。荷叶像什么? “伞”是本课的生字,它象形字,大大的荷叶就像撑开的伞面,“伞”的人字头是伞面,点撇是伞架,横要打开,竖是伞柄,要直。伸出右手指跟着老师书空一

6、次。伞有什么作用?那荷叶呢?荷叶给小鱼和雨点带来了什么?从哪看出小鱼和雨点快乐呢? 小鱼嬉戏,雨点唱歌,多快乐呀!谁来读?。2个读、齐读、分组读。 3、是不是只有小鱼和雨点来了呢?你从哪里知道?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那还有谁来了呢?他们在荷叶那干什么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 是呀,能给小伙伴带来这么多快乐,荷叶感到多快乐啊!所以我 再读,读出我真想,我实在想的那种心情。 4、让我们都变成荷叶静静地举着吧。大荷叶呀,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你都这么静静地举着,因为有你,小伙伴们玩得多快乐啊,你愿意就这么奉献,给它们带来快乐吗?真好!大声地说出你们的心声吧谢谢大荷叶们!板书:奉献

7、 快乐 5、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到了荷叶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快乐的奉献精神。生活中,也让我们给别人带来更多的快乐吧,给妈妈捶捶背,为爸爸沏一杯茶,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你友爱的双手,为你我他创造更多的快乐,好吗? 那如果是你,你想变点什么,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方便呢?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拿起笔,把你美好的愿望写下来吧。 五、情朗诵诗歌。 今天,这一首优美快乐的小诗,把我们带进了夏天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的美景中,让我们再把诗歌美美地诵读吧。不用看书,跟着老师表演读,好吗? 六、作业 把这首诗歌美美地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3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展现了

8、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科的教学要坚持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注重过程的实施与方法的引领,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意学科间的整合,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节课的教学就是根据这样的教育理念设计和完成的。自认为主要彰显着以下几个教学特色: 一、创设情境“美” 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美。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很注意进行情境创设再现诗文优美的意境。我精心制作课件,用优美的课件

9、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悟诗歌,得到情感的升华。如让学生感悟诗句“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可爱的透明的雨滴图,想象自己就是小雨滴,这时睡在绿叶上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去移情体验,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在这节课中,我多次向学生展现了美丽可爱的情境画面,有可爱的小鱼图,美丽的荷花图,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图,可爱的蝈蝈图等,这些情境图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此外,根据教学的需要,我还通过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我动情的语言中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体会和感悟到了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首诗歌的意境。 二、朗

10、读方式“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积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在初读课文时,我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去基本读懂诗歌内容;在引导学生品读时,采用了方式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有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齐读,师生配合读,赛读,表演读等,真正读出了雨滴的舒适,读出小鱼、蝴蝶的自在快乐,读出蝈蝈的嘹亮歌声、星星的美丽可爱,读出荷叶的快乐、奉献。多种形式的品读,既突出了读的训练,又充

11、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学生品味了语言,感悟了诗意,和文中的“我”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三、学法指导“精” 语文课程制定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获得现代化公民必须具备的语文素养,注重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在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目标中,我精心地对学生进行了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地参透了这种思想。在重点指导4 学生品读诗歌第2小节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边演的方法去体会出雨滴、小鱼的舒服和自在快乐,学生在我的引领下体会得比较到

12、位和准确,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方法。学习了第二小节后,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方法并在课件上显示出来。然后我就顺势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第3、4小节,学生用这种方法学得很好,在汇报交流学习体会的时候,学生读和演都比较到位,这充分说明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得比较好。四、难点突破“巧”课文的最后一节是理解的难点,也是全文的题眼所在。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通过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带出课文的学习难点。古人云:“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一个个问号就像一个个钩子,如果让学生的脑子里多装几个这样的钩子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就容易把知识钩进来。抓住这一点,我在画完那张大大的荷叶的时候,引导学生质疑,巧妙地让学生问出:“为什么我最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荷叶的快乐并进行迁移练习:来了,在荷叶上通过这一句式的练习,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生动了教学,更进一步地点到了诗歌的题眼。为了让学生更深层面地体会到“为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快乐的奉献精神”,我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表演,通过体验荷叶“静静地举着”,体会到“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快乐的人文情怀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并通过朗读课件出示的句子:“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更快乐”,让这种思想潜入学生的心中。最后设计的迁移练习我想变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主旨,让他们获得了高尚情操的熏陶。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