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06738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娄烦县兴旺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企业名称:娄烦县兴旺达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名称: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娄烦县庙湾乡双井坪联系人及电话:赵翠莲编制时间:二一三年十二月娄烦县兴旺达种植专业合作社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苗圃基地建设项目二、项目实施单位娄烦县兴旺达种植专业合作社三、项目负责人赵翠莲四、项目建设性质扩 建五、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育苗200亩。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35万元,其中:申请政府扶贫资金10万元,合作社自筹25万元。七、项目建设起止年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九、项目的预期目标项目实施后,年销售收入为210万元,利润为7

2、5万元。本项目新增就业岗位15人,可为项目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5个,按人均1500元/月计算,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75万元。本项目在促进地方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增加当地的财政税收和就业,有利于项目地民生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稳定,促进了项目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章项目必要性分析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由于受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的影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利用现状不合理、农业种植结构失调、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差。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将改善生态环境,再造

3、秀美山川作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的主要任务来抓。众所周知,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大量进行植树造林,而苗木花卉是美化自然、改善生态、绿化大地的重要物质基础,并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休戚相关,因此,建立规模苗木基地,为娄烦县乃至其他地区提供质量好、品种齐全的优质苗木,是建设绿色家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主措之一。根据山西省“十二五”种苗工作规划,我省林木种苗“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生态兴省战略和“绿化山西”建设的目标,抓住一个基础,突出两个重点,发挥五大功能,建立六大体系。即以林木良种壮苗建设为基础;突出种苗有效供给和提高种苗质量两个重点;发挥基

4、础种苗、保障种苗、产业种苗、科技种苗、法制种苗五大功能;建立种质资源保育,林木良种繁育,基础种苗保障,富民种苗产业,种苗质量监管和公共财政投入六大体系。娄烦县集山区、老区、库区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水库汾河水库所在地,汾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为省城太原市人民提供优质生产、生活用水的重点区域,省城水源地搞好生态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种草种树绿化势在必行。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来化,水土流失严重,致使农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导致农民增收缓慢。1988年治汾至1999年娄烦确定为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县,同时市委、市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林果战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5、的发展战略目标,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娄烦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由于苗木从外地调运,没有自己的苗圃调运的苗木气候等因素不适应,造林成活率低。为此,根据全县的实际情况以及苗木的需求,我合作社将在娄烦县庙湾乡双井村建一个优质生态苗木基地,以保证娄烦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娄烦县全面提出了团结创新,求实富民,为建设山西生态环保第一县而努力奋斗的战略目标,这是立足于娄烦县的县情,立足于娄烦是省城人民水源地的客观实际,立足于娄烦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来的一项战略举措,这就为合作社育苗基地提出了客观的需求。实施生态立县,大力改善生存发展环境,为我们建设建成优质种苗基地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良好的生态是科学发展的前提,

6、必须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全县的立县之本。加快绿化步伐,增加植被覆盖,要在全县迅速掀起植被建设的新高潮,形成积极主动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为我合作社的优质生态种苗示范基地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合作社关于建设育苗基地建设项目,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调整我县农业生产结构,改善传统种植业,形成特色农村产业,不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化经营,它的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全县生态环保建设,而且可以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建设和谐秀美的新娄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战略。 第三章项目区情况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位于

7、太原市西北94公里处的汾河中上游。东邻古交市,南毗交城县,西接方山县,西北与岚县相衔接,东北部与静乐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111202,北纬37513813。全县国土面积1289.85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长方形,东西长约44.5公里,南北宽约28.7公里,西南高,东北低,东西两山向汾河川倾斜,东西群山叠嶂,南北丘陵起伏,中部河川平展。海拔在10302659.8米之间。项目区位于庙湾乡双井坪村,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水源丰富,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人们植树造林意识普遍提高,需求苗木量也大幅提高,村民育苗愿望强烈,项目区具有良好的地理及社会环境。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的指

8、导思想及目标 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坚持高科技含量和企业化管理的生产方式为原则,紧紧围绕工程造林和城镇绿化目标,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应用先进的科研成果,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化发展,逐步增强苗圃的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全面提高林木种苗质量及苗木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推广作用。建设目标:利用3年时间使合作社所辖苗圃的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产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把苗圃建成具有一定水平的林业产业,逐步实现新品种引进、示范、繁殖、推广一条龙的格局,并辐射带动乡、村骨干苗圃的良种化进程。二、项目建设原则 (1)科学区划,集中连片。 (2)交通方便,具备

9、水源。 (3)布局合理,节约资金。 (4)林分优良,密度适中。 (5)集约经营,便于管理。三、工程建设方案(一)育苗技术设计l、整地圃地在育苗前必须进行整地,包括翻耕、耙磨、作床。要求做到深耕细整、清除杂草、树根、石块、地平土碎。 秋(冬)翻地深度要达到30厘米以上,浇足冬水,翌年早春耙磨;春季翻地深度要达到20厘米以上,随耕随耙,及时平整、作床。2、施肥苗圃要广开肥源,施肥要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和施足基肥的原则。堆肥、厩肥、饼肥、人粪尿等有机肥料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基肥以长效有机肥为主。为了调节各种养分的适当比例,还可以施无机瞵、钾肥和少量无机氮肥。基肥可结合耕翻,均匀施入深土

10、层中。追肥用速效肥料,在苗行间开沟,将肥料施于沟内,然后盖土、浇水:亦可用水将肥料稀释后,全面喷洒于苗床上(喷洒后用水冲洗苗木)或浇灌于苗行间。追肥次数、时间和用肥种类、数量,根据树种育苗方法和土壤肥力确定。一般在苗生长侧根时,进行第一次追肥,在苗木封顶前一个月左右,停止追施氮肥,最后一次追肥不得迟于苗木高生长停止前半个月。 3、作业方式根据娄烦县自然条件、当地习惯,苗圃采有畦作、平作方式。苗畦的畦面要低于畦埂l520厘米,宽l1.5米,畦长10- 20米,畦埂宽30厘米。平床育苗要带状作业,带间留出30-50厘米步道,培育大苗可不留步道。 苗畦要在扦插前完成。达到土粒细碎、表面平整、上松下实

11、。如土壤干燥,作畦前应灌足底水。4、苗期管理(1 )撤除覆盖物和遮荫有覆盖物的育苗地,幼苗出土后,要及时分批撤除有碍苗木生长的覆盖物。耐萌性强、易受日灼、干旱灾害的扦插苗,要在高温季节,分别不同情况,采取遮荫降温、保湿措施。高温季节过后及时撤除。(2)灌溉和排水根据苗圃的自然、经济条件,采取喷灌和机井灌溉相结合的方法做到将水均匀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动的土层中。灌溉要掌握适时、适量。出苗期(特别是幼苗出土前)要适当控制灌溉,只要地面处于湿润状态,土壤不板结就不必灌溉;苗木生长初期(特别是保苗阶段)采取少量多次办法;苗木速生期要采取多量少次办法;苗木生长后期控制灌溉,除特别干旱外,可不必灌溉。圃地发

12、现有积水要立即排除,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3)除草和松土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人工除草要在地面湿润时连根拔除。使用除草剂除草,要先试验后使用。松土除结合除草进行外,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松土要逐次加深,全面松到,不伤苗,不压苗。(4)间苗和定苗根据树种、幼苗生长发育:状况和培育目的,间苗一般进行23次,阔叶树幼苗展开2-4个(对)真叶时出齐一月后进行第一次间苗。以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第2、3次间苗和定苗。定苗时单位面积上保留的株数,要比计划产苗量多15左右,每次间苗后都要灌溉。7、病虫害防治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

13、好预防,对已经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治除。8、苗木调查和出圃 (1)苗木调查在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前后,按树种、苗木种类、苗龄分别调查苗木质量、产量,为苗木生产、供销计划提出供依据。苗木调查方法按有关规定进行。要求有9()的可靠性,产量精度达到90以上:质量精度达到95以上。(2)苗木出圃苗木出圃包括起苗、苗木分级、假植、包装和运输等工序。起苗时问要与造林季节相配合。冬季土壤结冻地区,除雨季造林用苗随起随栽外,在秋季苗木生长停止后和春季苗木萌动前起苗。起苗要达到一定深度,要求做到:少伤侧根须根,保持根系比较完整和不折断苗干,不伤顶芽(萌芽力弱的针叶树):根系最低保留长度要达到GB60(I)l85主

14、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的规定。起苗后要立即在蔽荫、无风处选苗,剔除废苗,分级统计苗木实际产量。在选苗分级过程中修剪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及受伤部分。不能及时进行移植或包装运:,主造林地的苗木,要立即临时假植。秋季起出供翌春造林和移植的苗木,选取地势高、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越冬假植。越冬假植要掌握疏摆、深埋、培碎土、踏实、不透风,假植后要经常检查,防止苗木风干、霉烂和遭受鼠、兔危害。运输要苗木根据苗木种类、大小和运输距离,采取相应包装方法,做到保持根部湿润不失水。在包装明显处附以树种、苗龄、等级、数量的标签。苗木包装后,要及时运输,途中注意通风,不得风吹目晒,防止苗木发热和风干,必要时还要洒水。(二)喷灌

15、工程设计 :本处水源方便充足,移动灌溉。在山坡坡度较大的作业区、大棚温室区,设置移动主水管、支管,均在地表外,按喷射半径安装喷头,喷完一个区域在移动到下一个区域,用移动水泵来完成水压输送。该方式节约水分、用地经济,可节水20%-40%;但成本较高。为防止苗圃外水入侵和排泄圃内积水,根据苗圃地形、地势、暴雨迁流和地质条件设计排水工程。排水工程包括:为了防止外水入侵而设置的截水沟和圃内排水沟网组成的排水系统。排水沟网与灌溉渠道网宜各居道路一侧,形成沟、渠、道路并列设置。渠道坡降为0.1-0.4%之间,最大不宜超过1%。本苗圃内,排水系统由大大小小的排水沟组成。大排水沟的截面根据排水量决定,但其底宽

16、及深度不宜小于0.5m,本次设计沟宽0.6-0.8m,沟深0.5-1m。顺主干道设置。作业区中的灌溉沟也是苗圃地小排水沟,沟宽深同灌溉沟。中排水沟顺支道路边设置,沟宽0.3-0.6m,沟深0.3-0.6m。圃外截水沟:苗圃山地的局部地段设置截水沟,其底宽与深度不宜小于0.5m,沟宽1m,沟深0.5-1m。并与大排水沟连接在一起。(三)苗圃基建工程设计主要设有管护房、仓库、种子贮藏室、工具库等,现有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四)生产设施配套工程设计苗圃应根据育苗任务、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实际需要,本着“有利生产、经济、有效”的原则,配备生产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手工操作工器具等设备。生产机

17、械设备:包括轮式、履式拖拉机及其配套的各式犁、烨犁、各式耙、镇压旋耕机、作垄机、播种机、喷洒机、推土机、切根机、起苗机和容器装播机等。交通运输设备:包括汽车、手扶拖拉机、胶轮车、粪车、板车等交通运输车辆等。工器具设备:包括梨、耙、锄等工器具。苗圃设计配套工程建设。配套工程包括物资、农药、肥料、种子、粮食、车库、油库、工具床等各类仓库和棚窖、化粪池、晒场、牧畜廊舍、机具修理间、消防站、气象哨等。其中仓库设施、机具修理间、消防站等集中在管理区设置,化粪池等分散在苗床区域内。第五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项目估算总投资35万元。二、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5万元,其中:合作社自筹25万元,申请政府

18、扶贫资金10万元。第六章、项目运行机制及管理措施一、项目组织机构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办公室,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定期考核,做到人员如期到位及时,职责清楚,目标统一。工程施工及设计部门执行官(含人事职能)董事会计财预算部门采购部门生产研发部门推广销售部门图一 苗圃基地管理机构结构图注:1、建立初期并无细分的必要,职能上可以一人兼做,但部门应逐渐分化明确;2、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招聘人才,部门架构逐步建立完善。二、技术支撑该基地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是依托县林业局工程技术人员,县林业局现有高级工程师1名,中级工程师5名,初级技术人员15名,他们大多来自林业院校,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曾经承担过娄烦县南山生态园、北山采摘园等优质工程,对于基地能够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三、资金管理为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益,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项目款管理规定,专款专用,专款核算,专人管理,并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及应完成的任务,安排资金的投放,实行投入的资金与责任制挂钩,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四、保障措施加强苗圃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提高苗圃整地改良、苗木栽植质量,把好道路、房屋等辅助工程、附属工程建设质量关,杜绝收受红包等一切不良行为,作好工程资金管理,加强质量监督,搞好工期控制,确保工程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