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066104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自述苦学课文理解及译文 本文在写作上与王安石的伤仲永异曲同工,都以时间为序,逐层交待人物的重要事件。王安石突出一个“伤宇,白居易则扣住一个“苦”字。所不同的是方仲永在“不使学”中日渐平庸,而白居易则在苦读中卓然成才,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学”字。而“苦节”一词是本文的关键。为表现“苦节读书之义,作者用“昼”、“夜”、“间”、“不遑”写出“苦读”的过程,用“课赋”、“课书”、“课诗写出“苦读”的内容,最后用“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的特写,形象地表现苦读的程度。文章只短短一百一十九字,却尺水波澜,令人回味。 其实课文所选的只是与元九书这封长信中的一段,因为信中所写的内容及作者写信

2、的背景都很复杂,学习时可不做深究,只要对白居易年少时,“家贫多故”,而他又“常痛诗道崩坏”,所以“忽忽愤发,或食辍哺,夜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所以拼命读书的背景有一大致了解即可。 选文最后省略掉一部分,现在此补出,以便对课文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补文是:“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所致,自悲矣。” 4拓展探究: 三篇古文写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人,他们各有自己的少年生活,今天的少年人与三位古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差异。那么,有没有共同之处呢?方仲永、周处、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5参考译文 我出生才六七个月时,乳母就抱着我在屏风旁玩耍。她指着屏风上刻着的“无”字或“之”字给我看,我当时虽然嘴里不能说出来,心里却已经默默记住了。后来再问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即使试上十遍百遍,我都能指它们出来,不会有什么差错。而我一向有的读书的缘份已注定在识文断字之中了。等到我五六岁时便学习写诗,九岁时已熟识声韵之学了。十五六岁时,我才知有考取进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严束自身,刻苦读书。二十岁后,在白天学习赋文,在夜里学习书法,间或着学习诗歌,没有空闲时间睡眠和休息。以致到了口舌磨出疮,手肘磨出老茧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