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068698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级水稻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可研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我市水稻生产状况我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面积20.8666万公顷,其中:水田17.7311万公顷,旱地3.1355万公顷,耕地面积80%以上种植粮食,粮食商品率达60%以上,是江西省提供商品粮率最高的粮食主产区。水稻是南昌市主要粮食作物,占粮食生产总面积90%以上,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97%左右。我市一直高度重视优质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示范工作,尤其是1999年,我市水稻品种进行了大面积的更新换代,每年引进20-3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筛选一批优质高产品种进行推广,农民对新品种需求日益高涨,每年水稻良种更换率超过30%以上。“十五”期未比“九五”期未水稻优质品率达到96%,增加

2、20个百分点,单产提高了10%左右。尤其是1999年我市引进了我国第一个超级稻品种“两优培九”试验示范,2000年在我市一季晚大面积运用,使2005年一季晚比1999年面积增加了20万亩,增幅67%,平均单产增加100公斤,增幅30.6%。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2005年我市粮食总产再创历史,粮食总产达到了39亿年。虽然我市粮食生产取得很大成绩,但是我们要必须清醒地看到,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粮食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低,一遇到灾害天气,粮食就要大幅减产,粮食一、两年丰收,市场价格下跌,生产成本上涨,农民种植利润下降;粮食科技

3、运用水平仍然偏低,如:与超级稻配套的强化栽培技术在我市还在试验阶段,比省内外要落后几年,水稻抛秧技术在晚稻运用面积很小,不到10%;良种良法发挥增产增收潜力低。如:对水稻技术集成达到水稻丰产高产,在研究推广工作上滞后于优质高产品种推广,新引进超级稻品种,都有一定的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农民没很好把握好栽培要点,没有高产栽培技术配套,超级稻不超高产。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超级稻”就是超高产水稻。我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以国际水稻研究所为代表的有关研究机构提出了“水稻超高产新株型育种”,后被通俗化称为“超级稻”,我国政府针对稻米是我国以上人口的主食,约占整个粮食总消费量四成,提高稻

4、米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的现实状况。从我国水稻科研实力及资源储备出发,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水稻育种家们组织了“中国超级稻育种及栽培体系的研究与攻关”,近几年已取得显著进展,已培育出一批优质超级稻新组合,陆两优996、天优998、培两优慈四、II优航1号等,并通过示范种植平均亩产达到700800公斤,实现了水稻超高的目标,形成了粮食生产“少种、多收、高效、环境好”的新格局,达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超级稻的推广,不仅是能实现中国水稻生产历史上的第三次突破,也是我市农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一是项目建设是粮食安全需要。粮食总产量取决于种植面积和亩产量,耕

5、地是粮食生产第一要素,然而我市是省会城市,城市的扩张是必然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就意味占用土地,特别是城郊的耕地,虽然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但耕地等级下降最少三个等级,绝大多数不能种水稻。要稳定我市粮食总产必需提高单产水平。二是项目建设是农民增收需要。过去我市推广的超级水稻品种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效益较高,每亩超级稻比其它杂交稻能增产50公斤以上,增收100元多元。三是项目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推广超级稻,提高我市粮食单产水平,能在稳定总产的基础上,调整更多耕地发展高效作物,满足省会城市农产品供应。四是项目建设是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由于采用强化高产栽培技术,用种量减少一半,采用科学灌溉

6、和精确施肥,减少了灌溉用水量和次数,使稻田农药和肥料流入河湖的数量大幅下降,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因此,推广超级稻是我市提高水稻单产、稳定水稻总产、提高稻作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三、项目实施年限项目实施年限,2007年-2008年。四、项目建设内容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它不仅仅是一个品种的问题,不是说农民买了某个超级稻种子回家种植就能达到高产目标。要想让超级稻发挥高产潜力,必须采用科学配套的栽培技术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与水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主推技术相结合,必须有农业技术人

7、员下到农户去进行技术指导。为了搞好项目实施,项目必须建设以下内容:1、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引进适应本市种植的水稻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组合)共6个,其中:早稻2个,中稻2个,晚稻2个。其中:早稻2个(陆两优996、蓉优3号),中稻2个(培两优慈四、II优航1号),晚稻2个(天优998、金优968)2、建立高产配套技术推广体系。一是编写印发了“超级水稻生产有关知识”、“主导品种栽培技术”、“主推技术操作规程”等内容小册两万份,对承担示范推广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轮训;二是建立试验示范基地4个 “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片”和“万亩辐射带”, 要求达到核心区早稻亩产550公斤、晚稻亩产600公斤,千

8、亩示范区早稻亩产500公斤、晚稻亩产550公斤以上的生产目标;三是推广高产高效先进技术。(1)水稻旱育技术(旱床育秧、软盘抛秧);(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好气灌溉,定量控苗技术;(4)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5)机械化生产技术。五、经费概算项目投资经费预算表 序 号项目建设内容数量单位合计(万元)1新品种引种费102印发技术资料2万册53举办技术培训班10期54示范基地建设扶助经费30万亩105强化栽培技术示范10个106土地肥力检测费100万亩57项目测产验收,工作总结表彰等工作经费5合计50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完成后,两年累计推广150万亩,亩新增稻谷50公斤,亩增效益100元以上,两年共新增稻750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1亿元。同时,通过软盘育秧,早稻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科学肥水管理,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新技术的推广,大辐度提高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减轻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稻谷品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