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6575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粳稻(东北)产品手册.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粳稻(东北)产品手册目 录一、粳稻概述- 4 -(一)、粳稻的分类- 4 -(二)、粳稻的特点- 4 -(三)、粳稻的生长阶段- 4 -(四)、粳稻的质量标准- 5 -1、出糙率(Husked rice yield)- 5 -2、整精米率(Head rice yield)- 5 -3、不完善粒(Unsound kernel)- 5 -4、谷外糙米- 6 -5、互混- 6 -6、杂质- 6 -7、黄粒米- 6 -8、色泽、气味- 6 -(五)、粳稻的贮藏- 7 -二、粳稻的供给与需求- 8 -(一)、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及产量- 8 -(二)、我国粳稻的分布区域- 9 -(三)、我国粳稻的消费及结构

2、- 12 -(四)、我国粳稻的收购与储备- 14 -1、我国粳稻的收购政策- 14 -2、中储粮的储备和轮换- 17 -三、进出口、流通、加工与集散- 18 -(一)、粳稻进出口- 18 -1、进出口方式以精米为主- 18 -2、中国大米以出口为主,进口量较少- 18 -3、进出口国家和地区- 19 -(二)、粳稻流通情况- 20 -(三)、粳稻的加工- 22 -1、稻米精深加工行业及主要产品- 22 -2、行业技术工艺水平及特点- 24 -3、行业市场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 28 -(四)、东北集散地情况- 44 -I、主要运输港口情况- 44 -II、东北稻米主要加工贸易企业情况- 4

3、9 -四、影响粳稻价格的主要因素- 55 -(一)、供给和需求- 56 -(二)、国家政策- 57 -(三)、收购市场竞争- 57 -(四)、与其他大宗农产品的比价关系- 58 -(五)、成本和收益比较- 58 -(六)、天气、自然灾害和心理- 59 -(七)、国际市场价格- 60 -五、相关政策- 60 -(一)、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 60 -1、总体目标- 61 -2、“十二五”种植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61 -3、保障措施- 63 -(二)、粮食直补政策- 64 -1、补贴原则- 64 -2、补贴方式- 64 -3、兑付方式- 64 -(三)、粮食最低收

4、购价政策- 65 -(四)、进出口政策- 67 -一、粳稻概述(一)、粳稻的分类稻谷,俗称水稻,是我国大宗粮食品种,分为籼稻和粳稻,籼稻籽粒一般呈长椭圆形和细长形,粳稻籽粒一般呈椭圆形。粳稻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种植历史已有6900多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华北、和苏南等地。粳稻籽粒丰满肥厚,横断面近于圆形,长与宽之比小于二,颜色蜡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硬而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均大,柔软可口,但出饭率低。粳稻根据收获季节,分为早粳稻和晚粳稻。早粳稻籽粒呈半透明状,腹白较大,硬质粒少,米质较差。晚粳稻籽粒呈白色或蜡白色,腹白小,硬质粒多,品质优。(二)、粳稻的特点粳稻为籼

5、稻的变异型较适于高纬度或低纬度的高海拔种植,谷粒不易脱落,较耐寒、耐弱光,但不耐高温,所以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的后季以及黄河以北一般采用粳稻品种。(三)、粳稻的生长阶段水稻一生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从种子萌发至幼穗开始分化前是单纯的营养生长期,形成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幼穗开始分化至抽穗前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最后3片叶及稻穗形成;抽穗至成熟是单纯的生殖生长期,经历开花、乳熟、蜡熟、完熟等时期。习惯上把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2个阶段4个时期,即以幼穗开始分化为界,幼穗开始分化前称为营养生长阶段,幼穗开始分化后称为生殖生长阶段。在高产栽培中为便于掌握生育进程,又把它分为幼苗期

6、、分蘖期、幼穗形成期及开花灌浆结实期。在实际操作时,移栽插秧的幼苗期为秧田期,移栽后称本田期,它也分为3个时期,即前期,从移栽返青到分蘖高蜂;中期,稻穗分化形成;后期,从始穗扬花到灌浆成熟。我国粳稻一般每年10月上旬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11月份开始集中上市,到第二年2月销售旺季结束。(四)、粳稻的质量标准粳稻的质量指标包括:1、出糙率(Husked rice yield)。净稻谷脱壳后的糙米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计算。2、整精米率(Head rice yield)。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整精米是糙米碾磨成GB1350-2009规定的三等(原大米标准的标准一等)大米加工精

7、度时,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五分之四(含)以上的米粒(新国标规定为长度达到完整米粒平均长度四分之三(含)以上的米粒)。3、不完善粒(Unsound kernel)。包括下列尚有食用价值的稻谷颗粒:未熟粒:未成熟不饱满,糙米粒外观全部为粉质的颗粒。虫蚀粒:被虫蛀蚀并伤及胚和胚乳的颗粒。病斑粒:稻谷粒受到病害,去壳后糙米表面有病斑的颗粒。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壳,或糙米的芽或幼根已突破表皮的颗粒。生霉粒:稻谷粒生霉,去壳后糙米表面有霉斑的颗粒。4、谷外糙米:混在稻谷中的糙米粒。5、互混:本类型稻谷中混入的其它类型的稻谷。6、杂质:除稻谷以外的其他物质,包括下列几种:一,筛下物:通过直径2.0m

8、m圆孔筛的物质。二,无机杂质:泥土、砂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三,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稻谷粒、异种类粮粒及其他有机物质。7、黄粒米:与正常米粒相比呈明显黄色,或在D65照明体100视场下色品指数b*值不低于20的颗粒。8、色泽、气味:一批稻谷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规定,各类稻谷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为5个等级,等内稻谷必须符合整精米率要求。以三等为中等质量标准和计价基础,每个等级实行3%的等级差价。按国家收购政策,籼稻和粳稻相邻等级价格差为2分/斤。籼稻、粳稻三等最多,三等以上占90%。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 粳稻稻

9、谷质量指标等级 出糙率 % 整精米率 % 杂质含量 % 水分含量 % 黄粒米含量 %谷外糙米含量 %互混率%色泽、气味1 81.0 61.0 1.0 14.5 1.02.05.0正常2 79.0 58.0 3 77.0 55.0 4 75.0 52.0 5 73.0 49.0 等外73.0注:“”为不要求。(五)、粳稻的贮藏1、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内外颖,使易于变质的胚乳部分受到保护,对虫、霉、湿、热有一定的抵御作用,并且稻谷内外颖水分较米粒低。这些特点,使得稻谷相对易于储藏。2、稻谷的后熟期短,易生芽。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因此,稻谷受雨淋

10、、粮面结露、受潮,其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便能发芽。3、粳稻籽粒容易陈化。高温,会加速稻谷陈化,使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收贮后随着酶活性减弱,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因此,稻谷贮藏要注意推陈贮新。4、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危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5、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中生、好氧性微生物。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

11、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干生性的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二、粳稻的供给与需求(一)、我国粳稻种植面积及产量稻谷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首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比例呈下降趋势。1980年后,中国稻谷总产呈现阶段性的变化特征。1980-1984年为第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稻谷产量由1980年的年均增长达到959万吨;1985-1994年为缓慢发展阶段,年均增长只有82万吨;1995-1997年为第二个快速发展阶段,稻谷产量由1995年的18523万吨增至1997年的20073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年均增长达775万吨;此后6年稻谷生产出现大幅度滑坡,

12、2003年下降到16066万吨,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产量;2004年开始稻谷产量又出现恢复性增长,2010年和2011年稻谷产量分别为19576万吨和20078万吨。1993年至2011年我国稻谷产量(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稻谷播种面积是决定总产量的重要因素。1980年以后,中国稻谷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2003年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仅为26508千公顷,之后又逐步回升,2010年达到29873千公顷。播种面积减少趋势与稻谷总产增长趋势相背,说明稻谷单产是总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980-1984年稻谷生产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的快速提高,其间稻谷单产年增长6.

13、85%;1984年后,稻谷单产增加速度放缓,1985-1998年,平均每年提高1.92%;1998年后,中国稻谷单产保持在6200kg/公顷左右,没有显著提高。(二)、我国粳稻的分布区域北方粳稻占中国粳稻总产量的50%左右,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十年间东北粳稻的面积和产量几乎都增加了一倍。2005年东北粳稻产量2118.9万t,占全国稻谷总产量的11.73%,占世界粳稻总产的25%,占北方粳稻的82.7%,占全国粳稻的40.8%。其中黑龙江省种植面积186.35万hm2,稻谷产量1188万t;吉林省种植面积66.66万hm2,产量460万t;辽宁省种植面积60.95万hm2,产量470.9万t。

14、久负盛名的东北粳稻比南方粳稻米饭风味要好,是其地理条件、灌浆成熟期的积温、昼夜温差、光照等条件决定的。粳稻灌浆成熟期的温度和昼夜温差是决定食味的主要因素,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属于高寒温带一季稻区,灌浆期平均温度可保持在2026,昼夜温差可达到10以上。北方粳稻均为一季稻作区,通常按生育期划分为早粳、中粳和晚粳三种类型。黑龙江省作为世界最高纬度稻作区,南北纬度跨越较大,除按生育期划分三个积温带外,每个积温带可细分为两个积温区。南方粳稻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省,其中江苏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南方粳稻的碾米品质较好,因受自然生态条件的制约,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改良方面难度较大。云贵高原粳

15、稻通常生长在海拔1600m以上的高原地带,灌浆成熟期的温度和昼夜温差与北方粳稻类似,米饭风味较好,只是稻米商品量有限。粳稻种植面积按照在60万hm2以上、10万hm2以上、1万hm2以上和不满1万hm2绘制中国粳稻种植区域分布图。中国粳稻种植区域分布图2004-2010年东北主产区粳稻产量及全国稻谷总产量(单位:万吨)全国辽宁黑龙江吉林2004179,088.00401.501,130.00437.622005180,588.00416.501,121.50473.302006181,718.00427.601,205.50493.002007186,034.00505.001,417.905

16、00.002008184,338.00505.601,518.00579.002009189,940.00506.001,574.50505.002010171,850.00457.601,843.90568.5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4-2010年东北主产区粳稻种植面积及全国稻谷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全国辽宁黑龙江吉林200428,378.80544.201,588.10600.10200528,847.18568.401,650.50654.00200629,294.65626.401,925.33664.00200728,919.00660.602,253.20669.902008

17、29,241.07658.702,390.70658.70200929,626.92656.702,460.82660.40201029,873.36677.502,768.84673.5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三)、我国粳稻的消费及结构我国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是世界第一大稻谷生产国和消费国,稻谷的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的30%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1年我国稻谷的消费量约1.79亿吨,呈平稳略减的态势。目前,稻谷供求基本平衡,略有结余,库存充裕。1997年以来,我国稻谷一直是净出口,年均净出口稻谷约216万吨(大米151万吨),占我国稻谷产量的1%左右,对国内供求和市场价格影响都较

18、小。数据来源:中华粮网东北三省粳稻全部用作食用消费,基本没有饲料和工业消费。由于东北粳米口感好,饭味香,加之国家入关运费补贴政策的倾斜,近几年来消费“南移西扩”明显,需求增长较快。2010/2011年度,由于国家对东北粳稻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没有出台,东北粳稻米消费量出现了明显下降。根据有关资料测算,估计2010/2011年度东北粳稻消费量为2630万吨,比上年减少80万吨,约占全国稻谷消费量的13.7%,其中本区消费量为1380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这标志着东北粳米消费向关内扩张的高峰期已过,今后消费量虽还会继续增加,但增幅将放缓。粳稻的副产品,有多种开发和利用途径:(1)米糠可以榨米糠油

19、,其下脚料可以提炼植酸钙、谷维素、甾醇等医药产品;(2)稻壳可用于制作无毒、可自行降解的快餐盒,稻壳燃烧可以发电,稻壳灰可用于制作白碳黑和化肥;(3)碎米利用微生物发酵可用于生产富含活体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乳酸菌)的保健功能饮料。(四)、我国粳稻的收购与储备1、我国粳稻的收购政策近年来,为了促进国内稻谷生产发展,国家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运费补贴、竞价销售等一系列支持稻谷生产和调节稻谷销售的政策,对稻米市场走势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低收购价收购国家从2004年开始实行粳稻最低价收购政策。最低收购价政策是由国家指定的个别粮食企业入市收购。政策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是承担最低收购价

20、收购任务的委托收储库点向农民直接收购的到库收购价。这个价格是建立在放开收购价格、收购主体多元化、收购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当价格回升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以上时,执行最低收购价格的企业可以终止收购。、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企业根据历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规定,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湖北6个粳稻主产区执行最低收购价的企业为:(1)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有关分公司,受中储粮总公司委托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和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所属企业;(2)上述6省(区)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3)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7个主销区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公司(或单位)。、执

21、行最低收购价的粳米的质量标准具体质量标准按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执行,即;粳稻杂质1%以内,水分14.5%以内,出糙率77%79%(含77%,不含79%),整精米率55%58%(含55%,不含58%)。非标准品中粳稻的具体收购价格水平,由委托收购企业根据等级、水分、杂质等情况,按照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发布的通知(国粮发2001146号)有关规定确定。整精米率低于49%的粳稻不列入最低收购价范围。、我国粳稻最低收购价格走势为保持粮食稳定增产,近年来国家持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相比2007年,四年来粳稻最低收购价涨幅70.67%。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2年稻

22、谷最低收购价,粳稻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40元,比2011年提高了12元。我国粳稻最低收购价已是连续两年大幅提高,国家扶持意向明显。数据来源:中华粮网、临时收储政策2008年稻谷丰收,中晚稻上市后价格出现下滑,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出台了临储稻谷收购政策。、运费补贴政策2008年东北粳稻大丰收,销售不畅,为了促进东北粳稻米销售,国家出台了东北粳稻(粳米)入关运费补贴政策。2010年新粳稻上市后,由于东北粳稻供给趋紧,入关运费补贴政策没有出台。2009年东北粳稻(粳米)入关运费补贴单位:元/吨省份铁路直达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铁水联运超500公里公路直达500公里以内黑龙江60(120)1

23、40(280)70(140)吉林30(60)80(160)40(80)辽宁10(20)40(80)20(40) 注:括号中数据为2008年补贴额、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2008年临储稻谷政策出台后,国家明确规定对收购的政策性稻谷原则上采取竞价销售的方式。从2010年3月11日起,国家开始以定向销售的方式进行临储粳稻竞价交易,并于4月22日、29日、6月10日、12月23日四次对“交易细则”进行细节调整,提高对参加稻谷竞价交易买受人的门槛和交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粳稻竞价销售的范围和数量。2、中储粮的储备和轮换中储粮规定,在长江以北地区稻谷的储存期限为2至3年。中央储备粮实行均衡轮换制度,每年轮

24、换的数量一般为中央储备粮储存总量的20至30,轮空期最长不超过4个月,因此,中储粮的轮入轮出周期一般为36个月左右。国内储备稻谷的轮换规律一般是在上半年轮出较多,4、5、6月一般是各储备库的轮出期,下半年集中轮进,8月份开始补库,10月份一般补库结束。 粳稻是主产区稻谷储备的主要品种。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粳稻主产区主要要通过储备粮轮换及时充实粳稻储备。三、进出口、流通、加工与集散(一)、粳稻进出口1、进出口方式以精米为主在稻谷的国际贸易中,以稻米贸易为主,稻谷形式的贸易很少。1998年以来,中国精米出口占稻米出口的比重每年都在93%以上,精米进口占稻米进口的比重在95%以上。2、中国大米以出口

25、为主,进口量较少2003-2011年,中国累计净出口稻米6599.2万吨。其间,中国稻米出口呈现先增后减、再增再减的趋势,2003年是出口稻米最多的一年,达1582万吨,随后净出口数量开始下降;2011年大米累计出口301.9万吨。与出口相比,中国大米进口量微乎其微,只占世界大米贸易量(2500万吨)的约1.5%。由于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扬,2004年中国稻米进口量突破76万吨,是1997年以来进口量最多的一年;2005年稻米进口量略有下降,为51.4万吨;2006年进口72万吨,同比增长40.0%;2007年进口量47万吨;2008年进口量33万吨。由于大米的进口配额仅占中国大米总产量的3

26、-4%,加上进口大米价格一般远高于国内大米价格,因此今后几年大米进口可能会有所增加,但配额很难全部实现,不会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太大影响。中国进口稻米的消费地区主要是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广东是进口稻米量最多的省份。此外,北京、福建、浙江和天津进口量也较大。从出口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中部主产区。东北三省是中国稻米主要出口地区,出口稻米为粳米,江西和安徽是主要的籼米出口地区。3、进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国稻米的出口目标国主要是非洲和不发达国家,出口稻米更多属于援助性质。与泰国、美国、越南等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相比,中国稻米出口乏力,其原因有国内市场稻米价格偏高、品质较差的因素,也有稻米出口贸易体

27、制不够灵活等因素。近年来,中国东北稻米向日本、韩国的出口有扩大的趋势,而出口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稻米数量大幅度下降。中国稻米进口来源国家和地区比较单一,主要是泰国。近几年从泰国进口的稻米占中国稻米总进口的比重一直在99%以上,主要是进口香米等高质量稻米,以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要。近几年,越南和缅甸稻米的进口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二)、粳稻流通情况从稻米的流通情况看,东北地区稻谷年商品量在100亿公斤以上,其中黑龙江省70多亿公斤,吉林、辽宁各20亿公斤左右。东北三省年粮食调出量约300亿公斤,其中稻谷调出量就达60多亿公斤,流向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和供应出口。东北稻

28、米在国内有着广阔的市场,尤其在沿海省份需求量更大。仅以2003年为例,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8个省市的稻谷产最为397.8亿公斤,稻谷的消费量则为593.9亿公斤,产消缺口达196.1亿公斤,而2003年东北稻谷的产量只有151.2亿公斤,远不能满足需要。东北大米出口市场主要是日本、韩国、香港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少量出口到欧洲,少量的进口主要是品种调剂。从稻米运输看,东北稻米外运主要靠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南运稻米一部分经山海关铁路南下,另一部分经北良港、营口港装船外运或出口。从铁路运输看,东北境内铁路网络比较发达,散粮专用火车、汽车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南下运输却受到了瓶颈

29、制约。由于铁路运力紧张、公路运费太高、铁水联运环节衔接不畅等原因,东北稻米运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滞,直接影响了稻米区域间供求平衡和价格变化,时常导致产区库存稻米较多,收购价格难以攀升,而销区市场却供给紧张,价格居高不下。例如,2005年春节前后,因东北发往广州、上海、北京等方向的车皮紧张,造成这些销区省市大米价格的上涨。从稻米市场行情分析看,东北大米供求呈现出如下特点:供给偏紧,价格仍然在高位上波动。2004年以来,随着国内大米连续5年产不足需,国内大米市场已由过去的长期供大干求,价格低迷,转为供求偏紧。东北大米库存也比以前有所下降,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至少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粳米消费群体扩大,市

30、场需求量增加。现在不仅东北、华北、京津沪,江浙大部分地区以粳米为主食,就连中南、华南等地的大中城市也出现了这种趋向,这样,质优、味香的东北大米必然就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尽管价格偏高,需求量却不断增。农企联合、产业化经营成为上质量、创品牌的重要途径。目前东北三省的一些地区,品牌大米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随着农业与粮食收购、加工企业的联合,统一用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收购加工、统一质量标准的产业化经营之路越来越宽,占市场、创品牌已成为大米生产企业的共识。(三)、粳稻的加工1、稻米精深加工行业及主要产品稻米是我国第一大农产品和粮食品种,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

31、我国粮食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7.7%和37.2%。稻米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食物,加工100kg稻谷,其中约有60-65kg主产品(大米),其余为35-40kg副产品(稻壳、碎米、米糠和米胚),在这些副产品中,其中15-20kg具有食用价值,经过生物科技工艺精深加工后,可以得到100多种高附加值产品。据世界发达国家稻米深加全利用经验表明,稻谷加工前后的产值比可由1:1.2提高到1:4,增值近4倍,稻米精深加工制品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稻谷(米)及其加工制品国际年贸易额达500亿美元。稻米精深加工使用的原材料是食用大米加工产生的节碎米、米糠、稻壳等,经过深加工可以获得淀粉糖

32、类、蛋白粉类和米糠油类产品等。这些产品市场处于成长期,市场价格高,市场前景好。长期以来,我国稻米加工仅处于一种满足口粮大米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有效利用率只达6065%,副产品深加工利用极少,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随着稻米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发展,食用大米加工产生的节碎米、米糠、稻壳等经过深加工可以获得淀粉糖类、蛋白粉类和米糠油类产品等。这些产品市场处于成长期,市场价格高,市场前景好。目前,国内稻米及其副产品深加工主要产品分类如下:稻米精深加工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和主要生产产品结构示意图如下:2、行业技术工艺水平及特点稻谷除提供人们主食大米之外,稻米精深加工可使稻谷自身价值增值5-10倍。当前

33、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并积极开展稻谷产后精深加工研究。国内对此也十分重视,“稻米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攻克了稻米精深加工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并已应用到国内著名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下面主要说明行业内主要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情况。、大米淀粉糖类产品生产技术及工艺大米淀粉糖类产品主要包括麦芽糖浆、麦芽糊精、葡萄糖粉等,下面着重说明主要大米淀粉糖类产品生产技术工艺。(1)麦芽糖浆生产工艺流程麦芽糖浆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2)麦芽糊精生产工艺流程麦芽糊精的工艺流程具体工艺流程如下:(3)葡萄糖生产工艺流程葡萄糖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大米蛋白粉类产品生产技术及工艺大米蛋白粉类产品生产技术及工艺主

34、要是采用酶法提取蛋白粉。具体工艺流程如下:、米糠油类健康食品生产技术及工艺米糠油的生产技术主要分为压榨法和化学法。压榨法米糠油生产技术及工艺如下:化学浸出法米糠油生产技术及工艺如下:、其他生产技术及工艺稻米精深加工行业内的相关技术还有很多,例如多孔淀粉生产技术、二十八醇生产技术、低过敏性米蛋白和抗性淀粉的生产技术和大米胚芽饮料生产技术等等。3、行业市场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大米淀粉糖类产品所处行业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1)淀粉糖简介淀粉糖是甜味剂体系中的一种甜味物质,甜味剂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甜味剂的构成关系如下:在天然甜味剂中,淀粉糖是以含淀粉的粮食(玉米、大米、小麦等

35、)、薯类等为原料在酸或酶的作用下经水解、精制或再经深加工而获得的糖制品。以淀粉为原料选用不同的酶来水解或控制不同的水解程度可以得到不同的淀粉糖制品。淀粉糖主要包括麦芽糖、葡萄糖、果葡糖、啤酒糖等。(2)淀粉糖与食糖(蔗糖)的替代和竞争关系食糖是食用糖的简称,包括的品种较多,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是白糖、红糖和冰糖三种,食糖的基本原料为甘蔗和甜菜。由于原材料的供应、国家政策支持、销售价格、营养和口感等多方面,淀粉糖相对于食糖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明显。从原材料供应和国家政策支持上看,淀粉糖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在“十五”之前我国的食糖生产和消费政策,一直提倡以蔗糖为主,淀粉

36、糖为辅。“十五”时期,蔗糖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蔗糖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国家政策逐渐开始对发展淀粉糖产业进行大力扶持。近年来,淀粉糖年产量逐年增长,对蔗糖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从销售价格上看,淀粉糖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我国蔗糖近几年的销售价格为3900-5100元/吨,2009年蔗糖售价仍然在3500-4500之间波动,由于成本因素,每吨蔗糖的价格一般高于淀粉糖800-1000元之间,淀粉糖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销售价格的悬殊差距对于淀粉糖的需求量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因素。从营养和口感角度上看,淀粉糖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淀粉糖产品具有成形性能好、甜味口感适宜、热值低、营养丰富、保湿性强、食用不过敏等特点,自从

37、问世就受到广泛欢迎,如国际著名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产品以前都是用蔗糖做甜味剂,现已全部改为淀粉糖。尤其是在生产月饼、糕点、软糖时,由于保湿性强,淀粉糖的替代作用很强。当然,从市场认知度来讲,食糖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产品品牌等更为成熟,相对而言,淀粉糖在近十几年才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市场认知度相对较低。随着淀粉糖产业的不断发展,预计淀粉糖将逐渐成为食糖(蔗糖)强劲有力的替代者。(3)大米淀粉糖简介大米淀粉糖属于淀粉糖中的一种,其主要原料为稻谷加工食用米过程中形成的碎米。稻米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含量高达90%。大米淀粉在所有淀粉中,颗粒度最小,且颗粒度均一。糊化的大米淀粉吸水快,非常柔滑

38、,具有脂肪的口感,且容易涂抹开。蜡质大米淀粉具有极好的冷冻、解冻稳定性,可防止冷冻过程中的脱水收缩。稻米淀粉中的蛋白具有低过敏性。大米淀粉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可直接生产各种类型的淀粉糖,主要包括麦芽糖、葡萄糖、麦芽糊精等淀粉糖制品。大米淀粉糖的主要产品种类的特点和主要特性如下:I、麦芽糖浆麦芽糖浆是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或酸酶结合法水解制成的一种淀粉糖浆,麦芽糖浆中葡萄糖含量较低(一般在10%以下),而麦芽糖含量较高(一般在40-90%),按制法和麦芽糖含量不同可分别分为饴糖、高麦芽糖浆、超高麦芽糖浆等。麦芽糖浆的主要特性为:特性备注甜味纯正甜味纯

39、正、温和、爽口,甜度为蔗糖的50%,可替代蔗糖用于多种食品的加工。抗结晶性可有效防止糖果、巧克力制品中的返砂现象,防止果酱、果冻等食品中蔗糖的结晶。此外,还能防止淀粉的凝沉作用。低吸湿性吸湿性低,抗吸湿能力比葡萄糖浆强,用于糖果中可防止糖果吸湿发烊。高耐热性热稳定性好,在160的高温下长时间加热,不会发生分解、变色,特别适用于浇注糖果及需要高温处理的食品。良好的发酵性具有良好的发酵性,可用于面包、蛋糕等发酵焙烤食品中。水分活度麦芽糖易与水形成络合物,用于食品加工中可增强保水性,提高保香性,降低水分活度,延长食品保质期。II、麦芽糊精麦芽糊精又称酶法糊精或水溶性糊精,是一种新颖低甜度、低热量、高

40、营养食品原料,其葡萄糖值(DE值)低于20。麦芽糊精的水解过程使淀粉分子由大变小,实际上是麦芽糖、果糖、糊精等的混合体。麦芽糊精的主要特性为:特性备注溶解性好能溶于水,饮料中可作增稠剂,提高饮料的粘稠感。吸湿性低制作粉状、颗粒状固体饮料(包括风味汤料)不易吸潮,不易结块。还原糖弱可减少食品加工时的褐变。流动性好贮取方便,易混合均匀。成膜性好和泡沫稳定性强能赋于食品一定形态和粘度,并可抑制对砂糖的结晶作用。消化和吸收性强宜作病人、婴儿、运动员食品,适于作冠心病、肥胖症、硬化症等患者的低热疗效食品。III、葡萄糖粉葡萄糖又称为血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它是一种多羟基醛。水溶液旋光

41、向右,故亦称“右旋糖”。可被人身直接吸收,是人体营养物质和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人体内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在消化道中,葡萄糖比任何其他单糖都容易被吸收,而且被吸收后能直接为人体组织利用。人体摄取的低聚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糖)也都必须先转化为葡萄糖之后,才能被人体组织吸收和利用。葡萄糖在人体内能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每克葡萄糖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时,释放出17.1KJ热量,人和动物所需要能量的50来自葡萄糖。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所得葡萄糖产品的纯度也不同,一般可分为结晶葡萄糖和全糖两类。结晶葡萄糖按制造工艺的不同分为一水结晶葡萄糖和无水结晶葡萄糖,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及医药制造。全糖纯度

42、高、甜味纯正,广泛用于酿酒、味精、氨基酸等行业。(4)大米淀粉糖与玉米淀粉糖的竞争和替代关系淀粉糖的主要原料可分为玉米和大米,其中玉米占了很大份额,目前国内利用稻谷加工食用米过程中产生的碎米深加工成淀粉糖的比例相对较小。从营养和产品特性的角度讲,大米淀粉糖相对于玉米淀粉糖优势明显。大米淀粉糖热值低,易于消化,其营养的消化、吸收、摄取可以不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尤其适合糖尿病人的食用。大米淀粉糖不仅在食品饮料行业,而且在医疗保健行业的市场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从生产原料的供应方面,大米淀粉糖的原材料供应相对更加充足。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稻米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正常年景年产稻谷约2亿吨,约

43、占世界稻米产量的1/3,占我国粮食产量的2/5。此外,玉米用途相对较多,主要包括饲料用、食用和工业用三类,其中饲料用玉米占据绝大部分,玉米在化工中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导致了作为淀粉糖生产原料的玉米供应量相对紧缺。大米淀粉糖原料来源于稻谷加工食用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碎米,并不挤占稻谷作为粮食加工原料的份额,因此,供应更为充足。(5)淀粉糖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近些年来,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淀粉糖的产量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淀粉糖分会的研究数据和汉鼎咨询行业调研结果,2008年我国淀粉糖年产量为550.0万吨,预计到2012年产量将增长到1,085.5万吨。2006-2012年中国淀

44、粉糖年产量(万吨)及发展趋势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淀粉糖分会、汉鼎咨询(6)大米淀粉糖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根据发酵工业协会的研究数据,2006-2008年,大米作为原材料加工生产的淀粉糖产量占中国淀粉糖产量的13%左右。随着稻米精深加工行业不断发展,预计该比例将有所增长。根据中国淀粉糖产量的发展趋势预测,2012年中国大米淀粉糖年产量将为154.0万吨。2006-2012年中国大米淀粉糖年产量(万吨)及发展趋势情况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淀粉糖分会、汉鼎咨询、大米蛋白粉类产品所处行业情况、变动趋势及竞争情况(1)蛋白粉简介蛋白粉可分为饲料级蛋白粉和食用及蛋白粉,饲料级蛋白

45、粉主要用于营养性饲料添加剂,食用级蛋白粉可直接食用,用于人体营养补充,有效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还可作为护肤化妆品的生产原料等。蛋白粉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保证机体健康最重要的营养素,也是维持和修复机体以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素。一般脑力劳动者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为每千克体重0.81.0克,从事大强度的运动员及健美爱好者的需要量则为两到三倍。蛋白粉根据原材料来源可以分为动物性蛋白粉和植物性蛋白粉。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禽、畜及鱼类等的肉、蛋、奶。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米、面和豆类产品。相对于动物性蛋白质来说,植物性蛋白质具有不含胆固醇等特质,营养、健康优势更加明显。植物性蛋白质更适合肝脏疾病患者,对

46、肝功能有保护作用,更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大米蛋白粉是植物性蛋白粉的一种,目前植物性蛋白粉的种类主要包括大豆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等。蛋白粉的构成关系如下:(2)大米蛋白粉与大豆蛋白粉的替代和竞争关系目前主要的植物性蛋白粉主要包括大豆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由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很高,约在30%-40%之间,大豆蛋白粉的产出率较高,占据了植物性蛋白粉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不过大豆蛋白质也具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大豆中的嘌呤,可以造成体内尿酸增高,促成或加重痛风,另外大豆蛋白质中蛋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少。大米蛋白粉来源于稻谷的精深加工,一粒稻谷中仅仅约有14%的蛋白质含量,因此大米蛋白质产出率相对较低。但大米蛋白粉具有良好的产品特性,营养价值极高,其赖氨酸含量在谷物蛋白中最高,氨基酸构成比例合理,符合FAO/WHO(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营养模式。食品级大米蛋白粉是蛋白质质量分数80%以上并具有很好水溶性的产品,具有高营养、易消化、低过敏的特点,而且溶解性好、风味温和,非常适合儿童、老人和病人。另外,大米蛋白粉是各类蛋白质中能值最低的,作为成人的蛋白质补充剂,不用担心摄入过多能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生物医药与化妆品等领域。从原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